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這句話讓劉備大怒, 原來趙雲真正忠心的不是他劉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中,趙雲是正直、忠勇的武將典範,武力超群,多次在劉備危難之時捨命相救,對劉備忠心耿耿,。

但其實趙雲真正忠心的對象不是劉備,他年老時說的一句話顯露了他的心跡,難怪劉備聽後暴跳如雷。

趙雲第一次見到劉備是在公元191年,當時趙雲剛剛領兵投靠公孫瓚。

公孫瓚問趙云為什麼不去投靠袁紹而選擇他公孫瓚,趙雲說,現在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才是明主,因此我們要追隨行仁政的人,不是因為我個人不喜歡袁紹。

可見趙雲是公心大於私心的人,而且內心信念上更傾向於施行仁政的人。

而劉備當時也在公孫瓚手下,見過趙雲後就非常欣賞他,經常刻意結交。

劉備一生的立身之本就是仁義,這也是劉備為他個人打造的品牌形象。

劉備在依附公孫瓚期間就樂善好施,不擺架子,形象非常親民。

在劉備的刻意結交和籠絡下,趙雲對劉備好感大增,而且也非常認可劉備向他傳達的匡扶漢室,施仁德於天下的人生抱負,因為這也是趙雲的個人抱負。

在多次深入交流後,趙雲就已經認定劉備是可以帶領他匡扶漢室,實現人生抱負的明君。

只是當時趙雲已經投靠公孫瓚,他認為如果轉投劉備是有違德操的行為,因此即便後來辭官回鄉也不願跟隨劉備。

直到公元200年,公孫瓚被袁紹消滅後,趙雲才重新出山前往投靠劉備。

而在這期間,劉備的宣傳效果做的非常好,大漢皇叔,仁義劉玄德的名號天下皆知。

天下人都知道劉備為匡扶漢室而奔波,敢於正面和權臣曹操作對,這更加堅定了趙雲對劉備的認可。

因此,趙雲跟在劉備身邊後,一直捨生忘死的保護劉備,因為趙雲已經認定,只有劉備才是復興漢室,讓天下過上太平日子的明君。

可是,劉備入川後的行為卻讓趙雲越來越失望。

巴蜀剛剛平定,劉備就要將土地賞賜給關羽、張飛、諸葛亮等有功之臣,而在趙雲心裡,這些土地都是百姓的,於是他委婉的勸劉備「國賊還沒除掉,不能讓自己先安樂,應該把土地分給百姓」。

後來曹丕稱帝,百官都上書勸進,請劉備稱帝,唯獨趙雲沒有勸進,因為劉備的所作所為已經偏離了趙雲的初心。

當劉備因關羽被殺,要以舉國之兵攻打東吳時,一向唯劉備之命是從的趙雲終於忍不住了,當著百官的面發出了反對的聲音「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曹操雖然已經去世,但他兒子曹丕篡位,應該先討伐曹魏,伐曹是公,伐吳是私,不應該去打東吳,」。

在趙雲眼裡,公事永遠是第一位的,即使是劉備也不能以私廢公。

劉備聽了後暴跳如雷,趙雲這已經是在指責他了,如果是關羽、張飛在世,絕不會這樣勸他,關羽張飛才是真正忠心於他。

而趙雲忠心的是漢室江山,是天下萬民,不是他劉備。

自此之後,劉備就不在重用趙雲,進攻東吳時也只是讓趙雲作為預備隊殿後。

趙雲一直被後世贊為武將之典範,個人操守堪稱完美。

趙雲的「忠」是忠心於天下人的利益,而不是某個野心家的個人利益,這才是大公無私的忠。

也許劉備很早就已經看出了這一點,所以趙雲才一直沒有走進劉備的核心統治圈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中無大將,為什麼劉備,諸葛亮不重用趙雲?

常山趙子龍可以說是最受三國迷歡迎的人氣角色,文韜武略,機謀膽色,趙將軍無不是上上之選。作為一員虎將,他實在完美。長坂坡一戰,趙子龍縱橫曹營幾萬大軍之中,出入自如,斬殺曹軍50多員將領,竟然全身而...

《再讀三國》

首先就是他的出身,他的門第。劉備當年自立為漢中王,群臣上表漢獻帝,署名第一位的是平西將軍都亭侯馬超,以下是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等人。要問馬超憑什麼列名第一?就是他出身好,老祖宗乃當年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