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朱元璋的幼年事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天曆元年(1328)的一個晚上,在濠州鍾離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中,有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在房門外焦急地走來走去,房內有一個母親正在嘶聲裂肺地叫喊著。

在當時,孕婦不能選擇剖腹產,所幸的是,這位偉大的母親沒有因為劇痛而跳樓輕生,最終誕下了一個男嬰。

這個男嬰啼哭聲很洪亮,像是要把整個黑暗撕破一樣。

不用我說,相信大家已經猜到了,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明朱元璋。

關於這段歷史,史書或是民間流傳找許多故事。

有一天,朱元璋的母親陳氏在麥場閒坐,這時,有個道士從西北方向走來,來到陳氏面前。

陳氏抬頭一看,見此人長鬍子,頭戴簪冠,身穿大紅服,手中拿著象簡。

那道士緩緩地坐在陳氏身旁,用象簡撥弄著手中白丸。

陳氏滿是疑惑,好奇地問道:「道長,這是何物?」

朱元璋

那紅衣道人微微一笑,回道:「這是大丹。

你若要,給你一粒。

」說完,便遞了過去。

  陳氏將信將疑地接過大丹,拿在手中把玩著,一不留神,竟情不自禁地吞了下去。

陳氏吞下大丹後,大驚,想要詢問那道士如何處理,可是那道士卻忽然不見了,怎麼也尋不見。

  沒過幾天,陳氏就懷孕了,後來生了一個男孩,就是後來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傳說那男孩出生之時,東南方緩緩飄來一股白氣,貫穿整個房間,而且香氣瀰漫,繞樑三尺,一夜沒散。

  這個故事記載於《天潢玉牒》一書中,故事本身有些神化色彩,極為荒誕,我想現在的讀者應該沒有人相信這會是真的吧。

 還有一本書叫做《龍興慈記》,裡面還記載著另外一個故事。

  說朱元璋在誕生之時,本來位於路西的二郎神廟搬到路東數十步之外,神廟旁邊有條河流。

有一天,母親陳氏抱著新生兒到河中洗澡。

突然,水中漂來一方紅羅,母親陳氏拿起紅羅做了新生兒的襁褓。

後來,那個漂來紅羅的地方就被人叫做「紅羅障」。

  《龍興慈記》中還記載:說朱元璋誕生之時,整間屋子滿是紅光,透亮無比。

附近有個寺廟叫做於皇寺,後改稱為皇覺寺。

寺中僧人遠遠地望見那見屋子紅光閃閃,大驚失色,都以為那裡發生了火災,慌忙來救。

到了那裡一打聽,這才知道有一個孩子剛剛出生了。

  其實這兩個故事的真實性並不可靠,無非是為了標榜朱元璋「君權神授」,增強他統治的合法性,大明的宣傳部門自然也樂於傳播這些神化朱元璋的傳說故事,以致於官方修編的《明實錄》中,也記載有朱元璋母親神奇受孕、朱元璋出生時滿室紅光等奇聞異象。

  母陳氏,方娠,夢 神授藥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氣。

及產,紅光滿室。

自是夜數有光起,鄰里望見, 驚以為火,輒奔救,至則無有。

  (《明史 本紀》)

  歷史上並非只有明朱元璋出生時才有這樣的神化故事,其實許多開國皇帝都有類似的神化故事。

如漢高祖劉邦出生時,史書上記載其母夢見與神人相遇,待臨產時,雷電交加、風雨大作,天地為之昏暗,有蛟龍自天外破窗而入,盤旋於產床之上。

已而,劉邦降生。

宋趙匡胤出生時,據說有赤紅的光氣環繞產房,並伴有奇異的香氣經宿不散,因而得名「香孩兒」。

他出生後身體呈現金色,且連續三日不退。

(我個人認為《天潢玉牒》中記載的朱元璋故事其實是宋趙匡胤的山寨版,宋要是泉下有知,估計會從棺材板里跳出來,告朱元璋侵權。

  其實,一切都是套路。

在古代封建社會,歷代皇帝都是想辦法神化自己出生,無非是為了證明自己乃是真命天子,君臨天下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權威性。

古代百姓尚未開化,確實會被這些神化故事所愚弄,從而達到維護統治地位的目的。

後來民國時期的袁世凱也是一個懂套路的人。

他想要登基稱帝,為了神化自己,有一次,他在自己洗澡的浴池中丟下幾片鱗片,侍從清理浴池時,發現池底有幾個金光閃閃的鱗片,不禁暗暗稱奇,向他的老婆們報告,說這是龍鱗,說袁大總統乃是真龍轉世。

  可悲的是,當時百姓已經開化,袁世凱真龍天子轉世的故事最終成了貽笑大方的醜聞。

  說著說著就扯遠了,下面言歸正傳。

  孩子一般出生後,我們做父母的就會先給孩子取個名字。

有錢人家會花重金請人用易經或是五行取名。

比如按照嬰兒的出生時辰排盤,如果發現五行少木,那麼一般孩子的名字中會有木偏旁。

如果五行中少土,那麼一般孩子的名字會有土偏旁,魯迅小時候的夥伴之所以取為「閏土」,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五行中少金,那麼還一般孩子的名字會有金偏旁,我有同學名字叫做金鑫,據同學說就是因為五行缺金,所以取了這個名字。

(這下金子可夠多了:)

 史書上記載,朱元璋祖上世代為農,窮得連農業稅也交不起(還是共產黨好啊,農民可以不交農業稅),四處躲債,可見日子過得是何等艱辛啊!朱元璋的父母窮得連飯都吃不上,哪裡還有錢專門請人給朱元璋取名字呢。

因為朱元璋生於八月初八,所以他父親給朱元璋取名為「朱重八」。

「朱元璋」這個名字其實是他後來投奔郭子興紅巾軍時,自己取的,「璋」代表一種很鋒利的玉器,「朱元璋」的諧音是「誅元璋」,意思是說自己是誅滅元朝的利器。

  生於八月初八,叫就朱重八,那如果生於八月十三日,難道就叫「朱十三」嗎?

你還真別笑,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很多平民百姓就以孩子出生的日期來命名的,我們一起來看看朱元璋的家族吧。

朱元璋的曾祖生於四月初九,所以叫做朱四九。

後來曾祖朱四九娶妻侯氏,生下四子,分別生於初一、初二、初五、初十,所以取名為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

這個朱初一,就是朱元璋的祖父。

後來朱初一又娶了王氏,在五月一日、五月四日生子二人,所以取名為朱五一、朱五四。

這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父親,當然史書上記載是「朱世珍」,這個也是朱元璋後來幫他父親更改的。

 人要出了名,不僅關於本人的各種傳說故事讓人應接不暇,就連他的祖宗十八代在江湖上也會有各種傳說。

前面我已經給大家講過關於明朱元璋出生時的兩個民間故事,下面我再給大家說說關於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的民間故事吧。

  話說元末泗州有一個地方叫做楊家墩,墩下有土窩。

有一天,有一個農民叫做朱初一(朱元璋的祖父)耕種完畢,躺在土窩中休息。

這時,有兩個道士經過此地,其中一個年長一些,師傅模樣的道士停了腳步,站在土窩之上,指著腳下朱初一睡覺的地方,說道:「倘若有人死後埋葬在這裡,他的子孫後代就會出天子。

 另一個年少一些,徒弟模樣的道士滿臉疑惑,不解地問道:「為什麼呢?」

  那道士笑了笑,回答道:「此地氣暖,非常有靈氣。

不信你拿根枯枝古來,栽種在此處,十天之內枯枝一定會長出新芽來。

  這時,朱初一醒了,從土窩裡站了起來。

年長的道士看見他很驚訝,於是問道:「施主,剛才你可聽見我說的話了嗎?」

  朱初一假裝耳聾,又是搖頭,又是擺手的離開了,表示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待朱初一走後,年少的道士在別處撿來一段枯枝,插在土窩中便離開了。

其實朱初一不僅把那道士的話聽得是真真切切,而且還用心地記在心裡,每天都來土窩等候著枯枝生芽。

  不知不覺十天過去了,那枯枝果然如道士所說一般,在第十天的時候,竟然長出新芽來。

朱初一大驚失色,知道那道士所說不假,此地乃是塊風水寶地,要是死後埋葬在這裡,子孫後代就會出天子,改朝換代。

朱初一是個很有心計之人,不願讓別人也知道此地是有靈氣的風水寶地,於是就俏俏地把長出新芽的枯枝拔去,又另外插上一段枯枝。

又過了十天,朱初一耕種完畢,路過土窩,恰巧又碰見那兩個道士又再次經過這裡。

那兩個道士發現了土窩中插在地上的枯枝還是沒有發芽,年少的道士驚訝地問道:「師傅,為什麼枯枝還未生芽呢?」

  年長的道士看了看朱初一,說道:「上次你一定聽到了我們的對話,枯枝一定是被你拔去了。

  朱初一知道這個道士能測算此地乃是有靈氣的風水寶地,定是個神人,再也不敢隱瞞了,連忙跪倒在地,承認了錯誤。

  那道士微微一笑,說道:「你有福了,死後應當埋葬此地,你家後代將會出天子。

」說完,兩個道士飄然遠去。

 從此之後,朱元璋的祖父牢牢記住此話,死後讓人將自己埋葬在土窩中。

可是等到下葬之時,讓人驚奇的事發生了。

只要扒開此處的泥土,自己便會壅起,成為墳堆。

  因為這個民間故事的原因,有人說泗州盱眙縣是明朱元璋的出生地。

  可是,也有許多人認為濠州鍾離才是明朱元璋的出生地。

因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其父母和兄嫂在明皇陵內修建了《御製皇陵碑》,上面記載著:「皇考五十,居鍾離之東鄉,而朕生焉。

 那麼朱元璋的出生地到底是哪裡呢?難道朱元璋自己也會記錯出生地嗎?

  關於這個問題一直有爭議,老實說我也無法準確作答。

我個人推測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應該是遷居在泗州盱眙(今江蘇盱眙)不假,後來朱元璋的父親我五四又因為某種原因(畢竟當時吃不飽飯,逃荒什麼都有可能),遷居到了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

  但是,不管怎麼說,在明洪武七年的時候,無論是濠州鍾離,還是泗州盱眙縣都屬於安徽鳳陽府,因此初中歷史書上說朱元璋出生在安微鳳陽府是肯定沒有錯的!《鳳陽花鼓》中的這一段也肯定是沒錯的:

  說鳳陽,道鳳陽,

  鳳陽是個好地方,

  自從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朱元璋上面還有三個哥哥(朱重五、朱重六、朱重七)和兩個姐姐,父親朱五四是個老實巴交農民,家中沒有地,只得常年給地主劉德做長工。

一年到頭,他起早貪黑,除去交租的糧食外,全家人也只能勉強餬口。

  朱五四和他的妻子還是非常疼愛小兒子朱元璋的,拿了家中所有的積蓄(其實家中真沒有值錢的東西),送朱元璋去讀私塾。

可是,家裡實在太窮了,沒讀幾天,又不得不輟學。

既然沒有錢讀書,那麼就直接工作吧。

小小年紀的朱元璋就這樣當上非法童工,給地主劉德家放牛。

  朱元璋從小十分好學,雖然讀不起私塾,但是時常把牛寄在外面吃草,自己一個人偷偷地跑到課室窗外聽課。

 由於工作(放牛)的原因,朱元璋還認識了一群窮人家的放牛娃,這裡面有徐達(後來的天下第一名將)、湯和、郭英、周德興等人。

  在這群放牛的窮孩子中,朱元璋年紀不是最大的,但卻是最有主意,最有威信的「孩子王」。

他們時常在一起放牛,一起玩遊戲。

據說每次做遊戲的時候,都是朱元璋扮演皇帝,其他孩子們都願意俯首稱臣,聽他使喚。

  有一次,朱元璋和周德興、湯和、徐達等村裡的小夥伴們一起在山上放牛,肚子餓得是咕咕直叫。

一個個聊到酒肉,全是一副饞涎欲滴的樣子,但是人在山上,誰也沒有辦法弄到吃的。

這時,朱元璋靈機一動,說道:「有了。

  眾人一聽,納悶不已,紛紛問道:「什麼有了?」

  朱元璋笑了笑,說道:「要吃肉,還不簡單,面前就有肉,不吃那是傻子。

  眾人聽說有肉吃,自是高興不已,可是轉念一想,這肉到底在哪裡呢?一個個疑惑地望著朱元璋。

  朱元璋指了指牛圈中的一頭小牛,說道:「來,大夥一起把它斬殺了,如何?」

  湯和,徐達等小夥伴們聞言後,紛紛響應,拿起柴刀把小牛宰殺了。

他們還堆起了柴火,烤起了牛肉,吃得是一乾二淨。

 眾人吃完牛肉,打了個隔,這才發現天色已晚,該回家了,卻不知道如何向東家劉德交待了。

  朱元璋看了看大家的一臉囧樣,說道:「沒有關係,大家快把現場收拾乾淨。

我有辦法。

」說完,他拿起那條牛尾巴,把它用力插在了石頭縫裡,待小夥伴們把現場打掃乾淨後,急忙回去告訴東家劉德,說不好了,小牛不知怎的鑽進了石頭縫裡,怎麼拉也拉不出來。

  事情的結果大家可想而知,劉德一不是三歲小孩,二不是傻子,怎麼可能被朱元璋忽悠?他回去後將朱元璋毒打了一頓,並將他趕了出去。

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發現朱元璋小時候是個膽子大,講謊話,到處惹是生非的「孩子王」,按照我們現在社會觀點來看,他絕對不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也不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但他最後卻白手起家,平定天下,成為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成為一個改寫中國歷史之人。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一堆孩子一起玩,那些乖巧聽話,不會闖禍的孩子往往學習成績會好一些,長大後往往能成為一個不錯的技術人員或工程師,拿一份薪水而已。

而那些膽子大,愛惹禍的孩子王往往學習成績差點,考不上好大學,也當不了技術人員和工程師,但是長大後卻有可能成為大老闆或是大領導。

 我有時候在想,作為孩子家長或是老師,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一定要把孩子教導成中規中矩的乖孩子呢?

  言歸正傳,就這樣,朱元璋每天起床,開始工作(放放牛),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闖闖禍,回家後接受父母的批評教育,一過就是十六年。

這段日子,雖然朱元璋過得清貧,但是我想或許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了。

或許有些會問,難道朱元璋日後登基稱帝,坐擁天下的時候,難道就不快樂嗎?我個人認為,那時的朱元璋雖然擁有了一切,但是一直為繼承人而擔憂,還真不一定快樂。

  孟子說: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上天似乎也想考驗朱元璋一樣,不幸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至正四年1344年,濠州發生旱災,幾個月不下雨,莊家全死了,不久,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百姓們只能吃草根樹皮充飢。

饑荒之後,又瘟疫橫行,以致餓殍遍野,史書上記載:

  「至正四年(1344),旱蝗,大飢疫。

  《明史》

  那一年朱元璋才16歲,也是朱元璋最難忘的一年。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他的父親,大哥以及母親先後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兩人相依為命。

 親人去世,朱元璋來不及悲痛,還為一件事情發愁,要找墓地將親人安葬,可是朱家沒有田地,也買不起棺材,這可難倒了朱元璋兩兄弟。

他們兩人思前想後,最後決定向東家劉德求救,希望他能念在主僕一場的情分上,安葬了自己的親人。

可是,哪裡知道這個劉德為富不仁,不但不給田地,幫忙下葬,還把朱元璋兄弟臭罵了一頓,趕了出去。

  在朱元璋兄弟走投無路之際,鄰居劉繼祖實在看不過眼,主動給朱元璋同志一塊墳地,讓他們兄弟二人趕快下葬親人。

(媽媽總說社會上,好人總比壞人多,看來還是對的。

)朱元璋對此感激涕林,後來當了皇帝,對此還念念不忘,說道:

 「朕昔寒微,生者為衣食之苦,其死者急無陰宅之難.吁,艱 哉!爾劉繼祖發仁惠之心,以己之沃壤,慨然惠聯。

膚得斯地, 樂葬皇考、砒於是,至今難忘。

  (《高皇帝御製文集》)

  意思是說,我從前貧困寒微,整天為衣食而煩惱,親人死的緊急為沒有墓地而煩惱感嘆,嗨,困難啊!你劉繼祖發仁愛的心,用自己的肥沃土壤,送給了我。

我得到這地方後,才得以安葬父母親人,至今難忘。

  我們往往需要的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才是真感情,才能觸動我們的靈魂深處,令人一生難忘。

當然朱元璋是個恩怨分明之人。

他當了皇帝之後,當時劉繼祖已死,但是他不忘鄰居劉繼祖當年的恩情,追封他為義惠侯,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我相信劉繼祖並非神仙,他也算不到朱元璋日後會當皇帝,當時他送墓地給朱元璋兩兄弟,完全出於一片善心(或許說是真感情),並非貪圖他們有什麼回報。

但是老天爺就像長了眼睛一樣,一心向善,常做善事之人總會有福報的。

因此,我也時常用此事來提醒旁人要與人為善,多行善事,相信會有福報的。

朱元璋安葬了父母親人之後,看看哥哥嫂嫂日子也不好過,自己不能成為人家的累贅,為了活命有飯吃,最後決定去皇覺寺出家當和尚。

那一年他才17歲。

關於朱元璋去黃覺寺出家當和尚,民間也流傳著一些故事,下面我給大家也順便講講吧。

  相傳,明朱元璋出生後不久生了一場怪病,腹脹不食,晝夜啼哭不止。

朱元璋家中十分貧寒,父母拿不出錢來給他醫治,便想把他送給附近的寺廟。

  父母二人背著朱元璋上了寺廟,結果發現寺中空無一人,和尚們也不知所蹤。

兩人無奈,只得將朱元璋背回家中。

兩人背著朱元璋,垂頭喪氣地回到家中時,卻發現屋檐下坐著一個老和尚。

只見那人童顏鶴髮(和尚好像沒有鶴髮,只有童顏:)),長須飄飄,遠遠望去,宛如一位仙人。

  那位僧人對著朱元璋父親招招手,輕輕地說道:「來來來,報過來受記吧。

  朱元璋父母二人聞言後,不敢不從,只好將朱元璋抱了過去。

  僧人抱過朱元璋,雙手撫摸著朱元璋的額頭,和顏悅色地說到:「莫哭,莫哭,一會便好。

」說來奇怪,沒過多久,朱元璋便覺得好過了許多,不再啼哭。

  朱元璋父母見此情景,不由地喜出望外,連忙跪倒在地,一個勁地叩頭致謝。

  那僧人雙手合十,還了一禮,飄然遠去。

 「敢問師父法駕何處?」朱元璋父親突然想起尚不知恩人的住處,連忙問道。

  那僧人頭也不回,只是靜靜地回道:「皇覺寺。

  第二天,朱元璋活蹦亂跳,病情早已痊癒。

他父親認為朱元璋與佛有緣,而且當時家中貧困,便把朱元璋送到了皇覺寺,出家當了和尚。

  朱元璋入了皇覺寺,當了小和尚,每日要挑水打柴,打掃佛堂,起早摸黑,甚是幸苦。

  有一天,他在掃天王殿時,發現那「四大天王」頂天立地站著,雙腿像根柱子,掃起地來十分不便,便一邊掃地,一邊嘟囔道:「雙腳抬起來!」

話音剛落,那「四大天王」的雕像突然動了起來,一屁股坐在地上,雙腳蹺了起來。

  從那以後,這皇覺寺天王殿中的「四大金剛」不再是頂天立地的站像,而變成了坐像,後來天底下新建了一些寺院,也紛紛效仿皇覺寺,把天王殿中四大天王神像也由立像改為坐像了。

  這個故事上半部分的真實性還是值得懷疑的,我個人認為朱元璋同志出家當和尚,還是因為生活所迫,沒飯飯吃。

這個故事的下半部分更是荒誕不經。

其實這個故事很有可能和前面朱元璋出生時的故事一樣,是為了神化朱元璋而刻意編造,無非是為了證明朱元璋同志乃是真命天子,從而證明他君臨天下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權威性。

古代百姓尚未開化,確實會被這些故事所愚弄,從而達到維護統治地位的目的,但在今天看來,這些故事無非是付之一笑罷了。

或許在我們百姓眼中,寺廟中的和尚都是一些看破紅塵和世俗名利的世外高人,他們有著菩薩的心腸,慈悲的笑容,即使對著十惡不赦的壞人也會動惻隱之心。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射鵰英雄傳》中一燈大師說過「佛主割肉餵老鷹」的故事呢?)

  其實我告訴你這些只有電視劇中才有,現實中的和尚並非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就江湖,這句話還是對的),至少皇覺寺中的和尚不是。

朱元璋在寺里當和尚的時候,每日除了敲鐘念佛之外,還要干一堆的雜活,擦桌掃地,砍柴挑水,洗衣做飯,時常還要被老和尚們呼來喚去,稍有不如意,便會被當場斥責。

寺中的生活並不快樂,但是朱元璋已經很滿足了,因為在這裡,至少還有口飯吃。

  關於朱元璋在皇覺寺中的生活,有些史書上還記載著一些小故事,非常有趣。

朱元璋在皇覺寺中當和尚時,老和尚吩咐他每天都要打掃一遍佛堂。

朱元璋沒有辦法,只好照做。

有一次,他在打掃佛堂的時候,被伽藍神像絆倒,摔了一跤。

朱元璋氣憤不過,爬起身子,拿起掃把將伽藍神像打了一頓。

沒過幾天,大殿上供奉佛像的蠟燭被老鼠啃斷了,寺中方丈大發脾氣,要求追責。

因為大殿的打掃工作是朱元璋負責的,所以寺廟中的老和尚將朱元璋臭罵了一頓。

  朱元璋心道:「大殿中的伽藍神日夜享受著人間的供奉,你卻看護不好自己的蠟燭,還怎麼看管整座廟宇和庇護人間百姓呢?還害得我被罵!」他越想越生氣,於是找來一支筆,在伽藍神像後面寫上「發配三千里」的幾個大字。

這個小故事的真假很難辨別了,但是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確實有常人不一樣的地方。

世人對佛教十分崇拜,對伽藍神像更是磕頭膜拜,畢恭畢敬。

可是小小年紀的朱元璋,雖然是個和尚,但是不僅敢打伽藍神像,而且還敢將他發配三千里。

這種過人的見識和膽略,確實令人敬佩。

  朱元璋應該算是個倒霉透頂的人了,先是出身貧寒,讀不起書,只好當非法童工,給人放牛,後來被東家劉德解僱,不久家鄉又鬧了饑荒,雙親和哥哥去世,他為了生活,被迫出家當了和尚,但是霉運還沒有結束,沒過多久,由於當地鬧饑荒,寺里沒有香火,僧人們吃飯也是個問題。

主持實在沒有辦法,只好打發和尚們雲遊化緣(其實就是討飯,美其名而已)。

 朱元璋在皇覺寺中由於資格淺,常被寺廟中的老和尚欺負,就連這次雲遊化緣也被老和尚們欺負了。

因為大家都要出去化緣,為了避免大家全去一個地方化不到緣,寺廟中的領導對每個人的化緣區域作了一定的劃分。

分配給朱元璋同志的化緣區域是淮西和河南。

其實這兩個地方當時也是重災區,遍地都是要飯,你說讓他怎麼化緣?

  朱元璋雖然再一次被欺負,但是他沒有鬧脾氣,收拾好吃飯傢伙,便獨自一人上了路。

他一邊走一邊乞討,從濠州出發,一直向南到了合肥,然後又向西進入河南地界,到了固始、信陽等地,又往北走到了汝州、陳州等地,向東又去了東鹿邑、亳州等地,於1348年,終於結束了三年的雲遊化緣工作,又重新回到了皇覺寺中。

老子有句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我一直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

老天爺這次對朱元璋也是公平的。

雖然朱元璋被人欺負,去了化不到緣的重災區,生活自然是艱辛的,但是在那裡他也收穫到了許多其他和尚收穫不到的好處。

  第一,開闊眼界,積累了社會經驗。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很有道理的。

現代人往往通過旅行來開闊眼界,朱元璋沒有錢去旅遊,但是在這三年乞討生涯中,他用雙腳丈量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觸了各地的風土人情。

可以說,朱元璋通過了這次乞討流浪,也同樣開闊了眼界,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對他日後的成長很有幫助。

(由此可見,我們平時也應該把孩子多帶出去旅遊,讓他見識下世面,對今後的成長有一定的好處。

  第二,艱苦的流浪生活也慢慢鑄就了朱元璋堅毅、果敢的人物性格。

這種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對他開天闢地,建立新王朝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當然這種性格也使他變得殘忍、猜忌,也造成了他登基稱帝後,為了徹底剷除開國功臣們對朱家子孫皇位的威脅,故意製造了「明初四大案」,株連十多萬百姓。

不可否認,這段流浪的生活對朱元璋的一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第三,開始有了信仰,內心變得強大。

人若是沒有信仰,那麼就像無頭蒼蠅,整天渾渾噩噩。

朱元璋在外流浪乞討三年,正是元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的時候,他不僅接觸到了「明王出世,普度眾生」的民間說法,而且也接觸到了北方白蓮教各種宣傳活動。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他總會一個人靜靜地仰望著星空,思考著人生和理想。

他覺得自己沒有親人,為了生活出家當了和尚,為了生活還沿路乞討,他覺得不能再過無頭蒼蠅一樣的生活了,開始慢慢有了信仰,相信明王一定會出世,一定會來普渡眾生。

當然他更相信必須通過自己的雙手來改變這樣的局面,我相信當時他雖然物質方面很貧乏,但是內心已經很充實,很強大。

當然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