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清廷於危亡卻自稱是讀詩作文的料,你知道曾國藩的文學成就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都知道曾國藩,他組建湘軍,力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領銜清代中興四大名臣,是軍事家、政治家;大家也肯定知道曾國藩修身治家頗有一套,《曾國藩家書》暢銷不衰,成為後人效仿其修身齊家的寶典;有副對聯概括曾國藩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雖有些過譽,但「立德立功立言」不虛,單說曾國藩的文學成就,也是不俗。

圖片來自網絡

曾國藩晚年曾和自己的門人說出心聲:「老夫本是讀詩作文的料,奈何現在如此。

」他初入翰林院時夢想著以文章聞名於朝野,目標是「有所謂躬行實踐者,始知范、韓可學而至也,馬遷、韓愈亦可學而至也,程、朱亦可學而至也。

」在文學方面起碼要有韓愈的成就,然而理想與現實終究是有差距,深入官場的他事務太多,然而「古文一事,平日自覺頗有心得,而握管之時不克殫極思,作成總不適意。

但是他堅持不懈地讀書。

「廿三史每日讀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早歲有志著述,自馳驅戎馬,此念久廢,然亦不敢遂置詩書於不問。

每日稍閒,則取班、馬、韓、歐諸家文舊日所酷好者,一溫習之,用此以養吾心而凝吾神。

」憑藉嚴格自律和閱讀,曾國藩對文字的見識自成一格。

論文章的氣場,曾國藩強調:「文章之道,以氣象光明俊偉最難而可貴。

如雨初晴,登高山而望曠野:如樓俯大江,獨坐明窗淨几之下,而可以遠眺:如英雄俠士裼裘而來,絕無齷齪猥鄙之態。

此三者皆光明俊偉之象。

」這是說文章要大氣通達不可拘謹猥瑣。

論文章的「體」,他說:「為文者,或無所專注,無所歸宿,漫衍而不知所裁,原不能舉其體,則謂之不成文。

」無論是長篇巨製,還是短章小品,藝術上必須是完美的有機體,好比畫一個人,大而四肢全體,小而衣褶面紋,都要完整。

論文的情感,他指出:「凡作文詩,有情極真摯,不得不一傾吐之時,然必須平日積理既富不假思索,左右逢源。

其所言之理,足以達胸中至真至正之情。

」所以他在「立言」方面建樹頗豐,著有《求闕齋文集》、《詩集》、《讀書錄》、《日記》、《奏議》、《家書》、《家訓》等。

圖片來自網

曾國藩說人生有三樂,第一樂是「讀書聲出金石,飄飄意遠」,尤其是「李杜韓蘇之詩,韓歐曾王之文,非高聲朗誦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不能探其深遠之韻。

」他一生編了兩部大書,《十八家詩鈔》和《經史百家雜鈔》,這兩部書皆耗時達十餘年。

研究曾國藩的專家唐浩明說,曾國藩在政務叢雜、戎馬倥傯之際,花費極大心血與精力來編前人的詩文,是因為他從心裡喜歡文學!

在古文方面,曾國藩繼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自稱「國藩之粗解文章﹐由姚先生啟之也。

」但也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

對桐城派主張的義理﹑考據﹑詞章﹐加以補充並強調了「經濟」的重要,在編《經史百家雜鈔》時﹐補充了姚鼐《古文辭類纂》的缺陷﹐擴大桐城派古文學習的源流﹐主張為文少禁忌﹐奇偶並用。

他讓弟子黎庶昌編《續古文辭類纂》要包括經﹑史﹑子﹑集﹐以補姚鼐《古文辭類纂》所沒有的。

他在桐城派的基礎上創立湘鄉派,成為湘鄉派創始者。

圖片來自網絡

曾國藩研究專家唐浩明說,曾國藩為後人留下三百二十餘首詩、一百四十餘篇文章、一百七十餘副聯語;他的詩作被稱為開拓了晚清的宋詩運動。

他的文章,被公認為代表晚清桐城文派的最高成就。

這樣的曾國藩,是你想像中的那個「曾剃頭」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人物 | 曾國藩仕途成功的背後

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國藩曾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啥?看不懂?就是手握重權很大很大的官啦~)關於這個牛人,中學時代的歷史課本就講過不少,今天要說的,是他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