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兒童閱讀能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早期閱讀應從何時開始

我們跟一些兒童心理學家、生理學家都有過接觸。

根據專家的意見,小孩子越早接觸圖書越好。

早到什麼程度呢?有的專家說,懷孕以後就可以胎讀。

所謂胎讀,就是母親用很優美的聲音朗讀詩歌,但是這跟聽音樂胎教相比效果怎樣,專家還在探討中。

有些專家也提出來,兒童閱讀,就是耳濡目染的過程,小孩眼睛一睜開會看世界,耳朵能聽到聲音,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最初級的閱讀。

因此有的專家提議,在小孩3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有聲有色」的兒童閱讀,因為3個月的小孩已經能分辨聲音和顏色了。

所以,兒童早期閱讀應該從3個月大就開始。

有的專家說,真正的兒童閱讀應該從3歲開始,因為3歲的小孩已經有一定的自主能力。

中國有句俗話叫「3歲看大」。

3歲,是一個很重要的標誌性的年齡,好多兒童讀物都定位於0-3歲,這算是最初級的閱讀階段;3-7歲是第二個階段。

所以,兒童閱讀不怕早,但是閱讀方式要科學。

幫助兒童讀書的方法

在幫助兒童讀書的方法方面,我總結了一下,共三句話:

第一句話,啟迪兒童閱讀的興趣。

要讓兒童讀好書,首先要讓他有興趣來讀書。

第二句話,養成兒童閱讀的習慣。

有興趣了才能有習慣,養成習慣很重要。

仔細想想,我們都是從兒童走過來的,一個好習慣影響人的一輩子。

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長大後也就永遠跟書分不開,所以養成習慣很重要。

啟迪兒童的興趣要從耳濡目染開始,要從玩、聽、看開始,慢慢啟迪孩子的興趣。

養成閱讀的習慣要從親子共讀開始,要定時。

我跟好多家長也交流了,最好的時間是飯後或者睡前,因為飯後、睡前家長有空,平常上班沒有時間。

另外,雙休日一定要劃出一塊時間來跟自己的小孩一起閱讀,比如逛公園逛累了,或者逛之前先給孩子讀一會兒書,慢慢地小孩就知道逛公園之前必須讀書,養成這種習慣非常重要。

第三句話,促進兒童快樂閱讀、健康閱讀。

通過啟迪興趣、養成習慣,使他很高興地、很健康地閱讀。

讀好書不怕重複,所以要讓他讀得滾瓜爛熟,像過去背唐詩、背宋詞一樣,隨口就能背上來。

另外,小孩子如果能牢牢地記住幾個故事,一輩子都受用。

孩子小時候讀書如果能記住20~50個經典故事,那一輩子應對社會問題就很輕鬆了,而且隨著經歷的拓寬,會越來越理解書中的意思。

家長要叫小孩記住一些優秀的故事,像圖畫書中的故事。

假如小孩看了《愛心樹》,他就會知道連樹都這麼有愛心,何況是人呢?小孩記住幾個事,長大會受益匪淺。

父母可以引導小孩讀好書,還要不斷地表揚他、鼓勵他,當然不能太寵他。

有的家長跟我講,他把圖書中的故事變成家庭情景劇,在家裡演,我覺得這個做法非常好。

他們看了《喜羊羊與灰太狼》,爸爸扮灰太狼,自己扮喜羊羊,這也挺有趣的,可以增強孩子閱讀的興趣。

如何使用圖畫書

人類社會對少年兒童充滿著厚愛,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給小孩,所以現在無論是在國際上還是在國內,面向少年兒童的出版物都是最精美的、最好的。

兒童是充滿好奇心的,他們的想像力超過我們成人的想像力。

舉個例子,以前我到印度去,看到印度有一本少兒圖書,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有個小孩很喜歡上學,但是他的學校離家很遠,需要趕路,而且天不亮就要出發,於是在黑夜裡他老是磕磕碰碰,他還是克服困難趕到學校,但是已經遲到了。

他的這種精神感動了神,神對這個小孩說:「你很勇敢,我可以給你一份禮物。

」最後小孩要的禮物是大人想像不到的。

小孩說:「神啊,請你讓我腳上長一個眼睛,讓我走路的時候可以不踢到石頭、不摔跤,可以及時地趕到學校去上課。

我把這本書帶回來,給我的小孫女看。

大人看來看去沒有看到書中的小孩腳上長著眼睛,但我的小孫女一眼就看到了,所以小孩跟成人的觀察力是不一樣的。

我剛剛說的意思就是,父母引導小孩閱讀有很多好的辦法,要針對孩子的認知特點。

對於好動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玩具書或有聲讀物(能玩的、能聽的)是比較適合的,可以從這方面開始引導,或者找動作性強一點的圖書給他閱讀,就是趣味性更強的圖書。

如何引導好動的男寶寶閱讀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引導

孩子的注意力都是分散的,沒有一個小孩天生就會乖乖地聽父母的話,而且越是好動的小孩越聰明。

現在需要的是採取一定的辦法,把小孩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所以父母平常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他不高興讀的時候不要強迫他讀,他願意讀的時候一定要吸引他讀。

選書很重要。

假如父母選的書小孩看得枯燥無味,跟他不對路,那就不行了,所以一定要重視選對書。

大人知道小孩喜歡什麼,就先從他喜歡的書入手,然後慢慢擴大範圍。

養成習慣了,孩子就會跟家長一起閱讀。

6歲的孩子牴觸有文字的讀物怎麼辦

這說明他不太喜歡語言。

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家長應該多下一點功夫。

假如孩子不喜歡語文,家長可以跟學校的語文老師溝通一下,了解他為什麼不喜歡,因為語文老師肯定很清楚,孩子是不喜歡朗讀、不喜歡背誦,還是不喜歡寫作、不喜歡造句……跟老師商量一下,找找原因在哪裡,才可以慢慢在家裡引導他。

比如他不喜歡造句,家長可以在出去玩的時候和孩子邊走邊說:「春天到了,花兒開了,你覺得造個什麼句子好?」比如孩子不喜歡寫作文,父母親可以幫助他在寫作文方面下點功夫。

如果他不喜歡背書,父母就帶頭背一背,以身作則地引導他對語文產生興趣。

父母要肯定他能學好,要鼓勵他學好。

怎麼引導好記性的寶寶看書

我有一個點子,這樣的小孩,可以啟發他自己編故事。

舉個例子,有一個小朋友的父母、姥姥帶他到動物園玩,小孩子很高興,進了動物園就跟動物打招呼:「長頸鹿,你好啊,你怎麼吃東西的?」見了大象就問:「你在幹什麼?」他走了一圈,問了半天,動物園裡沒有一個動物回答。

孩子問姥姥為什麼動物都不說話,姥姥一下子受啟發了,讓他把這件事編成故事——《動物園裡為什麼只有我在說話》,然後把這個故事講給其他小朋友聽,其他小朋友就知道了,動物園裡的動物是不會說話的,動畫片里的動物會說話是人類賦予它們的,這樣孩子的認知水平就提高了。

有的小孩很可愛。

吃火鍋時不小心把湯濺到裙子上,過了一會外面下大雨了,孩子就跑到外面淋起雨來。

家長問怎麼回事,孩子回答:「裙子髒了,我洗裙子呢。

」這種故事都是小孩自己的故事。

小孩不但會讀,還會創造故事,我們應該讓孩子獨立創造一些故事出來,自己講給小朋友聽,這樣不但能激發他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激發他創造的積極性。

伴隨著這個過程,小孩的閱讀興趣也越來越大,知識面會越來越寬,對世界的認識會越來越豐富多彩。

3歲前識字重要嗎

3歲前識字不重要,5歲後識字重要。

有專家分析3歲前主要是感受,主要是教小孩自己來感覺,5歲左右是識字的重要時期。

早期閱讀的注意事項

讀書是越早越好,但讀書有它的規律性,揠苗助長是不行的,同時你不去及時地澆水、施肥也是不行的。

我們要按照科學發展的原理,從粗線條開始,逐步細化、深化。

孩子3個月了,不妨拿畫面大的、有點音響效果的書、好玩的書,叫小孩看看。

孩子3歲了,可以給他讀有點故事的,跟他一邊讀一邊講,親子共讀,看他自己能讀到什麼程度。

孩子5歲了,可以加上有文字的,教他學點算術、識字。

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段,有針對性地實施閱讀養成,配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我衷心地希望所有的家長、小孩都有好書讀,所有的家長、小孩都會讀好書,讓兒童閱讀成為當代社會的新時尚。

(選自《新湘評論》)

近期熱文

偉人也是在磨鍊中成長的

端午節的正確打開方式,你知道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

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教過的很多孩子不喜歡讀書,不會讀書。為了讓孩子們喜歡上讀書,採取了各種方法引導,但這些孩子們很少有人能夠堅持做到,都是為了應付老師和家長,在網上或者其他書里摘抄的內容作為讀書...

孩子不愛學習?不愛閱讀?怎麼辦?

家有「煩書郎」的爸爸媽媽們該怎麼辦呢?難道就由著孩子的性子來?當然不能。其實,父母可以先為孩子選擇好的書籍,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再在日常生活中巧妙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煩書郎」迅速愛上閱讀。但...

好父母應當對孩子說:愛讀書的孩子才有出息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讓人們獲得很多生活中得不到的知識和經驗。讓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是每位父母所期望的。如何引導孩子主動讀書,是每位父母非常關心的問題。針對這一點,父母要懂得在這個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