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諸葛亮寫給他兒子的信,一生學問都濃縮在這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片來源網絡

真正的智慧,無論經歷多久,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它都可以穿越時空,讓人讀來依舊受益匪淺!三國時期諸葛亮一生輔助蜀國兩代君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他晚年才得一子,取名瞻,字思遠,意在自己的兒子「志存高遠」,看諸葛亮在知命之年裡,是如何教兒子人生哲理。


.

諸葛亮給兒子的信: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

圖片來源網絡

孔明寫給他兒子的信,僅僅八十六個字,但言簡意賅,微言大義;而在歷史的今天,很多家庭也延續這種思想「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不僅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 做人要學會寧靜

「靜以修身」、「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心境平靜是修身和學習的基本,靈魂的安頓,才能讓自己的境界有所提升。

  • 做人要學會節儉

「儉以養德」,在這個節奏日益加快的消費時代里,所有人都熱衷消費,有時候消費超出自己承受的範圍,這是不可取的。

而諸葛亮指出「儉以養德」,更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品德高尚的人,往往是那些懂得勤儉節約之人。

圖片來源網絡

  • 做人要善於學習

「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相信沒有人天生就是成功者,每一位成功者都是通過不斷學習的積累,尤其是在當前信息快速的今天,每一個商機都是靠學習來發現的,換一句話說,你比別人慢一步,你就錯過了機會。

其實學習不難,拿起一本書,行走在鄉間小路上,同樣是學習,不要讓懶惰成為你失敗的藉口,從這一刻起開始,每一步都是成功之路。

  • 做人要有志向。

「非志無以成學」;我們常常認為興趣是第一位,但事實上志向比興趣更重要。

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志向,這將會是長期支撐我們學習的恆久推動力。

圖片來源網絡

  • 做人需要懂得勤奮

「怠慢則不能勵精」;做任何事情,勤奮是比不缺少的重要因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種機器懈怠的態度不能引領我們走向成功之路,守株待兔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天道酬勤,才是當下成功必備的品質。

  • 做人要學會惜時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人生在世時間很短,運氣好也就這短短的幾十年;每個人心中有一個未完成的列單,理想你今年幾歲了?是不是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去做了?是不是還有很多遺憾沒有去訴說?那美麗的地方,你是不是又因為某些原因推遲了?那麼下一次,你還會推遲嗎?背上背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路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的一世學問,都濃縮在給兒子的一封信中

諸葛亮曾經給兒子寫過一封信,全文僅僅八十六個字,但言簡意賅,微言大義,讀來使人如沐春風,又如醍醐灌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讀讀諸葛亮的這封家信,在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沉下心來,且聽古人良言的淡定與從...

諸葛亮的一世學問,都濃縮在給兒子的一封信中

真正的智慧,可以穿越時空,歷久彌新,54歲的諸葛亮教給兒子的道理,今日讀來,依然讓人受益匪淺諸葛亮曾經給兒子寫過一封信,全文僅僅八十六個字,但言簡意賅,微言大義,讀來使人如沐春風,又如醍醐灌頂。...

諸葛亮的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86個字寫出處世方法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