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江東小霸王,本應逐鹿天下大展宏圖,卻死於一場刺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孫策字伯符,人稱江東小霸王。
孫策十八歲領兵,至二十六歲,短短七八年間便擁有江東基業,手下周瑜、太史慈、張昭等都是當世俊傑。
為人勇猛,相貌英俊,富有人格魅力,御下有方。
正是年輕有為,大展宏圖的時機。
身為一方諸侯,非常有人格魅力,而且大氣。
在平定江東的一次戰爭中,太史慈被俘。
孫策親自為他鬆綁,拉著他的手說,我要是被你俘虜了,會怎麼樣?太史慈說,那可說不清!孫策大笑,說以後還是我們共濟大事吧!便拜太史慈為折衝中郎將,還讓他回去安撫招募劉繇舊部。
當時旁邊的人都說,太史慈這回肯定一去不復返了,孫策卻充滿信心地說,子義(太史慈字)不跟我,還能跟誰(子義舍我,當復與誰)。
果然,太史慈如期歸來,從此成為孫策手下一員驍勇的戰將,就連曹操也想得到太史慈。
曹操曾經給他寄去一個包裹,裡面只裝了一味中藥——當歸。
但太史慈終其一生,都在孫氏兄弟部下。
孫策也很善於用人,孫策創業之初,便任命張昭為長史(秘書長)、撫軍中郎將(秩比二千石,位次將軍)。
政務軍事,全部交給他處理。
張昭總理全局,名氣又比較大,所以北方士大夫來信,總把功勞都歸於張昭。
張昭就不安了,不知道怎麼辦。
孫策就和張昭講了齊桓公和管仲的故事。
齊桓公把國家大事都交給管仲。
臣下有事來請示,桓公就說去找仲父(管仲)。
再問,又說你去找仲父。
旁邊就有人說,一則告仲父,二則告仲父,當國君也太容易了吧!桓公說,當國君的有勞有逸。
勞在求賢,逸在得人。
沒有仲父的時候,我很難;有了仲父,我這個國君當得就容易了。
因此孫策笑著說,正因為桓公「一則仲父,二則仲父」,他才成就了霸業。
現在,子布就是治國的大賢人呀!我能用他,這難道不就是我的功勞和名聲嗎?
正是這樣一個英氣逼人,年輕帥氣的小霸王,官渡之戰期間,準備輕騎下許都,迎漢帝回江東,學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
卻被刺客殺傷,不久後便毒發而亡。
但孫策突然的死亡卻是疑點重重。
疑點一,刺客對他的行蹤和情況很了解,並準確的埋伏在他落單的地方。
其次,等孫策發現有刺客,準備拔劍反擊時才發現劍是壞的。
——「策大驚,急取佩劍從馬上砍去,劍刃忽墜,止存劍靶在手」。
疑點二,孫策和刺客搏鬥了很長時間,身受重傷,手下才帶人出現,救下他。
疑點三,本來,這次刺客只是傷了孫策的面部,完全可以治好,但必須靜養百日。
然而孫策卻去照鏡子。
照完,便對著旁邊的人說,我的臉變成這副樣子,還能再建功立業嗎?便推開案幾,大吼一聲,結果創口破裂,流血不止,當夜身亡。
孫策的性情他的家人肯定是知曉的,為了讓他靜養,會把鏡子等會讓孫策受刺激的物品都收起來,但他還是照了鏡子並毒發身亡。
是誰策劃了這起刺殺?首先,孫策身亡,誰受益了?江東基業繼承者的孫權,孫策準備攻擊的北方勢力曹操,利益受損的江東本土士族。
孫策的死後,孫權受益最大,獲得了江東基業。
但孫權不需要或是這麼急著去搶這份基業。
在孫堅死後,18歲的孫策便帶著11歲的孫權一起打江山,並幫忙治理手中的土地。
還允許孫權自己招納賢才(魯肅)。
兄弟很早就明確了哥哥打江山,弟弟守江山。
「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
曹操倒是很想孫策死,但忙著和袁紹打官渡之戰,一時也顧不上,若曹操在江東有那麼大的能量,也不至於統一北方後還一直拿不下孫權。
江東本土士族在孫策進入江東後,便失去了對本土的掌控。
孫策重用江北的流亡士子,並在不斷的在接納北方士子。
江東本地士族利益受到很大的打擊。
且孫策拿下江東,讓本土士族流了很多血。
吳郡太守許貢上表朝廷:「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宜加貴寵,召還京邑。
若被詔不得不還,若放於外必作世患」。
想讓朝廷詔孫策進京管束,被孫策知道後,上門殺了。
他還殺了在餘姚的名士高岱。
陸遜祖父的弟弟陸康,也因孫策的攻打而死,宗族百餘人死亡近半。
於是江東士族把孫策的行蹤告訴了許貢的門客,並安排了行刺的時機和地點。
在當日引開了孫策的親衛並對他的兵器動了手腳。
在孫策受傷養病期間,派內應安排了鏡子讓孫策看到自己變得不再帥氣的臉,舊毒復發,氣死了「死要面子」的小霸王。
若是孫策沒有死於刺殺,江東的基業不會這麼小,一統天下,完成霸王都未取得的功績,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天妒英才,所有長得帥,能力還特強的英才,被刺殺的孫策,病死的周瑜,累死的諸葛亮,都不能長命。
孫策辛苦打下來的基業,為什麼留給弟弟,卻不留給兒子呢?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孫堅死後,孫策依附於袁術,後憑著自己的本事,短短六年時間,就橫掃江東六郡,一統江東,形成漢末一方強大的諸侯,連曹操都感嘆,「猘兒,謂難與爭鋒」。孫策雖然擁有極其強大的個人魅力,...
「江東小霸王」孫伯符,17歲勇挑重擔,幾年後打下六郡八十一州
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人(今浙江富陽),出生於公元175年,孫堅長子,孫權的大哥。《三國志 吳書 孫破虜討逆傳》中:「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
江東小霸王孫策,雄霸江東,娶了大喬,卻被人射中臉蛋死去!
三國時,北方兩大軍閥勢力曹操和袁紹在北方爭霸,暫時無暇顧及南方,在南方的孫策趁機發展壯大, 成為江東霸主。孫策是孫堅之子,號稱「小霸王」,被曹操稱為「猘兒」,是大喬的丈夫,周瑜的連襟!他作戰驍勇...
《三國》中刺殺江東小霸王孫策的是何許人也
孫策,自伯符。因為作戰驍勇,愛殺人,好面子,與西楚霸王項羽性格頗為相似,故人稱江東小霸王,但是孫策並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性急少謀,相反,孫策接替其父基業年僅18歲,在這之後,他一舉掃平了江東六郡,還...
孫權的哥哥,開創江東基業,卻死於刺客之手
我們知道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最終脫穎而出的是曹操,劉備和孫權。曹操和劉備的基業都是靠自己打拚出來的,孫權相對來說就要容易得多,他是繼承了自己父兄的基業。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孫權的哥哥孫策。
「江東猛虎」孫堅死後,18歲的孫策為什麼能橫掃江東?
熟讀三國歷史,東吳的建國歷史應該是從孫堅這一代開始的,而孫堅號稱「江東猛虎」,他出身縣吏,由鎮壓黃巾起義起家,到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已是長沙太守。孫堅有勇有謀,連當時的董卓都不敢小看,可惜是跟錯...
孫策臨死之前說了兩句話,若是被聽進去的話,東吳實力會更強
我們都知道孫氏三雄都是不世出的英傑,通過兩代人的努力硬是從白手起家到坐擁江東虎視天下,這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其中的小霸王孫策更是在打下江東基業的過程中立下不少功勞,他不僅是一個提槍上馬驍勇善戰的...
死要面子是什麼結果?
三國時期,孫堅死後,他的大兒子孫策領導江東集團,孫策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帥哥,而且非常大氣,孫策任張昭為秘書長,軍政要務都交給張昭管理,時間久了,北方的一些名人,士大夫,都知道江東有一個張昭,不知...
改變歷史的小人物:三位無名小卒,刺殺江東霸王,天下格局被改寫
三國時期湧現了許多英雄好漢,不論是大奸雄曹操,還是仁義之主劉備,甚至守住江東基業的孫權,都是響噹噹的大人物,但是如果要論起誰是少年英雄的話,只有江東的小霸王能擔得起這個稱號,可惜的是這位少年英雄...
孫策之死或是曹操所為?
孫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江東猛虎」孫堅的長子,「東吳大帝」孫權的兄長,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三國演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