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伐蜀時,劉禪明明手握10萬大軍,卻為何直接開城投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壽春平叛後,魏國已經好幾年沒打過什麼大仗了。

司馬昭正考慮終結吳、蜀的事宜,如果要想先滅吳國,就必須造戰船練水軍,難度明顯比滅蜀國要大一些。

若是先滅了蜀國,再借巴蜀增出一隊兵馬順流而下,配合南下大軍多管齊下夾圍吳國,那就容易多了。


於是,司馬昭分兵三路先去滅蜀國,由於姜維的抵抗,鍾會被擋在劍閣外無法前進。

可就在此時,劉禪一槍不放直接投降了,要知道當時的蜀漢兵力《三國志》中記載:「帶甲將士十萬二千」。

也就是說劉禪手明明上有10萬大軍,可卻為何直接放棄抵抗而選擇投降呢?

其實,主要有兩大原因:

其一,魏軍過於強大。

要知道,魏國滅蜀那是抱著必勝的信心。

派出鍾會、鄧艾等人18萬大軍三路進發。

雖說姜維給力,抵擋住了一路大軍。

但其他兩路大軍,蜀國根本沒抵擋住,以至於兵臨都城。

誰說劉禪有10萬將士,但戰鬥力絕對沒有魏軍的強悍,不然也不會這麼輕易讓敵軍把都城圍了。

而且敵軍都已經威脅到都城了,朝廷上下早已人心惶惶,大家想的不是如何去抵抗,恐怕都是想著如何才能活命。

其二,大勢所趨。

從大的方面來說,魏國統一已經是早晚的事情,這種大勢不是弱小的蜀國能夠逆轉的。

即使劉禪有心抵抗,恐怕最終結果也是回天乏力。

再者當年劉備在蜀地建國,本來就屬於殖民地的性質,而且自從劉備死後,朝廷荊、益兩派矛盾加深,蜀地老百姓對於劉氏的統治並沒有多大的感情。

以至於魏軍兵臨城下,大家沒有抵抗的慾望,因為在他們看來,最後誰統治都一樣,無非就是換個皇帝而已,只要能保證他們平安就行。

對於劉禪來說,雖不是什麼傑出的帝王,但這個道理他懂。

再說自己已經六十來歲了,經不起折騰。

還不如順勢投降,自己也可以落個好下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降鍾會姜維謀大計,誅鄧艾衛瓘報私仇

綿竹一戰,諸葛瞻戰死,姜維軍隊遠在百里之外的劍閣與鍾會相持不下,成都已經是門戶大開。此時蜀國朝廷卻很熱鬧,兵臨城下,君臣開始討論怎麼逃命,是投奔孫吳呢,還是逃到南中呢,或者向鄧艾投降。有的人說孫...

只有野心不識套路的大將是誰

司馬昭發起的滅蜀之戰,一開始很多人是並不看好的,這其中就包括鄧艾。但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的鐘會卻認為蜀國可取。並且做了一些軍事上的準備,促使司馬昭下定了伐蜀的決心。

劉禪為什麼輕易地投降曹魏,逃亡不行嗎?

用堅毅不撥的精神,去忍受降臨在別人身上的災難,那是最容易不過的事。——毛姆在讀三國後期劉禪投降魏國大將鄧艾時,看到很多人慷慨激昂地發表著大義凜然的觀點,要求劉禪堅持抵抗,不能投降。要按古代天子死...

鍾會起兵討伐司馬昭為什麼會失敗

熟讀三國我們知道司馬昭在魏國掌權之後,不久就讓鍾會鄧艾等人率大軍入蜀準備一舉拿下蜀國,後來蜀漢後主劉禪向魏國大將鄧艾投降,蜀國宣布滅亡。這時候魏國的伐蜀大軍主將為鍾會,鍾會見鄧艾搶了首功於是就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