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鄴滄桑》連載十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鄴滄桑》系列之十三

作者/黃超

第二章 漢末●曹魏篇

唯才是舉,廣攬人才

一、思賢若渴,求賢心切

曹操能夠雄霸中原,除了其具備一些其他的因素外,更主要一條是他在用人方面明顯高於孫權、劉備等軍事集團。

他在選用人才方面也有他精闢的見解和獨到的眼光,可以概括為「唯才是舉、不拘一格」。

他曾經多次下令,公開向天下求賢。

他針對東漢選官的積弊,以無畏的膽略,把「德行」、「名節」、「門第」等迂腐無用的選才標準一掃而光。

在建安十五年(210年)春天發布的《求賢令》中,他指出:「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建安十九年(214年)又下了第二道《舉士令(一作敕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屆年他已63歲,行將就木,但他求賢之心愈切,再次下了第三道《舉賢勿拘品行令》,令中更明確指出對那些「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從這三道求賢令,明確看出他對人才的重視和愛惜,把人無完人,慎無苛求,把才重一技、用其所長和只用人才、不用庸才的思想推到了頂峰,這充分表現了他在用人方面有超越別人的氣魄和膽識。

為了統一天下,治理國家,他提出了「明揚仄陋、惟才是舉」的用人方針和「為國失賢則亡」的深刻理論。

從建安十五年(210年)至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三次下令求賢來看,他這種對人才的思賢若渴,在歷史上也並不多見。

第一道《求賢令》:「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令中:「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指的是管仲,這個人很愛財,相府造得比桓公還好,所以說不廉。

「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 指的姜子牙。

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指的是陳平,這個人據說和嫂子有染,當官的時候誰給他送禮誰就升官,誰不送,誰就貶退。

無知,是人名,姓魏名無知,舉薦陳平給劉邦的人。

為求賢才,他在鄴城還專門設立了「招賢館」(現在鄴城遺址南5公里處有一村名叫「招賢村」據說那裡就是當年曹操設招賢繹館的地方)。

唐代詩人李百藥曾在《魏都》一詩中有:「南館招奇士,西園引上才」的名句,就是對曹操當年招賢納才功德的頌揚。

由於他重視人才,愛慕人才,惟才是舉。

只要是賢才,他都來者不拒,將其招至帳下為己所用。

鼎盛時期,他身邊戰將如雲,謀士成列,這為他雄霸中原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知人善任,不拘一格

曹操選拔人才,不拘一格,凡是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才,不論出身尊卑,一律加以重用。

就是說,打仗的時候,哪怕你臭名遠揚,但只要本領高強,一樣委以重任;治國的時候,則講求道德。

他還主張打破傳統觀念,廢除固有做法,到民間去直接選拔人才。

在他看來,對人才「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他反對當時的「任子」廉士制度,首先排除了徵辟察舉制。

他說到做到,在自己的活動實踐中,堅定不移地照這個方針去做。

他「知人善察,難眩以偽,拔于禁、樂進於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其餘拔出細微,登於牧守者,不可勝數。

」曹操自陳留起兵以來,先後起用了不少有才能的文官和武將。

其中不少是出於「細微」之家的,像張遼、徐晃、樂進等出身都很貧賤的,後來都被曹操提拔當了大將。

當然,對世族門閥出身的人,只要有才,曹操也並不排斥。

曹操在知人善任方面也有出色表現,郭嘉在分析曹操十勝、袁紹十敗時曾經指出:「紹外寬內忌,所任唯親戚,公外簡內明,用人唯才,此度勝也。

」 比如曹操並不因為外人忠於舊主或對自己諂媚而模糊選才用才的標準。

蔡瑁、張允賣國求榮,曹操雖一時利用,但心中卻早有處置。

漢中楊松,貪財賣主,獻城給曹操,仍被曹操斬首示眾。

而對忠貞的張遼、文聘,棄暗投明,曹操慧眼識才,不僅由衷讚賞,而且加官晉爵,委以重任。

特別是晚年,重用與自己意見相左而非常有才華的司馬懿,最終實現統一中原的願望,把唯才是舉的思想運用到完美無缺的境地。

歷史上曹操是「唯才是舉」的典範, 曹操用人不計前嫌,不念舊惡,一如既往地加以重用。

像在袁紹手下的陳琳,曾為袁寫檄文罵曹操及其父、祖,後歸順曹操,曹操「愛其才而不咎」,仍予以信任,讓他起草重要的文書。

有張良之才的武威人賈詡在曹操攻打張繡時,曾為張繡出謀獻策,陷曹操於重圍。

曹操身受重傷,曹昂、曹安民、衛隊長典韋、坐騎「絕影」皆戰死。

官渡之戰初,袁紹致書賈詡,聯結張繡,夾擊曹操。

張繡以袁紹勢強且與曹操有仇欲結袁紹,賈詡果斷堅決地謝絕袁紹使者,並提出三點理由勸張繡歸降曹操。

張繡聽從賈詡建議歸降曹操後,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他善於在實踐中選拔人才,比如郭嘉等人。

從這些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曹操思賢若渴,為了實現自己的霸業,不拘一格,廣攬人才,知人善任,能用度外之人。

三、禮賢下士,善待人才

操頒布的三道《求賢令》,被眾多的人奉為古代愛才的範例,常常使後世懷才不遇者自恨生不逢時,不得其主。

例如,攻克冀州後,他令人遍訪冀州賢士,求賢若渴。

他不僅對主動投靠自己的人高薪聘請、尊重有加,而且對敵營中的人才也喜愛備加:比如,見許褚「威風凜凜」,心中暗喜,見賈詡「應對如流,甚愛之」,然後想方設法爭取過來為己所用。

事實上這些人都為曹魏集團建立豐功偉績。

他愛才情深,常常產生對人才的深深惜憐,他的數哭郭嘉、典韋,令捧讀者不禁潸(shan)然垂淚,感動不已。

他宴飲長江,以真摯動人的詩歌傾訴自己日夜渴望人才的心情,他以「山不厭高,水不厭深」自比,抒發自己禮賢納士的博大胸懷,希望歸附自己的人才越多越好。

為了真正得到關羽的心,曹操可謂用心良苦,先是親自到轅門迎接,緊接著贈送金銀財寶,還送錦作戰袍,送護髯錦囊,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美女十人,金帛無數,更贈赤兔寶馬,封官漢壽亭侯,真可謂費盡心機。

及至關公掛印封金,千里回歸之時,一聲「雲長去矣!」流露出他留人不住、得而復失的萬般無奈和惋惜之情。

即使在關羽千里走單騎追尋劉備的途中,曹操仍然贈送盤纏和錦袍,還派人沿途打招呼放行。

對敵方陣營的一名將領,曹操能做到這個程度,真是仁至義盡,實在是難能可貴。

曹操愛惜人才,他不但喜愛武將,也珍惜文才;不但喜愛本營壘的人才,也喜愛敵對營壘的人才;不但喜愛可以為我所用的人才,也喜愛不能為我所用的人才。

他討厭徒有虛名的彌衡,反感只有小聰明的楊修,不容有才無德的呂布等等。

曹操正是由於他珍惜人才,善待人才,才團結籠絡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為我所用,這是曹操能夠最後勝利的重要因素。

他先後收羅了許褚、張遼、徐晃等勇武雙全的人,注重用誠心去感化他們,使之成為自己的忠臣與得力幹將。

在《三國演義》第十二回中,當許褚被曹操手下捉來見時,有這樣一節精彩的描述:「操下帳,叱退軍士,親解其縛,急取衣之,命坐,問其鄉貫姓名。

」短短几十個字,一個慈祥的老者形象,一個禮賢下士、愛才惜才的形象躍然紙上。

曹操心中,只要是人才,他都「不忍傷之」,並「決計招之」,這是他一貫的做法和作風。

當曹操得知許攸來投時,他更是喜出望外,「不及穿履,跣足出迎。

遙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共入,操先拜於地」。

他善待忠臣,勝於自己的親人。

他被迫斬呂布的謀士陳宮,卻用棺槨厚葬,並養其家屬。

同樣,他被迫殺袁紹的謀士沮授時,嘆曰:「吾誤殺忠義之士也!」命厚禮殯殮,為之建墳安葬於黃河渡口,題其墓曰「忠烈沮授之墓」。

愛將典韋戰死後,「又設祭祭典韋,操親自哭而葬之,顧謂諸將曰:『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曹操在這裡表現出的對人才尊重之情實在令人感動。

一年之後,曹操路過典韋的墓地,他情不自禁地「於馬上大哭」,並大設祭筵,弔奠典韋亡魂。

遇到像曹操這樣真情對待下屬的主子,他的手下怎麼會不忠心耿耿、拚死效力呢?我想,這是曹操能夠成功的關鍵,也是他的聰明過人之處。

曹操識才、用才、愛才、聚才的理念和行為,就是在今天也很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戰敗袁紹,告訴你如何成就霸業!

縱觀三國史,人才之爭更勝於地盤之爭,成大事者,皆因得人,人才不僅是戰爭的需要,更在治國中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曹操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他十分清楚「爭天下必先爭人」,誰想要爭霸天下,誰就得羅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