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家族是如何一步一步篡權曹魏天下呢?真相其實是這樣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最為強大的帝國無疑屬於曹魏。

無論是從占地面積或是人口數量或是軍隊數量魏國都遠遠高於蜀、吳兩國。

曹操早年一統北方為大魏的興盛奠定了基礎,隨著曹丕稱帝,制定新政,更是將大魏治理的井井有條。

到曹睿即位,魏國更是達到了短暫的盛世。

然而在這看似強大的帝國背後,卻有著一個虎視眈眈的家族正在崛起。

作為魏國第一任皇帝,魏文帝曹丕正是司馬懿的伯樂,曹操在世之時,曹丕已結識司馬懿。

也正是在司馬懿、曹真等人的大力援助下,曹丕才得以成為太子,並最終稱帝。

曹丕在位時便已看出了司馬懿的野心,他利用司馬懿和宗親之間相互牽制,坐收漁翁之利。

曹丕令司馬懿、陳群掌管尚書台,擬定新政。

新政極大的限制了宗親的權利,之後曹丕又以為宗親討說法為由罷免了司馬懿,除掉了自己的心腹大患。

然而曹丕英年早逝,死時只有三十九歲。

曹丕臨終前,已經意識到宗親正在蠢蠢欲動,不得不又召回司馬懿與陳群、曹真作為曹睿了輔政大臣。

曹丕意在讓司馬懿與宗親之間相互限制。

事實證明,曹丕的做法確實起到了顯著的作用。

作為魏國第二任皇帝,魏明帝曹睿早年任命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禦吳、蜀兩國多次攻伐,取得了很多優異的成績。

陳壽在《三國志》中曾說道「明帝沉毅斷識,任心而行,蓋有君人之至概焉。

」對曹睿提出極大的肯定。

可是這樣一位被後人高度讚揚的皇帝壽命比其父親還要短,年僅三十六歲曹睿英年早逝。

臨終前曹睿任命曹真之子曹爽為大將軍,命曹爽與太尉司馬懿共同輔政。

太子曹芳即位,然而這位天子只是個幾歲的孩子,很快曹爽便有了篡位之心。

曹爽首先利用自身皇親國戚的身份,在朝廷中籠絡其他官員排擠司馬懿。

利用皇帝將司馬懿官職升為太傅,實則是為了削弱司馬懿手中的兵權。

其次軟禁郭太后,根本不把天子放在眼裡,成為真正的掌權之人。

曹爽雖然掌握大權,可此人目光狹隘,所用之人皆是諂媚之輩。

曹爽認為司馬懿不過是個快要離世的老東西,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翅膀還不夠硬,根本不把司馬家族放在眼裡。

公元249年,司馬懿突然發動「高平陵事變」, 幾乎兵不血刃地就將整個曹魏帝國的權力中樞盡握手中,曹爽這才恍然大悟,只是為時已晚。

司馬家族為了自保發動了「高平陵事變」,然而如果此時司馬家族將權力交還於曹家,等待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

此時曹家皇室依然有著眾多地方封疆大吏的支持,這些宗親對司馬家族進行了多次征討,其中最著名的三次被稱為「淮南三叛」。

首先曹魏皇權旁落的太尉王淩起兵,司馬懿親自率兵討伐 ,王淩不戰而降。

王淩死後不久,72歲的司馬懿離開人世。

司馬懿去世後,其長子司馬師執掌魏軍大權,廢曹芳改立曹髦為帝。

同年,兩位名將毌丘儉與文欽再次於壽春起兵意圖「清君側」,這是第二叛。

司馬師的軍事才能不遜色於其父,很快剿滅「叛軍」,鞏固了政權。

不久後,司馬師病逝,其弟司馬懿次子司馬昭掌握了政權。

公元257年,征東大將軍諸葛誕再次據守壽春反司馬氏專權,最終遺憾不敵司馬昭。

司馬昭掌握政權後,立年僅十六歲的曹奐為帝,此時天下皆知曹奐已為傀儡。

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馬昭病逝後,皇帝曹奐主動將天子之位讓給司馬昭之子司馬炎。

曹魏帝國看似有五任君主,但事實上只傳兩代人左右的光陰,最終司馬家篡位成功,結束了魏國四十六年的盛世。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後漢書》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篡權的事做得好就是禪讓,做不好就是謀逆!

中國歷史上有好多權臣篡位的事,比如說王莽篡漢,曹丕篡漢,司馬懿篡魏等等,權臣篡位的事情非常的多,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關於曹操和司馬懿篡位的事情,歷史上對這兩個人的篡位的評價都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曹操、司馬昭為什麼把改朝換代的事留給兒子?

熟讀三國的都知道,魏蜀吳三家鬥了半個世紀,最後被晉截胡,曹操奮鬥了一生的成果給司馬家做了嫁妝,而司馬家的稱帝之路完全就是曹家的翻版。雖然稱帝的套路一樣,但是曹家和司馬家的稱帝還是有本質的區別。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