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字改變了曾國藩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曾國藩在家書中說了這麼一段話:「弟求兄隨時訓申儆。
兄自問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訣。
兄昔年自負本領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見得人家不是。
自從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後,乃知自己全無本領,凡事都見得人家有幾分是處。
故自戊午至今九載,與四十歲以前迥不相同……」
同治六年,曾國藩在給其弟國荃的一封信中,再次提到悔字訣:「弟當此百端拂穢之時,又添此至交齟齬之事,想心緒益覺難堪。
然事已如此,亦只有逆來順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訣、硬字訣而已。
朱子嘗言:悔字如春,萬物蘊蓄初發;吉字如夏,萬物茂盛已極;吝字如秋,萬物始落;凶字如冬,萬物初調。
又嘗以元字配春,享字配夏,利字配秋,貞字配冬。
兄意貞字即硬字訣也。
弟當此堅危之際,若能以硬字冬藏之德,以悔字啟春生之機,庶幾可挽回一二乎?」
曾國藩兩次提到「悔」,足見他在修煉自己的時候,非常注重自我反省!在反省的過程中他克服了自負的人生態度,在四十歲以前,他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把誰都不放在眼裡。
恰恰是這種驕傲自滿的情結讓曾國藩初入職場就遭遇了信任危機。
道光去世,咸豐即位,下詔「求言」。
曾國藩以為咸豐帝是個明主,於是上了個奏摺,罵京官退縮、瑣屑;罵外官敷衍、顢頇。
這個奏摺雖沒有招致災禍,卻給咸豐留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印象。
咸豐元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曾國藩又直接上疏,直指咸豐三個缺點:見小不見大、不求實際、剛愎自用。
敢於說皇帝的不是,自然是犯了天威,結果引得咸豐龍顏大怒,直接把奏摺摔在地上,準備治曾國藩的罪,幸虧在穆彰阿、倭仁及唐鑒等人的勸阻下才作罷。
曾國藩這位憤青得罪了不少權貴,幾乎成了朝廷大臣的公敵。
咸豐二年,曾國藩得到了江西鄉試主考官的外差,終於逃離了處處是敵的北京。
通過這件事,曾國藩明白了「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於是堅持每天「看書寫字,從未間斷,選將練兵,亦常留心」。
因為有了這種勤奮刻苦的精神,曾國藩不僅在學問上大有長進,在為人處世方面也變得更加圓融。
曾國藩非常喜歡朱熹的「悔字如春,萬物蘊蓄初發」。
「悔」讓曾國藩懂得了「知錯就改」。
曾國藩考上進士進入翰林院不久,他的父親也跟著他住到了北京。
有一次他給父親過生日,有一個名叫鄭小珊的好朋友來曾府祝壽。
鄭小珊跟曾國藩關係很好,而且醫術高明,平日還經常給曾家看病。
此時的曾國藩春風得意,不知什麼原因,兩個人說著說著就吵了起來,鄭小珊當場拂袖而去。
事後,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把他好好教育了一頓。
父親的一番話點醒了曾國藩,他對此也後悔萬分。
後來,曾國藩又約上好友陳岱雲與鄭小珊在酒樓喝酒,主動認錯,兩人從此盡釋前嫌。
對於「悔」,從曾國藩的家書到他與鄭小珊鬧矛盾後知錯就改的實踐精神可以看出,自我反省的態度完善了他的人格,也圓融了他為人處世的態度。
來源:河南工人日報 作者:羅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