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死後,顧炎武等人為什麼把埋葬崇禎的思陵稱為攢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崇禎十六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帶領農民軍打進了明朝首都,攻占了紫禁城,四面楚歌的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於煤山,明朝隨之宣告滅亡。

崇禎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崇禎的屍體被發現,陪同崇禎一起上吊的還有太監王承恩。

李自成帶領的大順軍隊把朱由檢和周皇后的屍棺移出宮禁,在東華門示眾。

最後由昌平當地士紳出資安葬在田貴妃墓中。

沒過多久,多爾袞帶著八旗勁旅入關,趁機趕走李自成,順治在紫禁城內登基,在明十三陵給崇禎皇帝簡單修建了一座陵墓,起名思陵。

但是,在有氣節的明朝遺臣中,卻給埋葬崇禎的思陵起了另外一個名字「攢宮」。

明崇禎皇帝思陵遺址

首先提出給崇禎陵墓「更名」的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語言學家顧炎武。

顧炎武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613年7月15日),一生以匡扶明朝為己任,崇禎死後,曾經在南明政權中任職。

顧炎武一生曾經多次拒絕同僚的推薦,拒絕入朝為官,以表達對明朝的懷念,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初九(2月15日),70歲的顧炎武去世。

之所以給崇禎帝陵起名為「攢宮」,正和他時刻不忘明朝的忠義氣節有關。

顧炎武

顧炎武一生當中,曾經「十謁明陵」,並寫下了遊覽明十三陵的見聞錄《昌平山水記》。

在書中,顧炎武說「宋朝南渡之後,埋葬在會稽的宋朝皇帝的陵墓都叫「攢宮」,意在將來一雪國恥之後歸葬到中原,攢宮一詞,在中國古代專指為了暫時埋葬棺槨而建設的臨時建築。

況且,按照《春秋》的說法,君王被殺,如果不給被殺的君王報仇的話,名義上是不能稱為「葬」的,所以,雖然此時的崇禎已經入土為安,但是一來大仇未報,作為明朝的臣子,稱呼先帝崇禎的墳墓為「攢宮」更為妥當。

粱份《帝陵圖說》中的思陵

顧炎武的觀點提出之後,得到了明末文人的推崇,熙四十二年(1703)明末著名地理學家,已經年屆70的梁份徒步拜謁位於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在對十三陵進行了五天的詳細考察,粱份繪製詳細的陵區圖——《帝陵圖說》,他在《帝陵圖說》中也說「烈皇帝(崇禎)殯于田妃墓,國恥未雪,不謂之攢宮不可也!以陵稱不可也!」

崇禎皇帝朱由檢

雖然顧炎武的這一觀點被明末清初的知識分子廣泛認同,但終究胳膊擰不過大腿,康熙末年,隨著朱三太子朱慈炯被康熙凌遲,明朝的正統皇族血脈被斬斷,人們對明朝的感情也逐漸模糊了。

而埋葬崇禎的陵墓,也一直被稱為思陵,直到今天。


溝通需要日積月累,感謝您關注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