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產生的歷史必然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825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力的迅猛發展,歐洲資本主義爆發了第一次經濟危機,並且形成大約每十年發作一次的周期。

經濟危機給工人階級帶來極大的災難,引發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運動的高漲,同時,藉助自然科學在思想方法上的推動,在社會學領域促成了馬克思主義的產生。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的形成,標誌著自由資本主義在歐洲各國狹隘範圍內發展過程的結束。

資本主義發達的生產力與各國狹隘市場間的矛盾迫使歐洲列強突破本土界限向海外擴張,以便為歐洲資本主義過剩商品尋找新的市場並為迅速提高的生產能力尋找更充裕的物質資源。

於是,因人口眾多具備巨大市場潛力及地大物博各類經濟資源豐富卻又發展落後的中國就成為歐洲資本主義列強擴張的理想目標。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腐朽的滿清王朝喪權辱國,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

但由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微弱,這場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帝制形式,中國社會封建主義的生產關係以及西方列強對中華民族的奴役事實上都沒有根本觸動。

在其後幾年發生的帝國主義間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中國社會新興力量得以發展。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獲得成功,對毗鄰的中國產生了重要的思想影響,馬克思主義迅速傳入了中國。

1919年,針對北洋政府對內壓榨、對外妥協的腐敗統治,爆發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同時,工人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力量,第一次登上了舊中國的社會政治舞台。

無論是西方列強的侵略及資本輸入,還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都必然相應地造成工人階級的壯大。

至「五四」運動前夕,中國已經形成了二百餘萬並表現出了獨立意志的工人階級隊伍。

我們知道,封建主義的社會關係建立在「普遍私有制」(馬克思語)的基礎上,作為與地主統治階級對立的農民階級,既是被剝削、被壓迫者,又是小私有生產者。

當封建社會裡基於土地矛盾的階級衝突嚴重爆發,勞動農民聯合起來推翻已經腐朽的封建王朝時,緣於生產力(生產工具)的個體性和農業經濟所賴的基本生產資料——土地的可任意分割性以及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私有制觀念,農民起義不可能提出社會主義的要求。

每次農民革命只是簡單地實行「財產和權力的再分配」,即重新分配土地,建立新的維護土地私有制的封建政權。

小土地私有制生產的個體性、分散性、決定了必須建立起一個具有專制強力的政權系統,以維護整個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轉。

但是,資本主義關係是私有制的最高形式。

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僅以大批一無所有、只能靠出賣自身勞動力換取生活資料的無產者的存在為前提,並且必然會隨著自身的發展擴大工業無產階級的數量並從根本上改造這個階級的思想觀念,徹底消除工業無產階級可能殘留著的些許回歸小土地私有者的幻想。

所以,當工人階級不能再容忍資本主義的剝削壓迫而進行推翻私有制的革命時,面對著其賴以生存卻又絕對不可分割的社會化大生產,就只能從資產階級控制下奪取對統一的社會化生產的所有權,實行公有制的生產關係。

這種誰也無法抗拒的歷史邏輯,就是馬克思主義揭示的社會主義必然性的基本點。

所以,馬克思、恩格斯稱無產階級是私有制的掘墓人。

「五四」運動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中國社會所有愛國的、民族主義的階級、階層及社會群體都捲入了這場偉大的民族解放運動。

但是必須認識到,無論是無產階級、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還是其他各種社會群體,都是帶著自身的利益訴求介入這場革命,或者它們都是把自己的理想作為這場革命最終要實現的目標。

中國工人階級不論是自覺還是不自覺,它都必然要把粉碎資本主義的枷鎖作為自己的理想目標。

具備了這樣的階級基礎,中國的一批先進知識分子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啟示和隨即迅速傳入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影響下,於 1921年成立了共產主義為最高綱領的中國共產黨。

(肖月/文 何宣宣/整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看劇學歷史——你應該知道的高頻考點

近期抗日熱劇橫掃螢屏,《老九門》《麻雀》《炮神》《怒火英雄》等精彩的劇情,加上李易峰、陳偉霆、趙麗穎等高顏值高演技明星的加盟,贏得了無數觀眾的追捧,尤其是劇中我方戰士與敵人的明爭暗鬥,讓觀眾過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