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百家爭鳴,儒墨並稱,為何墨家突然消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春秋百家爭鳴時期,墨家與儒家並稱「顯學」,當時人稱「天下之學,不歸楊則歸墨」。

這樣一個學術流派,到漢初基本就絕跡了,甚至司馬遷寫《史記》都著墨很少。

這是什麼原因呢?

墨家毫無疑問消亡於統治者的強力打壓。

墨家是一群什麼人呢?他們有崇高理想,主張兼愛(人與人之間平等相愛)、非攻(反對戰爭);他們非常有自律精神,推崇節約、反對浪費,他們「以繩墨自矯」,嚴格要求自己,這就是墨家得名的原因。

這種思想,在弱肉強食的時代,無論如何也不會被統治者推廣,否則自己的特權怎麼辦?

墨家一直被統治者當做社會不安定因素。

儒家只是一種思想,而墨家是一個嚴密的團體,首領是「巨子」,這些人各負奇才,能量很強大。

他們為了正義,很勇敢地參與社會事務,甚至義無反顧地獻出生命。

西漢的陸賈曾說:墨門多勇士。

《淮南子》說「墨者皆可赴火蹈刃」。

據《呂氏春秋》,墨家有一任巨子孟勝,出於道義為楚國守城,他帶的183名弟子全部戰死!

看過電影《墨攻》的,應該都對劉德華扮演的墨者印象深刻,墨者就是這樣一群有戰鬥能力的人。

在太平盛世,他們就是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墨家不被統治者待見,但是他們的精神品格卻一直流傳。

西漢多遊俠,他們能力強、生活自律,言必行、行必果,到處伸張正義,司馬遷對他們推崇備至。

一直到現在,金庸小說風行天下,郭靖、喬峰、張無忌,也都是墨家精神的踐行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的超級實驗室的「黑科技」真相

諸葛亮,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三國時代蜀漢丞相,一生屢次北伐曹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名垂青史。作為中國的「智慧象徵」,諸葛亮一生除了經天緯地的戰略眼光之外,最值得稱道的就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