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好初中數學的方法與策略,希望能給家長和學生一點啟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數學是初中階段的三大主科之一,它在初中的學習科目中,占據了主要地位。

面對著初中數學裡的圓、三角形、四邊形、函數、根式、有理數、方程組、不等式等等,也許有很多同學會覺得頭疼,初中數學趣學網編輯為了讓同學們能夠好好複習,考出優異的好成績,特此匯總了涵蓋整個初中數學的知識點、各種精選練習題、經典試題、中考真題,願同學們多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對於廣大中學生來說,數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學習成績,數學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

步驟/方法

深刻理解概念。

概念是數學的基石,學習概念(包括定理、性質)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許多同學只注重記概念,而忽視了對其背景的理解,這樣是學不好數學的,對於每個定義、定理,我們必須在牢記其內容的基礎上知道它是怎樣得來的,又是運用到何處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運用它來解決問題。

多看一些例題。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老師在講解基礎內容之後,總是給我們補充一些課外例、習題,這是大有裨益的,我們學的概念、定理,一般較抽象,要把它們具體化,就需要把它們運用在題目中,由於我們剛接觸到這些知識,運用起來還不夠熟練,這時,例題就幫了我們大忙,我們可以在看例題的過程中,將頭腦中已有的概念具體化,使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徹,由於老師補充的例題十分有限,所以我們還應自己找一些來看,看例題,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內涵。

我們看例題,就是要真正掌握其方法,建立起更寬的解題思路,如果看一道就是一道,只記題目不記方法,看例題也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每看一道題目,就應理清它的思路,掌握它的思維方法,再遇到類似的題目或同類型的題目,心中有了大概的印象,做起來也就容易了,不過要強調一點,除非有十分的把握,否則不要憑藉主觀臆斷,那樣會犯經驗主義錯誤,走進死胡同的。

要把想和看結合起來。

我們看例題,在讀了題目以後,可以自己先大概想一下如何做,再對照解答,看自己的思路有哪點比解答更好,促使自己有所提高,或者自己的思路和解答不同,也要找出原因,總結經驗。

各難度層次的例題都照顧到。

看例題要循序漸進,這同後面的「做練習」一樣,但看比做有一個顯著的好處:例題有現成的解答,思路清晰,只需我們循著它的思路走,就會得出結論,所以我們可以看一些技巧性較強、難度較大,自己很難解決,而又不超出所學內容的例題,例如中等難度的競賽試題。

多做練習。

要想學好數學,必須多做練習,但有的同學多做練習能學好,有的同學做了很多練習仍舊學不好,究其因,是「多做練習」是否得法的問題,我們所說的「多做練習」,不是搞「題海戰術」。

後者只做不思,不能起到鞏固概念,拓寬思路的作用,而且有「副作用」:把已學過的知識攪得一塌糊塗,理不出頭緒,浪費時間又收穫不大,我們所說的「多做練習」,是要大家在做了一道新穎的題目之後,多想一想:它究竟用到了哪些知識,是否可以多解,其結論是否還可以加強、推廣,等等,還要真正掌握方法,切實做到以下三點,才能使「多做練習」真正發揮它的作用。

必須熟悉各種基本題型並掌握其解法。

課本上的每一道練習題,都是針對一個知識點出的,是最基本的題目,必須熟練掌握;課外的習題,也有許多基本題型,其運用方法較多,針對性也強,應該能夠迅速做出。

許多綜合題只是若干個基本題的有機結合,基本題掌握了,不愁解不了它們。

在解題過程中有意識地注重題目所體現的出的思維方法,以形成正確的思維定勢。

數學是思維的世界,有著眾多思維的技巧,所以每道題在命題、解題過程中,都會反映出一定的思維方法,如果我們有意識地注重這些思維方法,時間長了頭腦中便形成了對每一類題型的「通用」解法,即正確的思維定勢,這時在解這一類的題目時就易如反掌了;同時,掌握了更多的思維方法,為做綜合題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多做綜合題。

綜合題,由於用到的知識點較多,頗受命題人青睞。

做綜合題也是檢驗自己學習成效的有力工具,通過做綜合題,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彌補不足,使自己的數學水平不斷提高。

「多做練習」要長期堅持,每天都要做幾道,時間長了才會有明顯的效果和較大的收穫。

如何對待考試

學數學並非為了單純的考試,但考試成績基本上還是可以反映出一個人數學水平的高低、數學素質的好壞的,要想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以下幾個方面的素質是必不可少的。

功夫用在平時,考前不搞突擊,考試中需要掌握的內容應該在平時就掌握好,考試前一天晚上不搞疲勞戰,一定要休息好,這樣,在考場上才能有充沛的精力,考試時還要放下包袱,驅除壓力,把注意力集中在試卷上,認真分析,嚴密推理。

應試需要技巧,試捲髮下來後,應先大致看一下題量,大概分配一下時間,做題時若一道題用時太多還未找到思路,可暫時放過去,將會做的做完,回頭再仔細考慮,一道題目做完之後不要急於做下一道,要再看一遍,因為這時腦中思路還比較清晰,檢查起來比較容易,對於有若干問的解答題,在解答後面的問題時可以利用前面問題的結論,即使前面的問題沒有解答出來,只要說清這個條件的出處(當然是題目要求證明的),也是可以運用的,另外,對於試題必須考慮周全,特別是填空題,有的要註明取值範圍,有的答案不只一個,一定要細心,不要漏掉。

考試時要冷靜,有的同學一遇到不會的題目,腦袋立刻熱了起來,結果,心裡一著急,自己本來會的也做不出來了,這種心理狀態是考不出好成績的,我們在考試時不妨用一用自我安慰的心理:我不會的題目別人也不會,(俗稱精神勝利法)或許可以使心情平靜,從而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當然,安慰歸安慰,對於那些一下子做不出的題目,還是要努力思考,儘量能做出多少就做多少,一定的步驟也是有分的。

初中數學知識的記憶方法

記憶是知識的倉庫,學過的知識記得牢,積累的知識就豐富,而豐富知識的積累將為創造型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因此我們每一個小學教師都應該重視學生記憶力的培養,教給學生記憶的方法。

許多數學知識,不僅需要學生理解,更要讓學生記住它。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學生記憶數學知識的效果呢?下面介紹幾種方法。

歸類記憶法就是根據識記材料的性質、特徵及其內在聯繫,進行歸納分類,以便幫助學生記憶大量的知識。

比如,學完計量單位後,可以把學過的所有內容歸納為五類: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和容積單位;重量單位;時間單位。

這樣歸類,能夠把紛紜複雜的事物系統化、條理化,易於記憶。

歌訣記憶法就是把要記憶的數學知識編成歌謠、口訣或順口溜,從而便於記憶。

比如,量角的方法,就可編出這樣幾句歌訣:「量角器放角上,中心對準頂點,零線對著一邊,另一邊看度數。

」再如,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數的大小變化,「小數點請你跟我走,走路先要找准『左』和『右』;橫撇帶口是個you,擴大向you走走走;橫撇加個zuo,縮小向zuo走走走;十倍走一步百倍兩步走,數位不夠找『0』拉拉鉤。

」採用這種方法來記憶,學生不僅喜歡記,而且記得牢。

規律記憶法即根據事物的內在聯繫,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來進行記憶。

比如,識記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的化法和聚法。

化法和聚法是互逆聯繫,即高級單位的數值×進率=低級單位的數值,低級單位的數值÷進率=高級單位的數值。

掌握了這兩條規律,化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規律記憶,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對所學的有關材料進行加工和組織,因而記憶牢固。

列表記憶法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識記材料列成表格,達到記憶之目的。

這種方法具有明顯性、直觀性和對比性。

比如,要識記質數、質因數、互質數這三個概念的區別,就可列成表來幫助學生記憶。

重點記憶法隨著年齡的增長,所學的數學知識也越來越多,學生要想全面記住,既浪費時間且記憶效果不佳。

因此,要讓學生學會記憶重點內容,學生在記住了重點內容的基礎上,再通過推導、聯想等方法便可記住其他內容了。

比如,學習常見的數量關係: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這三者關係中只要記住了第一個數量關係,後面兩個數量關係就可根據乘法和除法的關係推導出來。

這樣去記,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提高了記憶的效率。

聯想記憶法就是通過一件熟悉的事物想到與它有聯繫的另一件事物來進行記憶。

學習初中數學應掌握的方法

一、掌握預習學習方法,培養數學自學能力

預習就是在課前學習課本新知識的學習方法,要學好初中數學,首先要學會預習數學新知識,因為預習是聽好課,掌握好課堂知識的先決條件,是數學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預習可以用「一划、二批、三試、四分」的預習方法.「一划」就是圈劃知識要點,基本概念.「二批」就是把預習時的體會、見解以及自己暫時不能理解的內容,批註在書的空白地方;「三試」就是嘗試性地做一些簡單的練習,檢驗自己預習的效果.「四分」就是把自己預習的這節知識要點列出來,分出哪些是通過預習已掌握了的,哪些知識是自己預習不能理解掌握了的,需要在課堂學習中進一步學習.

二、掌握課堂學習方法,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課堂學習是學習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環節,要堅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手到:就是以簡單扼要的方法記下聽課的要點,思維方法,以備複習、消化、再思考,但要以聽課為主,記錄為輔;

耳到:專心聽講,聽老師如何講課,如何分析、如何歸納總結.另外,還要聽同學們的解答,看是否對自己有所啟發,特別要注意聽自己預習未看懂的問題;

口到:主動與老師、同學們進行合作、探究,敢於提出問題,並發表自己的看法,不要人云亦云;

眼到:就是一看老師講課的表情,手勢所表達的意思,看老師的演示實驗、板書內容,二看老師要求看的課本內容,把書上知識與老師課堂講的知識聯繫起來;

心到:就是課堂上要認真思考,注意理解課堂的新知識,課堂上的思考要主動積極.關鍵是理解並能融匯貫通,靈活使用.對於老師講的新概念,應抓住關鍵字眼,變換角度去理解.

三、掌握練習方法,提高解答數學題的能力

數學的解答能力,主要通過實際的練習來提高.數學練習應注意以下幾點:

1.端正態度,充分認識到數學練習的重要性.實際練習不僅可以提高解答速度,掌握解答技能技巧,而且,許多的新問題常在練習中出現.

2.要有自信心與意志力.數學練習常有繁雜的計算,深奧的證明,自己應有充足的信心,頑強的意志,耐心細緻的習慣.

3.要養成先思考,後解答,再檢查的良好習慣,遇到一個題,不能盲目地進行練習,無效計算,應先深入領會題意,認真思考,抓住關鍵,再作解答.解答後,還應進行檢查.

4.細觀察、活運用、尋規律、成技巧.

四、掌握複習方法,提高數學綜合能力.

複習是記憶之母,對所學的知識要不斷地複習,複習鞏固應注意掌握以下方法.

1.合理安排複習時間,「趁熱打鐵」,當天學習的功課當天必須複習,無論當天作業有多少,多難,都要鞏固複習.

2.採用綜合複習方法,即通過找出知識的左右關係和縱橫之間的內在聯繫,從整體上提高,綜合複習具體可分「三步走」:首先是統觀全局,瀏覽全部內容,通過喚起回憶,初步形成知識體系印象,其次是加深理解,對所學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最後是整理鞏固,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3.突破薄弱環節的複習方法.要多在薄弱環節上下功夫,加強鞏固好課本知識,只有突破薄弱環節,才利於從整體上提高數學綜合能力.

一種非常好的數學解題方法

考試前,尤其是面臨重要考試時,老師都會諄諄告誡莘莘學子們一條非常重要的答題方法--------會答的先答,不會答的後答。

事實證明,這個方法是使考試獲得成功、出奇制勝的法寶。

但到了今天,這件法寶在許多同學身上不靈了,考試居然達不到平時寫作業的水平,讓同學們確實倍感困擾。

三輪解題法就是解決怎樣在考試時發揮出自己最佳水平的一種方法。

它的理念是以我為主,以發揮出考試最佳狀態為本,按照分輪次解題的要求,構建自信、有序。

可控的機制平台,拓展自我進步、成功的輕鬆空間,實現應試能力的跨越。

三輪解題法要通過以下七點實現:

1.對考試成功的標誌要有明確的認識

初中生身經無數次的考試,有成功也有失敗,有考順之時,也有彆扭之日。

那麼什麼是考試成功的標誌呢?有人說是分數,有人說是名次,還有人講只有超過某人才算……其實分數也有絕對值和相對值,絕對值是拿你自己的分數與及格線、滿分線等比較的結果。

相對值是將你自己的分數放在個人、班級、年級、全市等參照系中衡量其相對位置的結果。

正是由於選擇的參照系不同,有的同學越比信心越足,越比幹勁越大,越比越樂觀;而有的同學則越比越沒信心,越比對自己越懷疑,越比熱情越低。

我的觀點是,考試成功的標誌有兩條:一是,只要將自己的水平正常發揮出來了,就是一次成功的考試。

二是,不要橫向與其他同學比,要縱向自己與自己比。

按著前述《良性循環學習法》中提到的,只要將第一類問題消滅到既定目標,就是一次成功的考試。

2.確定考試目標

有資料顯示,每年中考考砸的考生約占25%。

因此考試前確定目標時,雖然你心中有了上述兩條考試成功的標誌,但是對於第一條,你千萬不要以為我可以100%的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出來,這才叫正常發揮,更不要幻想超常發揮。

而應該按三層遞進模式實施你的目標。

三層遞進模式就是:第一要保證不考砸。

第二要正常發揮。

正常發揮就是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出80%,發揮出80%已經很不簡單了,發揮出80%無疑是沒考砸。

第三要向更高標準邁進,就是在保證已發揮出80%以後,再向發揮100%努力,再向超常發揮進發。

雖然看似簡單的三層,但我提出的是:不砸→80%→100%→超常。

你若考試一上來,就想100%發揮,超常發揮,就可能出現全盤皆輸的慘局。

那麼保證實施三層遞進模式的一種最佳方法就是——三輪解題法。

3.第一輪答題要敢於放棄三輪解題法的第一輪是,當你從前往後答題時,一看這題會,就答。

一看這題不會,就不答。

一看這題會,答的中間被困住卡殼了,就放。

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

為什麼。

「會答的先答,不會答的後答』到了考場就做不到呢?要害在會與不會之間,難在會與不會的判定上。

你想,會的題這很清楚。

不會的題也很明了。

但恰恰有些題是你乍一看會,一做起來就卡殼,或者我不能立即得出結論,我需要看一看,思考思考、演算演算、琢磨琢磨……真是欲行不能,欲罷不忍。

每每都是在這不知不覺中喪失了寶貴的時間,每次考試都覺得時間不夠用,稀里糊塗地敗下陣來。

「會答的先答,不會答的後答」作為一條原則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但若同時將它當作考試方法,因為它僅是定性地指出了方向,定量分析不清楚,缺乏可操作性,所以出現有人用它靈,有人用它不靈;有時靈,有時就不靈的現象。

尤其是重要的考試,每題必爭,每分必奪,哪道題都不想輕易放棄,哪一問都想攻下來,哪一分都不想丟的時候,就往往失靈。

而「三輪解題法』是一種定量的方法,量化清楚,可操作性強。

當第一輪做完,有一個重要的環節——

4.敢於休息30秒

當按著會做的則解,不會做的則放,卡殼的也放的方法,從前做到最後一道題之後,要敢於休息30秒。

而且這個休息一定是老老實實地休息。

比如,可以看看窗外的自然景觀,樹在搖曳,鳥在飛翔等。

也可以想想自己喜歡的流行歌曲、電視劇等,當然不能想得太遠,如果你想出十集去,考試早結束了。

還可以採取一些深呼吸放鬆法、自我深度松馳法、積極的自我暗示法等。

當然也可以什麼都不想,就是閉目養神。

在休息過程中要注意一點,採用什麼休息方法悉聽尊便,但千萬不要想自己沒做上來的某道題。

為什麼要用敢於休息30秒的「敢於」兩字呢?是因為絕大多數同學每每都覺得時間不夠,哪還敢擠出時間休息呀!其實恰恰相反,因為考試是高度的耗氧活動,對腦力、體力消耗很大,經過一段時間便會出現疲勞的現象,此時若*意志力來堅持,效率自然不高。

經過休息就會使腦力得到恢復,使體力得到補充,經休息後再投入到解題過程中會高效發揮,所以敢於休息的同學反而時間就夠了,這就是辯證法。

這也正是俗話所說「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

敢於休息30秒也是心理狀態提升的體現。

考試時有的同學一聽到其他同學快速翻頁的聲響就著急,眼睛的餘光一看別的同學答得較快就發慌……現在我能做到不為所動,不被所引,我還敢於主動休息。

急答出現差錯,穩答一次成功,孰優孰劣是不言自明的道理。

心理狀態的提升需要一個磨鍊過程。

敢於休息30秒,就是心理狀態走向成熟的開始,因此一定要敢於休息。

休息後進人第二輪。

5.第二輪查缺補漏

第一輪將會做的題都做了,休息後還有沒有會做的題了呢?回答是肯定的。

依據有兩條:一條是實踐的依據;一條是理論的依據。

任何一名高三學生幾乎都曾有過這樣的考試經歷,在考試過程中某道題不會,不得不放棄了,但當答到後邊某處時,忽悠一下想起前邊那道題該怎麼做了。

或者是答到後邊某道題,或者看見一道題的某句話、某個符號等,立刻喚醒了記憶,產生了頓悟,激發了靈感等,前邊那道題就做出來了。

這就是實踐的依據。

考試時,從答題開始到達到考試最佳思維狀態即圖中①點處需要一個上升過程,但是達到最佳思維狀態後,有些人還能下來,如碰到一道4分左右的小題,自以為能做出來,但摳了半天就是做不出來,心情一團糟,這時絕不是最佳狀態了,這時思維狀態就下降了。

有人一落千丈,如圖中①點至②點沿虛線至④點處所示。

也有人下降後還能升上去,再度達到最佳思維狀態,如圖中②點至③點處。

而我們希望的理想狀態是,角大點,儘快達到最佳思維狀態,當達到最佳思維狀態後,一直持續到考試結束。

由於第一輪將會做的題做了,這時你的思維狀態在0~①點之間,而決不會是①~②~④點之間。

因此,經休息後仍舊有會做的題。

實踐和理論都證實,做過第一輪後仍舊會有能解出來的題。

那麼這時如第一輪所述,一看這題會,就答。

一看這題不會,就不答。

一看這題會,答的中間卡殼了,就放。

這樣從前做到最後一道題,接下來要再次敢於休息30秒。

怎樣休息前文已有詳述不再贅述。

6.第三輪換思路解題

休息以後,要從前到後檢查一遍自己做過的題。

檢查通過後,從理論上講,你已經將自己的水平100%的發揮出來了,但實際上是80%。

因為你檢查雖然通過了,可還存在你沒檢查出來或檢查錯了的可能性,所以說是80%。

雖然是80%,但已經很不簡單了。

在一次考試中,能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出80%就是一次成功的考試。

你看體育競賽,你觀奧運會,有多少運動員,有多少運動隊積多年訓練之精華,蓄埋藏4年之心愿,只為了場上一搏。

這一搏往往是發揮出平時訓練水平的80%就可以取得勝利,就可以拿牌。

對發揮出80%,你一定認識到,我的水平已經發揮出來了,我就是這個水平。

我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父母,對得起……但如果這時考試還沒結束,還有時間,也沒有必要檢查第二遍,這時決不能滿足80%,要向100%進發,向超常發揮努力,做那些沒做上來的題。

但是做是做不出來了,已經做過兩輪都沒做出來,說明是難點,是「硬骨頭」。

對於難點和「硬骨頭」採用常規做法已經不行了。

這時要攻,要向難點和「硬骨頭」發起總攻。

那麼如何攻呢?可用換思路解題法來攻。

換思路解題法是基於這樣的思考,當你解題時,僅僅將題做對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知道此題有幾種解法,哪種是優化的解法才算優秀。

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解題時想起了這題出自哪章哪節,老師講這點時是如何強調的,此題是考哪個或哪幾個知識點,老師出這題想考什麼……此時答這題感覺非常有把握,解題非常順。

這就是靈感。

其實靈感也沒有什麼神秘,誰都曾經在考試過程中迸發過靈感的火花。

當然如果你甚至能看透某題的陷阱和迷惑在哪裡,你就是頂尖高手了。

總之,此時已是不攻白不攻,不得白不得,攻一步進一寸,得1分是1分的時候了。

但要換思路,看看哪題能攻下來攻哪題,哪點能拿下來拿哪點。

想想它是出自哪章哪節?老師想考哪個知識點?各點之間是什麼關係……這時要放飛你的記憶能力、領悟能力、多向聯想能力、逆向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

這時新的思路就有可能被打開,興奮點就可能被激活,靈感的火花就可能如年三十的禮花一樣在空中綻放。

同學們,大膽嘗試吧!你曾經有過的靈感定會一次次再現。

7.變三輪解題法為自定理

三輪解題法是一種全新的考試答題方法,是經過實踐驗證的科學、合理、有效的考試答題方法。

認識掌握並運用了三輪解題法的同學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

但應用三輪解題法卻要因人」而異,因科而異。

若想靈活運用三輪解題法,第一要認識它的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第二要實踐,沒有多次的實踐是不能掌握這樣一種全新的方法的;第三要總結,看看自己究竟是三輪好,還是二輪妙,或是四輪高。

中間的兩次休息,多長時間為宜。

總之,絕不是一輪到底,不管會不會的題都要跟它拼上三、五回合的從小學沿用至今的考試答題方法了。

這是一種全新的分輪次解題方法。

對不同的科目,應用三輪解題法也應有所差異。

比如數、理、化等是這樣的三輪。

而語文則應該是閱讀題之前是一輪,做完就要檢查結束。

然後閱讀題是一輪,最後一輪全身心地寫作文。

理想狀態是作文寫完,剩餘時間少於5分鐘。

如果剩多了,說明你前邊的時間分配不合理,要改進。

英語、歷史。

政治、地理等的三輪也要因科而異。

這樣,經過實踐一總結一再實踐一再總結循環往復,什麼時候形成一套你自己得心應手運用自如的分輪次解題法,什麼時候你用自己的名字將其命名為某某定理,這時你才是真正掌握了三輪解題法。

此時你的精力主要用於過程的完善,過程的完成,忽略結果,你就能取得勝利。

這時你才會感到考試是無憾的、考試是輕鬆的、考試是愉快的、考試是幸福的。

考試會使你信心越來越強,考試會使你思維越來越活躍、考試會使你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考試會使你的應試能力實現跨越。

初中生學習方法指導:如何分析試卷

作為學生,不可避免都要考試,上一篇我講到了如何考試,介紹了試卷答題的藝術。

知識不一定代表高分數,高手的過招在於細節。

你會如何對待試卷呢?孩子在考完試後,最期望知道的就是分數,批完試捲髮到手裡,第一是看紅紅的分數,然後看下錯了哪些題,這時,有些人開始捶胸長嘆了,娘啊,這次太馬虎了,太粗心了!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原來是粗心。

老師講試卷時,少數人出錯的題目一般不會講,個別錯誤個別提醒即可,重點講出錯多的題目,出錯的學生聽了,了解了,覺得會做了,於是萬事ok,覺得下次應該不會出錯了,其實只是了解了個大概當下會了。

有的同學將錯題謄到了錯題本上了,在旁邊註明了自己的原因——五花八門,粗心馬虎大意——如果出現這個原因你就犯了大錯了,這不是你出錯的原因,背後的東西你還沒有總結出來,是規範化的解題不到位。

試卷講完後絕不是簡簡單單的放起來,等下次複習時,拿出來再看看錯題。

試卷的利用對於掌握知識,提升自己至關重要,是總結所學知識點的過程。

我將從下邊幾個方面說明下如何對待用好試卷,如何從試卷中提升自己成績:

第一、對於老師講試卷

老師一般都會講解試卷,題目往往有多種解題思路,每個人的切入點也不太相同,所以,老師講解試卷時,如果發現老師的切入思路,做題方法和自己的不同,需要好好聽聽老師的方法,記錄下來。

如果老師的切入點跟自己相同,要看看老師的解題步驟是否規範,每一步是否合理,老師是怎麼從上一步拖出下一步的,看老師對得分點的把握。

第二、對於錯題本

一般每次考試出錯的題目,多數同學都要專門寫到出錯本上,有些人是直接將正確的答案寫到上邊,後邊寫上自己出錯的原因。

這對比性不太強,建議用下邊這樣的格式:

左邊:試卷上自己最初的做法(甚至老師的評語)

右邊:自己重做的最標準答案

然後在這個題目下邊寫出自己做題時出錯的原因,不是簡單的粗心大意,這背後實際就是是否步驟合理,是否習慣得當,並且標明自己改進的方法。

錯題本,記錄了自己出錯的所有問題,是自己失敗經驗的總結,吸取經驗,努力改進便可以提高成績。

第三、分析試卷

一份卷子是對本章或者多章知識點的綜合考核,它是最好提升工具,可以檢查你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老師講完試卷後,自己要對試卷總結,拿數學來說,即使最簡單的選擇題,我們做對了,但是當時有可能是排除法,畫圖法做的,背後的知識點是什麼,我們可能了解但是絕不是很透徹的,考完了,講解完了,這時候就是自己分析試卷提升自己的時候了。

一道題一道題分析,看看這道題考了什麼知識點,這個知識點的解題方法通常有幾種,容易考的角度有幾種,有機會的也可以借同學的試卷看看,看他們錯在哪裡了,當時怎麼錯的。

建議能夠組織小規模的這種交流,每個人可以介紹試卷中自己做的不錯的題,介紹自己的想法,如果有能力的可以這麼做。

一份試卷分析完,自己要知道考了多少知識點,有些知識點是重複考察的,但考察側面可能不同,解決的方法也不同,這總結出來就是收穫,同時可以強化自己對這種知識點的理解。

試卷的知識點分析總結可以寫到試卷上,妥善放好,隨時可以拿出來看看。

第四、多份試卷綜合分析

單一試卷的分析總結是提升的一方面,縱向的總結則是更大的總結。

尤其是綜合考試,譬如初三、高三的綜合的考試,拿出10套圈子,可以對比下,看看選擇題中的題目都是怎麼布置的,哪些題目是經常出的,意味著考的幾率比較大,這類題都從哪些角度考,全都總結出來,填空題也可以利用這種做法去做。

對於計算題,可以將10套卷子中的這方面的題全都總結到一張紙上,然後自己去做一遍,對比這些同知識點應用的考題,哪些方法不同,這樣,通過這樣的總結,做題,歸納方法,就將這一類題掌握了。

這類縱向的比較總結,通常是初三、高三班用的比較多的。

總之,將試卷的知識點分析清楚,提煉題目後邊的通用方法,然後將不同試卷中的同類題總結,可以專門將這些同類題目謄寫到一個地方(一頁紙,或幾頁紙,留出做題的空間),自己重新思考,這就是集中提升的。

考試,考的是知識點的應用,一個人掌握的知識點是固定的,建議每位同學自己時常做總結,每周每個月都要列出來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點有多少,有哪些是熟悉做題比較慢,而且容易出問題的,還有哪些是不會做,一做就錯的。

只有將所有的知識點都量化,每次考試掌握自己所設定提升的知識點分數,這就是進步。

很多同學不知道怎麼提升分數就是因為沒有量化知識點,量化分數。

考試是一門藝術,試卷分析也是一門藝術。

如何學習也是要學習的,學會了學習,還應該總結,只有總結了才是自己的東西,只學不總結,你學到的東西放到了哪裡就不知道了。

學習方法很多,學習的目的是掌握知識點,而不是為了學習學習方法,這是最基本的,所有的同學應該以這個為前提,不要過度追求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發展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失敗是成功之母」,但一定程度上「成功也是失敗之母」!

初中數學學習法:有疑必問「事半功倍」

學會學習,掌握學習規律和學習方法,以培養索取知識的能力,乃是當今青少年學習中十分重要的任務,只有憑藉著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針對初中數學學習,有以下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閱讀理解目前初中學生學習數學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不善於讀數學教材,他們往往是死記硬背。

重視閱讀方法對提高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新學一個章節內容,先粗粗讀一遍,即瀏覽本章節所學內容的枝幹,然後一邊讀一邊勾,粗略懂得教材的內容及其重點、難點所在,對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記號。

然後細細地讀,即根據每章節後的學習要求,仔細閱讀教材內容,理解數學概念、公式、法則、思想方法的實質及其因果關係,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再次帶著研究者的態度去讀,即帶著發展的觀點研討知識的來龍去脈、結構關係、編排意圖,並歸納要點,把書讀懂,並形成知識網絡,完善認識結構,當學生掌握了這三種讀法,形成習慣之後,就能從本質上改變其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了。

二、提高聽課質量要培養會聽課,聽懂課的習慣。

注意聽教師每節課強調的學習重點,注意聽對定理、公式、法則的引入與推導的方法和過程,注意聽對例題關鍵部分的提示和處理方法,注意聽對疑難問題的解釋及一節課最後的小結,這樣,抓住重、難點,沿著知識的發生髮展的過程來聽課,不僅能提高聽課效率,而且能由「聽會」轉變為「會聽」。

三、有疑必問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辦法學習過程中,遇到疑問,抓緊時間問老師和同學,把沒有弄懂,沒有學明白的知識,最短的時間內掌握。

建立自己的錯題本,經常翻閱,提醒自己同樣的錯誤不要犯第二次。

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淺議初中生數學學習差的原因

初中階段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兩極分化非常嚴重,學習差的學生占的比例較大,特別在初中二年級表現得尤為明顯。

那麼,造成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預防嚴重分化?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被動學習。

許多同學進初中入後,還像小學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

表現在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於記筆記,沒聽到「門道」。

2、學不得法。

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

而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後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繫,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

也有的晚上加班加點,白天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視基礎。

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常輕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麼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但對難題很感興趣,以顯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鶩遠,重「量」輕「質」,陷入題海。

到正規作業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

4、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不適應數學學習要求。

初二階段是數學學習分化最明顯的階段。

一個重要原因是初中階段數學課程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有了明顯提高。

而初二學生正處於由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過渡的又一個關鍵期,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抽象邏輯思維方式,而且學生個體差異也比較大,有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快一些,有的則慢一些,因此表現出數學學習接受能力的差異。

除了年齡特徵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師沒有很好地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學要求去組織教學活動,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適應性。

二、減少學習分化的教學對策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如果能在學習數學中產生興趣,就會形成較強的求知慾,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

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很多,如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並讓其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創設一個適度的學習競賽環境;發揮趣味數學的作用;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藝術等等。

2、教會學生學習

(1)加強學法指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反覆使用的方法將變成人們的習慣行為。

什麼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向學生做了如下具體解釋,它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

(2)制定計劃使學習目的明確,時間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穩紮穩打,它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

但計劃一定要切實可行,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執行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磨鍊學習意志。

(3)課前自學是學生上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

課前自學不僅能培養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主動權。

自學不能搞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上課著重聽老師講課的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儘可能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

(4)上課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節。

「學然後知不足」,課前自學過的同學上課更能專心聽課,他們知道什麼地方該詳,什麼地方可略;什麼地方該精雕細刻,什麼地方可以一帶而過,該記的地方才記下來,而不是全抄全錄,顧此失彼。

(5)及時複習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通過反覆閱讀教材,多方查閱有關資料,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繫起來,進行分析比較,一邊複習一邊將複習成果整理在筆記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

(6)獨立作業是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靈活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和對新技能的掌握過程。

這一過程是對學生意志毅力的考驗,通過運用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由「會」到「熟」。

(7)解決疑難是指對獨立完成作業過程中暴露出來對知識理解的錯誤,或由於思維受阻遺漏解答,通過點撥使思路暢通,補遺解答的過程。

解決疑難一定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做錯的作業再做一遍。

對錯誤的地方沒弄清楚要反覆思考,實在解決不了的要請教老師和同學,並要經常把易錯的地方拿出來複習強化,作適當的重複性練習,把求老師問同學獲得的東西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長期堅持使對所學知識由「熟」到「活」。

(8)系統小結是學生通過積極思考,達到全面系統深刻地掌握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的重要環節。

小結要在系統複習的基礎上以教材為依據,參照筆記與有關資料,通過分析、綜合、類比、概括,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繫。

以達到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

經常進行多層次小結,能對所學知識由「活」到「悟」。

3.循序漸進,防止急躁由於年齡較小,閱歷有限,為數不少的初中學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學貪多求快,囫圇吞棗,有的同學想靠幾天「衝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點成績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讓學生懂得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發現新知的積累過程,決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為什麼初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許多優秀的同學能取得好成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基本功紮實,他們的閱讀、書寫、運算技能達到了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熟練程度。

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抽象邏輯思維的訓練和培養。

要針對後進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不適應數學學習的問題,從初一代數教學開始就加強抽象邏輯能力訓練,始終把教學過程設計成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

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還學到了數學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養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奠定較好的基礎。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心理學認為,人的情感與認識過程是相聯繫的,任何認識過程都伴隨著情感。

初中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情感密不可分,他們往往不是從理性上認為某學科重要而去學好它,常常因為不喜歡某課任老師而放棄該科的學習。

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保證和促進學習的重要因素,特別要對後進生熱情輔導,真誠幫助,從精神上多鼓勵,學法上多指導,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提高學習能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