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親隊伍被老丈人打散,趙匡胤只好背著新娘回城,牡丹花下有約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牡丹花開月下暖

送走了幾十輛即將赴死的囚車,重新上路的趙匡胤雖然身穿新人的袍服,心情卻無比沉重。

不覺間,日頭已經西下,一絲斜陽照在洛陽城的街道上,整個城都顯得暖暖的。

到達賀府的時候,已經是掌燈的時候了。

那岳父賀景思可不是好得罪的,賀景思也是朝中的大將,以脾氣火爆聞名,與父親趙弘殷為同僚,父親對他還需要禮讓三分,不敢得罪這位火爆脾氣的親家。

如今,明明沒有多遠的路程,自己竟然耽誤到了晚上才來接親,用腳趾頭都能想到岳父會是什麼反應!

果然不出趙匡胤所料,賀府上四門大閉,門前沒有一個人。

無奈,趙匡胤命人在賀府門前吹打起來,自己到了門前砸門,一面砸,一面還說著:「岳父,小婿匡胤前來接親。

就這樣,連續叫了半個多時辰,仍舊沒人開門,此刻趙匡胤早已疲憊無力,但還是不停地叫門,期待著奇蹟的出現。

他希望這只是一個玩笑,他盼望著,此刻四門打開,裡面燈火通明,岳父笑逐顏開地打開門,對他說,這是一個玩笑,一個考驗……可門仍舊那樣緊鎖著。

忽然,正門拉開了一條小縫,終於有人出來了。

不過,出來的並不是趙匡胤盼望的滿臉喜氣的岳父,而是一隊手執木棒的家人,那些人早就聽到趙匡胤自報家門,便也不由分說,一頓亂棒打向趙匡胤和那些隊伍,下手之狠,用力之重,絲毫不遜於早上的無賴。

見如此情景,那些花錢雇來的迎親隊伍哪裡肯就地挨打,紛紛四散逃去,連趙匡義也被賀府家丁追著一溜煙跑沒影了。

見所有人都跑了,那些家丁便將矛頭指向了趙匡胤一個人,趙匡胤自然不敢還手,只是雙手抱頭蜷在地上,任由那十幾名家丁用棍棒打著自己。

終於,門被徹底打開,一個中氣渾厚的中年男子的聲音:「都住手吧!」趙匡胤此刻已經被打得渾身酸疼。

他抬眼看到賀景思正站在門前,一臉廟裡金剛一樣的猙獰面龐,怒目而視,瞪著自己怒道:「趙匡胤,你還打算要這門親事?」

趙匡胤忍著疼站了起來,朝賀景思施禮道:「岳父大人,小婿今日實在因為路上有兩檔事耽擱了,絕非有意,望岳父見諒。

「有事?什麼事能比娶我女兒更重要?趙弘殷老兒與老夫定了婚期,自己便稱有軍令出征,也不在家主持,這事老夫還沒與他計較,想不到你和你父親一樣!這樣的態度,我如何能把女兒嫁給你家!」

趙匡胤道:「無論如何,小婿自知耽誤了婚期有錯,多說無益,小婿不敢再解釋,只是想對岳父說,敏兒我是娶定了,便是在這裡跪上一宿,也要將敏兒娶走!」

賀景思一聽,忽然大笑起來:「想不到你這孩子跟老夫一樣的犟脾氣,我若是不嫁女兒呢?」

「那小婿便在這裡一直等下去,等岳父回心轉意。

「父親!」這時,趙匡胤聽到門裡突然傳來了敏兒的聲音,便抬頭去看,只見一身新娘華服的賀敏兒站在賀景思身後,只是用蓋頭蒙著頭。

雖然看不清面容,但只聽了兩個字,趙匡胤就感到無比熟悉。

「父親,您幫我看一下趙匡胤穿的是什麼樣的衣服!」

「女兒,你管他穿的什麼!他這樣不重視你,你將來嫁了過去如何不受氣?」

「您便替女兒看一下他穿的衣服,女兒自己決定。

嘆了一口氣,賀景思命人將燈籠打在趙匡胤身旁,定睛看了看,道:「說來奇怪,那趙匡胤穿的不像是一般的新郎袍子,倒像是一件大花被子,艷俗無比,毫無美感,沐猴而冠……」賀景思越看趙匡胤越奇怪,自己都不知用什麼詞來形容才貼切了。

「那您再看看,他穿的衣服上有些什麼花飾?」

「……奇醜無比的幾朵大牡丹花!」

「好,我現在便隨你走!」

「女兒……」

「父親,沒關係的,他只要肯穿著這件衣服來,便會對我好的,父親請放心……」

「可是,女兒,現在那些儀仗早已跑得沒個人影了,連馬都沒了……」這時,渾身酸疼的趙匡胤已經樂得不知北在何方了,搶話道:「不礙事的,岳父放心,小婿今天就自己背著敏兒回去,保證在天亮之前讓她嫁到趙家!」

賀敏兒並不重,但趙匡胤後背的傷卻很重。

在城門關閉的前一刻,趙匡胤背著敏兒出了城。

守城的官兵嚇傻了,他們沒見過大半夜一個新郎背著新娘出城的,問他們是什麼人,趙匡胤只回答了一句「結婚的。

望著趙匡胤和賀敏兒的背影,幾個膽小的官兵紛紛指著賀敏兒的腳下,仔細地看,後來,他們確定了——她有腳,不是鬼。

「放我下來吧,你後背會很疼。

「不行,新娘沒進門,不能腳落地的,不然不會白頭偕老。

「誰信那些!快放下我,我們看看城外的牡丹吧。

走出夾馬營

兩年後,趙匡胤終於要走了,如苗訓說的,他不會永遠留在家裡,外面才是他的天下。

父親趙弘殷對兒子的決定十分支持,給了他兩封書信,信是寫給自己的兩個老戰友——隨州刺史董宗本和復州防禦使王彥超。

讓兒子投奔他們,比跟隨自己漂泊不定地隨軍打仗要有前途。

留下書信,父親又出征了。

臨別,趙匡胤看著賀敏兒,久久不肯離去。

「德昭才這麼大,你就要離家嗎?」望著懷中的孩子,賀敏兒道。

「是的,我一定要出去!」

「就是因為那個叫苗訓的老神棍說的話?」

趙匡胤一笑:「敏兒,他說的那些話兩年來我一直不能忘記,我不能這樣在家裡無所事事地度日,我不能總當父親的兒子。

「我懂。

可是,你都準備好了嗎?」

「父親給了我兩封書信,是他的兩個老朋友,如今都是官場上的紅人,去投奔他們,應該是有前途的。

「可是,你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呢?牡丹花還會開幾次?」

趙匡胤摟住了她,一手撫摸著襁褓中的趙德昭:「應該很快,只要有了安身之地,我就會回來接你們,那時,一定是牡丹花開的時日。

「那,你回來後,第一件事,便要帶我去看牡丹花,好不好。

……

驛路上,月色微明。

很少會有行人選擇在這個時間趕路。

馬蹄聲有節奏地緩緩踏過,趙匡胤趴在馬背上,這個時候用「信馬由韁」四個字來形容他最恰當不過。

雖是初夏,夜風襲來,仍讓人感到一些寒意,趙匡胤的臉貼著馬鬃,看著路兩側深藍色發黑的世界不斷向身後緩緩飄移。

風聲中,馬蹄、馬鈴聲和鐵棍環鎖的聲音交織在一起,趙匡胤忽然感到,原來音樂是上天賜給人類最好的遊戲。

馬鞍旁掛著的那條鐵棍是他的發明,他給這條鐵棍取名為「蟠龍棍」,和大多數人的理解不同,蟠龍棍上並沒有雕刻龍紋,而是在長鐵棍的頂端,用鐵環連接上一條短棍,在兵器使用的過程中,頂端連接的那條短棍能很好地起到「手腕」的作用,但趙匡胤發明它的初衷卻很簡單——他喜歡聽棍子掛在馬鞍旁發出的聲音。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音樂愛好,在許多年後被人們改良,人們將兩段棍子做成一樣長。

今天,我們在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都會看到這種能夠代表中國功夫的象徵性工具——雙節棍。

三個多月的路程讓趙匡胤感到了乏味——原來行走江湖的感覺僅僅是行走,卻找不到江湖的感覺。

兩側的楊樹,和夾馬營的楊樹沒有什麼不同,經過的村落和家鄉的房子也大致一般,由於自己走得慢,出行三個月,連路人的口音都與家鄉聽不出太大差別。

此刻,趴在馬背上的趙匡胤斜睨著道路兩側,他又想起了臨行前父親的牢騷,父親的每一句祝福,每一個關照,他忽然感到,僅僅三個月,自己竟然不覺得這些話有多麼煩人了,心頭有一種酸酸的感覺,他好像隱約地感到——父親老了。

想到這裡,趙匡胤突然感到自己身心疲憊,三個月來,日復一日的旅途讓他沒有了剛出家門的興奮。

睜開眼時,趙匡胤發現,天色早已放明,路上已經有三三兩兩的行人,路過他時都會瞥上一眼,好奇地看著這位在馬上都能睡著的路人。

大白馬很自覺地停在了一個院落門口,灰瓦白牆,素凈而又簡潔,趙匡胤凝神看到,院落上方的一面招牌上寫著「如家客棧」,身體疲乏的趙匡胤在馬上顛簸了一天一夜,加上受了夜風吹襲,此刻感到身體沉重,骨節發疼。

正想天明後找家客棧休息,誰想大白馬竟然鬼使神差帶自己找到了。

此刻,客棧大門打開了一道縫,一個掌柜模樣的人提著掃帚邁步出門,抬頭忽見門前一個青年人橫棍立馬,嚇得想跑回去。

不過,大概是多年開店經驗,讓他立刻恢復了職業性的笑臉,「喲,這麼早,裡邊請,客官您是打尖兒還是住店?」還好趙匡胤沒說「我吃麵」,只是跳下馬,禮貌地抱拳答道:「趕夜路疲憊得緊,煩請將馬兒飲餵一番,再找一間客房,隨便弄些吃食,就此安歇一日。

進了客房,趙匡胤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事,一把拉住來送洗臉水的店主人:「敢問這裡離復州,呃,還有隨州有多遠?」沒怎麼出過遠門的趙匡胤顯然不太清楚。

店主人放好銅盆,看了趙匡胤一眼,驚訝地問:「客官您遠道來的?莫非不知,此地就是隨州嗎?」見趙匡胤也瞪大了眼睛盯著他,又補充道:「復州離這裡還有百餘里呢。

相關文章閱讀,請訂閱本人頭條號:草低風高

神秘少年與勵志老神棍,關係到趙匡胤未來的兩個人 趙匡胤系列

牡丹花開,夾馬營走出來的新郎官兒趙匡胤

東歸英雄傳4葉卡琳娜派出了哥薩克,等待他們的將是血珍珠

東歸英雄傳3回家!那裡是太陽升起的地方!

115年前11月7日李鴻章亡,滿腹委屈的賣國者?能臣?誤國者 合作頭條號:坐古談今

企業文化談:IBM百年基業的三大基因及真正的創始人 合作頭條號:夢中飛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匡胤闖天涯之我爹提攜過太守

1.闖蕩江湖的生涯年長之後的趙匡胤,有過一段傳奇的「闖蕩江湖」經歷。在各種有關趙匡胤的歷史資料中,可以比較得到認同的是,趙匡胤出 生在農曆二月十六,在和趙匡胤有關的陳橋驛等地區,很長時間裡,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