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濁的大地上,除了腐朽,你別無選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
安史之亂後,顛沛流離數載的大詩人杜甫來到成都浣花溪畔結廬而居。
那時候,杜甫常沿著清澈的浣花溪,走到離他的草堂數箭之地的武侯祠。
武侯祠——它正式稱呼是漢昭烈廟,奉祀的是蜀漢創立者劉備。
但不論是杜甫的唐代還是我的今天,人們卻習慣將它稱作武侯祠,好像諸葛亮不是沾了劉備的光才得以占據一席之地,反而是劉備託了諸葛亮的福。
這時候,杜甫年近半百了。
大半生中,他懷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奔走於長安的豪門富貴之間,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這一切屈辱和辛酸,原本都是為了翼求到一展政治抱負的機會。
但最終,可憐的老杜只當了幾天無權無勢的左拾遺。
當這位傑出的詩人面對武侯祠中肅穆莊嚴的諸葛亮塑像時,遙想起同是文人的諸葛亮在歷史上留下的赫赫功名,老杜心中一定感慨萬千,不能自己。
是的,諸葛亮的確是歷代文人夢想的典範。
面對他,又有幾個文人不感到無地自容乃至痛不欲生呢?除卻那些立志要作世外逸民的隱逸之士外,所有抱著儒家修齊國平理想的文人,無不希望有一個像諸葛亮那樣的機會。
從某種意義上講,諸葛亮已成為歷代文人的一塊心病,面對諸葛亮,大概很少有文人不感到一種的艷羨、婉惜交織的複雜情懷。
杜甫在他的詩作中,屢次寫到這位並沒有取得最後成功的英雄: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世音書漫寂寥。
——《閣夜》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宵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
——《詠懷古蹟》之五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相》
2、
227年,諸葛亮第一次出兵討伐曹魏前夕,向後主劉禪上了一道奏章,這就是著名的《出師表》。
奏章中,諸葛亮回憶了青年時期的生活方式與人生理想:「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
這番話到底是不是諸葛亮年輕時生活理念的真實寫照,現在已不可考。
但估計有一定的矯飾成份:作為一個儒者,修身齊家然後是治國平天下。
諸葛亮本身即是一個典型的儒者,他在南陽隱居,一則避亂,二則等待機會。
從他選擇的隱居之地就可以看出他的深謀遠慮:南陽離首都洛陽既不是太遠,也不是太近,這使諸葛亮能準確及時地獲得朝廷的最新動向,卻又不必捲入其中的紛爭。
南陽同時還是一個人文淵藪之地,當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時人未之許也,唯有南陽那批和他一道隱居的朋友深以為然。
正是在南陽那看似悠閒的隱居期間,諸葛亮和他的朋友們規劃了東漢滅亡後如何重新整治中國的方略。
對此,諸葛亮有一整套想法,這想法既有戰略的高度,也有戰術的可操作。
我們看到,東漢末年諸侯並起之際,知識分子——或曰士大夫,或曰儒者,或曰文人——比以往江山一統時擁有更多發揮才華和政治抱負的機會,因為他們有較多的主公可以投奔,可以像春秋戰國時代的士那樣,此地不合則另走一家。
因而,東漢末年事實上是一個人才大流動時期,一大批傑出人才奔走於諸侯之間,以求終生的富貴和死後的英名。
令人驚訝的是諸葛亮卻一直在隆中隱居,從來不曾跑到任何一家諸侯那裡毛遂自薦。
與他相反,他的好友,同樣為東漢末人傑的龐統卻自個兒跑到劉備那裡求職。
諸葛亮沉靜地坐在草堂上,坐在他的書桌前,好像算準了劉備會來一個三顧茅廬的禮賢下士。
其實,如果我們想到龐統自已跑去找劉備,卻因外表不佳而備受冷落時,就可以明白諸葛亮為何隱居不出,不主動尋找主人——他要的是一種機緣和地位。
只有當劉備三顧茅廬並聆聽其教誨後,諸葛亮才能以一個比劉備年少近二十歲的青年人的身份迅速成為劉氏集團二號人物。
3、
東漢的滅亡是遲早問題。
就像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那樣,東漢滅亡後,割劇的群雄必然要為萬里江山拼個魚死網破。
劉備以其頗有作秀嫌疑的虔誠邀請諸葛亮加入了他那個風雨飄搖的小集團,諸葛亮以他對天下重構的長期思考打動了劉備,成為他最大的砝碼。
諸葛亮的設想是曹操占據天時,三分天下有其二,此誠不可以爭鋒矣;而江東孫氏,國險民附,占有地利,也只能引為外援而不能圖之。
因此,劉備最好的辦法是結束多年的顛沛流離,占有一塊根據地。
這塊根據地的最佳選擇是號稱天府之國的益州,只有占據了益州這塊富庶的根據地,將來才有逐鹿中原的本錢。
這是一個有創意的想法,也是一個很具操作性的想法。
事實上,正是這一想法,使劉備擺脫了寄人籬下的悲慘處境,雖然僅有一州之地,也足以三分天下了。
4、
諸葛亮在離開隆中追隨劉備時,再三告誡他的兄弟看好家園,他將來還要回來的;多年以後,當他位極人臣,身為蜀漢第二號人物時,他在給後主的奏章中又說:「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嬴財,以負陛下。
」
這時的諸葛亮再也無法回到青年時的隆中了,但他卻希望子孫能夠自食其力,囿於農桑。
這到底說明了諸葛亮性格的淡泊(他曾說過淡泊以明志,寧靜而志遠的話),還是說明他一開始就明白自己在打一場根本沒有勝利可能的戰爭,在從事一場知其不可為而為知之的事業?
許倬雲在《從歷史看組織》一書中,以現代企業為喻,為諸葛亮和他一生的事業作了一個形象的定位分析,他說: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預料天下的局面仍大有可為,他沒有想到原本可用的本錢少了一大半,沒有想到要開拓軟市場,也沒有想要借貸。
但是因為董事長做錯事,劉備把荊州的這筆本錢壓在賭桌上,一把輸光了。
關公麥城敗亡,劉備不聽諸葛亮的勸告,集合全國的力量,連營七百里伐東吳,這個意氣用事的豪賭,把本錢折掉了一半。
「換句話說,諸葛亮收拾了殘局,不得不以一半的本錢,做一倍半的買賣——當然辦不到。
劉備董事長做出了這個錯誤的決定,卻要由諸葛亮來收拾殘局,諸葛亮送掉了一條命,卻依然收拾不了。
所以蜀漢之所以敗,並不是敗在阿斗手上,是敗在劉備的一場豪賭,使得諸葛亮總經理無法挽回。
諸葛亮也曉得難以成事,他之所以仍然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是為了在情感上報答劉備,能多做一分是一分。
諸葛亮明知後果,所以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五十四歲就死了。
其實即使他多活二十年,結果也未必改變。
」
5、
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將他和自己視為魚水關係,這自然令身為儒者的諸葛亮生出士為知已者死的決心。
並且,諸葛亮偏偏在人格上又是一個執著隱忍一板一眼皆有法度的人,更使這種決心從下定之日起就其堅如磐石。
不知晚年的諸葛亮在錦官城外,浣花溪旁,是否為一生的選擇後悔過?因為當劉備一意孤行不但失掉荊州而且失掉了蜀漢最基本的國力後,諸葛亮在隆中對所提出的遠大前程早已沒有實現的可能,諸葛亮是否會為此感到跟隨劉備乃是人生的錯誤選擇?
在東漢末年那樣一個群雄割據的歲月里,諸侯間的地位應該說是平等的,都是東漢的臣子,都是天下大亂才雄心勃勃地擁兵自重。
從本質上講,劉備也並不因他和東漢皇帝同一個姓,而且據說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這種後裔在幾百年時間裡早已血淡於水),從而就具有更大的號召力或凝聚力——將劉備稱為皇叔,並認定百姓對他一往情深乃是羅貫中小說家言而已。
諸葛亮在隆中隱居出山之前,他完全可以投靠當時的任何人,這些「任何人」中,曹操身為漢室丞相,本人亦雄才大略,算得上諸葛亮投靠的最佳人選。
此外,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乃至據有河北方面的袁紹,每一位主公都比劉備要有勢力得多。
如果我們像許倬雲那樣以現代企業來形象化三國的話,那麼諸葛亮顯然進了一家業績相當差勁,且後續泛力的公司。
相反,像曹操和孫權這樣的強勢公司,只因他的董事長沒有對諸葛亮來一番虛偽的禮賢下士,諸葛亮竟輕易地將他們放過了。
他決心為劉氏集團打工,並不是出於這家公司是一隻績優股,有著如何光明遠大的未來,而是出於它的董事長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對自己求賢若渴。
因此,諸葛亮感動了。
他改變了苟全性命於亂世的人生規劃,遂許驅馳,從此綁上了劉氏集團的戰車。
因此,中國知識分子也感動了,從此認定士為知已者死,哪怕這個知已乃是謬托,乃是作秀,乃是披著羊皮的狼。
因此,中國知識分子總是在緬懷諸葛亮這位士之楷模時感嘆生不逢時,沒有運氣遇到劉備那麼禮賢下士的好主子。
因此,沒有找到好主子的奴才們總是自怨自艾,在詩詞歌賦里發泄懷才不遇的酸味牢騷。
6、
諸葛亮的《出師表》是千載以來最優秀的文章之一,處於逆境下的孤臣和憤懣之士誦讀不已,為之怒髮衝冠。
一千七百年後,它甚至選入了中學語文教材,它是要我們作一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忠烈之人嗎?
幾年前,我曾寫過一篇短文,即是針對《出師表》而發出來的感嘆。
全文如下:
恍然,錯覺那是一個遠行的父親對留在家鄉的兒子的諄廓教誨。
然而,篇首的「臣亮言」三字,又無情地表明了這只是一個出征的臣子向君父所上的奏章而已。
從指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憊」的危機到「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的規勸,諸葛之心可謂人神共鑒。
其一生擒孟獲,定南方,出祁山,伐中原,的確做到了他所許下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誓言。
然而,恐怕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願相信,自己一生苦心扶持的蜀漢王國,在他死後僅二十來年,就敗在了曾寄予了無限希望的君主劉禪手上。
劉禪的平庸無能與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是人所共知的,連先主劉備臨終向諸葛託孤,也不得不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
劉備的意思似乎是說,如果他的兒子劉禪不能勝任的話,諸葛亮可自作蜀國之君。
不少人讀書至此,大多稱讚劉備的寬宏與氣度。
實則大謬也!這一招正是劉備把諸葛亮推向死心塌地為他的傻兒子作兒子(臣子)賣命的一條毒計。
以劉備一生之虛偽狡詐, 安能不知諸葛亮知識份子氣質中的那種恪守臣道,投桃報李的愚忠思想?豈能不知自己的兒子是扶不起的劉阿斗?劉備這一招欲擒故縱手法便使得諸葛亮絕不敢動廢主自立的「賊心」。
是時,「孔明聽畢,汗流滿面,手足無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
從此,以諸葛亮之智、之聰、之能,竟不得不聽從於劉禪之蠢、之愚、之笨;
從此,一代賢相為了君臣父子那套鬼花樣,竟把自己賣給了劉家王朝,把自己的命運綁在一個平庸王朝的戰車之上……設若當初諸葛亮不為愚忠思想所囿,擇賢主而盡其能,甚或自立為蜀中之主,三分天下究竟歸誰之手,亦未可知也!
儘管諸葛亮一生南征北戰,戎馬倥傯,事必躬親,最終也只落得五丈原一夕秋風,錦官城片片降幡!何也,只因他所從事的事業成功機率幾近於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在人格上是可敬的,在現實中則是可悲的!
歷史是公正的。
它讓劉備之類任何想家天下萬世一系者在愚子笨孫身上作了了結;歷史卻又是不公正的,它讓本該作君主、作父親的人作了大臣、兒子……
7、
竊以為,舊文雖短,但也大體說清了劉備如何以虛偽之舉贏得諸葛亮畢生的忠誠。
大而化之,中國歷史上,帝王們總是有相當的辦法讓那些懷著一腔熱血隨時準備貨賣帝王家的知識分子為他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哪怕他們所忠誠的對象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王八蛋。
在這種慣性式的忠誠中,知識分子的人格萎縮了,知識分子的自主意識消失了,甚至連他們的命運也變得濕潤起來,把厚厚的歷史弄得潮乎乎哭兮兮的。
劉備死後,諸葛亮成為蜀漢的里里外外總當家,劉阿斗是不成才的,他對諸葛亮這位相父除了敬畏便是依賴。
劉阿斗本身既無才能治理天下——在諸葛亮總理國事時,大概也沒有多少機會治理天下,實質上他是一個名譽上的國家元首。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個朝代如果君主年幼,其手下必然就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顧命大臣事實上掌管國家政權。
這些顧命大臣,乃是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政出其門,法出其手,他們往往達到了能廢立君主的地步。
這些人中,大多數人因心懷異志或時勢使之然而凌駕於君主之上,或成了舊王朝的掘墓人,或成了幼主成年後必欲除之而後快的絆腳石。
諸葛亮卻是絕無僅有的例外:劉備白帝城託孤於他,他是理所當然的顧命重臣,但恐怕他連想也沒想過要廢了阿斗自立或另立新君;劉阿斗恐怕也從來沒想過要設計剷除這位相父。
應該說,他和劉阿斗之間的關係要比古往今來眾多幼主和重臣之間的關係親密得多,和諧得多。
但是,以現在的立場來猜測,對身邊有這麼一個嚴肅到了刻板的相父,劉阿斗當然只能恪守父親臨終的囑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不要說不敢窮奢極欲地過把帝王癮,就連花天酒地一場也擔心會挨相父批評。
劉禪本無人君素質,從他後來的樂不思蜀更可以判斷出這傢伙是喜歡縱情於犬馬聲色的。
但在諸葛亮去世之前,翻遍史書也找不到劉禪作惡的證據。
而諸葛亮剛一死,劉禪就看上了某位大臣的妻子,並以皇后召見的名義將這女子騙進宮去。
總之,當諸葛亮這位偉大的相父去世後,劉禪人性中的惡如同岩漿般地壓抑了十數載後,終於噴涌而出。
鼎立的三國中,蜀漢原本最弱,到這時更是雪上加霜。
此外,我們是否也可據上面的原因進一步猜測:其實劉禪一直希望諸葛相父早日歸天,以便儘早得享帝王之樂?那麼,當諸葛亮出師北伐死於軍中的消息傳到成都時,後主劉禪一邊假惺惺地抹眼淚,一邊肚裡卻在想:媽媽的,老子總算是熬出頭了喲。
這猜測並非毫無根據,我們可以從諸葛亮死後的一個細節看出劉禪對諸葛亮的態度。
《三國志》引《襄陽記》稱,諸葛亮死後,蜀人懷其德而請求朝廷為他立廟,劉禪卻以禮秩不合堅決不同意,百姓們只好在成都平原的阡陌間祭祠這位賢相。
不久,又有言官向劉禪建議,即使不在全蜀為諸葛亮立廟,那也該在成都立一廟,但劉禪還是不同意。
步兵校尉習隆和中書郎向充等人再次上表,認為「周人懷召伯之德,甘棠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鑄金以存其像。
」古人如此,而當代則是「自漢興以來,小善小德而圖形立廟者多矣。
」
小善小德也立廟,諸葛亮勞苦功高反不得立廟,這難道不說明劉禪和相父之間有著某種耐人尋味的關係嗎?這兩位上表者也很聰明,他們可能也體察到了劉禪的心態,在表折中勸劉禪為諸葛亮立廟,並不強調諸葛治國之功,而是說立了廟可以「盡順民心。
」
這樣,劉禪總算疙疙瘩瘩地同意了。
多年以後,當杜甫來到成都時,猶自感嘆: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8、
諸葛亮治理蜀國顯示出了天才的管理能力。
但令人驚訝的是,諸葛亮在他注入了後半生大半心血的北伐戰爭中,雖然兩齣祁山,五進中原,但這些連綿起伏的戰爭非但無功,反而造成了蜀漢國力嚴重透支。
以蜀漢之弱勢而不斷進攻強勢之曹魏,並將其作為戰略方針,無論如何都是極其嚴重的錯誤。
但是,這一嚴重錯誤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真的是因為諸葛亮如陳壽所言「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也就是說是由於諸葛亮軍事才能的短板而導致的輕率舉動嗎?但諸葛一生唯謹慎,豈能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那麼,原因就只有一個,即諸葛亮的勉力北伐只是為了向世人證明他忠於自己當初的諾言,忠於當年和劉備在隆中所立下的生死盟約。
一言以蔽之,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只是為了道義上和理想上的堅守。
誠如是,當我們聯想到連年北伐所造成的蜀漢後期朝無直言,民有菜色,而不知禍之將至的可怕現狀時,不能不對諸葛亮的執著和忠貞既感到可敬可嘆更感到可怕可畏。
9、
諸葛亮終於死在了北伐的軍營,其實他本該死在錦官城的相府。
一個最高級別的文官死於戰場,無論如何不是一件值得稱道的事。
但是,後來人又怎能洞悉諸葛亮內心的苦衷?他並不是不知道以小國而擊大國乃是一種下策,也並不是不知道蜀漢的國力無法經得住這般折騰,只是他為了那位三顧茅廬禮賢下士的主公,為了青年時代一個金屬般的諾言,他只能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五丈原的秋風中,當諸葛亮終於閉上了太累的眼睛,蜀漢的喪鐘已然敲響。
從此,日益腐敗的蜀漢面對的是虎視眈眈的司馬氏集團;姜維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北伐更是讓蜀漢雪上加霜。
諸葛亮之死,還意味著自東漢以來數十年間的英雄時代的終結,接踵而來的將是一個後英雄時代。
後英雄時代里,陰謀代替了韜略,卑瑣代替了磊落,謊言代替了真理,促狹代替了寬容。
當鍾會和鄧艾的西征大軍凌厲而來,諸葛亮的兒子和孫子都將在綿竹城下血染沙場,為蜀漢這個蕞爾小國獻上最後一滴殷紅的血液。
野史中載,某大將軍為一位受傷的士兵吮戰瘡,士兵的母親聽說後痛哭不已,她認為將軍此舉已將他的兒子推向了絕路,他的兒子一定會為將軍的這種超乎尋常的關懷而效命至死。
後來,事實果然如同這位聰明卻不幸的母親所料。
以諸葛亮而言,當年劉備三顧茅廬和在白帝城託孤時,他就該知道自己和自己兒孫的結局——劉備就是那位吮戰瘡的將軍。
但智慧的諸葛亮,卻無法把控他的命運。
這片雲霄中的羽毛雖然輕盈而恰到好處的乘風飛行,但當大風靜止下來時,它只能墜落於污濁的大地。
污濁的大地是一切高尚或卑鄙,純潔或污穢的事物的最後歸宿。
在污濁的大地上,除了腐朽,你別無選擇。
劉備是如何讓諸葛亮綁為其賣命一輩子的?
諸葛亮在離開隆中追隨劉備時,曾再三告誡他的兄弟要看好家園,他將來還要回來。而多年以後,當他位極人臣,身為蜀漢的第二號人物時,他在給後主的奏章中又說:「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
劉備如何將諸葛亮綁上戰車為其賣命一輩子?
諸葛亮在離開隆中追隨劉備時,曾再三告誡他的兄弟要看好家園,他將來還要回來。而多年以後,當他位極人臣,身為蜀漢的第二號人物時,他在給後主的奏章中又說:「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
劉備是如何將諸葛亮綁上戰車為其賣命一輩子
諸葛亮在離開隆中追隨劉備時,曾再三告誡他的兄弟要看好家園,他將來還要回來。而多年以後,當他位極人臣,身為蜀漢的第二號人物時,他在給後主的奏章中又說:「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
揭秘劉備為何能諸葛亮為其賣命一輩子的?
諸葛亮在離開隆中追隨劉備時,曾再三告誡他的兄弟要看好家園,他將來還要回來。而多年以後,當他位極人臣,身為蜀漢的第二號人物時,他在給後主的奏章中又說:「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
劉備是如何將諸葛亮綁上戰車為其賣命一輩子
諸葛亮在離開隆中追隨劉備時,曾再三告誡他的兄弟要看好家園,他將來還要回來。而多年以後,當他位極人臣,身為蜀漢的第二號人物時,他在給後主的奏章中又說:「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
劉備是如何將諸葛亮綁上戰車為其賣命一輩子
諸葛亮在離開隆中追隨劉備時,曾再三告誡他的兄弟要看好家園,他將來還要回來。而多年以後,當他位極人臣,身為蜀漢的第二號人物時,他在給後主的奏章中又說:「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
劉備是如何將諸葛亮綁上戰車為其賣命一輩子
諸葛亮在離開隆中追隨劉備時,曾再三告誡他的兄弟要看好家園,他將來還要回來。而多年以後,當他位極人臣,身為蜀漢的第二號人物時,他在給後主的奏章中又說:「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
劉備是如何讓諸葛亮綁為其賣命一輩子的?
諸葛亮在離開隆中追隨劉備時,曾再三告誡他的兄弟要看好家園,他將來還要回來。而多年以後,當他位極人臣,身為蜀漢的第二號人物時,他在給後主的奏章中又說:「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