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政治的武將,註定是歷史的犧牲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歷史上,能征善戰,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名將枚不勝舉,但真正具有文韜武略,文武兼備,出將入相本領的名將又是那樣的鳳毛麟角。
一將功成萬骨枯,作為武將的他們踏著敵人的屍骨成就了自己的千古功業。
他們只知道戰場上的衝鋒殺敵,刀光劍影,卻不懂得背後撲朔迷離的政治運作。
因此,「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獵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往往成了他們最後悽慘的結局。
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敵國覆滅,新朝初建,刀劍入庫,馬放南山前景光明的初創時期,更容易出現在群雄四起,風雲交際,四方混戰,刀兵相接的黑暗災難時期。
國家遭難,北府軍創建
魏晉南北朝時期,狼煙四起,群雄爭霸,自從八王之亂導致西晉國勢衰頹,引起五胡亂華以來。
中國大地上就瀰漫著此起彼伏的硝煙,西晉在滾滾的硝煙中覆滅。
一脈相承的東晉王朝在世家大族的擁護下,在偏居一隅的東南方轟然而起。
東晉自建立起,肩上就擔負著北伐的使命。
雖然,先後祖逖、庾亮、殷浩、桓溫、劉裕屢次北伐,但都功敗垂成,終未能實現統一中原的願望。
北方少數民族也始終覬覦著偏居一隅的東晉。
公元383年,苻堅集結60萬步兵,27萬騎兵,浩浩蕩蕩離開長安。
東晉宰相謝安,與其侄子謝玄聽聞苻堅的大軍進犯也著實感到驚恐。
謝玄忙在京口召集流民武裝,湊足8萬士兵,因京口時稱「北府」,所以,此軍隊號稱「北府軍」。
謝玄以劉牢之為參軍,積極備戰,最後在淝水一舉殲滅苻堅的80萬大軍。
8萬北府軍打的苻堅大軍,驚恐到草木皆兵、風聲鶴唳。
北府軍也從謝玄組建後,從此登上歷史的舞台,並以驍勇善戰而聞名,期間湧現出了許多名將。
他們中的一些雖能在北府軍中鍛鍊成為一名驍勇善戰,所向匹敵的將軍,但卻看不清朝廷的動向,最後,殞命在複雜的政治漩渦中。
國家內亂,將才困頓
劉牢之名起淝水之戰,史稱其「百戰百勝,號為北府兵,敵人畏之。
」從此成為北府軍中小有名氣的將領。
北府軍雖幾易其主,劉牢之都能在北府軍中站住腳,並一步步成為北府軍的主要將領。
太元九年(384年)劉牢之帶領北府軍進行北伐。
在與後燕慕容氏的交手中雖各有勝負,但也憑著自己的指揮才能在北伐中取得了一定的勝利。
由於朝廷雖樹北伐之名,但實際上卻安與享受,無決心北伐。
所以,劉牢之的北伐始終受到朝廷的牽制,最後,也是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
從此,作為一名武將卻陷入了國內各種勢力的爭權奪利之中。
隆安元年(397年),王恭集結大軍起兵討伐王國寶(謝安女婿),以劉牢之為司馬,加拜其輔國將軍之職。
劉牢之不負眾望,一路過關斬將,攻破城池。
此時,朝廷只能斬殺王國寶暫緩北府軍的討伐之勢。
王恭此時手握兵權,居功自傲,全然不把劉牢之放在眼裡,只是把其看成是一介武夫。
劉牢之看在眼裡,氣在心裡,但又不好發作。
不久,野心勃勃的王恭又一次,發兵鋒芒直指國都建康,此舉是為剷除朝廷重臣相王司馬道子。
這時,王恭又想到了戰無不勝的劉牢之,並對其說「事成之後,就把北府軍交還他的手裡」。
劉牢之雖不願與朝廷為敵,但也沒有違背王恭的命令。
先是在他的帶領下,北府軍輕而易舉的占領了竹里。
朝廷已看出,能消弭此次災難的勝券實際掌握在劉牢之的手裡,於是,派廬江太守高素遊說劉牢之倒戈,答應事成後,許他代替王恭的官職封號。
劉牢之在權力的而誘惑下,投靠了朝廷。
劉牢之的脫離,註定這次王恭是必敗無疑,從此之後,劉牢之在北府軍中的地位陡然上升,成為駐京口地區的軍事首長。
桓溫之子桓玄以誅殺劉牢之為王恭報仇而兵鋒直指京師。
此時,劉牢之也率軍入京師以應付時局。
最後,朝廷下召讓桓軍回師,事情平息之後劉牢之也退守京口,經營著自己的地盤。
陰險狡詐,野心勃勃的桓玄曾使手握重兵的父親都對其畏懼三分。
隨著桓溫的去世,桓玄接收了父親的軍隊,又經過自己的苦心經營,招兵買馬,訓練兵士,自己的勢力強大起來,野心也隨之膨脹起來了。
此時,朝廷的司馬道子也無視君主,驕奢淫逸,把持朝政,權欲熏天。
兵強馬壯的桓玄於是起兵討伐司馬道子父子。
面對桓玄的大軍,司馬道父子想到了在京口手握重兵的劉牢之,司馬道子之子司馬元顯隨派使者與劉牢之商議征討之事。
桓玄也並非等閒之輩,他也同樣想到劉牢之才是自己真正的對手,因此,也派遣使者勸說劉牢之歸順自己。
劉牢之因此又陷入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臨著人生的抉擇。
令人吃驚的是,他又一次背叛了主家投靠了敵方,雖然外甥何無忌與部將劉裕極力勸阻,他也置之不理。
眾叛親離,自縊而亡
卸磨殺驢的歷史悲劇又一次重演了,桓玄當然不會放過與之相匹敵的劉牢之,於是,把劉牢之調離北府軍的老窩京口。
這一釋兵權的舉動,讓劉牢之悔之晚矣,預知大禍將要臨頭。
因此,與兒子商議對策,其子主張立即率兵襲擊桓玄。
此時,劉牢之又陷入了抉擇當中,困頓之時,他不得不詢問自己的部將。
當他詢問劉寄奴(劉裕)時,劉卻回答道:「當初將軍以勁卒數萬而望風降服,如今桓玄剛剛得志,威震天下,人心歸附於他,你怎麼打得過他呢?如你要打,我也只有回京口去當百姓了。
」劉裕的回答著實使劉牢之的心口如刀刺一般痛。
於是,他又召集僚屬商議,沒想到他們的回答卻似在傷口上撒鹽。
參軍劉襲站起來說:「天下最不能幹的事就是犯上作亂,將軍往年反王恭,前些時反元顯,今又要反桓公,一人三反,還能在世上做人嗎!」
牢之見人心已散,遂恐慌起來,忙派兒子敬宣去京口把家小接來,約期至而未歸,牢之以為事情敗露,敬宣已被桓玄所殺,想想這一生雖作為武將戰功顯赫,功績無數,但卻始終看不清形勢,立場不定,作為別人的棋子任其擺布。
最後,一代驍將找了根繩子,往脖頸上一套,兩腳一蹬,自殺了。
悲哉!悲哉!
終其一生,劉牢之雖有幹略,但實無遠志。
一生游離在當權者之間,終無定心。
可能處在歷史的轉折點上,都會有迷茫和不知所措,一而再再而三的迷失,有自己的原因,同樣也離不開政治的因素。
可能像田餘慶先生所說的,劉牢之之所以最後徹底失敗,他不是敗於軍事,而是敗於思想理念,敗於政治。
東晉權傾朝野的司馬元顯真的是死於輕敵嗎?
司馬元顯是東晉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官職做到了驃騎大將軍,在當時權傾朝野,最後討伐桓玄兵敗被殺。那麼,司馬元顯生平都有怎樣的故事呢?下面來看看司馬元顯的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