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帝王個人戰鬥值排行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古代的開國皇帝大多都是武將出身,那麼在這麼多帝王中,那個的戰鬥值是最高的呢,估計大家都有自己的排名,我今天就想跟大家說說我自己心中的排名。

第十名: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 原名重八, 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

1344年入皇覺寺, 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

同年,攻占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

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為號召,北伐中原,結束蒙元在中國的統治,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也被收回。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後先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朱元璋能一步步從一名普通的士兵做到皇帝,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他能在歷次戰鬥中活下來就是其超強生存能力的體現。

第九名:宋太祖——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廟號太祖,漢族,涿州(今河北)人。

出身軍人家庭,高祖趙朓,祖父趙敬,趙弘殷次子。

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

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

周世宗柴榮死後,恭帝即位。

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

趙匡胤的功夫不用多說,他是有名的武術家,自創太祖長拳,整套拳路演練起來,充分表現出北方的豪邁特性,為中國武術界六大名拳之一,他還發明了「大小盤龍棍」,就是後來的雙節棍。

第八名: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

對於秦始皇的個人戰鬥力大家或許不以為然,但是荊軻刺秦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荊軻把一捲地圖慢慢打開,只到露出匕首一一講解。

「圖窮匕首現」,當荊軻右手拿起匕首,左手抓住嬴政的袖子正要說話。

秦王此時大驚,起身脫了荊軻,想將佩劍拔出,但劍太長,心裡又著急,劍沒有拔出來。

荊軻向秦王撲來,秦王環柱逃避,荊軻緊追秦王。

旁邊雖有許多官員,但是都手無寸鐵;而殿下的武士,按秦國的規定,沒有秦王召令是不准上殿的,官員中有個侍醫夏無且,急中生智,拿起手裡的藥袋對準荊軻扔了過去。

荊軻用手一揚,那隻藥袋就飛到一邊去了。

最終,秦王在臣下「大王背負劍」(應理解為 「推劍於背」也就是把劍背到背上,方便拔劍) 的提醒下,才拔出佩劍斬斷荊軻左股,荊軻栽倒到地上,勉強坐起,右手把匕首向嬴政擲去,擊中桐柱,射出火花。

嬴政再用劍砍他,荊軻用手去接,五個手指應聲而落。

秦始皇嬴政能在一個職業刺客近身的情況下完成反殺,戰鬥力不可謂之不高。

第七名:宋高祖武皇帝——劉裕

宋高祖武皇帝劉裕

宋高祖武皇帝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輿,小名寄奴。

祖籍彭城郡彭城縣綏輿里,生於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西漢楚元王劉交之後 。

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皇帝(420年—422年在位)。

劉裕當皇帝可謂真正的屌絲逆襲,劉裕並沒碰上好時候,他所生活的東晉南北朝,門閥世族占據高位,英雄先要看出處,沒個好祖宗,任你滿腹才華卻也啥用沒有。

這樣的世道,一個出身貧賤的小子最後卻踩到了世族高門的脖子上坐起了江山,這樣的事情,不是奇蹟是什麼?說能打!劉裕自然有先天優勢,從小到大打了無數架,身為北府軍的一員,憑著作戰勇敢從士兵到軍官,從軍官到大將,真正是一刀一劍,踩著無數顆血淋淋的人頭,從東晉朝廷里拼出了自己的位置。

第六名:武悼天王——冉閔

武悼天王冉閔

冉閔(?-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

以勇猛著稱。

350年稱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352年冉閔突圍不遂,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斬於遏陘山,後被追諡為武悼天王。

冉閔是後趙武帝石虎的養孫。

冉閔的父親冉良,字弘武,是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

其祖先曾任漢朝黎陽騎都督,家族世代擔任牙門將。

後趙明帝石勒擊敗陳午,俘獲冉良,當時冉閔十二歲,石勒命石虎收他為養子,並改名為石瞻。

冉良勇猛多力,攻戰無敵。

歷任左積射將軍,封西華侯。

冉閔年幼時就果斷敏銳,石虎很寵愛他,如同對待自己孫子們一樣撫養他。

冉閔成年後,身高八尺,驍勇善戰,勇力過人,多計謀。

授任建節將軍,改封修成侯,歷任北中郎將、游擊將軍。

咸康四年(後趙建武四年,338年),石虎在昌黎之戰中大敗,後趙各路軍隊都棄甲潰逃,只有冉閔帶領的一支軍隊未遭創傷,由此冉閔威名大顯。

五胡亂華,晉朝南遷,中國北方打成了一鍋粥,黃河以北,鬧哄哄城頭變換大王旗,匈奴兵,羯胡兵,鮮卑兵,來來回回的在黃河兩岸折騰,相較於諸多「聲名赫赫」的少數民族政權,漢人冉閔建立的冉魏國是年頭最短的,也終未得到正統史書的承認。

從建立到最終敗亡,不過短短三年,然而正是這生如夏花般的歲月,划過了一道最燦爛的風景,交織著殺戮與迷茫的中國北方大地,透入一絲微茫的亮光。

冉閔於鄴城稱帝,國號大魏,從此的三年中,這個在歷史書上被一筆帶過的冉魏政權,象母親的手臂一樣護衛著戰亂中飄零的漢人百姓們,無數的生命在這裡得到庇佑,北方漢族的文明從這裡得以延續。

1700年前的黃河大地上,在異族入侵漢族百姓生靈塗炭的黑暗世紀裡,一個叫冉閔的勇士率先點燃了抗暴的烈火。

同樣是在刑場就義的一刻,他望著蒼茫的大地,喊出了中華民族歷史的最強音。

天下大亂,爾曹夷狄,人面獸心,尚欲篡逆。

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可做帝王?

第五名:中興之主——劉秀

漢光武帝劉秀

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漢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今湖北棗陽)人,出生於陳留郡濟陽縣濟陽宮 。

中國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

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親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

更始三年(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鄗縣南千秋亭登基稱帝, 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

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後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

劉秀兄弟和南陽宗室子弟在南陽郡造反時,稱劉秀兄弟的兵馬為舂陵軍,舂陵軍的主力為南陽的劉氏宗室和本郡的豪傑,兵少將寡,裝備很差,甚至在初期,劉秀是騎牛上陣的,這也成為了後世演義中的一段佳話,即所謂的「牛背上的開國皇帝」。

第四名: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於武功之別館(今陝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李世民生於貴族世家,18歲隨父舉兵反隋,統領三軍,為唐王朝統一全國立下了頭號戰功。

隨後成為唐朝第二代皇帝,史稱太宗。

北方草原民族突厥首領一直窺視中原千里沃野,乘太宗立根未穩之時,親率二十萬鐵騎威逼長安,兵臨城下,唐朝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生性強悍善於用兵的李世民處亂不驚,親率大軍擊退強敵。

隨後李世民審時度勢,力排眾議,做出了傾其府庫向強大的突厥媾和以換取國家生養發展時間的艱難抉擇,從而使國家民族避免了覆亡滅族的危險。

胸懷大志、性格堅韌的唐太宗決心儘快帶領軍臣民眾振興大唐,消滅稱雄北方多年的突厥,實現國家一統,重振大漢雄風。

在以後的三年多時間裡,李世民臥薪嘗膽,勵精圖治,他一方面發展生產,增強國力,另一方面加強軍隊訓練,提高唐軍的戰鬥力,打造出了一支能夠與突厥鐵騎爭鋒的騎兵。

唐朝對荒漠梟雄的反擊戰終於打響,按照李世民的精心計劃,一支具有超強作戰能力的精銳騎兵千里迂迴到突厥大軍背後發起突襲。

飽含報國熱情的大唐將士同仇敵愾,大獲全勝。

唐太宗以超凡勇氣和軍事才能,統帥唐軍一舉擊退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實現了國家的大統一。

戰爭過後,太宗為了讓國家迅速走向和平建設的軌道,竭力摒棄仇恨,實行民族團結政策,大膽地將處於災荒中的數十萬遊牧民族部眾遷徙到內地,將良田劃給他們耕種,讓遊牧民族絕處逢生。

這次規模宏大的人口遷移拯救了草原百姓,他們深為唐太宗對各民族愛之如一的博大胸懷所感染,幾百年間兵戈相見積澱下來的矛盾得到化解,各族兒女在大唐廣闊疆域內和睦相處,共建東方強國,進一步實現了民族大融合。

第三名:秦武王——嬴盪

秦武王嬴盪

秦武王重武好戰,在位期間,平蜀亂,設丞相,拔宜陽,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

秦武王身高體壯,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

看過《大秦帝國》或《羋月傳》的人都知道秦武王嬴盪是「舉鼎身亡」的。

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國攻占韓國重鎮宜陽。

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賁一班勇士到宜陽巡視,然後直入洛陽,以窺周室。

周赧王遣使郊迎,使者向秦武王致天子問候之意,並聲稱天子在王城將備盛禮迎接秦武王。

秦武王謝辭使者,不敢與周王相見。

他知道九鼎在太廟之中,遂往觀看。

入太廟,見九個寶鼎一字排列,甚為壯觀。

那九鼎是大禹收取九州的貢金,各鑄成一鼎,載其本州山川人物及貢賦田土之數,足耳俱有龍紋,又稱「九龍神鼎」。

夏傳於商,商傳於周,遷之於洛邑。

遷時,用卒徒牽挽,牛車負載,不知重量幾何。

秦武王圍著九鼎觀覽一番,讚嘆不已。

九鼎名稱各不同,鼎腹有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即古九州名)九字相別。

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嘆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當攜歸咸陽。

」守鼎的官吏說:「此武王定鼎於此,未曾移動,每鼎有千鈞之重,無人能舉。

」秦武王回頭問任鄙、孟賁道:「你們二位,能否舉起此鼎?」任鄙推辭說:「我只有百鈞之力,此鼎重千鈞,無法舉起。

」孟賁笑道:「我試試。

」於是用兩根粗繩系在鼎耳之上,伸開雙臂,套入繩索之中,狠狠喝道:「起!」那鼎離地半尺,重重砸在地上。

由於用力過猛,眼珠迸出,眼眶流血。

秦武王笑道:「雖然勉強舉起,也太費力了。

你既然能舉動,難道寡人舉不動?」任鄙進諫道:「大王萬乘之軀,不可輕試!」秦武王不聽,卸下錦袍玉帶,束縛腰身,更用大帶扎縛其袖。

任鄙拉著他的袖子苦苦勸諫,秦武王大怒道:「你自己不能舉,難道妒忌寡人之力嗎?」任鄙見秦武王發怒,不敢再諫。

秦武王大踏步向前,亦將兩臂套入繩索中,想道:「孟賁勉強舉起,我偏要舉起再行走幾步。

」於是盡平生之力,屏一口氣,喝聲:「起!」那鼎亦離地半尺。

正要邁步,不覺力盡失手,鼎墜於地,正壓在武王右足上,喀嚓一聲,將脛骨壓斷,到了晚上,氣絕而亡,年僅23歲。

夏禹所鑄的九鼎每一隻少說也有四五百斤,就連任鄙、烏獲、孟說等大力士都很難舉起來,他能舉起來,足以說明其力大無窮。

所謂一力破千巧,在冷兵器時代,力量的大小直接決定著戰鬥力的大小。

第二名:西楚霸王——項羽

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雖說沒有稱帝不算正統的帝王,但是在秦亡後稱西楚霸王,並由其對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實行分封制,他一共封了17位諸侯王,可以說是眾王之王。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楚國名將後代項羽率八千子弟兵起義,兩路分兵攻取咸陽掃滅秦國,項羽欲統一全國,與沛公劉邦決戰五年,最後不聽亞父范增之言,九里山誤中韓信大陣,楚軍全軍覆滅,項羽自刎烏江。

楚霸王項羽的一生,生逢亂世,相機而起;勇冠三軍,叱吒風雲;引兵北上,逐鹿中原,問鼎咸陽,裂土封王,最終卻因他自身性格弱點釀就了他的人生悲劇。

隨著烏江渡口的那一道長劍血光,項羽的悲劇命運划上了一個令人遺憾的句號。

項羽的個人戰鬥力可謂爆棚,是古今公認的「霸王」。

第一名:商紂王——帝辛

商紂王帝辛

帝辛(約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5年 ),中國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帝乙少子。

子姓,名受 (一作受德 ),諡號紂,世稱殷紂王、商紂王。

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帝辛天資聰穎,聞見甚敏,才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 ,深得其父帝乙歡心。

帝辛繼位後,重視擴張領土 ,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把中國疆域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國土則擴大到今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中,周武王擊敗商軍,帝辛在鹿台(今河南鶴壁)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後世對其評價褒貶不一。

毛澤東曾評論商紂王:"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

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紂王」可謂是中華第一猛將,五千年第一大力士,勇蓋華夏!帝辛力大無比,有「倒曳九牛」之威,「撫梁易柱」之力,能空手與猛獸格鬥。

《史記·殷本紀第三》:「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帝王世紀》:「帝辛能倒曳九牛,撫梁易柱。

」帝辛這樣的力氣,已經超過「力舉千鈞」的級別,能把九頭牛拉住,能托著房梁換柱子,可稱五千年第一大力士。

帝辛繼位後,親率兵馬擴張領土,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把中國疆域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國土則擴大到今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實現了神州統一,郭沫若贊其為「神州統一肇此人」。

可惜帝辛因奴隸倒戈而兵敗,一代帝王,絕世猛將落個自焚的下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史上功夫最好的7大君王,誰是你心中的第一?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有能征善戰的武將,他們不只統兵有方,自個武功也適當了得,如被後人贊為「王不過項,將不過李」的項羽和李存孝,即是古代兩位武功極高的戰將。可是,也有不少帝王武功並不輸於這...

中國武功最高霸主,第一是他

第十二位:商紂王看過封神榜的應該都知道的,他就是商紂王,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帝辛因其母為正後,故得以立為嗣子。據正史所載,商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