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死後,八賢王為什麼不做皇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總覺得太宗時期,八賢王才是真正的老大,太宗也要忌憚八賢王,楊家將幾次死裡逃生都是八賢王救的。

如果八賢王和宋太宗叫板,楊家將肯定支持八賢王,再加上足智多謀的寇準,八賢王的勝算是很大的。

至於奸臣潘仁美,我不覺得他對宋太宗有什麼用,鬧不好還會反咬宋太宗一口。

從八賢王的名字趙德芳來看,他應是宋太祖的第四子。

《宋史·宗室傳》記載:太祖有四個兒子,第四子德芳被封為秦王,任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職務,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病亡,才23歲。

他在世的時候,楊家將中老令公楊業還活著,六郎楊延昭也未任邊關統帥,這個趙德芳與楊家將沒有發生什麼關係。

也有人認為,八賢王應是宋太祖的皇位繼承人趙德昭(德芳之兄),可是後來他的叔叔(就是宋太宗)繼了位,趙德昭被迫自盡。

還有人認為,八賢王是太宗的第八個兒子元伊。

此人作風嚴厲,當時人送外號「八大王」。

可這個八大王的作為與八賢王的故事全不搭界。

可見,「八賢王」在歷史上找不到一個完全與之對應、吻合的人物。

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軼聞,加上人民群眾的感情傾向,經過劇作家的藝術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

在戲中,他的出現,不僅增加了戲劇性的衝突,還滿足了人們崇敬忠臣、懲處權奸的心理要求。

正因為這樣,這位虛構的戲劇性人物——「八賢王」趙德芳,才會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們的印象中。

京劇對八賢王的來歷自有一番解釋,程派名劇《賀後罵殿》便為此證。

故事裡的事如此這般:宋太祖趙匡胤死後,趙光義弟即兄之位。

匡胤皇后賀氏,讓長子德昭上殿質問,光義大怒,要斬殺侄子,德昭氣憤,撞死金殿。

賀後帶著次子德芳上殿責問。

光義謝罪,賜賀後尚方寶劍,封入養老宮,加封德芳為八賢王。

在趙光義賜封趙德芳時有幾句唱,很好的解釋了八賢王的權力範圍:孤賜你金鑲白玉鎖,加封你一親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晉王,五德王,六敬王,上殿不參王,下殿不辭王,再賜你凹面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壓定了滿朝的文武大小官員哪一個不尊,你是個八賢王,代管朕躬。

不知道宋太宗這麼做是出於內疚還是權力平衡。

不管怎樣,如此安排,我們得到了一個出彩的八賢王。

民間也有一句很驕傲的歇後語,八賢王進宮——好難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八賢王的真實原型是誰?歷史上有幾個八賢王

八王爺,被人尊稱「八賢王」,是古典文學名著《楊家將傳》、《楊家府演義》、《三俠五義》和《萬花樓》的人物。宋元以來,以楊家將為題材的小說、戲劇,百花紛呈,爭奇鬥妍。而在這些傳奇故事中,總有一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