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之前唯一同配享文廟武廟的三國儒將,不是周瑜,也不是陸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647年唐太宗詔令歷代先賢先儒二十二人配享孔子,這就是文廟,其中就包括他。

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這就是武廟,其中也包括他。

到了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他。

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他也位列其中。

這位同時進入文廟、武廟之中的將軍,一定是一個文韜武略俱佳之人,那麼他是誰呢?他就是滅掉吳國的三國後期名將杜預。

在諸葛亮被清朝請進文廟之前,杜預還是唯一一個同時進入文廟和武廟的歷史人物。

下面我們看看這位牛人有著怎樣不平凡的經歷。

杜預(222年—285年),字元凱,京兆杜陵(今西安)人,西晉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學者,滅吳統一戰爭的統帥之一。

杜預逝世後追贈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號成侯。

杜預本人,其實幾乎沒有什麼武藝。

《晉書》本傳說杜預「身不跨馬,射不穿札」,他連馬都騎不好,射箭的技術也很糟糕。

但每有軍事活動,朝廷都要召他參謀規劃。

他知彼知己,善於同敵人鬥智,可以說是一個懂戰爭謀略的智將。

杜預出身於曹魏政府的高級官僚家庭里,但因為父親長期與朝中皇親國戚和權貴有矛盾而得不到任用。

司馬昭執政期間,杜預因為是優秀的人才,所以也和羊祜、山濤等被重用。

不久他和司馬昭的妹妹高陸公主成親,得以順利成為司馬氏集團中的傑出成員之一。

杜預擔任了司馬昭相府的重要幕僚,在平定蜀國的戰爭中,杜預被委任為主力軍統帥鍾會的鎮西將軍府長史。

魏軍攻滅蜀漢,鍾會聯合蜀將姜維謀反,被亂兵殺死,杜預憑藉智慧幸免於難。

事後,因功被增封一千戶。

咸寧五年(279年)十一月,晉武帝調集大軍二十多萬,兵分六路,水陸齊進,大舉進攻東吳。

杜預在這次戰爭中並沒有擔任主帥,晉武帝只是任命他為西線指揮,具體任務是取江陵、占荊州,並且在荊州地區負責調遣益州刺史王濬的水師。

280年正月,杜預命令他的軍隊包圍江陵,圍而不殲。

在切斷了江陵和外部的聯繫之後,他立即調動一部分兵力向西進攻,奪取沿江的一些城池。

在掃清江陵的外圍之後,杜預很快拿下江陵,占據荊州。

接著杜預揮師東進,配合其他地區各路晉軍攻打孫吳的都城建鄴。

在向東進的同時,杜預還分兵南下,攻占了交州、廣州地區,也就是現在廣西、廣東一帶。

整個滅吳一役,杜預功勳卓著,共斬殺、俘虜孫吳都督、監軍一類的高級官吏十四人,牙門、郡守一類的中級官吏多達一百二十人。

西晉滅亡孫吳的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戰爭。

它結束了漢末、三國以來分裂割據的狀態,使中國重歸一統。

它也是魏晉南北朝四百年間唯一成功的一次統一戰爭。

杜預在這次戰爭中顯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功績是非常突出的。

杜預雖出身在高級官僚家庭,但他不是那種只知享樂的紈絝子弟,從小博覽群書,勤於著述,對經濟、政治、曆法、法律、數學、史學和工程等學科都有研究。

當時的人曾給他起個「杜武庫」的綽號,稱讚他博學多通,就像武器庫一樣,無所不有。

他特別喜歡讀《左傳》,自稱有《左傳》癖。

滅吳功成之後,杜預耽思經籍,博學多通,多有建樹,被譽為「杜武庫」。

著有《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及《春秋釋例》等。

因此可以說,杜預不愧為文廟中的名將,武廟中的大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