與諸葛亮同時代的大發明家,發明卻比諸葛亮還牛,一發明延用至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陳老師趣說歷史第一百五十七講,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前番我們說到華佗,大部分是從《三國志·方技傳》中梳理出來的人物形象,而在這篇傳記當中,還有一人,功績應當是不輸華佗的存在,卻因為古代對奇巧淫技的輕視,最終名聲不振,鮮有人知,今天先進的輸入法詞庫里都沒有納入他的名字。
這個人,名叫馬鈞。
因此,筆者就要為大家,講述一下這個,技術方面比諸葛亮還牛,漢末三國時期的大發明家。
早就在春秋戰國時期,《管子》這篇我國的古籍之中就記載著這麼四個字:「士農工商」,這是對這四種職業的地位排名。
這種思想一直影響著我國古代,自然在漢末三國時期,也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馬鈞這個出身貧寒,只是靠發明創造生活的人,連生卒年月都沒有被史官給記錄下來,甚至,都沒幾個人記得住吧。
因為從小口吃,不善言談,馬鈞雖說不受他人待見,但是這就給了他充分的時間,精力去思索問題。
少說話,自然就能多做事,多動腦。
居住在鄉間的馬鈞,時常需要考慮有關於農耕的問題,這個時候,馬鈞的天賦就體現出來了,他很關心生產工具的改革,喜歡鑽研這些機械方面的問題,別人只知道按部就班地利用現有器械進行耕作,馬鈞卻能發明或者改進出一些提高耕作效率的工具,因此鄉人都對其高看了幾分。
不過,因為「士農工商」思想地位的根深蒂固,馬鈞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工」方面的才華,而是選擇成為「士」。
馬鈞出身寒門,他並沒有什麼軍事方面的謀略,更沒有什麼政治方面的圓滑,因此,即便是身處曹操所統治下的魏國,唯才是舉的選拔策略的情況下,馬鈞也只是堪堪當了一個「博士」,「博士」在漢代,是指主管教育的官員或者是政府所任命的老師,因此,這樣的「博士」總是很辛苦,再加上馬鈞本就沒有什麼關係網可言,生活貧困也就不足為奇了。
馬鈞改造的新式織綾機所製成的紡織品,不僅更加精緻,也簡單實用,受到了廣大絲織工人的歡迎。
這個馬鈞一生中最早的貢獻,令馬鈞終於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不是在「士」,而是在「工」。
傳說中黃帝和蚩尤作戰,蚩尤大放霧氣迷失黃帝的軍隊,黃帝便製造了指南車來辨別方向,最終打敗了蚩尤。
到了三國時期,根本無法考究這個指南車的真實性,因為誰都沒有見過,只是聽說過。
馬鈞便決心把指南車給重造出來,當時,很多思想保守,視奇淫巧技為糞土的官員對馬鈞很是貶低,他們認為,這只不過是文獻中隨便說說的東西,肯定不是真的,於是,馬鈞的工作受到了他們的干擾。
為了實現自己的決心,馬鈞請求曹睿,下命令給他實驗,希望能夠用實際成就,去回擊別人的質疑,最終,他真的成功了,馬鈞所製作的指南車,在戰場之上起到了很大的指向性作用,為此,引起了滿朝大臣的敬佩。
馬鈞有關於軍事製造方面的才能還不止於此,為什麼說他比諸葛亮還厲害呢?因為,諸葛亮的諸葛連弩,是由馬鈞改造,才變得威力大增的。
蜀國和魏國作戰,因為南北差異,馬匹的質量參差不齊,諸葛亮為了削弱魏國騎兵的戰鬥力,設計出了不少軍事武器來打擊騎兵,諸葛連弩便是其中之一。
諸葛連弩每次可以射出數十支弩箭,對於魏軍的騎兵產生了很大的威脅,在多次戰役之後,魏軍清理戰場的時候終於撿到這個令他們頗感驚奇的東西,不過,沒有人能夠複製諸葛連弩。
唯獨當時已經年老的馬鈞,看到諸葛連弩之後,說了句:「這東西巧是巧了,但是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果再改進一下,威力還可以增加五倍。
」於是,馬鈞對諸葛連弩進行了改進,果真威力提升了五倍。
看來,即便如諸葛亮這般厲害,也得感嘆一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馬鈞的事跡雖然輝煌,卻最終不得當時的人們所追捧,這就是我國古代對於科學技術的歧視,如果我們能夠看重像馬鈞這樣的人,那麼,今後有什麼東西,是我們製作不出來的呢?我們中國,又怎麼可能落後於他人呢?
注釋:圖一為馬鈞,圖二為馬鈞改善農業發明的水車,圖三圓圈處為舊社會使用的水車,圖四是目前我國少部分地區至今依然還在延用的水車,圖五圖六均為馬鈞的指南車,圖七位諸葛亮發明的單發諸葛連弩事物圖,圖八為馬鈞發明的改進多發版的諸葛連弩。
三國比諸葛亮還出色的科學牛人
其實,三國時最出色的科學家還不是研究出木牛流馬的諸葛亮,而是曹魏的馬鈞,就是改進諸葛亮連弩的那個人,被譽為「絕世巧思」。他出身貧寒低微,卻聰明好學,肯於鑽研,發明改進了很多東西。
三國時最偉大的發明家,一項發明救活無數中國人,至今仍在使用!
翻開中國歷史,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即:五胡亂華之前的三個亂世,神州大地上都是人才輩出,比如春秋戰國亂世,秦末亂世,和三國亂世。相反,經歷過五胡亂華之後,中國每次亂世,卻人才凋零,隋末算好一些...
三國居然還有比諸葛亮還出色的科學牛人?
其實,三國時最出色的科學家還不是研究出木牛流馬的諸葛亮,而是曹魏的馬鈞,就是改進諸葛亮連弩的那個人,被譽為「絕世巧思」。他出身貧寒低微,卻聰明好學,肯於鑽研,發明改進了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