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和他的朋友圈:貧賤交權貴富貴漸行遠,師友成陌路親生嫌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剛剛過去的這一年,王安石被血氣方剛的神宗任命為參知政事,位同副相。

不久,他便以千鈞之力頒行了均輸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

  之後,他還將推出一系列大法、新法——保甲、市易、保馬、方田均稅法……

  只可惜,很多好的改革思路,在執行的過程中嚴重扭曲、變形,反倒成了地方官吏魚肉百姓中飽私囊的工具。

王安石又聽不進朋友們的勸諫,變法很快導致變臉。

  王安石與北宋兩大望族的漸行漸遠

  在王安石還不為人所知時,當時已有韓(億)、呂(夷簡)二族名滿天下,堪稱北宋兩大政治巨室。

  王安石深知人脈關係的重要性,想辦法和韓、呂兩大家族的高幹子弟韓絳、韓維兄弟(韓億之子)以及呂公著(呂夷簡之子)建立起了深交。

  可以說,是韓維等好友將王安石直接引薦給了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為其鋪墊了走向權力巔峰的基石。

  但韓維在變法一事上,因與王安石「議論不合」,好友反目,甚至遭到了貶黜出京的命運。

  在仁宗、英宗時代,王安石默默無聞之時,呂公著識才重器,與王安石頗為交好,而王安石也以兄長事之。

呂公著對於新法的反對程度,甚至超過了司馬光。

他數次上書,列舉王安石新法過失,「以故交情不終」。

  王安石的很多好友,都對王安石經歷了寄望、失望而後抗爭、絕望的過程,最後只得退避三舍,眼不見為凈。

甚至連條例司內被王安石提攜重用的七八人,也都出於對變法「事悉乖戾」的認知,而紛紛「懇辭勇退」。

  歐陽修與王安石,師友成陌路

  一開始,歐陽修曾多次舉薦過王安石,可謂識者。

王安石過目不忘,動筆如飛,好友曾鞏把他的文章送給歐陽修看,「修為之延譽」,四處向人稱讚他「德行文學,為眾所推,守道安貧,剛而不屈」。

又特別地誇讚他的文采:「小王天下第一,堪比李白韓愈。

  但兩人後來關係竟也勢若冰炭。

原因是歐陽修在自己轄區公然抵制變法,拒不執行青苗法。

不僅如此,他還直接給神宗上疏,請求從根上拔除害人的「青苗」。

上疏無望後,他主動提出了退休。

當時歐陽修還不算太老,且又是文壇領袖,德高望重,很多人挽留歐陽修。

王安石卻耿耿於懷,放出狠話,給了歐陽修最重要的一擊——

  善附流俗,以韓琦為社稷臣。

如此人,在一郡則壞一郡,在朝廷則壞朝廷,留之何用?

  這話把歐陽修傷得不輕,僅僅一年多,他就鬱鬱而終了。

  王安石走了,司馬光來了

  無論文壇還是政壇,司馬光與王安石都屬於北宋歷史上的重量級人物。

如果不是後來的變法之爭,二人也很可能是一輩子的摯友。

  司馬光本來極是欣賞王安石。

在王安石初行新法遭到眾人圍攻、彈劾時,司馬光還極力替他開脫。

但隨著新法弊端日顯,尤其是眼見得青苗法導致民怨沸騰、民不聊生,他漸漸改變了主張,主動站到了變法派的對立面,也成了新法的反對者。

  但這事瞞不過王安石。

他跑到皇帝面前,猛烈攻訐司馬光這位昔日好友——

  外托床劘上之名,內懷附下之實。

所言盡害政之事,所與盡害政之人。

  神宗無奈作罷。

  這事的結果是司馬光請求外放,去了洛陽,專心著述。

  王安石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內心卻越來越孤獨。

  朋友一個個離他而去。

  唯一的兒子暴卒。

  兩個弟弟王安國、王安禮,也對變法引發的民間遽變感到憂慮,與兄長漸生嫌隙,日益疏離。

  而表面貼他最緊的呂惠卿,卻陽奉陰違,瞅準時機在他背後狠狠捅了一刀,踩著王安石的肉身攀登上了相位……

  王安石變法失敗,退居金陵,鬱郁而逝。

當時,反對變法的保守派都幸災樂禍。

司馬光得知消息後,卻在寫給呂公著的信里表示:「介甫文章節義,過人處甚多……光意以謂朝廷宜優加厚禮,以振起浮薄之風!」在司馬光的推動下,王安石被追贈太傅,為正一品。

  司馬光以其善意,保全了這位昔日好友今日政敵的尊嚴。

此舉充分展示了北宋文人惺惺相惜一心為公的磊落胸懷。

  蘇軾兄弟與王安石

  蘇轍有才,曾經被王安石納入其權力中樞。

但隨侍左右,使蘇轍對介甫得出了「強狠傲誕」的印象,而後與之分道揚鑣。

蘇轍認為王安石變法的緣起,是「不忍貧民而深疾富民」,因此,他推行「青苗法」,是奪取富裕階層的利益。

但從富人那裡奪來的財富,卻並沒有使老百姓享受到變法的成果。

  蘇軾反對「新法」是政治層面的,他認為「國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

歷數之長短者,在風俗之厚薄,而不在乎富與貴」。

他是從更為深遠的生活層面、民生視角,提出了和王安石迥異的變革觀點。

  但他們兩人不僅僅有政治上的交鋒,也有生活中的交集。

尤其是兩人晚年,政治上已是落盡繁華,又都先後經歷了喪子之痛,王蘇之間更多地回歸到人性層面和文化屬性,表現出大家之間特有的大度與從容。

  兩個世紀偉人,終於在人生的盡頭處,握手言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