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三國演義》:曹操的家世---惡有惡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志》有這樣描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征拜議郎。

曹操,字孟德,小字瞞。

他是《三國演義》故事中人盡皆知的人物,千百年來,人們對他的評價就是「奸雄」二字。

集遺臭於一身的曹操,故事頗具傳奇色彩,他的家世興衰榮辱史讀了耐人尋味。

讀《三國演義》我們知道:漢初平元年,曹操曾以獻寶刀為名,企圖謀殺董卓,事情敗露後落荒而逃,被董卓屬下追殺,情勢險惡。

引用一段原文:卓大怒曰:「我如此重用,反欲害我!」儒曰:「此必有同謀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

」卓遂遍令文書,畫影圖形,捉拿曹操:擒獲者,賞千金,封萬戶侯,窩藏者同罪……

命不該絕的曹操和救他一命的陳宮縣令,逃難至父親的結義兄弟成皋呂伯奢家,呂公見曹操和陳縣令到來喜出望外,問明原委後,熱情接待。

自己外出沽酒,安排家人造飯、殺豬,好生款待,可是,生性多疑的曹操以為呂家要害他,反而將呂家合家老小九人全部殺死,原文這樣寫道:「遂與宮拔劍直入,不問男女,皆殺之,一連殺死八口。

搜至廚下,卻見縛一豬欲殺。

」連沽酒回來的呂伯奢也被砍於驢下。

並口出狂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興平元年春,曹操得勢,他便派下人到瑯琊郡接父親曹蒿及叔父曹德等人來團聚、享受榮華富貴、共述天倫之樂。

「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謀臣,武有猛將,威鎮山東。

乃遣泰山太守應劭,往瑯琊取父曹蒿。

」回途路過徐州時,人稱「謙謙君子」的徐州太守陶謙殷勤接待,並派部將張郃護送,張郃這斯也是一個卑鄙小人,見曹家財物甚多便起了謀財害命之意。

他喚手下頭目於靜處商議曰:「我們本是黃巾餘黨,勉強降順陶謙,未有好處,如今曹家輜重車輛無數,你們欲得富貴不難,只就今夜三更,大家砍將入去,把曹蒿一家殺了,取了財物,同往山中落草。

此計何如?」眾皆應允。

就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張郃率人殺死曹蒿全家老小四十餘人,從者百餘人,血流成河,動天地、泣鬼神。

有詩為證:「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將呂氏殺全家。

如今闔戶逢人殺,天理循環報不差。

建安五年,國舅董承密受漢獻帝衣帶血字詔,欲除去專權妄為的曹操,事情敗露後,曹操殺死董承全家,董承之妹董貴妃也未能逃脫,以帶孕之身同樣被曹操殺死。

原文有:「……只將董承等五人,並其全家老小,押送各門處斬。

死者共七百餘人」。

「春殿承恩亦枉然,傷哉龍種並時捐。

堂堂帝主難相救,掩面徒看淚湧泉」。

建安十九年十一月,國丈伏完欲連結吳、蜀,裡應外合,準備廢除曹操,事泄後,曹操又一次屠殺伏完全家,亂棒打死伏皇后,還殺死皇后所生的兩個王子。

當晚將伏完、穆順等宗族200餘口,皆斬於市。

朝野之人,無不驚駭。

後人有詩嘆道:「曹莽兇殘世所無,伏完忠義欲何如。

可憐帝後分離處,不及民間婦與夫!」

建安二十年,獻帝自從壞了伏後,連日不食。

操入曰:「陛下無憂,臣無異心。

臣女已與陛下為貴人,大賢大孝,宜居正宮。

」 曹操威逼漢獻帝,要求冊立自已的女兒為皇后,獻帝安敢不從。

於建安二十年正月朔,就慶賀正旦之節,冊立曹操之女曹貴人為皇后,從此以後,漢家後宮才免遭曹氏殺戮。

曹操死後,其長子曹丕繼魏王位,改建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同年十一月,曹丕逼迫漢獻帝退位,改元年為黃初,國號大魏,曹丕受禪稱帝,漢朝政權徹底滅亡。

有詩為證「兩漢經營事頗難,一朝失卻舊江山。

黃初欲學唐虞事,司馬將來作樣看。

曹丕在位七年而死,其子曹睿繼位,曹睿在位十五年而死,八歲的曹芳繼位,改年號為正始,從此以後,正是司馬懿父子開始專權,曹操子孫開始遭到報應之時。

魏嘉平六年,司馬懿之子司馬師、司馬昭廢除曹芳,用白練絞死張皇后,有詩為證:「當年伏後出宮門,跣足哀號別至尊。

司馬今朝依此例,天教還報在兒孫。

司馬師、司馬昭廢除曹芳後,立曹丕之孫曹髦為帝,隨後,司馬昭殺死不甘心做傀儡皇帝的曹髦。

「曹髦被成濟一戟刺中前胸,撞出輦來;再一戟,刃從背上透出,死於輦旁。

」立曹操之孫曹奐為帝,改為景元元年。

景元二年十二月,司馬昭之子司馬炎效仿曹丕黃初之事,逼迫曹奐退位禪讓,司馬炎受禪稱帝,改國號為晉。

曹魏政權徹底滅亡,自曹丕建安二十五年篡漢稱帝到曹奐退位禪讓,前後四十五年,正是:「魏吞漢室晉吞曹,天運循環不可逃。

《三國演義》結尾大發感慨「……丕睿芳髦才及奐,司馬又將天下交;受禪台前雲霧起,石頭城下無波濤;陳留歸命與安樂,王侯公爵從根苗。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

無數的史實證明了這樣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未到,時間一到,馬上就報。

」善舉流芳千古,惡行遺臭萬年,天理自在人心,而歷史總是無情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