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敗死荊州,諸葛亮是罪魁禍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以成敗論英雄,縱觀古今,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看過三國演義書籍或者電視劇的人,都會忍不住對於關羽和張飛死的時候感到驚詫,我們都知道關羽這個人,義薄雲天,為人肝膽相照。

曾被曹操俘虜。

曹操賜予他諸多的榮譽和權力但是關羽並不為之所動,依舊選擇離開了曹操回到了劉備的身邊。

然而關羽敗死荊州,不禁讓人覺得唏噓。

關於關羽的死之原因,也是各有其詞。

關羽敗死荊州,諸葛亮究竟該不該負責。

縱觀整個戰役,關羽的輝煌,正如司馬懿、蔣濟所言,不過降于禁、斬龐德而已:于禁的兵馬戰敗全靠一場洪水,並非被關羽打敗;威震華夏,不過幾個土匪鬧事,打著關羽旗號而已。

曹魏雖然損失了兵馬,對整個集團的損失微乎其微。

那麼關羽之敗,誰負其責?究竟蜀漢第一大將關羽在荊州兵敗身死,這對蜀漢的打擊是沉重的,亡了大將,丟了要地。

縱觀整個襄樊戰役從打響到關羽全線潰敗,就三個月的時間。

不僅關羽沒想到,劉備沒想到,孫權沒想到,甚至曹操都沒想到,因為派去了徐晃之外,還派去了張遼,可見沒把握。

至於諸葛亮,那就更不會想到了:一路捷報頻傳,潰敗只在半月之間。

所以,襄樊戰役,關羽就不該打。

有人說,這是執行了諸葛亮在《隆中對》的計劃,顯然不對:其一,沒有兩路出兵,時機是錯開的;其二,天下無變,曹魏政權如日中天;其三,關羽非上將人選,和曹仁、張遼、張郃、周瑜、呂蒙這類智勇雙全的上將沒法比。

以此為理由,將責任推給諸葛亮顯然不合理。

戰事是環環相扣的,並非一人之力所能為之,

有人說諸葛亮作為軍師,應該勸諫劉備或者關羽,或者增派援兵。

問題是,當時這些事不歸諸葛亮管,而且諸葛亮此時不受信任。

劉備和諸葛亮其實是存在路線分歧的,劉備當年請諸葛亮出山有言「欲申大義於天下」,然而劉備的做法,不過是打個政治口號而已,哪裡是什麼匡扶漢室,這和諸葛亮的理想當然格格不入;所以劉備入川帶的是龐統,打漢中帶的是法正,諸葛亮已經不是御前高級軍事顧問了,此時的軍師是法正,諸葛亮的責任是籌劃糧草;而劉備、諸葛亮的微妙關係,加上劉備和關羽的特殊關係,眼前形勢一片大好,劉備又好大喜功、沾沾自喜,諸葛亮也不可能多言;最後就是捷報頻傳,好似勝利在望,都沒預料到關羽敗的那麼快,即使增援也來不及。

歸根結底,諸葛亮不用負責任;關羽輕浮狂傲,擅自出戰,是其敗亡的根本原因。

而歸咎其原因,關羽為人雖然仗義,但是有時太過剛愎自用愎恃才傲物,目中無人。

當初名將馬超來降,劉備封其為平西將軍,遠在荊州的關羽大為不滿,特地給諸葛亮去信,責問說:「馬超能比得上誰?」後來,在劉備官拜漢中王之後,分封「五虎上將」,派費詩去荊州傳達任命,關羽當時與費詩有一段對話,也充分反映了他的傲氣。

雲長問曰:「漢中王封我何爵?」詩曰:「五虎大將之首。

」雲長問「哪五虎將?」詩曰:「關、張、趙、馬、黃是也。

雲長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同,可也。

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不與老卒為伍?」隨不肯受印。

後來還是在費詩的開導勸說下才拜受印綬。

所以從此看出關羽是個非常高傲之人,他時刻都把自己放在了第一的位子上,即便是張、趙、馬那也是因為或為其弟、或身出名門,要不然,也是不能與其同列的,更何況老卒黃忠呢?可以說是目空一切,氣量狹小,盛氣凌人。

五虎上將尚且如此,其他的人就更不在他眼裡,一些受過他蔑視侮辱的將領對他既伯又恨,以致當他陷入絕境時,眾叛親離,無人救援,促使他迅速走向敗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