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用計者,非一計之可孤行,三十六計之連環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連環計」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三十五計,指為了達到某個目的,需要將幾個計策,一環連一環的連接起來施行。

這個詞語來源於三國時代呂布戲貂蟬的故事。

連環計並不看重用計的數量有多少,而是看重在用計的質量,一般兩個以上的計策連用就可稱為連環計。

古代戰爭中,講究「使敵自累」,先讓敵人自己背上包袱,自己牽制住自己,給戰線拉長,再分散敵軍的力量,為我方各個擊破敵人創造絕佳的時機。

王允連環殺董卓

連環計來源於這個故事,說的是王允設計先安排呂布跟貂蟬的相識,然後將貂蟬私下許配給呂布,轉頭又將貂蟬送給董卓,並私下告訴呂布是董卓自己要求接貂蟬回府,準備迎娶取貂蟬,再加上貂蟬在董卓和呂布之間使離間計,使得兩人相互猜忌,矛盾加劇,最後勸說呂布殺了董卓,可以說王允的連環計結束了董卓的一生。

龐統獻連環計

曹操攻打江東,周瑜諸葛亮準備用火攻,先設計殺掉了唯一擅長水戰的蔡瑁、張允,可是就算這樣,直接火攻又不能取勝。

這時曹操正苦於北方士兵不習慣坐船,龐統了解之後,為了使火攻計策能順利進行,一個人來到曹營,向曹操提議用鐵索把所有戰船連接起來,形成連環戰船,這樣就跟陸戰一樣了,曹操採納了龐統的建議。

之後周瑜又使用苦肉計,讓黃蓋順利潛入曹營做內應。

赤壁之戰中,曹操的船遭受到火攻,但是戰船都被鐵鏈連在一起,動彈不得,戰船一隻順著一隻燒起來,再配合黃蓋里外應合,曹操的艦隊全軍覆沒。

龐統對曹操施的計,被後人稱作「連環計」。

畢再遇連環計

宋代將領畢再遇主張在與金人交戰時,不可與之正面交鋒,應該抓住他們的重大弱點,設法鉗制住他們,等待時機再一舉擊敗他們。

一次他遭遇到金人,命令部隊不要正面交鋒,採用游擊戰術,金兵前進,他們就撤退,等金兵不追擊了,一安頓下來,再次下令出擊,等金兵全力反擊時,他帶隊又跑得不見蹤影。

就這樣,來來回回很長一段時間,金兵想打又打不著,想擺又擺脫不了,甚是苦惱。

一天晚上,金兵被畢再遇有點人困馬乏,準備回營休息。

畢再遇先用許多香料煮好的黑豆,撒在陣地上,然後突然襲擊金軍,金軍無奈只能反擊,可是才交戰一會,畢再遇率隊又迅速退去,金軍被整的特彆氣憤,於是就拚命的追趕。

由於金軍戰馬一天下來,沒怎麼休息,又餓又渴,剛好聞到地上有香噴噴氣味就只顧搶著吃,怎麼也不肯向前走,在黑夜中金兵調不動戰馬,場面顯得特別混亂。

畢再遇看準這個時機,立即調集全部軍隊,從四面殺得金軍人仰馬翻,橫屍遍野。

「大凡用計者,非一計之可孤行,必有數計以襄之。

故善用兵者,行計務實施。

運巧必防損,立謀慮中變。

」講的是如果雙方都是高手,往往只用一計的話很容易被對方識破,而用計重在效果,在情況有變化時,更要及時應變,相應的再出其他計策,一計套一計,這樣才會使對方防不勝防。

連環計不僅要求有大局觀,也要有及時應變的能力。

生活中我們不可能在處理事情上每個方法都奏效,但是我們是要懂得及時應變,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所了解的資源,多多動腦,這樣才能有可能去應對各種問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千古之謎:臥龍諸葛亮為什麼真的能借來東風?

赤壁之戰,以曹操的慘敗而收場,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東風起了很大作用,唐朝詩人杜牧有兩句名詩道:「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意思是多虧老天爺把東風借給了周瑜,使他能方便行事,否則孫策的老...

龐統是否巧授連環計?

龐統,字士元。漢末襄陽人,少有才名。《三國演義》一書稱其為「鳳雛」。書中稱「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寫道龐統的首次出場,在蔣干二次去東吳時,蔣干被周瑜派人送到了西山庵...

赤壁之戰時,若非此人獻計,周瑜必定失敗

在三國時期,曹操統一了北方之後,便想著南下去占領整個中國,而當時曹操首選攻擊的目標便是荊州的劉表。當時劉表已經病死了,而劉表的手下蔡瑁便舉兵投降了曹操。曹操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了整個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