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真正當了皇帝的好漢,不是宋江,而是不起眼的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都看過水滸傳,這一百零八條好漢匯聚梁山,何不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稱個孤道個寡,紅紅火火闖九洲呢?

事實上,也不是沒有想法,當年李逵就叫道:「放著我們有許多軍馬,便造反,怕怎地?晁蓋哥哥便做個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吳先生做個丞相,公孫道士便做國師,我們都做將軍,殺去東京,奪了帝位,在那裡快活,卻不好?不強似這個鳥水泊里。

這段話,說不懂政治吧,還知道槍桿子裡出政權的道理(放著我們有許多軍馬,便造反,怕怎地),說懂政治吧,又說出白痴的話,一山不容二虎,怎麼可能天下有個大皇帝,還有小皇帝呢?

小說中,宋江帶著大家是招了安,皇帝也沒當成,宋江還請李逵一起喝酒擼串,一起到地府殺他個鳥快活過去了。

那麼,宋江這些人物在歷史上有沒有呢?

有的,比如有一本書叫《宣和遺事》,講的就是宋江的故事,不過,只有三十六個,沒有一百零八位,而且這個《宣和遺事》其實是話本,也是虛構性質的,只是比《水滸傳》成書早,所以也靠不住。

再往史書里翻,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宋史·徽宗紀》里講: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譴將討捕。

又犯京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

這裡講張叔夜去征討宋江。

民間傳說張叔夜還有一個懸賞榜,對宋江們的人頭列一個級別,宋江的宋大腦袋最值錢,萬萬貫,第二個是誰呢?武松是也,千萬貫。

而受廣大偽水滸迷,也就是居委會大媽們喜歡的燕青只值一萬貫。

就是宋江的金牌打頭李逵也不過是五萬貫。

當然,這個金額有點誇張了,畢竟大宋朝一年的國稅收入也不過夠抓宋江一個人。

捉到沒有呢?當然沒有啊。

另外,據考證,梁山大旗上的字不是「替天行道」,而是「來時三十六,去後十八雙」,也就是同生共死的意思。

《宋史·張叔夜傳》裡面又講: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

……。

此外,《宋史·侯蒙傳》《三朝北盟會編》,《十朝綱要》,《續通鑑長編紀事本末》這些正經書,也都提到了宋江,說宋打方臘有功,後面受封了。

總而言之,宋江是真的存在的,而且也真的被招安,然後去打另一夥農民起義軍方臘去了。

只是其他的好漢,就沒有介紹了。

追尋這些人的去向,也是相當有趣的,近代學者余嘉錫在上個世紀寫了一本《宋江三十六人考》,裡面逐一分析了三十六個人。

他分析道,就是這三十六也是不太靠譜的。

很多在歷史上找不到對應,僅有一些有跡可循。

比如楊志,《三朝北盟會編》有提到他,說童貫征遼,在河間府分兵,楊志跟了一個在歷史上和水滸傳里都大名鼎鼎的人:种師道。

也就是傳說中的老種經略相公。

禁軍教頭王進投奔的就是他。

別人都以跟著种師道為榮,楊志這麼幸運,竟然找對了組織,那他的結果如何呢?

完全不行啊,在出征中,楊志大敗,拔腿就跑,後面就失去了蹤影,不知道去哪裡賣刀過日子去了。

可見,他保持了其在《水滸傳》中的一貫苦哈哈本色。

不過,書中倒是明寫了,他是「招安巨寇楊志」

還有關勝,他是投降後當了猛將,結果被自己的文官上司殺害。

董平倒是沒降,一直奮鬥在造反的第一線,只是實力稍差,一次兵敗後,跑到老鄉家躲兩天,結果還沒進村,就被守村的村夫打死了。

這裡重點介紹一個真的當了皇帝的,誰呢?不是宋江,也不是一直喊小皇帝大皇帝的李逵,而是水滸傳中很不起眼的一個人:史進。

說起來,史進是水滸傳中第一個亮相的好漢,開始武功很渣,刺了兩條小青龍,就號稱村霸了。

被王進調教了一下,才有點本事。

結局很仆街,在討方臘時被射死了。

不過,在歷史上,有一個人可能是史進的原型,他叫史斌。

據史書記載,史斌跟著宋江投降後,沒過多久,就重新當了反王,而且還連克興元,鳳翔。

當時宋將還想誘降史斌。

史斌將計就計,衝進了長安,占有了這一座歷史名城。

甚至還稱起了帝。

只是實力稍差,被宋軍攻擊之下,只有棄城而逃,後來想逃到蜀地搞割據繼續當皇帝,沒想到劍門關也沒拿下。

最終兵變,史斌被凌遲處死。

這確實讓人感到意外,想不到鬥爭到底,還當了皇帝的人竟然是史進這個在小說里並不打眼的角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水滸傳》好漢原型,你知多少?

一百零八條梁山好漢,有些是歷史人物,如宋江、高俅等,有的則是以歷史上某些人物為原型、改頭換面而成的形象。關勝 位列「五虎將「之首的關勝,其原型是劉豫的部下關勝。容與堂本一百回《水滸傳》中關勝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