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字孔明,袁紹和曹操多次三顧茅廬而不出,教出一學生叫司馬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到孔明,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諸葛孔明,因為劉備三顧茅廬而走向仕途,其隆中對,出師表,流傳千年經久不衰。

但今天我們要講的孔明並非是諸葛亮。


此人名叫胡昭,字孔明,是三國時期著名賢能隱士,這個人不喜好官場仕途,認為無論是在朝廷還是割據一方的諸侯,只要為官都逃不過爾虞我詐,所以孔明更喜歡的便是隱居深山,耕種田地教書育人,那麼他選擇了哪裡呢,便是冀州。


袁紹聽聞孔明居家遷移冀州,高興的合不攏嘴,冀州是袁紹的大本營,胡昭跑到這裡,莫不是想投奔與我?我袁紹四世三公家世顯赫,他有此心,只要我屈尊親自前往,定能喚得孔明出山,統一天下指日可待。


當袁紹滿懷希望的去請胡昭時,卻不想遭到了孔明的拒絕,其實孔明遷往冀州,看中的是冀州的沃野千里並非出任仕途,而且在見到袁紹第一面的時候就看出袁紹外寬內忌,嫉賢妒能,如若跟隨定不得善終,所以便言辭拒絕,隨後便連夜逃出冀州。

正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剛剛逃離虎口的胡昭又被曹操盯了去,曹操雖然家世比不上袁紹的四世三公,但是禮賢下士遠近聞名,曹操心想袁紹正等庸人怎能請懂胡昭這樣的大才?大才必配明主,卻不了曹操此番前去同樣被胡昭胡昭孔明言辭拒絕,但是曹操沒有輕言放棄,而是反覆多次拜訪,希望以真誠打動,但此時的孔明一心希望教書育人,雖然曹操至誠至懇,仍然沒有改變孔明教書耕作的想法。


胡孔明依次拒絕袁紹和曹操後,便開始靜心教學,在胡孔明的教導下,附近的山民慢慢開始有了習性,學會了互幫互助,不僅如此,還迎來了孔明最得意的一個學生,司馬懿。

孔明見司馬懿胸有大志必成大器,便開始悉心調教,不久司馬懿便在曹魏出仕並最終走到了政治權利的巔峰。


另外胡孔明不僅淡泊名利更是活到了89歲的高齡,司馬懿的長壽秘訣說不定和他的老師有著莫大的關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耗死諸葛亮的司馬懿:感謝孔明老師的救命之恩

諸葛亮,字孔明,職業生涯最後一次北伐時,與老對手司馬懿隔著渭水對陣,兩軍僵持了一百多天。大軍遠征的諸葛亮為了逼司馬懿迎戰,每日派人在陣前叫罵,還派人給他送去了女人的衣物,以此來諷刺他像個娘們一樣...

諸葛亮的孔明是從胡昭的孔明這裡來的嗎?

三國時期,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耕於南陽,後遇劉備,輔佐其成為三國時期的蜀國之主,也是幾千年來為世人所熟知的孔明先生。但是在三國時期也有一位孔明先生,比諸葛亮早成名,同樣是當世高人,這個人就是胡昭...

諸葛亮為何字孔明?竟然和司馬懿有關!

在三國的歷史上,可謂能人輩出,當時在曹操集團中,有兩個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郭嘉,另一個是司馬懿。這兩個人一個為曹操平定了北方,一個幫助魏國抗擊吳、蜀漢政權,最終奪取了天下。若是非要論功勞,顯然...

萬萬沒想到,司馬懿的老師居然是諸葛亮

提到諸葛亮,大家第一時間想到就是《三國演義》那個輕輕搖一下羽扇,便能神機妙算、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人。可是在真實的歷史中,還有一個與他同名的名人之士,他的才華和智慧一樣的牛掰,並不比諸葛亮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