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嘯龍吟》終結局,看看那些讓人忘不了的台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火了大半年的大軍師司馬懿系列,終於迎來了最終的結局,從六月份的《軍師聯盟》我們看完了青年司馬懿入仕到中年司馬懿推新政,從《虎嘯龍吟》我們看完了中年司馬懿對陣臥龍諸葛到晚年司馬懿權傾朝野。
我們看完了這個被後人口誅筆伐的司馬懿在波叔精彩演繹下的傳奇一生。
「司馬懿走好,吳秀波您好!」
就本人而言這是繼《琅琊榜》之後我看過的最用心的國產古裝劇了。
服化道,劇情,演技各方面幾乎無可挑剔。
劇中不乏大量的優秀台詞。
「與愚蠢硬碰硬拼個頭破血流豈不更愚蠢?人這一生,難免與愚蠢為伍,要學會向愚蠢低頭 」
「若生鑄劍為犁之心,需有平復刀劍之力。
」
「一心只想著贏的人,就真的能應到最後嗎? 打仗先要學的是善敗,敗而不恥,敗而不傷,才真的能笑到最後。
」
「我做了一輩子別人的手中刀,這一次我是執刀人」
「青史留名那是書生意氣。
」
當然最讓人難以忘記的四個字恐怕就是「依依東望」了,這個來自孔明寫給孟達的信中提到的四個字貫穿了司馬懿的後半生,終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看清了自己這一輩子依依東望望的究竟是什麼。
這個詞第一次出現是在司馬懿將孔明圍於西城,《虎嘯龍吟》讓我們看見了一個更加符合邏輯的「空城計」。
空城計不是因為司馬仲達的謹慎膽小,更不是那被三國演義神話了的諸葛亮,而是因為「鳥盡弓藏」!
中年時期,司馬懿告訴孔明不是只有他才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司馬懿一樣可以!殺了諸葛亮名留青史這就是此時他理解的依依東望。
但是提到自己的兒子和司馬氏一族,仲達看見了晚年的自己。
這個「神遊」過程將人心和時局表現的淋漓盡致。
司馬懿終不是鞠躬盡瘁的諸葛亮。
最後在江邊打完最後一次五禽戲,自己當初入仕的初心還在嗎?自己還是魏臣嗎?真的能做到如自己所說「青史留名只是書生意氣」嗎?
《虎嘯龍吟》新解空城計 鳥盡弓藏讓司馬懿退兵
馬謖大意失街亭後,諸葛亮因轉移三郡百姓而滯留,一出空城計就此上演。在這場戲中,《虎嘯龍吟》別出心裁地讓司馬懿與諸葛亮來了一場「幻境」中的交流,特別是對司馬懿的五層心境解讀,堪稱絕妙。
《虎嘯龍吟》:這個空城計拍出了新的高度 司馬懿與諸葛亮進幻境
《大軍師司馬懿——虎嘯龍吟》已經是開播的第二周了。這部劇可以說是近些年來大陸為數不多的良心劇。第一部《軍師聯盟》里的好的細節小編就不多說了。到了第二部《虎嘯龍吟》,有好多細節使得這部劇更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