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雄姿英發周公瑾都戰勝不了的諸葛亮,後面卻輸給了司馬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近期有熱播的歷史劇,似乎《軍師聯盟》已經占了大頭,似乎是仰仗著三國的IP打開了市場。
但是更有新意的是這一次主人公不是以往的劉關張,而是最後以「鷹視狼顧」著稱的司馬懿。
以往我們都是將諸葛亮稱之為智慧的化身,特別是許多人看到諸葛亮去世了之後根本就不再想看三國了,我記得以前小時候看三國,隔壁鄰居就說看三國啊,諸葛亮死了就不好看了,要是到後面姜維死了,那根本就不用看了。
反正人們的觀念大部分嘛,還是放在了蜀漢這邊,不管是人啊事啊,對蜀漢總是更加的關注,魏國還好一點,還有比較多的戲份,但似乎總不是正面的。
那麼司馬懿就是屬於特別不正面的一個人物,在三國的前中期,他好像也是默默的沒什麼戲份,只是到了後面諸葛亮出師北伐了,幫忙擋了一下,然後才讓人們記住了他,搞笑的是後面居然讓他們家奪了權,統一了三國。
那麼這個結局其實是很不能讓很多人接收的,感覺好像司馬懿白白撿了一個便宜,讓牛人都死了之後自己就是老大了,顯得非常不光彩,而忽略了他本身的才華。
所以《軍師聯盟》這個IP深深的給司馬懿打了個廣告,讓大家對這個角色重新的關注起來了。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
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司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
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
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
諡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諡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在司馬懿的一生中,雖然戲份沒有那麼多,他的才能主要表現在後期對陣諸葛亮的時候,表現的不管什麼時候都能夠淡定的面對失敗,讓我們感覺他好像心態怎麼這麼的好,諸葛亮給他穿上女人的衣服,他居然一點都不生氣,居然還說這衣服挺合身的,還給了一個謝謝的麼麼噠。
要我們現在來說就是「真不要臉」,他在被曹睿冤枉得被貶官,也是不生氣。
他以前天天被人說「鷹視狼顧」,天天被人排擠,好像也不生氣,打了勝仗也被罵,打了敗仗直接被免職,他好像也沒有生氣。
從各個方面看,他似乎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不生氣」。
這個特點可真是難得啊,相比之下有一個人就夠嗆了,那就是東吳的周瑜,他是諸葛亮早期的對手,可以說自己也是雄姿英發,文武雙全,曾經在赤壁之戰的時候用幾萬部隊打敗了曹操數十萬軍隊,用蘇東坡的詩句來說就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用談笑間三個字,說明了周瑜在三國時期的地位。
但是他與司馬懿不同的就是他脾氣不好,一打敗仗受委屈就喜歡生氣,最後也是被諸葛亮給活活氣死了,哎,受不起打擊的人啊,真可憐。
所以其實不生氣真的是一大稀缺的能力啊,難怪司馬懿能夠成功。
所以先不要說其他的,司馬懿能夠活那麼久首先就是他的養生之道,因為不生氣所以活的時間才更長,最終他熬死了魏國幾代君王,成功上位。
當然,這期間也是熬死了諸葛亮。
其實他在謀略上在中期,也有深刻的體現,那個時候大家一提魏國的謀士大部分都是提什麼荀彧啊,郭嘉啊,程昱啊這些個人,沒有一個人提司馬懿,但是其實司馬懿在中期的時候也是給了曹操一些比較牛的建議,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討張魯,司馬懿隨軍。
他對曹操說:「劉備用詭計俘虜劉璋,蜀中之人還未曾歸附他就又興兵爭奪江陵,這正是破劉的好機會。
今若在漢中陳兵示威,益州就會震動不安,再進兵威逼,蜀兵勢必瓦解,趁這個好機會,事情是可以成功的。
聖人不能違時,也不能失時。
」曹操說:「人苦於不知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
」未從其計。
還有在那個時候曹操被關羽打的差點遷都的時候,是司馬懿建議讓孫權從後面捅關羽的,如果不是這個建議,恐怕曹操真是要被打的流鼻血了。
所以,其實司馬懿本身謀略上絲毫不會遜色於郭嘉荀彧的。
後面馬不停蹄地擒殺孟達也是表現了其多謀善斷的能力。
那個時候孟達和蜀國的諸葛亮串通好要戰場起義,可以說如果不是司馬懿急行軍及時的除掉了孟達,魏國可能這下真是有滅亡的危險。
而且這裡我們就會發現,司馬懿每次的決斷都好像沒有太多的多餘動作,每次的行動都是剛剛好,一針見血。
從總體上看,司馬懿最終上位有這麼幾點。
「多謀」「善斷」「脾氣好」「執行力」強,真是對於政治家來說堪稱完美的特點。
三國排名前五的軍師,他必須是第一
《三國演義》可謂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小說中的很多人物都被世人記住。其中關於智謀的鬥法,甚是吸引人。而關於《三國演義》中諸謀臣軍師的排名,每個讀者也有自己的排名。小編就講講自己心中的前五軍師。...
臥龍、鳳雛、冢虎和鬼才四人,究竟誰才是三國第一頂級謀士?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大爭之世的三國時代,造就了一批頂級的謀士,給予了謀士一個施展才能、指點江山的絕佳平台。可以說,謀士階層主導了三國時期格局的演變,並深刻影響了那個時代的價值取向。
三國戰功最大的六位謀士,每一人都被後人稱頌,只有他被唾罵千年
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各大謀士層出不窮。但縱觀三國的正史,在眾多的謀士中,能夠進入前六位的謀士歷來爭議頗多,各有各的道理。但若拋開其謀略不說,單說其功勞,這六位應該沒有毫無疑問。
早期諸葛亮神一般的存在,晚年卻事事不順,原因就在此
在演義里,諸葛孔明可以說得上是最完美的一個人。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他不僅聰慧過人,而且忠肝義膽,成就了其一代蜀漢賢相之名。但不難看出,早期的諸葛亮初出茅廬就技驚四座,即使到了中期仍是料事如神...
郭嘉、周瑜、諸葛亮!誰是三國第一謀士?
在小說《三國演義》和翻拍出的各種電視劇的影響下,很多人對三國時期謀士的運籌帷幄非常的敬佩。諸葛亮、周瑜、郭嘉無不是那個時期最為出色的謀士,那麼這三人究竟誰能夠稱為三國第一謀士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