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話:好文章的素材哪裡來?四個作文素材積累法讓你暢所欲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素材,寫作不再難

孩子們面對作文題目,常常會問「我寫什麼呢?」,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素材,沒東西寫,寫不下去了,怎麼辦?

主要靠積累素材!積累,積累,積累,日積月累,相信堅持的力量。

怎麼積累?今天小編老師送給大家四個詞語:

閱歷——向過去找素材

閱歷就是一個人的經歷,一個有閱歷的人就好像幾本有故事的書,讓人願意品讀。

過去的經歷、感悟、追憶、畫面、事件、人物都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好素材。

那麼如何得到閱歷呢?一方面可以從自己的經歷來寫,自己第一次學習騎車的經歷,玩雪的經歷等等;另一方面,周圍人的經歷,在與他人的聊天中獲取別人的知識、經驗,把這些收集到自己的素材庫里來。

比如爸爸戒菸的痛苦經歷,媽媽健身的半途而廢,爺爺的廚藝,奶奶的手工,都可以成為素材。

老照片,發現過去的經歷

閱讀——向書本找素材

閱讀是伴隨我們一生的活動。

我們不可能經歷所有的事情,產生大量的體驗。

閱讀就是為我們提供大量的間接經驗。

我們不可能登上月球,但可以了解人類登月的歷史,我們或許沒有去過泰山,但依然能夠體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書本是我們重要的寫作素材。

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

我們沒有發明文字,但是可以在重組文字中創造新的內容與觀點。

要寫好文章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有目的地閱讀:

第一類信息書籍,如歷史書,傳記書,科普書,這一類書可以讓我們增長見識。

諸如《明朝那些事》《十萬個為什麼》等。

第二類工具書籍,這類書能夠為我們提供思維的方法,看問題的角度,更新我們的理念和思考力。

如《簡單邏輯學》讓我們知道並學會有邏輯地思考,《結構性思考力》幫助我們理清結構,《烏合之眾》讓我們了解群體性心理學的特徵。

第三類文學書籍,這類書主要是幫助我們學習別人寫文章的範本。

通過學習別人的作品掌握寫作的方法,提升我們的寫作技巧。

閱他——向外界找素材

閱他是小編老師生造的一個詞語。

指的是對外界細緻而認真的觀察。

因為同一事物,有的人寫出來乾巴巴,有的人寫出來卻細緻入微、躍然紙上、活靈活現。

就是因為我們閱他能力的差異。

怎麼樣搜集這些素材呢?要從多角度來搜集。

例如寫一個人玩水,要寫出當時的天氣,孩子的表情、水的狀態、衣服的變化、周圍人的神情等。

細節寫得越完善,文章就更有靈氣。

閱己——向內在找素材

閱己也是小編老師自己生造的一個詞語。

我們的大腦每時每刻都在思考運轉。

正如小編老師在昨天的一篇文章中說到的:我們的思維不可能脫離了語言進行。

我們的念頭、想法往往是轉瞬即逝的,思考的速度非常快,每秒可以達到100米,我們的手和嘴根本跟不上。

就像現在小編老師寫文章一樣,我的思路非常寬,運轉非常快,打字根本追不上我想表達的內容。

生活中我們時時處處都在思考,當我們不加以注意這些好的想法觀點分析套路就消失不見了。

當我們沿著自己的想法深入想下去,就會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有的思考可以自成體系成為一篇好文章。

例如看了電影你的想法,觀察到一件衝突你的思考等等。

我們可以準備一個小本子或者是應用軟體把我們的想法記錄下來,稍微整理就是很好的寫作素材了。

就像唐朝著名詩人賈島就經常帶著一個小本把自己所見所感記錄下來。

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多記思路,向內在找素材,寫作就自然順理成章、洋洋洒洒了。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好文章不是靈感的突然迸發,必然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過程。

素材積累越多,你的文章質量越高。

從現在開始試著從「閱歷」「閱讀」「閱他」「閱己」四個唯獨積累你寫作的素材吧!加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