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錯失的這三員虎將,一人威震江東,最後一位令關羽都頗為忌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一心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劉皇叔是一個求賢若渴的人。

可以說,為了求得良將謀士,只要是不違背正義倫理的,劉備都可以去做。

其帳下著名的軍師諸葛亮就是在被曹操追擊的走投無路下,由徐庶告知,他帶張飛和關羽三顧茅廬而招來的。

要說劉皇叔的創業史,可謂是幾經波瀾。

從最開始的出身微末,只憑心中的一腔熱血拉起一支隊伍,為拯救大漢操碎了心。

雖然他多方努力,但奈何漢朝氣數已盡,無力恢復大漢正統的劉備,只好在西南一代建立了蜀漢政權。

從最初的販賣草蓆到後期的一國之君,在群雄逐鹿的漢末,毫無根基的劉備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靠的就是他身上那股不服輸的韌勁和求賢若渴的心。

五虎上將中的關羽和張飛,作為他的結義兄弟,在平定黃巾的時候,三人雖非親生但勝似親生。

正是有了劉備的仁義之氣,關張二人才誓死追隨他,為他拋頭顱、灑熱血,不說半句怨言。

五虎將中的趙雲,也是劉備在投公孫瓚時,用仁義之心感化而來的。

在和劉備分別時,趙雲握著劉備的手立誓「終不背德也」。

正所謂,劉備的仁義為他積累了良好的名號,使得他招攬了許多人才。

但亂世的漢末,他也錯過了不少英雄豪傑。

單論武力值而言,不弱於蜀漢五虎上將的就有三人,他們分別是誰呢?

一、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

東漢末年名將,官至建昌都尉。

當年曾與孫策一場龍爭虎鬥,讓人永遠記得起那個生龍活虎,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

不過這樣的人物,竟然與仁慈的劉皇叔擦肩而過。

太史慈武藝高強,在他回鄉探親時,得知孔融為亂賊黃巾軍所困,奉母親的命單槍匹馬殺進城中解救孔融。

後在孔融的授意下,他又衝出重圍至平原向劉備求救。

最終,太史慈說動劉備,借得了三千兵馬解了北海之圍。

後來太史慈投奔了孫策,並助其掃平了江東。

不知此時的劉備有沒有後悔,當初沒有招攬太史慈為之效力呢?

二、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在三國里,關羽和張遼的關係也可被稱之為一段佳話。

在劉備被曹操擊敗後,作為兄弟的張遼曾親自勸說關羽暫時降曹。

張遼在追隨曹操之前,曾效力呂布帳下。

當時的呂布和劉備有過一段甜蜜的時光,作為部將,關羽和張遼自然也是交往頗深。

後呂布背信偷襲了徐州,劉備無奈只得請曹操前來救援。

驕傲自滿的呂布兵敗被殺,但作為部將的張遼卻被曹操相中,並委以重任。

後來的時態發展也證實了曹操的眼光,公元215年的合肥之戰,張遼率800曹兵抵抗孫權的十萬大軍。

愣是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打的孫權聞風喪膽。

後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吳兵,差點還活捉了孫權。

此等名將,只可惜劉備當初看走了眼,否則以關羽和張遼的交情,再加上他的親自點化,何愁這等人才不為他所用。

三、龐德:

龐德,字令明,南安郡狟道縣人。

曾跟隨馬騰、馬超父子多年,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屢立戰功。

他和馬岱一樣,都是馬超帳下的虎將。

每次出征,龐德都衝鋒陷陣,其勇猛和馬超一樣勇冠涼州三軍。

後來,馬超起兵和曹操對抗,兵敗後投靠張魯,龐德也沒有背叛,仍然追隨馬超左右。

在劉備攻打劉璋時,張魯派馬超前去救援,但被諸葛亮用計收復。

而龐德則因傷並沒有隨軍,只是留在了漢中。

在曹操攻打張魯時,此時的劉備如若派馬超修書一封,龐德必然會前來投靠。

但劉備得了馬超,因此忽略了龐德,所以才造就了後來的關羽圍困曹仁時,龐德率兵救援,並一箭射中關羽前額,令關羽頗為忌憚。

如果當時的劉備招降了龐德,蜀國後期也不會出現沒有大將鎮場的局面,可惜可嘆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遺憾:劉備錯過的那些人

第一位、太史慈他和劉備在早期為救孔融的時候,就相識了。《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太史慈得脫,星夜投平原來見劉玄德。施禮罷,具言孔北海被圍求救之事,呈上書札。玄德看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