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符救趙的侯贏說以自剄報答信陵君時,信陵君為何對此又毫無反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竊符救趙發生在戰國時期,公元前257年,秦軍率領大軍圍困趙國的都城邯鄲,於是趙國求救於魏國,但是秦軍強大,魏國一時之間不敢出兵相救,於是竊符救趙的一場好戲就發生了,在戰國時期盛行養士的風氣,魏國的信陵君手底下就養了三千多,這其中就包含了侯贏和朱亥,而侯贏和朱亥就是這場好戲的主角之一。
信陵君禮賢下士招攬侯贏:
根據《史記-魏公子列傳》記載,當時魏國有一位隱士,名叫侯贏,這個時候侯贏已經七十歲,官職是大梁的一位看守小吏,此人胸有韜略,但是卻並不自我張揚,反倒是非常甘願當個看守小吏,信陵君聽說之後,對此人大有興趣,有一次信陵君大擺筵席,等客人都做好,他卻帶著馬車到夷門去請侯贏,期間侯贏找個藉口去看朋友
,把信陵君丟在一邊不管,直到到了信陵君家中侯贏才起身對信陵君說:我只是個看門的人,公子竟委屈車馬去接我,本不該去找朋友聊天,沒想到公子大度竟陪我一起,這次宴會之後,侯贏就成了信陵君的上客。
侯贏獻計竊符救趙:
公元257年,秦軍圍困趙國都城,於是派信使來魏國求援,魏王派晉鄙率領十萬大軍前去,秦王得知消息變威脅魏王,魏王因懼怕秦國報復,於是下令按兵不動,信陵君不願看見趙國被滅,於是回家帶上門客去援助趙國,臨走之時見到了侯贏,於是就把自己要去做得事向侯贏說了一遍,沒想到侯贏說:公子你就去吧,我就不陪著你去了。
信陵君率眾出夷門後,越想越不對勁,我平時對你夠好的,這次我去九死一生,你不願一起去也就算了,為何對我一言不發。
於是回頭想要去質問侯贏,沒想到侯贏卻等在門口接應,侯贏說:我料定公子一定會回來的,公子重名士,此世人皆知,如今遇到困難,不充分的發揮名士名士用,卻要帶著他們去送死,這和拿肉往虎口裡面填有什麼區別呢?
於是信陵君向侯贏請教,侯贏就給信陵君獻計奪兵符,信陵君依計行事,從魏王的寵姬那裡求助拿到了兵符,準備前往晉鄙那裡去奪取兵權,率領軍隊救趙,在出發的時候,侯贏又說,公子此去晉鄙不一定會把兵權交給你,不妨把主亥帶上,他是大力士,晉鄙交出兵權也就罷了,如果不交,事急從權,可以讓主亥殺了他。
在一切安排妥當之後,侯贏對信陵君說:我年歲已高,就不能陪你一起去殺敵了,不過我會計算公子的行程,當你到達晉鄙營地之後,我會面向北方自剄以報答公子愛重之情。
到了之後,晉鄙果然不肯交出兵權,於是朱亥便殺死了晉鄙,最後信陵君率領軍隊,成功擊退了秦軍。
侯贏為何自剄?
-
筆者觀點:戰國時期的「士」基本人生準則,用司馬光的話來說就是士為知己者死。
從侯贏接受信陵君的禮遇的時候起,他就非常清楚這份禮遇的代價是什麼,侯贏畢生追求的信念,一種為人處事的原則,為此哪怕付出生命,信陵君的禮遇對自己的人生升華,有著巨大的機遇,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提供了機會,所以侯贏用結束生命來實現自己「修身」的最高境界。
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在戰國時期還沒出現,但是這並不妨礙信陵君有如此的信念!所以信陵君並沒有阻止侯贏自殺。
無與倫比的戰國賢公子-信陵君
有一個人連鼎鼎大名的漢高祖劉邦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當年劉邦每次經過大梁城都要去祭拜下,還特意命令五戶人家世世代代守信陵君的墳墓,一年四季伺候著他,由此可見,他的影響力非同一般。事實,真是如此。
信陵君竊符救趙:竟是讓一個女人竊取的兵符
信陵君竊符救趙《信陵君竊符救趙》來自於《史記·魏公子列傳》,它主要記敘了信陵君禮賢下士和竊符救趙的經過,這一小短文表現出了信陵君謙遜作風和救人脫困的義勇精神。
我們也曾經是戰鬥民族,七十老翁一招擊退百萬大軍
新春秋導讀:現在很多一說戰鬥民族就起到俄羅斯、美國,其實中國古代的漢人才是戰鬥民族。早在張湯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之前,春秋戰國時期更是人人尚武,豪氣干雲。
戰國四公子之首——信陵君魏無忌(上)
魏無忌,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異母弟。因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於信陵,所以後世皆稱其為信陵君。他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戰國四君子。
信陵君魏無忌有哪些故事 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魏無忌
戰國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在他的身上我們仿佛看到了戰國自周天子失勢後,丟失已久的操守和職業道德。他是高高在上的皇族子弟,但是他卻從不拿自己的身份說事,作為一個有故事的人,戰國因為有了信陵君而變得異...
成語「竊符救趙」和戰國四公子之一信陵君的故事
信陵君名魏無忌,是魏昭王的兒子,魏安釐王同父異母的弟弟,被後世列為戰國四君之首。公元前259年,秦國再出十萬大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邯鄲告急。平原君趙勝說服楚王出兵救趙,但魏國十萬大軍卻一直在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