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蜀漢後主劉禪,輸在太自大!不過他結局還挺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能力的人傲氣,那叫自信,沒能力的人在那兒傲氣,那就是自大了。

而蜀漢後主劉禪就是一個自大的人,他父親給他留下的大好江山,最後被他敗光了,也有這個原因在。

劉備因為諸葛亮等人的幫助,最終得以與曹操等人三分天下,建立蜀漢政權。

他建國之後,劉禪被封為皇太子。

劉禪乳名阿斗,扶不起的阿斗說的就是他。

許多人聽這句話,第一個想到的絕大多數都是劉禪是有多笨,諸葛亮都帶不動他。

但實際上劉禪笨倒是不笨,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

章武三年,劉備在永安宮去世。

十七歲的劉禪,在成都繼位,成為蜀漢政權的第二位皇帝,當然也是最後一位。

劉備給他留下遺詔,讓諸葛亮輔佐他,劉禪最開始也很聽話,「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雖然新帝繼位,但是在諸葛亮的輔佐下,蜀漢沒有經歷太大的動盪。

劉禪的前期,鎮壓朱褒叛亂,又與孫權修好,停止征戰,使得蜀漢百姓休養生息。

這段時間,蜀漢發展平穩。

建興六年到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多次率軍北伐與曹魏交戰,雙方互有勝敗。

雖然戰爭消耗很大,但是有天府之地的糧草補給,倒也不算太過辛苦。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去世,劉禪算是正式而全面的接手蜀漢政權。

在這一時段的前期,劉禪還算是有所作為的。

他在朝臣和各大武將的輔佐之下,平定各地叛亂,同時也接手其他方勢力的投入。

勢力不但沒有減少,還有一定程度的增長。

諸如苻建、夏侯霸等人都由原來的勢力前來投靠劉禪。

蜀漢真正開始走向衰亡,是在太監黃皓開始干預政權之後。

而大意的劉禪,卻根本沒有將宦官干政放在眼裡。

黃皓專權擅政,姜維向劉禪進言,希望劉禪能將黃皓處死。

但是劉禪卻不以為意,他雖寵信黃皓,卻不認為黃皓能對國家政治有多大的影響力。

他對姜維說:「黃皓是個小人,根本不必多加在意。

劉禪也許認為黃皓的權利,都是自己給的,有自己這個明君在,根本不怕黃皓能翻出天去。

但事實上黃皓卻是通過劉禪的寵信,大肆攬權。

不說老臣們心中怎麼想,光說黃皓對朝政的直接影響就很大。

姜維因為向劉禪進言處置黃皓,黃皓最後無事,卻將姜維記恨於心。

黃皓與右將軍閻宇一起,準備找機會幹掉姜維。

姜維因為害怕被報復,最後選擇遠離成都。

景耀六年,鍾會於關中治兵。

姜維聽到這個消息後,當即從中嗅出不同尋常的味道。

他上書劉禪,應當對此作出相應的準備。

最好是遣兵調將,以防鍾會前來攻打。

黃皓與姜維不對付,自然與姜維唱反調。

他花言巧語,對劉禪說,陛下您英明神武,鍾會一個小賊如何敢來攻打,那姜維實在是杞人憂天,長他人志氣。

劉禪本人也不將此當回事兒,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姜維遞過來的軍情就這樣被忽略過去了,蜀漢朝臣甚至毫不知悉。

也正因為這樣,蜀漢對於曹魏蓄勢待發的伐蜀大軍毫無準備。

景耀六年的夏天,一切準備妥當的曹魏大軍,在鍾會、鄧艾、諸葛緒等人的帶領下,向蜀漢進攻。

穩坐廟堂的劉禪聽聞這個消息,不知是否後悔過當初的自大與無知。

蜀漢軍隊倉促迎戰,結局自然是大敗。

而姜維原本率大軍在劍閣抵擋,卻不料鄧艾卻偷渡陰平直奔成都。

兵臨城下,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劉禪居然拒絕了各路大將率兵迎戰的請求。

在鄧艾大軍到來之時,直接開城投降。

姜維原本假意投降鍾會,準備借鍾會之手誅殺魏將,而後復興蜀漢。

他甚至寫密信給劉禪,讓他等幾天,不過後來消息敗露,自己也被殺了。

與想方設法恢復蜀漢的臣子不同,劉禪老老實實的接受曹魏冊封,成為安樂縣公,平安喜樂的渡過了自己的一生。

大好江山,就這樣被劉禪輕易敗掉,劉備若是地下有知,沒準會氣的活過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後主劉禪投降曹魏之前,姜維在幹什麼呢?

東漢末年,朝政崩壞,群雄四起,天下大亂。漢室宗親劉備,奮然起兵,志在興復漢室,匡正天下。最終曹操雄霸北方,孫權盤踞江東,劉備屹立西蜀,最後成了魏、吳、蜀三國鼎立之勢。劉備死後,後主劉禪繼位。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