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歷史上第一位丞相陳宜中 關於他你知道多少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溫州網訊 陳宜中(1218—大約1282)字與權,出生於永嘉縣附郭相儒坊(現在的溫州南門外地方,巽山一帶)。
少精舉業、入太學。
1262年登榜眼,授紹興府推官、秘書省正字、校書郎、擢(zhuo)升監察御史;1271年出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撫使。
政績顯著,有深厚的百姓情誼。
1275年(德祐元年),陳宜中受彈劾,離職回溫。
九月蒙古兵進逼,形勢危急,朝廷召陳宜中回朝,拜右丞相兼樞密使。
十一月,左丞相留夢炎出走,陳宜中秉持國鈞,後為左丞相。
這是陳宜中在朝廷中任職簡要,跟以後陳宜中的抗元鬥爭有莫大的關係。
陳宜中在南宋歷史上是個很有爭議的重要人物,他到底是南宋沒落時代的忠臣,還是一直奉行逃跑主義的怕死鬼呢?由於南宋亡國之後,陳宜中行蹤不明和史料不足,人們一直在猜測和考證,爭論不休。
一、關於陳宜中的二次「逃跑」事件
資料圖
⒈南宋臨傾之前,沒有去與元軍談判議和
南宋臨傾之前,皇帝幼小,太皇太后派陳宜中去與元軍談判議和,元軍丞相伯顏也指名要陳宜中去談。
但陳宜中不去,最後不得不去時,陳宜中一出臨安,便集體遁回溫州清澳寨(由溫州圖書館研究員考證,清澳即為龍灣區青山),沒有去談判。
這是一次「逃跑」。
從臨安出逃的另有一說法,來自《宋史》本傳。
「伯顏(元朝丞相)兵至皋亭山(在杭州東北郊),陳宜中宵遁」。
這事發生在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元兵快要打到臨安(南宋都城),皇帝幼小,陳宜中上疏遷都,謝太后准奏,可是謝太后召集群臣開始遷都時,而陳宜中不見。
原來陳宜中已同大臣張世傑、蘇劉義、劉師勇等扶植幼小的益王、廣王出杭州嘉會門,渡浙江(即錢塘江)而去。
元兵發現後,派勁兵五千人追之不及。
過後臨安陷落,謝太后等王室被元兵所擄,投降元朝。
⒉第二次所謂的「逃跑」,是在廣東「井澳」海戰之後。
陳宜中、張世傑、陸秀夫等人接二小王子到了溫州江心嶼,隨後又移師福州,前往泉州,移駐廣東省香山縣南十字門地方。
在廣州,與元軍四次戰鬥,相當慘烈,雙方各有勝負,但也是大傷元氣。
宋端宗因溺水生命垂危,宋軍內部出現了分歧。
陳宜中辭去丞相職位,前往占城(越南)借兵。
南宋餘下尚有20萬人馬又在崖山(廣東省江門市崖門海域)遭受元軍的攻擊。
張世傑用兵和指揮錯誤,結果宋軍全軍覆沒,楊太后投海自殺,陸秀夫抱8歲的衛王跳海而身亡,張世傑在暴風雨中落海溺死,宋軍人員計有10萬人皆跳海自盡殉國。
宋朝亡了,人們用跳海自盡表現不屈的精神。
陳宜中下落不明。
崖山之戰前,有說陳宜中前往占城借不到兵,轉到泰國,現在泰國有他的墓地;有的說他回來帶兵前往崖山,半途中知道宋軍已敗,再遇大風浪翻船落海而亡;也有說從占城回來流浪到湖北省蘄縣久長山改姓田,成為田氏的祖先。
也有說他曾駐軍廣東海陵島,現在海陵島及其周邊有他的裔孫230萬,陳宜中的聲威很高。
無論怎麼說,有的人認為他前往占城借兵的行動是不負責任的,是逃跑的行為。
這是所謂的第二次「逃跑」。
二、對陳宜中的幾種肯定看法
陳宜中的這二件事表現出是忠,還是逃跑?史學界一直議論紛紛,爭論不止,決斷不下。
近段時間,溫州對陳宜中的議論比較多,人們對陳宜中業績基本持肯定的結論。
現選重點的來談。
⒈州史學家胡珠生先生在《陳宜中生平考辯》中有他的觀點,他認為陳宜中應是歷史肯定人物。
陳宜中在南宋沒落時出任丞相,不肯稱臣降元,表現出民族氣節。
陳宜中沒去與元談判是明智之舉,文天祥去談判被扣,後來越獄才逃出來;陸秀夫等人也去談過,結果是宋恭帝給蒙古當侄孫子,蒙古也不退兵。
在力量極為懸殊的情況下,談判是毫無意義的。
假如,陳宜中去談判,也必遭扣押,對當時的宋室朝廷打擊更大。
陳宜中等人奉二王逃出臨安,在溫州江心嶼同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在宋高宗遺蹟處進行祭祀,再繼續轉移福州,奉立10歲的趙昰為宋端宗,重立朝廷和國家形象,繼續抗元,本身就是忠君的行為。
在福州,他們削平了平山尖,招兵買馬,訓練軍隊,並沒有錯。
因元軍進逼,陳等帶軍隊遷移至泉州、再移師到廣東井澳,組織井澳海戰,經過四次海戰,雖損失嚴重,但也使元兵也大傷元氣。
在蒙古軍十分強悍的情況下,能有這樣戰績,陳宜中的指揮應該是成功的。
如果宋軍張世傑和陳宜中沒有產生矛盾,宋朝還會延續長一點時間。
陳宜中因內部矛盾而去占城借兵,但等不到回來,國已亡。
這個舉措是錯誤的。
但陳宜中始終沒有投降變節的行為,仍是忠君的。
陳宜中主政沒落的朝廷,不管是做對或錯,沒有投降變節,這樣人物就應該肯定。
宋末的三傑之一張世傑,在崖山之戰中錯誤的指揮,也使宋國快速滅亡了啊!
說陳宜中逃跑,對宋朝來說,無非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文天祥、張世傑也沒有英明之處。
在當時,無論是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都是沒有辦法挽救南宋的滅亡。
⒉溫州圖書館研究院潘猛補先生認為南宋之亡,非陳宜中一人之過。
⑴陳宜中阻止不了南宋的滅亡。
因南宋王朝積弊太多,加上蒙軍的兵力極其強盛,南宋的滅亡是遲早的事。
⑵陳宜中無法勝任南宋的丞相,他的才能和人品不能解決南宋積弊和不能調和不同的意見。
⑶陳宜中兩次逃遁事出有因,攜二王的出逃是太皇太后的意旨,如沒有太皇太后的同意,陳宜中是帶不出二個小王子的。
當時考慮在臨安的幾萬兵打不贏蒙古兵、保不了王,攜二王出逃是圖東山再起。
以後也確實這樣做了,陳宜中也顯示了他的忠誠。
⑷井澳之戰以後,他去占城借兵,已辭去丞相職位,法理上是沒有錯的。
但是在當時不是最好的辦法。
出走之後,發生了崖山之戰的失敗和南宋的滅亡。
陳宜中雖無責任,但舉措是失當的。
⒊龍灣區史志辦孫建勝認為陳宜中沒有存在「逃跑」問題,陳宜中是給後世人詬病的,是《宋史》中或有意或無意記載的在民族鬥爭最激烈時的「二次逃跑」。
⑴所謂陳宜中第一次「逃跑」,是《宋史》本傳所說的「伯顏將兵至皋亭山,宜中宵遁」一事,發生在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
其實,陳宜中等扶植二王南下這事,是經過朝廷高度嚴密策劃的政治事件。
可以從文天祥被元軍俘虜的第二年,即祥興二年(1279年)十二月初九日答元丞相博羅問時得到證明,文天祥答說:「陳丞相奉二王出宮時,具有太皇太后分付言語,何謂無所受命?」(《昭忠錄·文天祥轉》)。
⑵所謂第二次「逃跑」,是《宋史》本傳所說的「井澳之敗,宜中欲奉王走占城,乃先如占城諭意,度事不可為,遂不反。
二王累使召之,終不至」一事,發生在景炎二年(1277年)十二月以後,據元黃溍《陸君實後敘》記載,陳宜中到占城前,是辭去相位,以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身份去的,是去搬救兵的。
在今福建漳浦發現兩本宗譜舊鈔本《湖西黃氏族譜》和《趙家堡趙氏族譜》,兩譜上分別有宋黃材《文忠公族譜序》及宋趙若和《趙氏本末序》。
黃材妻是宋宗室皇家郡主,趙若和是宋太宗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美的第十世孫。
兩人在序中都記述自己在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初六日擁十六隻船突出元軍的包圍,曾在淺灣地方與陳宜中船相遇。
陳宜中說原先想去福建以匡復王室,所以「遂不反」,也是《宋史》纂者不明事實的記載,至此可以不攻自破。
⑶陳宜中也肯定有缺點,「但他在民族大義上立場是堅定的,他用溫州人聰穎智慧、執著耐勞的性格,致力於南宋末年小朝廷的重建,表明了心存社稷、忠貞事君的志向。
是延續南宋王朝四年時間的主要核心人物,是一個值得我們我們後人尊敬和敬仰的歷史人物」。
孫建勝先生對陳宜中的「二次逃跑」之事,分析有理有據,無可辯駁地證實陳宜中並無逃跑,而是採用另一種途經進行抗元鬥爭,他的忠貞王室是不可否認的。
4.本人認為,陳宜中是南宋末年的大忠臣,對南宋晚期的抗元鬥爭起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陳宜中臨危受命,出任左丞相,顯示了對朝廷耿耿忠心。
元軍攻陷襄樊之後,南宋已岌岌可危。
軍事上沒有才幹的將領、沒有足以抗拒元軍的軍事實力、沒有外國的援助,最致命是朝廷沒有英明之主,只有不作為的幼小皇帝,南宋的滅亡已是遲早的事情。
那時,許多宋將、宋臣叛國投元,倒戈伐宋。
大廈將傾,樹倒猢猻逃散。
陳宜中那時患病請假,遠在溫州龍灣青山築廬養病。
國家危急之時,他受命出任左丞相,若沒有強烈的報國之心,必不敢為之。
第二,在臨安時,陳宜中識破元軍以談判之名,實則瓦解宋朝廷核心力量的陰謀,是睿智之舉。
元軍進逼皋亭山,宋廷求和。
元丞相伯顏要陳宜中去談判,陳拒去;陸秀夫等去談判未果;文天祥加右丞相職位去談判,遭扣押。
時陳宜中主持國鈞,太皇太后要陳宜中去談判,陳意識去談判,必遭扣押,故攜隨行人員一起宵遁溫州清澳寨,保存了後來抗元的一部分中堅力量。
第三,扶植二王逃出臨安,在福建福州奉立宋端宗,招兵買馬,重整南宋國家形象,實現了抗元中的戰略轉移。
此舉證明了陳宜中的出逃臨安的策略是正確。
沒有出逃,南宋在臨安陷落時就滅亡了。
陳宜中的出逃,使南宋「東山再起」。
第四,陳宜中指揮的「井澳」海戰,十分慘烈。
南宋雖敗,但打掉了元兵的銳氣。
其功是阻滯了元軍的進攻,弊在消耗了宋軍的有生力量。
在元軍極為強盛之時,能有這樣的戰績,可以證明陳宜中在軍事指揮上並非平庸之輩,也證明了陳宜中忠君行為。
第五,陳宜中在「井澳」海戰後,欲奉王走占城。
在元兵極為強大,宋無強大力量對抗,國內不可立身時,流亡國外也是一種選擇。
可能,陳宜中早已意識到,宋廷在國內已無一線生存的希望。
崖山之戰,完全證明了陳宜中的意識是正確的。
如聽從陳宜中的建議,宋廷還可以存活。
第六,陳宜中走占城前,辭去宰相的職位,而轉任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身份。
他仍想召集各地和占城的力量進行反元的鬥爭。
陳宜中是為忠君而走占城的。
可惜,不等陳宜中回來,崖山一戰,南宋已亡。
南宋末年,元朝盛強,宋很弱,戰略上採用防禦為主是基本策略,藉此,可以保存宋軍的有生力量,以待伺機反攻。
但是在南宋將要滅亡之際,像文天祥、張世傑那樣實行以卵擊石的戰法,妄想以死戰保江山,這是一種機會主義的想法,正是這種策略加速了南宋的滅亡。
可以想像,元軍兵逼臨安,二王不逃,南宋終止於臨安陷落;就沒有後四年的鬥爭;井澳海戰後,如退守占城或海南或台灣,宋廷不會遭受崖山之敗。
在陳宜中走占城之後,張世傑的死拼策略和錯誤的指揮,使宋廷提早滅亡了。
崖山之戰是恥辱之戰,十多萬的宋軍敗於二萬的叛軍之手,造成十萬大宋軍民跳海殉難,漢族人的臉面無地自容。
連張世傑也感到不能活於世上,自溺海身亡了。
如果,當時的宋末帝是強勢的成人,是英明之主,崖山敗後還能活了下來,大家可以想像,宋末帝會怎樣處理張世傑。
皇帝無能,國家滅亡,敗將也成英雄,實則只有民族節氣而已。
文天祥、張世傑等人的以卵擊石策略,提早了宋朝的滅亡,可也成就了他們的英雄形象。
站在張世傑等人的立場,陳宜中的戰略防禦和退卻當然是「逃跑」行為。
陳宜中的二次「逃跑」並不是元軍加的不雅之名,應該是張世傑等人扣在陳宜中頭上的不實之詞。
《宋史》中的「井澳之敗,宜中欲奉王走占城,乃先如占城諭意,度事不可為,遂不反。
二王累使召之,終不至」。
文中的「二王」幼小只有八、九歲,托「二王」之意是不切實的話語;「度事不可為」,也無定數,凡事前不可為,後經努力後也可能可為;所謂「終不至」,在孫建勝先生的文中考證,陳宜中已經回來了。
只是在崖山敗戰之後。
文天祥、張世傑等人的「死守死拼」的戰法,以保護王室盡心盡職,當然是忠君行為,但是在失敗後,卻加速了南宋的滅亡;「逃跑」而蓄積力量,伺機東山再起的戰略防禦,可延續南宋的命運。
兩種策略對當時岌岌可危的南宋朝廷來說,人們一看,便知他們的對與錯。
陳宜中的事跡最多見於《宋史》,該書又是元人脫脫主編,儘管他保持公正的態度,但元人總有元人的立場,他們不可能將一個抗元堅決而史料不清不明的人寫成英雄,也不會為陳宜中去挖掘英雄的業績。
三、不少地方將陳宜中奉為祖先
歷史過去了700年,人們把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尊為南宋「三傑」,這當然不假,但更多的人把陳宜中奉為自己的祖先。
這是因為時人對陳宜中的品格和業績的尊崇,以自己作為陳宜中的子孫而感到榮耀和自豪。
下面舉一些奉陳宜中為祖先的事例。
《青山陳氏族譜》記載陳宜中退隱青奧(即今青山)。
⒈溫州龍灣區青山一支陳姓和龍灣區諸村的陳姓。
陳宜中在患病期間,曾向朝廷請假返鄉治病,就居住在青山。
在青山陳氏宗譜中留有陳宜中的詩和皇帝聖旨件。
南宋滅亡後,陳宜中的第四代守益公回到祖先陳宜中故地居住,青山陳氏便是陳宜中的後裔。
至今青山陳姓有800多人。
為研究和紀念陳宜中,青山陳氏已成立了陳宜中的研究會和陳宜中紀念館。
在龍灣的另一支是永昌前街的陳姓,上代的祖先是陳宜中的兄弟,也成立了陳宜中的研究會。
另外,龍灣區沙村陳姓、石浦村沙岙兒陳姓、城北村陳姓在宗譜的記載中,都與陳宜中有親緣的關係。
⒉廣東省海陵島有陳宜中的後裔。
青山陳姓受海陵島陳姓的邀請,於上個月前往海陵島認親,回來介紹,海陵縣及周邊陳姓達230萬人,皆認陳宜中為祖先,並說那裡安有陳宜中的墳墓,歷史遺蹟多處,上級領導十分重視,他們準備以此發展旅遊業。
陳宜中應該說沒有那麼多直系子孫,必定是陳宜中的部屬緬懷陳宜中而改姓為「陳」。
在此,陳宜中的品質之高,更可為佐證。
⒊在福州有一支陳宜中後裔。
陳宜中等擁立過南宋小朝廷,並在平山訓練兵馬,撤退時,還將庫存的糧食留給百姓,百姓十分感恩,後來為宋端宗和陳宜中建立紀念祠廟。
在福州,有一支陳宜中後裔,並有許多遺蹟和史料,據說是陳宜中的母親安葬在福州,陳宜中有子孫為守靈而居住福州,遂有陳宜中的後裔。
⒋湖北省有人稱自己是陳宜中後裔的一支
湖北省蘄縣久長山的陳姓有10萬之眾,說是陳宜中從越南回來,隱居在那裡,因避難而改姓田,成為那裡田姓的元世祖,他們說自己是陳宜中後裔的一支。
溫州歷史上出了第一位丞相陳宜中,其直系後裔落在龍灣,也是溫州和龍灣的驕傲。
雖然是失敗的丞相,但畢竟是抗元的英雄人物。
過去歷史抹黑了他,隨著溫州各位學者和龍灣區方誌專家的研究,又進一步挖掘出歷史的資料,陳宜中屬於抗元英雄已是不容置疑。
我們作為龍灣人,應該知道歷史上,除張閣老之外,還有一位南宋丞相叫陳宜中,他同樣具有愛國主義教育的正能量。
作者:丁士傑(龍灣區史志辦)
本文轉自:溫州網
盛世悲歌:世界上最小的皇帝行宮竟在這裡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超過漢、唐、明、清等盛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壽命超過300年的大一統朝代。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