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最早並不是用來驅熱取涼的 趣聞真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扇子起源於中國。
相傳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舜(約公元前2277年—約公元前2178年)為廣開視聽求賢自輔,曾製作五明扇。
殷周時期(約公元前1600年—前公元1046年)出現了一種「翟扇」,是用五光十色的野雞尾羽做成的,故有「羽扇」之說,稱為「障扇」。
那時的扇子是作為帝王外出巡視時遮陽擋風避沙用的,也成了一種禮儀之具,所以又叫「儀仗扇」。
西漢以後,扇子才開始用來取涼。
秦漢以後,扇子主要採用絲織的絹素製成,形狀有方、圓、六角等,由於宮中用得多,故又稱「宮扇」。
隋唐兩代,盛行於世的主要是紈扇(又名團扇、羅扇)和羽扇,以及少量的紙扇。
宋以後,摺扇漸漸流行。
有些武學之人還製成鐵扇當作兵器,隨身攜帶。
在扇子上題詩作畫的源頭 據史書記載,在扇子上題詩作畫最早出現在三國。
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載有曹孟德的主簿楊修與魏太祖「畫扇誤點成蠅」的故事。
《晉書·王羲之傳》有一則王羲之為老婦題扇的佳話。
當時有位「老母」,「持六角竹扇,求書於王羲之」,「羲之為書五字」,她售出時便由十二文漲至「百文」。
今浙江紹興蕺山南邊有「題扇橋」,相傳便是王羲之題扇處。
宋朝大才子蘇東坡在三十七歲時被朝廷派任杭州通判。
據北宋・何薳筆記小說《春渚紀聞》,一日,當地一商人狀告鄰居張二欠債不還想賴帳。
張二說,借錢是為了作扇賣錢,可是由於陰雨連綿,天氣又冷,沒人買扇,做好的扇子都發了霉,眼看也無法賣了,無力還錢啊!
蘇東坡聽了覺得張二的話倒也合情合理,情有可原,但欠債還錢乃是天經地義。
略思片刻,他讓張二回家把發霉的扇子都拿來。
隨後蘇東坡在一把一把扇子上作畫題字,不到半天工夫三十把扇子全部畫完。
吩咐張二道:「你立即上街去賣,就說是蘇東坡畫的扇子,看看賣得如何。
」
張二滿懷感激地接過扇子到大街上叫賣。
果然,人們一聽是蘇東坡的墨寶,爭先恐後,只半個時辰,這三十把扇子就被市民們搶購一空。
之後蘇東坡命張二先把欠鄰居的錢連本帶利還了帳,然後將剩餘的錢給張二作本錢繼續作買賣。
而「東坡畫扇結案」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杭城的大街小巷。
原先,杭州的紙扇只有黑白紙扇兩種,自此之後,人們也開始畫花鳥、人物、山水等。
這樣扇子不僅可以取涼,又可以觀賞,很受歡迎。
蘇東坡這一舉動開創了杭州在扇面作書畫之先風,從北宋一直流傳到今。
明清時期,浙江、蘇州、四川等地盛產摺扇,題字作畫亦興於此。
近現代的惲壽平、鄭板橋、金農、石濤、任伯年以及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等都是題扇畫扇的藝術大師。
眼下,這些名家的翰墨丹青扇子,每柄價值都高達數萬,乃至數十萬元人民幣。
這一精湛的技藝從明代開始傳入歐洲,然後風行世界。
諸葛亮的鵝毛扇 三國時諸葛亮輕搖鵝毛扇,妙計橫生,運籌帷幄,其背後有很多神奇傳說。
民間有這樣一個流傳故事:黃承彥的女兒黃月英其實是一個非常聰明美麗、才華出眾的姑娘。
她就學於名師,不僅筆下滔滔,而且武藝超群。
黃承彥怕有為的青年有眼不識荊山玉,故稱之為「阿丑」。
黃月英學成下山時,師傅贈送她鵝毛扇一把,上書「明」、「亮」二字。
二字中還密密麻麻地藏著攻城略地、治國安邦的計策。
並囑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這樣諸葛亮就成了黃承彥的乘龍快婿。
結婚時,黃月英將鵝毛扇贈給諸葛亮。
孔明自此對鵝毛扇愛如掌上明珠,不管春夏秋冬,總是手不離扇。
也有故事說這羽扇是水鏡先生給的。
據說,諸葛亮一開始讀書時沒能悟出先生的真諦,先生一怒之下,燒了生平著的書,把諸葛亮趕下了山。
但他卻又讓夫人送去兩件東西,一件是八卦衣,另一件就是羽毛扇。
當諸葛亮再回到山上求師,遇到難題心裡煩躁不安的時候,只要用那羽毛扇輕輕扇兩下,就會頓覺神清氣爽,心頭豁亮,一邊扇,一邊想,便悟出了水鏡先生講的深奧道理。
後來他布陣行兵,只要羽扇一搖,便可計上心來。
關於諸葛亮的鵝毛扇還有很多故事。
大多包含民間對諸葛亮智慧的欽佩,和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精神的感念之情。
諸葛亮羽扇的來歷(民間眾多說法)
一個故事,說這羽扇是水鏡先生給的。因為一開始諸葛亮讀書時沒能悟出先生的真諦,先生一怒之下,燒了生平著的書,把諸葛亮趕下了山。但他卻又讓夫人送去兩件東西,一件是八卦衣,另一件就是羽毛扇。當諸葛亮再...
諸葛亮隨身不離的羽扇到底有何用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是對諸葛亮外表和才能的評價,提到諸葛亮的形象我們一定會想到他手持羽毛扇頭戴高帽,那麼問題來了,為何他要一直拿著這把羽毛扇呢?這把扇子有什麼神秘之處?諸葛亮草民...
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那把扇子,到底有什麼故事!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不僅機智聰慧、神機妙算,而且還具有非凡的預言能力。他的預言詩《馬前課》流傳後世,讓後人嘆服不已。民間傳說諸葛亮乃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目地是輔佐劉備成就霸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