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崇實踐之精神 高舉變革之旗幟——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國文藝評論網選發並配圖 轉自文藝報 作者:陸貴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
歷史變革的潮流是任何勢力阻擋不住的。
追求自由、幸福和解放的人們應當跟著歷史老人的腳步走向光明美好的未來。
馬克思是偉大的變革家。
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如天地正氣,大義凜然,似日月之光,熠熠生輝。
馬克思永遠活著。
歷史變革和文藝使命
馬克思一生親身經歷了兩次偉大的歷史變革:一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主要解決市民階級和封建貴族的矛盾;一是無產階級革命,主要解決無產者和資產者的矛盾。
這兩次歷史變革是同時或交替進行的。
馬克思紿終站在體現歷史發展趨勢和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的一邊。
1848年,馬克思作為30歲的青年人和恩格斯聯手發表了震撼世界的《共產黨宣言》。
這部天才的著作不僅宣告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宗旨和歷史使命,而且對資產階級發動的歷史變革進行了全面科學的總結。
由資產階級發動和領導的世界範圍內的工業化、現代化和初步全球化的歷史變革運動,取得了赫赫實績。
馬克思和恩格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資產階級革命取得的歷史成就,予以公正客觀的評價。
他們指出:「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
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係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於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
它把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變成了「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和「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
它把職業人員變成了「出錢招雇的雇用勞動者」。
它把家庭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一切都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
資本的積累、增殖和運動改變了世界。
「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它第一個證明了,人的活動能夠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它創造了完全不同於埃及金字塔、羅馬水道和奇特式教堂的奇蹟;它完成了完全不同於民族大遷徙的十字軍的遠征」。
資產階級賴以形成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是在封建社會裡形成的。
隨著歷史的發展,封建的所有制關係已經不再適應已經發展的生產力了,「它變成了束縛生產的桎梏」。
「它必須被炸毀,它已經被炸毀了」。
經濟基礎的變革一定會引起觀念的上層建築的變革。
「一切固定的僵化的關係以及與之適應的素被尊崇的觀念和見解都被消除了」,「一切神聖的東西都被褻瀆了」。
「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
文明成為世界性的文明。
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許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世界文學。
「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
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是聯繫在一起的。
由於利益的驅動,資產階級用暴力的、和平的、商業的手段向外擴張,對中國和印度等國家發動了侵略,向資源富饒而又生活貧困的大小民族伸出貪婪和骯髒的手。
它把價格低廉的商品用來作為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和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榨取殖民利益。
馬克思連續發表了《不列顛在印度的統治》和《不列顛在印度統治的未來結果》兩篇文章,對英國統治者進行政治上和道義上的遣責。
這些侵略者「完全是受極卑鄙的利益的驅使。
而且謀取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
它們對印度的掠奪、壓榨和摧殘是令人深惡痛絕的。
馬克思以憐憫和同情的口吻寫道:「從人的感情上來說,親眼看到這無數辛勤經營的祥和無害的社會組織一個個土崩瓦解,被投入苦海,親眼看到它們的每個成員既喪失自己的古老形式的文明又喪失祖傳的謀生手段,是會感到難過的;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些田園風味的農村公社不管看起來怎樣祥和無害,卻始終是東方專制制度的牢固基礎,它們使人的頭腦局限在極小的範圍內,成為迷信的順服工具,成為傳統規則的奴隸,表現不出任何偉大的作為和歷史首創精神。
」
馬克思一方面揭露和批判了資產者的侵略行徑,另一方面也對被侵略者者蒙受的不幸進行深刻反思,指出只有軟弱的民族強大起來才能阻止和抵抗掠奪者的野蠻行為。
宗法式小生產農耕社會存在著給殖民者提供乘機闖入的可能性。
社會制度和生產方式的局限性、保守性、狹隘性和對侵略「無動於衷」的「不開化的人的利己主義」很容易成為「侵略者的馴順的獵物」。
宗法制小生產農村公社的封閉性、僵化性和落後性,使人們過著一種「有損尊嚴的、停滯不前的、單調苟安的生活」。
這是一種「消極被動的生存」,他們聽命於「一成不變的自然命運」,「沒有推動社會進步所必須的願望和行動」。
馬克思精深透徹的分析告訴人們,一個民族只有自身革命,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自己不開放則被開放,自己不變革則被變革。
這實際上只能引發殖民者用堅船利炮轟開鎖國之門,讓罪惡的侵略者充當「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
誠然,封建宗法式社會,也存在著和諧、靜好和綠色的一面,但作為一種社會歷史結構,作為一種生產關係和生產方式,整體上已經失去了歷史的合理性和進步性,理應向現代社會轉型,接受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洗禮。
文藝家們應當禮敬驅動變革的歷史老人,讀懂它書寫的文本,正確認識封建宗法式小生產農耕社會,不要過於痴迷和鍾情滯後的歷史生態,不要把宗法社會和氏族生活不適度地加以美化和詩化,不要把封閉保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社會描繪得過於美妙和神奇。
作家們應當愉快地向封建宗法式農耕社會揖別,警惕和防止新殖民主義的滲透和入侵,全心全意、滿懷激情地投身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社會實踐中去。
當代中國正在發動和推進的史無前例的偉大變革,改變了百年來中華民族積弱積貧、被動挨打的落後局面,給人民帶來福祉,國家日益繁榮強大,屹立於世界東方,開始步入卓越的民族之林。
馬克思的相關論述,啟發當代中國的作家、藝術家、評論家和理論家正確體認歷史變革的偉大作用,精準表現宗法式小生產農耕社會田園公社的歷史惰性,樹立堅定的變革意識,構建先進的歷史觀,無疑具有非常迫切和極其重要的鏡鑒意義。
實踐理性和塑造「有實踐力量的人」
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誠然,解釋世界也是重要的。
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便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
應當把唯物論、辯證法和實踐論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把科學理性、認知理性和實踐理性融通起來,在真知的基礎上,發揮實踐的功能和作用。
馬克思非常重視實踐理性和實踐理性所指導的「人的感性的實踐活動」,因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人只有在實踐中才能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
馬克思和恩格斯把他們的哲學稱為「感性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並改變現存的事物」。
認知活動所獲取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但「思想根本不能實現什麼東西」,要實現這些東西,只有依賴「實踐」。
實踐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還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
所以馬克思和恩格斯更加重視以認知理性和科學理性為基礎的「實踐理性」。
費爾巴哈只鍾情「感性的直觀」,他不理解他周圍的感性世界決不是某種開天闢地以來「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
「他從來沒有把感性世界理解為構成這一世界的個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動」,即「人的感性的實踐活動」。
與之相反,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的感性的實踐活動理解為「生產物質生活本身」的「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和「歷史的第一個前提」。
「創造這一切、擁有這一切並為這一切而鬥爭的,不是『歷史』,而正是人,現實的、活生生的人。
……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
」
人的實踐的感性活動、把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形成掌握世界的專有方式。
在社會領域內進行活動的,全是具有意識的、通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沒有自覺的意圖,沒有預期的目的。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凡是有某種關係存在的地方,這種關係都是為我而存在的。
」人的實踐把外部世界與人的關係變成「為我而存在的關係」,使對象從「自在的存在」變成「自為的存在」。
「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
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只能被看作併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
人的全部發展取決於環境,「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環境造成的……必須使環境成為合乎人性的環境」。
因此,應當通過實踐的手段,改變舊環境,創造適合於人的生長和發展的新環境。
變革舊環境,需要正確的先進的思想為指導,但必須訴諸實踐,才能變成現實。
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實現什麼東西」,「為了實現思想」必須「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
馬克思和恩格斯把是否能改變舊環境、創造新環境視為區分「舊人」和「新人」的重要標準。
只要「安於舊環境」,他們「依然是『舊人』」,不管「他們本身是多麼不願再做『舊人』以及他們是多麼不願人們再做『舊人』……只有改變了環境,他們才不再是『舊人』」。
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只有靠有實踐力量的新人和新人的實踐力量才能改變舊環境和創造新環境。
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通過塑造用實踐理性武裝起來的「有實踐力量」的新人,去改變舊環境,創建新環境,實現人的現實的、實際的解放的思想具有首創意義。
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人和環境相互關係的辯證法。
他們指出:「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
人創造環境是通過實踐來實現的。
「歷史的每一階段都要遇到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的生產力總和,人對自然以及個人之間歷史地形成的關係,都遇到前一代傳給後一代的大量的生產力、資金和環境,儘管一方面這些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為新一代所改變,但另一方面,它們也預先規定新一代本身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
只有通過實踐和「有實踐力量的人」,創構新環境,才能把人們從舊環境中救贖出來,實現人們最實際、最現實的解放。
馬克思確立了最終消滅私有制、實現共產主義作為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和歷史使命,但這需要經過一個長遠的深刻的歷史過程。
他們拒絕思辨哲學家們脫離實際的虛假空想和高談闊論。
他們更加注重實施共產主義的最低綱領,把解放理解為一種改變舊環境的變革運動。
他們認為「解放是一種歷史活動」。
共產主義是改變舊環境和創造新環境的現實運動。
解放是由現實的歷史狀況、工業狀況、就業狀況、農業狀況、交往狀況促成的。
「當人們還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質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證的時候」,「根本不能獲得解放」。
因此,塑造「有實踐力量的人」,描寫勞動者、建設者、創業者、先進人物、英雄人物和社會主義新人形象對改變環境、實現人的現實的、實際的解放,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有實踐力量」的新人形象是先進的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的代表,是先進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代表,是新思想和核心價值體系的載體。
塑造「有實踐力量」的新人形象,通過典型化的途徑,把現實生活中的正能量展示出來,讓人們驚醒起來,感奮起來,推動人民群眾走向團結和鬥爭,改造自己的環境。
我們制定和設計的「兩個一百年」的戰略目標是非常現實的,從改變貧困落後的環境到創建富強美好的環境,都需要通過塑造「有實踐力量」的新人形象,弘揚他們身上所承載的創造精神和變革精神,從正面集中地、充分地、有效地表現真善美,唱響主旋律,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凸顯堅定的信仰和偉大的理想,為推動和引領當代中國從幾千年的小生產封建宗法制農耕社會向高度文明的現代化社會過渡和轉型提供精神動力。
這是一個帶有根本性、原則性、方向性和導向性的重大問題。
「藝術生產」和「美的規律」
馬克思把文藝創作、藝術生產和「美的規律」,都納入社會實踐的大系統中進行解析。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仿佛是一座蘊涵著各種美學思想的寶藏。
當代中國學者從中發掘出多種不同的美學理念,如實踐論美學、實踐存在論美學、實踐創造論美學、生命論美學、感性自由論美學、生態論美學等等;闡述出實踐的各種不同的意義,如實踐的存在論意義、實踐的認識論意義、實踐的價值論意義、實踐的本體論意義等等。
文藝創作、藝術生產和「美的規律」都應當到實踐中發掘它們的本質、功能和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
從實踐視閾看,文藝創作和藝術生產是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的兩大系列。
文藝既是創作又是生產。
創作的主要對應活動是欣賞,而生產的主要對應活動是消費。
兩者既有差異性,又有共同性。
馬克思指出:「宗教、家庭、國家、法、道德、科學、藝術等等,都不過是生產的一些特殊的方式,並且受生產的普遍規律的支配。
」文藝創作和藝術生產既要面對和遵循生產的普遍規律和特殊規律,又要面對和遵循創作的「美的規律」和藝術規律。
馬克思認為,正常境況下的生產應當是對人的肯定,對人的自由自覺的生命活動的展示,創作和生產都應當是人的生命體驗和人的天性的自然流露。
馬克思在《剩餘價值理論》中評論彌爾頓的《失樂園》時說:「彌爾頓出於春蠶吐絲一樣的必要而創作《失樂園》,那是他的天性的能動表現」。
像「春蠶吐絲一樣」的「天性的能動表現」正是藝術創作的靈魂。
當藝術作品成為「商品」,藝術創作不可能再像「春蠶吐絲一樣」的「天性的能動表現」,而多半是要服從和適應商品生產的一般規律。
馬克思還說:「一個自行賣唱的歌女,是非生產勞動者。
但同一個歌女,如果她是由一個企業家僱傭,在企業家的指揮下賣唱,而以賺錢為目的的她便是一個生產勞動者。
因為她生產資本。
」可見,文藝既具有遵循表現自己天性的特殊規律的一面,又具有服從生產資本的普遍規律的一面。
文藝的性質、功能、作用和價值既可以通過欣賞,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和審美愉悅,也可以推向市場通過消費,獲得經濟效益和資本增殖。
這兩個方面彼此糾結、交互作用,形成極其複雜的結構形態。
作家藝術家作為創作主體通過文藝創作追求作品的審美品位和藝術質量,有利於提升人民的綜合文化素質,有利於加強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有利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生產主體通過藝術生產追求產品的文化利益和經濟效益,有利於增強國家的軟實力和綜合國力,有利於實現文明富裕和發達繁榮的現代化強國。
為民族創造財富,積累資金,功不可沒。
按照藝術規律和市場規律,重視作品的審美屬性和產品的商品屬性的交互作用。
對創作和生產,合法、合理、合情地謀取資本和財富是正當的和無可非議的。
一個民族和國家,只有獲取切實的利益,才能富強起來。
利益原則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的驅動,是不可低估的。
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反對純審美主義、形式主義所拒斥的極端的非功利主義。
他們認為人們的行為「一旦離開利益」,「一定會使自己出醜」,「這種利益是如此強大有力,以致順利地征服了馬拉的筆、恐怖黨的斷頭台、拿破崙的劍,以及教會的十字架和波旁王朝的純血統」。
另一方面,馬克思旗幟鮮明地反對唯利是圖和拜金主義,規勸文藝家防止和克服對資本的痴迷和對金錢的崇拜。
他提醒藝術生產者們不要醉心於無節制地攫取「黃金鳥」,奉行利益至上主義,導致「一切情慾和一切活動都必然湮沒在貪財欲之中」。
當藝術家被金錢所支配,變成僱傭勞動者,主體生產資本,產生產品和消費的關係。
這裡發生了文藝創作和藝術生產的二重化矛盾。
創作為了欣賞,生產為了消費。
兩者之間的著重點和側重點是很不相同的。
文藝創作和藝術生產帶有矛盾的雙重性。
一方面通過藝術創作滿足人民大眾的精神需要和審美愉悅,另一方面藝術生產面對金錢、資本和利益,作為一種特殊的生產,也一定會和普遍的一般生產一樣,追求經濟效益和文化利益,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
這同樣是必要的。
但文藝創作和藝術生產也具有一致性,它們都要體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文藝創作和藝術生產既有統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
這種對立統一的關係中,應當把握矛盾的主導方面。
文藝創作和藝術生產所追求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藝術價值和交換價值、文化品位和市場利潤、審美趣味和消費指數、審美規律和價值規律是可以和能夠雙贏的。
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生矛盾時,理所當然地應當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堅守文藝真實。
馬克思特別重視藝術的真實性,主張按照對象世界的客觀屬性和人物性格的內在邏輯進行藝術描寫。
他反對憑空揑造虛假的人物和情節。
遵循「美的規律」。
在《1844年哲學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指出人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
馬克思重要的思想是:第一,馬克思運用人類學、哲學、政治經濟學相融合的跨學科的宏觀思維方式,論述了人的生命的生產和再生產,提出一種與人的生命活動和生產活動緊密聯繫的宏大的審美觀念。
第二,「兩個尺度」的內涵可以理解為主客體的統一,即客體的「種的尺度」既包括對象的外在的形象因素,也包括對象的內在的本質屬性;作為主體的「固有的尺度」既包括主體的感官需要和「直接的肉體需要」,更包括主體的高級的生命需要,即高級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特別是人的高級的「精神需要」。
第三,這種「固有的尺度」實質上指人所擁有的「本質力量」。
人的生產是自身生命的生產和再生產,即是體現「人的本質力量」和「滿足人的精神需要」的生產。
這種生產能「自由地面對自己的產品」,因為人首先是自由的存在。
人的這種「自由」和動物不同,而是有意識的,是自覺的。
「人是社會存在物」。
人的創造活動,必然把人和對象的外在的和內在的主客體因素,把對象的本質屬性和人的本質力量統一起來,並創造性地運用到對象上去。
理解美的規律,應當從馬克思的相關論述中綜合考慮,美的規律即是能滿足人的高級的精神需要,體現人的本質力量的人的真正的、全面的、自由的、自覺的生命創造活動。
這是一種大美的概念。
第四,這種創造活動的特質是「人不僅通過思維,而且以全部感覺在對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人的生產是全面的「,「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
人對世界的任何一種人的關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思維、直觀、情感、願望、活動、愛——總之,他的個體的一切器官……通過自己的對象性關係,即通過自己同對象的關係而對對象的占有,對人的現實的占有」。
這種完整地、全面地、自由地、自覺地占有自身本質的人,實際上是審美化的人。
第五,在馬克思看來,無論是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生命活動,達到自由、自覺、自為的狀態才是美的。
馬克思把對「美的規律」的探討和人的生命活動、生產活動聯繫起來加以考察。
這種宏觀而又獨特的研究既不同於抽象的、思辨的、空想的烏托邦式的研究,也有別於經驗的、實證的、純粹感性直觀的研究,通過實踐,使人的生命活動的感性元素和理性元素完美融合,使人的生命活動和美的活動有機統一。
馬克思這個具有統領性的思想,指導文藝創作和藝術生產「構造」美的活動,都必須遵循「美的規律」。
注重「審美關係」。
人的自由的、自覺的、有意識的生命活動和生產活動,由生命主客體和審美主客體的交互作用構成審美關係。
馬克思既唯物又辯證地解決了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的相互關係。
片面強調作為審美主體的「人的本質力量的性質」和一味地誇大作為審美客體的「對象的性質」都是不妥當的,而正是由於主體的性質和對象的性質的交互作用形成的審美關係的「規定性」決定作品或產品的性質。
這是「一種特殊的、現實的肯定方式」,構成作品或產品的特殊性質:或表現為審美主客體的統一形態;或向審美客體傾斜,產生現實主義和寫實主義,推向極端,可能滑向機械反映論和庸俗社會學;或向審美主體傾斜,產生浪漫主義、現代主義、表現主義和泛表現主義,加以誇大,勢必導致唯心主義和唯意志論。
馬克思特彆強調審美主體性,描述了審美主體的豐富的開放性結構。
他說,「人始終是主體」,但這種主體性不是黑格爾的「絕對的主體性」或「籠罩在客體性上的主體性」。
作品或產品,從客體方面說,是對「社會生活的表現和確證」;從主體方面說,「以全部感覺在對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人可以在創造和生產的作品和產品中直觀自身,「成為確證和實現他的個性的對象」。
文藝創作和藝術生產都是一種創迼性的生命活動和審美活動。
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創造是一個很難從人民意識中排除的觀念」,「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的對象的本質力量」。
主體具有超強的審美感受能力。
社會的人的感覺不同於非社會的人的感覺。
只是和人的本質客觀地展開的豐富性,主體的人的感性的豐富性,如有音樂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總之,那些能成為人的享受的感覺,即確證人的本質力量的感覺,才一部分發展起來,一部分產生出來。
五官感覺的形成是全部世界歷史的產物。
由於長期實踐的積澱,使感覺逐漸成為理論家。
馬克思對審美關係的科學的系統論述,為當代中國的文藝工作者理解和處理審美主客體關係,提供了可資效仿的典範。
非歷史主義思潮批判
為了推動歷史變革,促進社會進步,馬克思和恩格斯對阻礙歷史發展的形形色色的非歷史化的錯誤思潮進行了嚴肅批判。
德國思辨哲學家脫離生活現實,只是「在純綷的思想領域中」進行反對「詞句」的鬥爭,而不是反對不合理的現實世界本身。
這種「詞句革命論」並不意味著對現實生活環境發生什麼實質性的改變。
從這個意義上說「青年黑格爾派玄學家們儘管滿口講的都是所謂『震撼世界的』詞句,卻是最大的保守派」。
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這種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不同……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形成」,「意識的一切形式和產物不是可以通過精神的批判來消滅的」。
「而只有通過實踐推翻這一切唯心主義謬論所產生的現實的社會關係才能把它們消滅」。
實現歷史變革「靠改變了的環境,而不是靠理論上的演繹」。
德國思辨哲學關於人的解放的理論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哲學幻想和語言幻想。
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反對和否認「純理論領域中的解放」是「世俗社會主義的第一原理」。
各種非歷史化的社會文化思潮都頑強地抵抗歷史變革和社會進步。
諸如封建社會主義、所謂「真正的社會主義」、保守的社會主義等等,都「力圖使歷史的車輪倒轉」。
「『真正的』社會主義」的思辨哲學熱心於法國革命思想的德國化,但由於脫離德國的歷史條件,使法國的革命文獻完全失去了直接實踐的意義,而蛻變為一種「無謂的思辨」。
他們表達的「純粹的意志」,根本不存在於現實界,而只存在於雲霧瀰漫的哲學幻想的太空。
這種社會主義客觀實質上無異於協助「政府用來鎮壓德國工人起義的毒辣的皮鞭和槍彈的甜蜜的補充」。
封建社會主義迷戀宗法式的社會制度,企圖把歷史拉向倒退。
一些封建遺老們「由於完全不理解現代歷史的進程,而總是令人感到可笑」,「為了拉攏人民,貴族們把無產階級的乞食袋當做旗幟來揮舞。
但是當人民跟著他們走的時候,都發現他們的臀部帶有舊的封建紋章,於是就哈哈大笑,一鬨而散」。
一些封建士大夫往往用道德觀點評價歷史,把歷史道德化。
馬克思在《道德化的批評和批評化的道德》一文中說:「在轟轟烈烈的革命時代,在強烈地,激情地否定和背棄的時代,例如18世紀,出現了正直而善良的士大夫,出現了以停滯狀態的田園生活同歷史的頹廢相對抗的素有教養、作風正派」的「田園詩人」。
貴族階級企圖用傳統的「舊善」來懲罰「新惡」。
馬克思批判企圖通過將歷史道德化來把歷史拉向倒退的行徑。
「批判化的庸人」辱罵歷史的發展。
這些眷戀過去的舊人「用田園詩的筆調」,「把已經在所有文明國家中成為嚴峻的社會變革者的先驅者的現實運動,變為安逸的、和平的改變,變為寧靜的、舒適的生活」。
當歷史變革的風暴即將來襲的時候,保守勢力「便發出悲嘆,祈求回到封建主義,回到宗法式生活里,恢復我們祖先的淳樸的風尚和偉大的德行」。
歷史變革的潮流是任何勢力阻擋不住的。
追求自由、幸福和解放的人們應當跟著歷史老人的腳步走向光明美好的未來。
馬克思是偉大的變革家。
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如天地正氣,大義凜然,似日月之光,熠熠生輝。
馬克思永遠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