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預測其實不算什麼,這三人的能力完虐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諸葛亮,在小說里多多少少被深化了一番。

從赤壁之戰的借東風裡,隱隱約約表現出諸葛亮被賦予了一種神奇的力量。

不過在真實歷史中,諸葛亮只是擅長於用兵打仗、治國理政,如果說有什麼鬼神莫測的能力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三國志》中並未有這方面的明顯記載。

圖片來自網絡

說到預測的能力,在三國時期真的有三個人,擁有強大的預測能力,或許可以用料事如神來形容。

這三個人前前後後共有五次預測,當然這五次都一一實現。

說明一點,他們的預測並不是本身有什麼特異功能,而是通過縝密的思維、細緻的觀察能力以及未來種種情況可能發生的機率來得出結論的。

第一個是曹操手下的謀士鬼才郭嘉。

郭嘉是曹操手下非常厲害的謀士,才能堪比諸葛亮,更有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只是可惜英年早逝。

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後,曾經說:假若郭嘉尚在,絕不會遭此大敗。

郭嘉有兩次預言江東小霸王孫策的死。

他說:"孫策統一江東,削平群雄,殺死的對手都是英雄豪傑,手下都有一批心腹死黨。

可孫策雖然勇猛善戰,但驕狂大意,不加防備,一個刺客必定會幹掉他,他遲早要死於刺客之手。

"果不其然,孫策後來遇刺身亡。

圖片來自網絡

第二個是蜀國後期名將張嶷。

張嶷文武雙全,負責統領蜀國最精銳的軍隊,或者叫「特種兵」無當飛軍。

《三國志》記載了他的兩次精準預言。

他觀察到蜀國大將軍費禕,心胸豁達,對敵國降將也非常親密,毫無防備之心,於是專門寫信告訴費禕:"當年東漢名將岑彭,就是被刺客所害。

將軍您位高權重,應該小心謹慎,多少有點警戒防備。

"費禕不以為意,後來在酒宴中,被魏國降將郭修當場刺殺。

當時諸葛亮的侄子也就是諸葛恪,擔任東吳大將軍,權傾一時。

張嶷卻為他擔憂,寫信給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請他轉告諸葛恪:雖然您身為東吳第一重臣,看似穩如泰山,但從古到今重臣遭到慘禍的何其多也。

您經常領兵遠征不和主公在一起,這恐怕不是明智之計,一定要加強自己。

結果諸葛恪自恃位高權重,根本不聽,最終在爭權鬥爭中失敗,被滿門抄斬。

圖片來自網絡

第三個預言奇人是諸葛亮的主公劉備。

《三國演義》里把劉備描述成一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可憐君主,甚至如果沒有諸葛亮的話,可能連褲子都穿不上。

實際上並不是小說里那樣的刻薄。

《三國志》里,劉備乃天下梟雄。

不僅慧眼識人,文武全才,而且目光如炬,有極強的預判分析能力。

他也有2次準確預言。

劉備見張飛經常醉酒後鞭打部下,感到非常不滿,曾經規勸張飛:"你執法太過於嚴厲苛刻,經常鞭打身邊手下,打完後還讓他們留在身邊,遲早會出事。

"張飛也不當回事,依然如故。

醉酒丟徐州以及伐吳之戰中,被部將刺殺,都是張飛的結果。

圖片來自網絡

劉備見諸葛亮很賞識馬謖,但是他感覺馬謖並不是那麼的優秀,但是礙於丞相的面子也不好說些什麼,五丈原託孤時終於對諸葛亮說,馬謖只會紙上談兵,不可重用。

諸葛亮表面答應,但事後隱然故我,把馬謖當成後起之秀,著力提拔培養。

最後在北伐之戰中,馬謖沒有判斷實際情況丟了街亭,使得北伐之師失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