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考,月考,期中考考前如何做準備?考後怎麼分析試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現在已經到11月初了,很多學校都已經進行了期中考、月考或模考,也有學校準備進行。
每一次的考試前,考生們應該如何做好準備?
每一次考試後,考生們又該如何分析試題?給大家介紹一些方法,希望每位同學都可以為下一次的考試做好準備!
習慣是養成的,高三的考生如果想在高考中發揮地更好,更應該在平時的考試中,養成一個良好的答題習慣。
那麼培養習慣就在這次期中考試開始吧!下面是一些考試注意事項,一定要仔細看哦!
都知道高考閱卷是電腦閱讀,希望大家從期中開始,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
所謂網上閱卷,準確地說就是計算機網上輔助評卷,它是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和掃描技術為依託,來控制主觀題閱卷誤差,實現閱卷公正性的一種閱卷方式。
下文整理了一些答題注意事項,供參考。
一、通覽全卷,迅速摸清「題情」
剛拿到試卷,建議拿到卷子以後看一下,看看考卷一共幾頁,有多少道題,了解試卷結構,通覽全卷是克服"前面難題做不出,後面易題沒時間做"的有效措施,也從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題"。
二、答題順序:從卷首依次開始
一般地講,全卷大致是先易後難的排列,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從卷首開始依次做題,先易後難,最後攻堅。
有的考生願意從卷末難題開始做,他們認為自己前面的題沒有問題,好壞成敗就看卷末的難題做得怎麼樣,開始時頭腦最清醒,先做最難的題成功率高、效果好,想以攻堅勝利保證全局的勝利。
這種想法看似有理,實際是錯誤的。
一般卷末的題比較難,除了個別水平特別高的學生,都沒有做好該題的把握。
很可能花了不少時間,也沒有把這個題滿意地做完。
你這時的思緒多半已經被攪得很亂,又由於花了不少時間,別的題一點沒有做,難免心裡發慌,以慌亂之心做前面的題,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但也不是堅決地"依次"做題,一份試卷,雖然大致是先易後難,但試卷前部特別是中間出現難題也是常見的,執著程度適當,才能繞過難題,先做好有保證的題,才能儘量多得分。
三、答題策略
先易後難、先熟後生。
先做簡單題、熟悉的題,再做綜合題、難題。
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果斷跳過啃不動的題目,從易到難,可以增強信心,但也要注意認真對待每一道題,力求有效,不能走馬觀花,有難就退,傷害解題情緒。
先小後大。
小題一般是信息量少、運算量小,易於把握,不要輕易放過,應爭取在大題之前儘快解決,從而為解決大題贏得時間,創造一個寬鬆的心理氣氛。
先局部後整體。
對一個疑難問題,確實啃不動時,一個明智的解題策略是:將它劃分為一個個子問題或一系列的步驟,先解決問題的一部分,即能解決到什麼程度就解決到什麼程度,能演算幾步就寫幾步,每進行一步就可得到這一步的分數。
四、學會分段得分
一般閱卷評分辦法是"分段評分",或者"踩點給分"--踩上知識點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
所以對於難度較大的題目採用"分段得分"的策略實為一種高招兒。
對於會做的題目,要解決"會而不對,對而不全"這個老大難問題。
會做的題目要特別注意表達的準確、考慮的周密、書寫的規範、語言的科學,防止被"分段扣點分"。
如果遇到一個很困難的問題,確實啃不動,一個聰明的解題策略是,將它們分解為一系列的步驟,或者是一個個小問題,先解決問題的一部分,能解決多少就解決多少,能演算幾步就寫幾步,特別是那些解題層次明顯的題目,或者是已經程序化了的方法,每進行一步得分點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後結論雖然未得出,但分數卻已過半,這叫"大題拿小分",確實是個好主意。
解題過程卡在某一過渡環節上是常見的。
這時,我們可以先承認中間結論,往後推,看能否得到結論。
如果不能,說明這個途徑不對,立即改變方向;如果能得出預期結論,就回過頭來,集中力量攻克這一"卡殼處"。
由於考試時間的限制,"卡殼處"的攻克來不及了,那麼可以把前面的寫下來,再寫出"證實某步之後,繼續有……"一直做到底,這就是跳步解答。
若題目有兩問,第一問想不出來,可把第一問作"已知","先做第二問",這也是跳步解答。
五、答題速度:以快為上
數學考試時間一般為兩個小時,平均每題約為5.5分鐘。
為了給解答題的中高檔題留下較充裕的時間,每道選擇題、填空題應在二至三分鐘之內解決。
若這些題目用時太長,即使做對了也是"潛在丟分",或"隱含失分"。
一般,客觀性試題與主觀性試題的時間分配為4:6。
六、立足中下題,力爭高水平
平時做作業,都是按所有題目來完成的,但考試卻不然,只有個別的同學能交滿分卷,因為時間和個別題目的難度都不允許多數學生去做完、做對全部題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題目。
中下題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試題的主要構成,是考生得分的主要來源。
學生能拿下這些題目,實際上就是打了個勝仗,有了勝利在握的心理,對攻克高檔題會更放得開。
七、確保運算正確,力求一次性成功
考試時間很緊張,所以理科的一些題目不允許做大量細緻的解後檢驗,所以要儘量準確運算(關鍵步驟,力求準確,寧慢勿快),力求一次成功。
但是不能為追求速度而丟掉準確度,甚至丟掉重要的得分步驟。
假如速度與準確不可兼得的說,就只好舍快求對了,因為解答不對,再快也無意義。
試題做完後要認真做好解後檢查,看是否有空題,答卷是否準確,所寫字母與題中圖形上的是否一致,格式是否規範,尤其是要審查字母、符號是否抄錯。
八、要學會「擠」分
試題一般是"題題設防,題題把關",試題每一道題目都"長牙",每一道題目都"咬人",只有這樣才達到區分的目的。
另一方面試題是分步賦分,做對幾步就會得到幾分,因此考生在答題時要學會"擠"分。
擠分的主要方法有:理科把主要方程式和計算結果寫在顯要位置,作文尤其主要開頭和結尾,文科一般都按要點給分。
所以每一道題都認真思考,能做幾步就做幾步,考試是按步賦分,千萬不能產生定勢,試題為了達到理想的壓分度,住住是難度逐步加深,對於考生來說就是能做幾分是幾分。
這是考試中最好的策略。
因此考生在考試時,不急燥,不氣餒,要學會用"擠"的辦法提高自己的得分率。
九、順手記下該檢查
檢查是答卷的一個環節,檢查時最忌從頭到尾一題題地檢查。
因為在短短的時間裡看許多題,自然不會很細,而輕易地更改常會把本來做過的題改錯。
正確的檢查是只檢查應該檢查的題,一個題該不該檢查,應當在做完這個題時給出判定,並在演草紙上記下該檢查的題號。
一份考卷上該檢查的題不應當多,有經驗的考生知道答完題後要面對的題無外乎四種,一是解題過程順利且很有把握,這類題就不需要檢查了。
二是解題過程不順利,自己覺得在某一點上沒有把握,還需再斟酌,這類題就是需要檢查的題。
三是感覺難做,但一時理不清頭緒,無從下手,只好暫時放下的題。
第四種題是完全不會,估計再花時間也沒有希望做出來,不如放棄此題,如果是選擇題,就選一個最像是正確的答案了事。
這類題就不必再做檢查了。
檢查時首先要注意有沒有漏題。
此外檢查時仍需審題,因為在審題環節出問題是考生最常犯的毛病。
檢查時不要輕易改選擇題的答案。
到檢查時,大腦已經連續工作很長時間了,輕易以疲憊的頭腦去推翻頭腦清醒時的答案,結果是把做對的題改錯了。
十、檢查後的塗改方式要講究
1、要劃掉重新寫,忌原地用塗黑的方式改,這會使閱卷老師看不清。
2、如果對現有的題解不滿意想重新寫,要先寫出正確的,再划去錯誤的。
有的同學先把原來寫的題解塗抹了,寫新題解的時間又不夠,本來可能得的分數被自己塗掉了。
3、新的答案寫出後,不要忘記把原來的答案划去,如果出現對的和錯的兩個答案並存的情況,按規矩是不能給分的。
上周有很多同學都結束了考試,還查到了成績。
有些同學只盯著考試分數,對試卷分析不重視,或根本不會分析,致使考試的檢驗功能發揮不了作用。
這是很壞的習慣,因為不會積累經驗、吸取教訓的同學在學習上是不可能進步的。
事實證明,成績優異的同學都十分重視考後試卷分析,而且都有一套分析的策略和方法。
下面是考後試卷分析的一般方法,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一、試卷分析有策略
所謂考後試卷分析,是指考試後訂正試卷中出現的錯誤,分析考試的收穫以及考試暴露出的問題,然後歸類,逐一進行對照並制訂出自我提高的措施與方法。
所以,試卷分析要講究以下四個策略:
1、從逐題分析到整體分析
從每一道錯題入手,分析錯誤的知識原因、能力原因、解題習慣原因等。
分析思路是:
①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麼?
②知識點的內容是什麼?
③這道題是怎樣運用這一知識點解決問題的?
④這道題的解題過程是什麼?
⑤這道題還有其他的解法嗎?
在此基礎上,學生就可以進行整體分析,拿出一個總體結論了。
通常情況下,學生考試丟分的原因大體有三種,即知識不清、問題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謂「知識不清」,就是在考試之前沒有把知識學清楚,丟分發生在考試之前,與考試發揮沒有關係。
所謂「問題情景不清」,就是審題不清,沒有把問題看明白,或是不能把問題看明白。
這是一個審題能力、審題習慣問題。
所謂「表述不清」,指的是雖然知識具備、審題清楚,問題能夠解決,但表述凌亂、詞不達意。
上述問題逐步由低級發展到高級。
研究這三者所造成的丟分比例,用數字說話,也就能夠得到整體結論,找到整體方向了。
2、從數字分析到性質分析
要點有三:
①統計各科因各種原因的丟分數值。
如計算失誤失分、審題不清失分、考慮不周失分、公式記錯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②找出最不該丟的5~10分。
這些分數是最有希望獲得的,找出來很有必要。
在後續學習中,努力找回這些分數可望可即。
如果真正做到這些,那麼不同學科累計在一起,總分提高也就很可觀了。
③任何一處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學生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3、從口頭分析到書面分析
在學習過程中,反思十分必要。
所謂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對話。
這樣的對話可能是潛意識的,可能是口頭表達,最好書面表達。
從潛意識的存在到口頭表達是一次進步,從口頭表達到書面表達又是一次進步。
書面表達是考後試卷分析的最高級形式。
所以,建議學生在考試後寫出書面的試卷分析。
這個分析是反觀自己的一面鏡子,是以後進步的重要階梯。
4、從歸因分析到對策分析
以上分析,都屬現象分析,在此基礎上,學生就可以進行歸因分析和對策分析。
三種分析逐層遞進:現象分析回答了「什麼樣」,歸因分析回答「為什麼」,對策分析回答「怎麼辦」。
對此,學生要首先做到心中有數,下面將做詳細探討。
二、試卷分析九字決
考後試卷分析,學生要牢記九字訣:馬上寫,及時析,經常翻。
馬上寫:首先,學生把做錯的題重新抄一遍,然後請教老師或同學,詳細寫出正確過程和答案,主觀性試題還應根據老師講解的解題思路補充齊全。
及時析:及時寫出對試卷的分析內容,包含以下兩步:
①綜合評價,即哪些題目做得比較好,哪些題目存在失誤?
②在糾正錯題的基礎上,對錯題進行歸類,找准原因,對症下藥。
錯誤原因一般有三種情況:
▍一是對教材中的觀點、原理理解有誤,或理解不廣、不深、不透;
▍二是對某些題型的解題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靈活地加以運用;
▍三是表現在答題時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複雜些的論述題,便產生恐懼心理等,從而造成失誤。
如果是第一種原因,學生應針對題目所涉及的有關知識要點及原理內容認真地加以複習鞏固,真正弄懂弄通;
如果是第二種原因,學生應要求自己務必掌握住某一題型的答題要領。
無論是哪一類題型,都有答題思路和方法,但關鍵是對某一特定試題具體作答的「個性」和「特殊性」,只有細心體會,才會有所感悟和提高。
如果是第三種原因,學生應在平時訓練中有意識地培養和鍛鍊自己的良好應試心理素質,努力克服不良心態,在答題時做到從容不迫、沉著冷靜。
經常翻:試卷自我分析寫完後,和試卷粘貼在一起,要注意保存。
積累多了,可以裝訂成冊。
千萬不要束之高閣,要經常翻閱複習,以達到鞏固知識,加強理解,培養能力,掌握規律的目的。
三、亡羊補牢不二過
通過考後試卷分析,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收穫:
1、知識上的查漏補缺
所謂查漏補缺,就是找到學習上的薄弱環節,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進行補充完善,讓知識的吸收全面化、系統化、有效化。
在試卷分析過程中,通過正確答案和錯誤答案的對比,學生要重點找到掌握不牢的知識點,而鞏固這些知識點,除了複習好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外,還要做好對知識的精細加工,做到舉一反三。
有效鞏固薄弱知識,可以通過多種方式。
比如,英語學科可以製作單詞卡片,然後將考試中拼錯的單詞寫在卡片上,隨身攜帶,隨時複習,提高記憶效率。
還可以建立各個學科的「錯題本」,尤其是較弱的學科。
「錯題本」不僅可以匯總錯題,還可以將老師講過的一些典型的、思路巧妙的、對自己有所啟發、讓自己有所領悟的例題整理上去。
但要記住,平時要及時整理和總結,多看、多思、多問。
這樣可以快速彌補知識上的漏洞。
一本或數本「錯題本」記滿以後,可以再重新整理,自己會做的可以刪去,不會做的可以保留,如此反覆,直至完全掌握。
2、注重學習方法和習慣的調整
考試不僅僅是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在檢驗學生學習方法的優劣和與應試能力的強弱。
學生在考試中往往集中暴露粗心、做題方法不對、不會審題、檢查不細等方面的不足,彌補這些不足對後面的學習至關重要。
學生要端正考試的態度,不能只關注分數,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逐步培養自己的應試能力。
要把考試當成檢驗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一次機遇。
比如,學生平時學習不夠踏實認真,容易浮躁,考試時看到自己會做的題目就沾沾自喜,容易掉以輕心,最終失分。
這個問題反映出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不好,要想有針對性地解決,需要在平時注意培養良好的習慣。
一個優秀的學生要具備以下良好的學習習慣:
預習與複習;勤于思考與全神貫注;積極融入課堂學習,並做好筆記;多動腦,勤動手;大膽發言,敢於質疑,敢於表達自己見解;獨立完成作業並經常反思。
而培養這些好習慣,有以下幾個步驟:
①逐漸培養自己對各個學科的興趣。
②心裡要清楚什麼是好習慣。
③堅持不懈地強化訓練,讓自己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
3、分析自己的付出和收穫是否成正比
一般來說,只要平時學習努力,做到考前認真複習,都會取得理想的成績,但是也有例外:有的同學分數不低,但很有可能是靠投機取巧或吃老本得到的分數;
有的同學學習明顯比前期努力了,但還是沒有考好,這時也不要灰心,而要繼續努力,慢慢儲備知識,做到厚積薄發。
所以,如果考了高分,不要只是一味高興,而應和自己的努力情況對比,找老師點評試卷,弄清楚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這樣,可以讓自己持之以恆地努力學習下去。
學習如同長跑,貴在持之以恆。
長跑是耐力的比拼,開始跑在前頭的,未必能笑到最後,一開始落在後邊的,最終不一定是失敗者。
4、正確對比,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
最簡單的是縱向比較,就是拿本次考試的成績與上次考試的成績對照,看是否比上次有進步。
不僅從總成績上比,更要比到細處,具體到每科,細化到每科的知識點。
如語文考試,上一次「基礎知識與運用」失分較多,這次通過努力失分減少了,這就是一種進步。
另一種是橫向比較,即拿自己的成績跟班、年級各檔次分數線比。
舉例來說,語文、數學滿分150,而自己語文考110分,數學考98分,哪一科考得好?不好判斷,因為沒有參照物。
這時可以把各檔次分數線作為參照,通過對比,幫助自己找到相對處弱勢的學科,及時補救,預防偏科。
對比,既要找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發現自己的亮點,及時給自己打氣,這樣才會有信心和勇氣繼續進步。
所以,進行試卷分析時,一定要把亮點找出來,要把進步找出來,要把勁頭找出來,把考試當成學習的助推器,讓自己更加優秀。
四、試卷分析實用方案
想知道你的分數都丟去哪了嗎? 我們用考後試卷分析實用方案告訴你!
每一次大考後,相信各科老師都會讓同學們做的同一件事情就是改試卷,整理錯題。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同學們對待這件事情的態度慢慢流於形式。
即使有同學認真修改試卷了,也發現效果不大。
主要原因是同學們對試卷分析的不到位。
那麼如何進行考試後的試卷分析呢,怎麼分析才能夠起到真正的效果呢?學習哥建議同學們在每次試卷分析的時候,根據下面三張表格進行整理,相信大家會有很大的收穫。
針對每一道錯題,完成如下表格
此表格的繪製過程需要細心,把錯題一一進行整理,才能把一道題吃透。
但是如果僅僅有這個還不夠細緻,需要進行下一步梳理。
整張試卷錯誤分析統計表
該表其實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失分率統計
該部分的主要任務在於分析小題的失分率和整張試卷的失分率。
一般來說一張試捲成績的好壞與小題的準確率關聯很大。
所以我們要倍加重視小題。
在每次考試之後,都要進行統計,同學們會發現,每次小考的小題的平均失分率基本上就是你大考的失分率。
第二部分:錯因分析
該部分的主要任務是針對整張試卷的所有錯題的錯因進行統計。
這類的錯因有兩種。
第一種是知識性錯誤:此錯誤為單純的沒有學會該部分知識導致的錯誤。
此類錯誤是易於修改的,只需要考後對該部分知識點進行一定的強化訓練即可。
第二種是習慣性錯誤:此類錯誤成因很多,也是同學們最頭疼的錯誤,頭痛的原因在於即使犯了這種錯誤,也知道自己有這種錯誤,但就是不知道如何才能修改這類錯誤。
其實究其原因就在於同學們沒有真正的去挖掘錯誤發生的真正原因,基本上一筆帶過。
這樣同學們經過多張試卷的分析後,就會對自身所犯的錯誤次數列出一個排行榜,榜單錯誤次數前三名的錯誤,就是同學們著重要分析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下一次考試檢查的重點環節。
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考試效率。
特別說明
關於習慣性錯誤大多數同學的回答都是籠統的。
例如高中階段經常聽到同學們提到的馬虎,不認真。
同學們在整理錯因的時候,要進一步分析原因。
下面給出針對馬虎這類錯誤進行一個示範分析:
1)急於去做題,導致讀題速度過快 ,而忽略了其中某些關鍵詞。
2)在寫答案的過程中,急於完成書寫過程,所以寫第三行的時候想著第四行怎麼寫,導致筆誤產生的錯誤。
3)由於時間不夠,導致想儘快做完題目,所以沒有進行任何分析,就寫答案了。
諸如以上的馬虎成因的分析,才算是真正的抓住問題的本質,然後進行統計。
這樣才能在以後做題中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正。
大考成績綜合統計表
該表的一些選項可能在某些考試無法統計,比如說市排名,區排名甚至排名,那麼有哪個就寫哪個。
關鍵在於前面成績的統計。
該表的主要作用有:
1)能夠較為客觀的分析同學們階段性的學習狀態,為下一步制定學習計劃提供依據。
2)用於單科分析。
例如數學,我們可以通過幾次考試的數學成績的波動情況,分析各階段同學們的學習狀態,找到學習該門課程的低谷期和學習難點,進而可以有目的的制定複習計劃
3)尋找自身學習狀態的低谷期,摸清自身學習狀態的曲線圖,做到知己。
摸清自身的學習狀態曲線圖之後,就可以預測下一階段自身的學習效率,進而可以提前做一些預防性工作,提升學習效果。
每次考試之後對每科試卷進行分析,這種分析方式初期實施起來可能會感覺比較繁瑣,但是當適應後,就可以大幅提升學習效率。
模擬考/月考/期中考,後怎麼分析試卷?這樣做,分數一次比一次高
現在已經到11月初了,很多學校都已經進行了期中考、月考或模考,也有學校準備進行。每一次的考試前,考生們應該如何做好準備?每一次考試後,考生們又該如何分析試題?給大家介紹一些方法,希望每位同學都可...
高三第一次月考後 你應該做到這些
最近,2018屆高三生第一次月考陸續結束了。相信同學們已經拿到了自己的試卷,不管你想要保持成績的穩步增長,還是想在3周後的期中考實現逆襲。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分析月考試卷,這非常重要!考後分析試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