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諸葛亮的詩詞,只有杜甫這首最真切動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蘇軾曾如此評價一個人:密如神鬼,疾如風雷。
進不可當,退不可追。
晝不可攻,夜不可襲。
多不可敵,少不可欺。
前後應會,左右指揮。
移五行之性,變四時之令。
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臥龍也!
得到蘇軾如此盛讚的正是武侯諸葛亮,連老對手司馬懿的晉朝都追封其為武興王,可見影響之大。
對於開創基業、挽救時局的諸葛亮,自古以來備受推崇,令無數詩家賦詩讚頌。
在這無數詩篇中,最感人肺腑、且能寫盡諸葛一生的首推杜甫的《蜀相》。
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結束了為時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的顛沛流離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資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
成都是當年蜀漢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諸葛亮廟,稱武侯祠。
公元760年(唐肅宗上元元年)春天,他探訪了諸葛武侯祠,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
全詩如下: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首七律《蜀相》,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未遂的感慨。
全詩熔情、景、議於一爐,既有對歷史的評說,又有現實的寓托,在歷代詠贊諸葛亮的詩篇中,堪稱絕唱。
這首詩分兩部分,前四句憑弔丞相祠堂,從景物描寫中感懷現實,透露出詩人憂國憂民之心;後四句詠嘆丞相才德,從歷史追憶中緬懷先賢,又蘊含著詩人對祖國命運的許多期盼與憧憬。
全詩蘊藉深厚,寄託遙深,造成深沉悲涼的意境。
概言之,這首七律話語奇簡,但容量頗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訴盡諸葛亮生平,將名垂千古的諸葛亮展現在讀者面前。
後代的愛國志士及普通讀者一吟誦這首詩時,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特別是一讀到「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二句時,不禁黯然淚下。
在藝術表現上,設問自答,以實寫虛,情景交融,敘議結合,結構起承轉合、層次波瀾,又有鍊字琢句、音調和諧的語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嘆,餘味不絕。
詩歌鑑賞《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頻煩 一作:頻繁)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一詩,依照仇兆鰲...
杜甫懷念諸葛亮的一首詩,全詩雄渾悲壯,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唐肅宗上元元年,經過了四年多漂泊流離生活的杜甫, 來到了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在朋友的資助下,終於有了一個暫時棲身之所----草堂。這裡恬靜優雅的環境讓詩人漂浮疲憊的心得以休息,那曾經千萬遍思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