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初出茅廬第一功,給劉琦出了個餿主意,劉琦還感激涕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權在穩定了江東局面後,聽從魯肅、甘寧的建議,先後數次對荊州用兵。

建安八年(203),西下攻擊劉表的江夏太守黃祖,「破其舟軍」;建安十二年,趁曹操北征,江東孫權再次打上門來。

在江夏「虜其人民而還」。

建安十三年,復征黃祖,屠其城,「梟其首,虜其男女數萬口」。

劉表沒有聽從劉備的建議從後面襲擊曹操,一則是擔心劉備勢力因此而坐大,更害怕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孫權如果趁虛而入,劉表可能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更令劉表頭疼不已的是,荊州內部也並非是鐵板一塊。

劉表有劉琦、劉琮兩個兒子。

長子劉琦,「表初以琦貌類於已,甚愛之」。

然而好景不長,建安八九年時候劉表喪妻。

隨著劉表娶了後妻之後,劉琦漸失歡於父。

為了籠絡荊州豪強勢力,劉表為小兒子劉琮「娶其後妻蔡氏之侄」。

愛屋及烏,蔡氏遂愛琮而惡琦,毀譽之言日聞於表。

愛少妻與幼子是人之常情,年邁的劉表也未能免俗,枕頭風加上妻弟蔡瑁和外甥張允推波助瀾,劉表更疏遠了劉琦。

史載,「琮之有善雖小,必聞,有過雖大,必蔽。

蔡氏稱美於內,瑁、允歏德於外,表日然之。

劉琦失寵之後,開始為自己謀求後路。

史載,劉琦「亦深器亮」,「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諸葛亮總是表現的推三阻四、欲言又止。

無奈之下,劉琦只好請諸葛亮游觀後園,共上高樓。

飲宴之間,令人去梯。

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但不知陳壽何由得知?讀史至此,可發一笑!)

諸葛亮沒有辦法,只得給劉琦出謀劃策:「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申生,春秋時晉獻公的太子,為麗姬譖言所迫自縊而死,而重耳出逃在外,後來返回繼位,史稱晉文公)

劉琦一聽,當時就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

諸葛亮意思是讓他明哲保身,遠離是非之地。

史載,劉琦並未深思其中緣故,而是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陰規出計」,正好趕上黃祖被江東孫權攻殺,蔡瑁等人巴不得劉琦離開襄陽,劉琦如願以償的出為江夏太守。

從事情的發展來分析,諸葛亮的建議對劉琦來講是個實實在在的餿主意。

劉琦人在襄陽都不能保證自己成為繼承人,離開了襄陽豈不是等於主動退出了與弟弟爭奪荊州牧的角逐?

以諸葛亮之智,不可能不明白其中厲害?惟一合理的解釋就是——諸葛亮此舉,乃是有意為之。

他的一生,正是為實現他所提出的《隆中對》而努力奮鬥的一生。

劉琦出任江夏太守,也等於在向所有人公開了自己與劉琮兄弟二人之間的矛盾。

加速激化兄弟二人之間的矛盾,可以方便劉備從中渾水摸魚,最終達到奪取荊州的目的。

諸葛亮此計,可視為他初出茅廬第一功!

內外交困之下,年邁的劉表病倒了。

得知父親病重,劉琦急忙趕回來「省疾」。

哪知道出去大費周章,想回來也變的困難異常。

蔡瑁、張允二人惟恐劉琦見到劉表之後「父子相感,更有托後之意。

」於是站出來擋駕,將劉琦「遏於戶外,使不得見。

」並且責備道:「將軍命君撫臨江夏,為國東藩,其任至重。

今釋眾而來,必見譴怒,傷親之歡心以增其疾,非孝敬也。

劉琦也真不成器,被人擋了駕,不是想方設法探視父親,而是無言以對「流涕而去」。

如此智商,怎堪託付大事?

曹操曾經評價劉表兩個兒子道:「劉景升(劉表字)兒子若豚犬耳!」將劉表的兒子比為笨豬傻狗,曹操此言極是。

參考書目:《三國演義》《三國志》《後漢書》《資治通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琦死賴諸葛亮,諸葛亮一怒搶荊州

經過多年的努力,曹操終於徹底消滅袁氏政權,成為黃河兩岸最具實力的統治者。接下來的目標,只剩下南方的荊州,東南的揚州、交州,以及西南方的漢中和益州了。荊州和曹操大本營的豫州和司隸接壤。所以即使在和...

足智多謀諸葛亮卻意外中了一個小人物的一計

《三國演義》中把諸葛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具有傳奇色彩且足智多謀的「奇人」。他未出茅廬「三分天下」,三氣周瑜,司馬懿甚至被他嚇破了膽,好像所有的人都不是他的對手,魯迅先生評價三國說「狀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