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有信念、有魄力!27年建軍大業,這位海歸精英竟做下這麼多不可或缺事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周牧原;部分配圖來自《建軍大業》劇照

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7月27日,在建軍9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建軍大業》終於公映了!第一時間嘗鮮《建軍大業》後,深深被電影里的周恩來打動!

周恩來當時是一個海歸精英,毛澤東僅僅是一個湖南代表,他們就是因為有著一致的改變中國的理想而走到了一起,1927年前後的「建軍大業」過程中周恩來都做了哪些不可或缺的事情?

有情商:四一二政變巧妙全身而退

1927年8月1日,年僅29歲的周恩來作為南昌起義的主要領導人,與賀龍、劉伯承、葉挺、聶榮臻等人在南昌打響了武裝起義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自此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朱亞文飾演的青年周恩來)

雖然在電影中,周恩來占據了主要角色之一,一直以領導人的身份出現。

但在1927年初始,周恩來在黨內還不占據舉足輕重的關鍵地位。

周恩來1924年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中共兩廣區委委員長、常委兼軍事部部長,主持建立了黨直接領導的革命武裝葉挺獨立團,1925年曾率部參加第一、第二次東征。

(黃埔軍校時期的周恩來)

1926年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講授軍事課程,同年冬到上海,出任中共中央軍委書記兼中共江浙區委軍委書記。

1927年3月周恩來和羅亦農、趙世炎等人一起組織了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並取得了戰鬥勝利。

戰鬥中周恩來親臨前線指揮,英勇作戰,有力支援了武裝起義。

(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時期的周恩來)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公然發動政變,周恩來此時正在上海。

他靈活運用個人魅力和昔日在黃埔軍校時期的關係,經過緊張的周旋逃脫了反動派的追捕,不久之後來到武漢。

此時武漢在國民黨汪精衛政府的控制下,和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分庭抗禮,是為「寧漢對立」。

這一段在電影中也有生動的表現,周恩來和斯勵斯烈見面,手下部隊幾乎要對周恩來不利,但周恩來憑著對局勢的深刻分析讓斯家兄弟意識到不能做蔣介石的武器,全身而退。

這其中有周恩來在黃埔軍校時期積攢下的各種人脈關係,斯勵稱周恩來為老師,也有周恩來巨高的情商為斯烈分析局勢起到的作用,當時的混亂時局之下,能看清大局並有堅定信念的人是少之又少。

(周恩來涉險去見斯烈斯勵兄弟)

有信念:和毛澤東武裝鬥爭思想不謀而合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的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就蔣介石的反革命政變和中國革命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大會在陳獨秀的操縱下拒絕討論毛澤東向大會提出的關於加速深入農民鬥爭,立即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的提案,甚至把毛澤東排斥於大會之外,剝奪他在大會上的表決權,此處電影中亦有表現。

周恩來也在此被選入中央委員會。

(《建軍大業》里中共五大會議毛澤東因為提出武裝鬥爭而被趕出會場)

毛澤東當時在黨內地位不高,1925-26年,毛澤東在基層農村調研,後寫成《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文章。

在黨內宣傳紮根於農民階層,根據中國國情進行無產階級革命,但不受陳獨秀為主的黨中央領導看重。

(于和偉扮演的陳獨秀就是在中共五大上將毛澤東趕出會場的那個人)

412政變後毛澤東亦力主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裝,但和陳獨秀等領導層產生衝突,在當時以知識分子和留學生為主導的中共領導層中,毛澤東並不受歡迎。

作為知識分子和留學生一員的周恩來為何在此時卻對毛澤東有所欣賞?信念的一致是他們走到一起的關鍵。

相較同時代的陳獨秀、瞿秋白等中共早期領導人,周恩來長期紮根於基層工作。

在早期黃埔軍校時期和領導第三次上海工人起義的時候,就對中國革命有所思考,1924年他談到「國民革命」和「共產主義革命」的關係時就說過:「不走到第一步,何能走到第二步?」,對革命的主次關係有所思考。

同時他也是最早意識到革命需要有自己獨立的革命武裝的問題的人,主導了葉挺獨立團的組建工作。

(葉挺<歐豪飾演>獨立團最早是由周恩來組建的,他是最早意識到革命需要自己的武裝力量的人)

片中周恩來和毛澤東在對當時的局勢形成一致的見解之後,毛澤東去買槍、團結農民,周恩來去找志同道合的人,團結了賀龍、朱德、葉挺等非常關鍵的一批實力干將。

有魄力:頂住壓力堅持南昌起義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周恩來和毛澤東一樣主張建立共產黨自己的革命武裝,堅持武裝鬥爭,發動基層群眾,這是他和毛澤東有共同語言的地方。

特別是南昌起義南下廣東失敗後,他對中國革命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對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有著高度評價。

張國燾作為共產國際代表反對南昌起義,周恩來頂住了壓力堅持起義,這一段在片中表現得十分精彩幽默,革命充滿了意外,隨時需要魄力和擔當。

1927年12月18日周恩來在由他起草的中央給浙江省委指示信中指出:今後工作重點,是迅速恢復和建立黨和工農群眾組織,指導他們「發展廣大的鄉村游擊戰爭和城市工人的日常鬥爭」。

可見其吸收了毛澤東的革命經驗。

在早期中共革命期間,周恩來也是為數不多對毛澤東的方針政策保持支持態度的領導人之一,這也為之後兩人數十年的長期合作打下了基礎。

(南昌起義是由周恩來主導的,毛澤東則兵分兩路主導了秋收起義)

而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後,周恩來等人主導下起義軍揮師南下,準備攻占潮汕,進而在廣州再度組織起義。

但之後在揭陽面對優勢敵軍戰敗,在轉移到普寧的路上周恩來患惡性瘧疾,轉道去香港治病。

之後朱德率一部在井岡山和毛澤東會師,另一支在在顏昌頤、董朗率領下進入海陸豐地區同當地農軍會合,組建為工農革命軍第二師。

(片中周恩來轉道香港養病,是由范桂霞<周冬雨飾>照顧)

可以說整部《建軍大業》看下來,深深地感到周恩來為大業操碎了心,最後都只能去香港養病了!南昌起義勝利像一支強心針,之後南下受挫,秋收起義失敗,正如毛澤東所說「共產黨人是從一次又一次失敗中走出來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都沒有阻擋周恩來、毛澤東、朱德為改變當時的中國而努力的決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黨建軍的萌芽與崛起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徐焰從1927年至2017年,一貫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建軍宗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迎來了她光榮的90周年誕辰。撫今追昔,這90年的歷程篳路藍縷,一路苦難艱辛一路璀璨輝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