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 是怎麼弄死諸葛亮的?又是怎麼奪了曹家的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

三國鬥爭了百年 魏蜀吳三個國家覆滅

最終在司馬懿的算計下

由孫子司馬炎建立晉朝

那麼這位曹操手下的一名幕僚到底有多麼厲害呢?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

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

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

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為丞相以後,使用強制手段辟司馬懿為文學掾。

曹操對使者說,「若復盤桓,便收之」。

司馬懿畏懼,只得就職。

曹操讓他與太子往來游處,歷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簿等職。

而據《魏略》則記載,司馬懿好學,曹洪自以為才疏,想讓司馬懿去幫助他,司馬懿恥於和曹洪來往,假裝拄拐不去。

曹洪記恨司馬懿,去跟曹操打小報告,曹操徵召司馬懿,司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見曹操為其效命。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太和三年(229年),蜀丞相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並占據武都、陰平二郡。

太和四

奪取爭權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掃魏明帝的墳墓高平陵,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均從行。

司馬懿乘機上奏郭太后,請廢曹爽兄弟。

當時,司馬師為中護軍,率兵屯司馬門,控制京都。

司馬懿列陣,經過曹爽門前,曹爽部將嚴世登樓,引弩欲射,孫謙拉著他的胳膊阻止他說:「事未可知。

」大司農桓范出城去投曹爽,蔣濟擔心道:「智囊往矣。

」司馬懿則說:「范則智矣,駑馬戀棧豆,爽必不能用也。

」司馬懿召司徒高柔假節行大將軍事,管領曹爽軍營,對他說:「君為周勃矣。

」召太僕王觀行中領軍事,統攝曹羲軍營。

司馬懿自率太尉蔣濟等勒兵出迎天子,駐紮在洛水浮橋。

派人上奏章給皇帝陳述曹爽之罪。

曹爽扣住奏章,把曹芳留在伊水之南,砍伐樹木建成鹿角,徵發屯兵數千人以自守。

桓范勸曹爽挾持皇帝到許昌去,發文書徵調天下兵馬勤王。

曹爽果然疑惑,不從其計。

反而夜遣侍中許允、尚書陳泰去見司馬懿,探聽動靜。

司馬懿乘機數說曹爽的過失,讓他早來服罪。

接著又派曹爽的親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對他說,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職,並以洛水為誓。

曹爽欲信其言,桓范等人從晚上一直勸到第二天黎明。

結果,曹爽投刀於地,說:「司馬公正當欲奪吾權耳。

吾得以侯還第,不失為富家翁。

」桓范哭

諸葛亮先一步登天

建興十二年(234年)二月,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道,據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南)
屯田於渭濱,與司馬懿對於渭南,並約吳國共同發兵
期間諸葛亮既屢屢遣使者下戰書
又致巾幗婦人之飾,以激怒宣王司馬懿,但司馬懿忍辱據守不出
並以「千里請戰」的妙計平息將怒。

諸葛亮乃分兵屯田 在魏國境內與魏國百姓共同種糧自給自足,打算長期駐紮下去 但諸葛亮卻因過於操勞而病重而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懿如何一步一步掌控魏國的朝政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