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誰才是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雄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秦始皇稱帝到袁世凱退位,中國歷史建號稱帝的總共有408人。

除了一些「哀帝」、「少帝」、「廢帝」,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對中國歷史產生過重大影響。

那麼他們當中誰才是最傑出的?誰才是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

要評選千古一帝,首先要有個評判標準

筆者覺得應該有三方面的標準:看功績、看能力、看人品

看功績,就是看文治武功,看對歷史的推動作用。

而且我們要看這個歷史功績是不是他個人在裡面起了決定性作用,還是群臣的功勞,還是歷史的必然只是被他趕上了。

看能力,是看他作為一個皇帝的能力,而不是看其它特長。

比如南唐後主李煜在詩詞方面的造詣、宋代幾位皇帝在書畫方面的造詣,明代幾位皇帝在建築和音樂方面的天賦則不在我們的考察之列。

看人品,就是看其是胸懷天下、克己復禮,還是自私殘暴、任意妄為。

因為我們首先是考察歷史功績,所以我們候選人基本鎖定在歷代的開國皇帝和中國歷史上特別有名的幾個皇帝。

初步篩選之後,選定12位候選者:

1、 秦始皇 嬴政

2、 漢高祖 劉邦

3、 漢武帝 劉徹

4、 漢光武帝 劉秀

5、 隋文帝 楊堅

6、 唐太宗 李世民

7、 宋太祖 趙匡胤

8、 元世祖 忽必烈

9、 明太祖 朱元璋

10、明成祖朱棣

11、清康熙帝

12、清乾隆帝

我們一一評點。

秦始皇


剪滅六國,統一華夏。

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

為中華民族的統一融合奠定了基礎。

更有萬里長城傳世,成為中華民族的瑰寶。

但我們同時應該看到,華夏統一是歷史大勢,並非秦始皇一人功勞。

而統一後的「焚書坑儒」,更是中華文化的浩劫。

滅六國後,秦始皇一心求仙問道,疏於國家治理。

為政苛猛,「天下苦秦始久矣」,以至「不暇自哀」二世而亡。

至於萬里長城,其實並非秦始皇或秦朝一家的功勞,早在春秋戰國,燕趙等國即修築長城以抵禦北方民族。

秦朝只是把這些長城連接起來。

可見,秦始皇在治理國家方面並不合格。

至於人品,似乎是「無譽無咎」,沒有特別的美德,也沒有令人髮指的過失。

---------------------------------------------------------------

漢高祖 劉邦


從布衣到皇帝,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繁榮、穩定的王朝。

劉邦既不是飽讀詩書,也沒有雄韜偉略。

他最大的本事是「善將將」,也就是善於聚攏和領導人才。

讓韓信、張良、陳平這樣的人傑為己所用,劉邦確實是領導型人才的典範,有極強的個人魅力。

人品方面,我們從劉邦在平城之圍解除,回到長安,聽說呂后誘殺了韓信之後「且喜且憐之」的表現,可以看出劉邦比較自私、有流氓習氣,但良心未泯,並非大惡之人。

劉邦還有個非常大的優點,就是有超強的心理素質。

在項羽威脅要把劉太公煮了吃的時候,劉邦竟然說要「分一杯羹」,搞得項羽完全沒脾氣。

---------------------------------------------------------------

漢武帝 劉徹


漢武帝在中國歷史上赫赫威名,主要在於其武功。

漢武帝北擊匈奴、南平百越,為中華民族開疆擴土立下不世功勳!而被漢朝擊潰的匈奴向西遷徙、造成亞歐民族遷徙的多米諾骨片效應,直接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對今日世界的人種分布格局也造成深遠影響。

但另一方面,漢武帝時期的對外擴張,其經濟實力來源於「文景之治」的積累。

而漢武帝多年的窮兵黷武,也造成了國家財政的空虛和人民的困苦。

而漢武帝最為人詬病的在於其個性殘暴。

名將李陵以5000人馬力戰匈奴8萬鐵騎,力盡而降,竟被武帝夷滅三族!司馬遷僅僅是為李陵解釋了幾句,就被武帝處以宮刑!簡直令人髮指。

---------------------------------------------------------------

漢光武帝 劉秀


劉秀雖然頂著皇室後裔的光環,但在起事的時候實際也是平民身份,其創業艱辛絲毫不比劉邦差。

其個人能力要遠勝劉邦,昆陽關以少勝多、大破莽軍,顯示了傑出的軍事才能。

而其奉更始帝之命,幾乎是單人獨騎持節招撫河北(就是拿著更始帝的節仗,讓河北的割據武裝政權歸附更始政權。

其畫面是這樣的,趕著一輛馬車、手裡拿著一根竹竿、竹竿上挑著幾縷鬃毛)奠定了創業之基,則顯示了其膽魄與人格魅力。

馬援贊其「恢宏大度」,諸葛亮贊其「策略深遠」。

劉秀的主要功績是「中興漢室」,但實際上劉秀所建立的是一個嶄新的王朝。

劉秀不僅在戰場上罕有其匹,在治理國家上也很有一套,偃武修文、與民休憩、抑制豪強、實行度田制,關注社會公平。

以至於「牛馬放牧、邑門不閉」,東漢被史學家成為「民風最淳樸的朝代」。

劉秀個性仁厚,與大多數開國將帥都相處融洽,很多故事成為傳世佳話。

劉秀也被史學家稱為「人格最健全」的皇帝。

劉秀被後市詬病之處主要是晚年迷信「讖諱之學」,就是喜歡別人進獻什麼「祥瑞」、「圖讖」,換句話說是迷信天命。

這樣很好理解,正如劉邦所言「吾以一布衣,舉三尺劍而有天下,此不為天命乎」。

命運的如此戲劇性變化,不歸因於天命,還能歸因於什麼呢?

---------------------------------------------------------------

隋文帝 楊堅


楊堅的主要功勳是重新統一中國,結束了長達幾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向西擊破突厥,在西域建立起威望,被稱為「聖人可汗」。

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是,楊堅開創了科舉制度的雛形,打破了社會的階層固化,為普通平民百姓、下層讀書人鋪設了進身之階。

科舉制度是偉大的制度創新,極大地推動了社會進步。

為此,在美國學者麥可·H·哈特1978年所著中《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楊堅排行第82位。

但楊堅的帝位得來並不光彩,是篡奪了自己的名義外孫周靜帝宇文闡的(楊堅的女兒楊麗華為北周皇后,但宇文闡並非楊麗華所生)。

而且,楊堅攻滅南陳、擊破突厥的歷史功勳,實際是「站在巨人肩上」。

隋朝脫胎於北周,北周是鮮卑政權,其在宇文泰、宇文邕等幾代英主的治理下,已經雄霸一方、非常強大。

而正如司馬氏篡奪曹魏政權,隋朝不出二世也被李唐取代,都是自己先作孽,然後臣下有樣學樣。

---------------------------------------------------------------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幾乎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皇帝,這可能也唐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有關。

說到中國歷史上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政權,人們想到的是元、清。

但據陳寅恪先生考證,李淵的祖先應該是鮮卑人。

那麼唐朝應該也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楊堅是假鮮卑、真漢人,其祖父楊忠被賜姓鮮卑姓「普六茹」,楊堅才得以在北周秉政。

而李淵可能就是假漢族、真鮮卑了。

其實這都不重要,漢族本來就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是一個文化概念而不是生理概念。


李世民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開創了「貞觀之治」,奠定了大唐百年興盛的基礎。

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

氣度恢弘、任賢用能、從善如流,與魏徵的故事傳為千古佳話。

文治武功,都可圈可點,李世民就幾乎要是完人了。

可惜啊,李世民有一個繞不過去的重大污點—「玄武門之變」。

他是通過血腥屠殺自己的兄弟子侄來登上帝位的!玄武門之變的真相已經湮滅在歷史之中,孰是孰非無從知曉。

但無論如何,對自己的親兄弟東刀子,是普通人不能接受的。

更可怕的是,李世民在誅殺了建成、元吉之後,將他們的後代全部誅殺,建成元吉死時都是二三十歲的年級,他們後代的年齡可想而知!說李世民喪心病狂,也不為過!《舊唐書》有一問「以太宗之賢,失愛於昆弟,失教於諸子,何也?」。

我們也有同樣的疑問,這人怎麼如此人格分裂!一聲嘆息

---------------------------------------------------------------

宋太祖 趙匡胤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其主要功績也是在宋太祖、宋太宗兄弟的接力下,中國結束了長期分治戰亂的局面。

但趙匡胤的政權是欺負人家孤兒寡母,從後周篡奪來的。

其執政後擔心臣下學習他的做法,才有了「杯酒釋兵權」,並開啟了文官政治(這客觀上使宋代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又一個文化高峰)。

其統一中國的歷史功績,也是在人家後周的基礎上完成的。

趙匡胤的老上級---周世宗柴榮,雄才大略,南征北戰威名赫赫,國家治理上也是政治清明、百姓富庶。

可惜天不假年,39歲英年早逝,使其只停留在一個地方割據政權的皇帝。

否則,可能是千古一帝的有力候選人。

不知是不是報應不爽,趙匡胤也是一朝暴斃,為中國歷史留下了「斧聲燭影」的謎案。

---------------------------------------------------------------

元世祖 忽必烈


元代留下的史籍較少。

元滅宋,是整個蒙古鐵騎、橫掃歐亞的一部分。

並不是忽必烈個人功績。

忽必烈的個人功績反而是在以異族身份建立元朝之後,很大限度保留了宋代制度、留用了宋代官吏。

尊重儒、道等漢文化。

董文用評價說:世祖皇帝仁孝英明,睿謀果斷。

宋濂評價說:世祖度量弘廣,知人善任使,信用儒術,用能以夏變夷,立經陳紀,所以為一代之制者,規模宏遠矣。

總的來說,忽必烈是有人品、有能力,但恰恰輸在功業上。

雖然,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但是這些不是忽必烈的個人功績,他是站在父兄基業之上。

他的創業之路要比前面幾位容易得多。

---------------------------------------------------------------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從乞丐到皇帝,是最讓人激動的勵志傳奇!「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這是朱元璋的北伐口號,朱元璋做到了!。

朱元璋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罕有其匹。

在位期間,朱元璋懲貪官、抑豪強、獎農耕、減負稅,開創了「洪武之治」的大好局面。

可以說朱元璋的個人能力非常強。

《明史》贊曰:「太祖以聰明神武之資,抱濟世安民之志,乘時應運,豪傑景從,戡亂摧強,十五載而成帝業。

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漢以後所未有也。

」言不為過。

朱元璋的問題在於心胸,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利用「胡藍之獄」大肆誅殺開國功臣。

其外,民間對朱元璋懲治貪官的殘暴舉措也有種種駭人聽聞的傳說。

---------------------------------------------------------------

明成祖朱棣


朱棣就是所謂「永樂大帝」。

朱棣定都北京,對中國目前的政治格局仍然有重大影響。

軍事上北征蒙古、南征安南;政治上設置內閣、改革吏治;文化上修撰《永樂大典》。

當時的明朝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上全面領先世界。

朱棣本人十分勤政,勵精圖治、從不輟朝。

朱棣為人詬病之處也是帝位來路不正,是通過「靖難之役」,從其侄兒建文帝手裡搶來的。

朱棣生性殘暴,靖難之役後,由於名儒方孝孺拒絕為其起草詔書。

朱棣竟然下令誅其十族,870口人一日遇難!

---------------------------------------------------------------

清康熙帝


人們把康熙皇帝與俄國的彼得大帝相提並論。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他智擒鰲拜、消滅三藩、北拒沙俄、南平台灣。

國家治理上也很有作為,整頓吏制,體恤百姓,開創了「康乾盛世」。

《清史稿》:「聖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錫。

早承大業,勤政愛民。

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

」康熙為人詬病之處在於「文字獄」。

其實這也好理解,滿族雖然建立大清,統治著漢族,但在文化上還是自卑的,覺得漢族人內心可能看不起自己,處處都覺得話裡有話在奚落自己。

所以就搞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了。

另外,康熙也是輸在出身上面,其取得的功業相較那些開國皇帝要容易很多。

---------------------------------------------------------------

清乾隆帝


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就是說世間的好事都被他占全了。

確實如此,太平皇帝、一生榮華富貴、粉黛三千、子孫滿堂,而且享年88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帝在位期間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

並且當時文化、經濟、手工業都是極盛時代,確為一代有為之君。

但是巨貪和珅損害了他的識人之明。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令人咋舌的巨額財富映襯出了乾隆朝的吏治腐敗。

事情不僅僅於此,乾隆與華盛頓幾乎是同時代的人,當西方世界衝破思想束縛,走向民主自由的時候,乾隆皇帝在幹什麼呢?乾隆總結了中國歷史上諸如外戚干政、權臣擅權、武將謀反等等威脅皇權的經驗教訓,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極端的皇帝集權制。

與世界大勢背道而馳。

其實明朝的內閣制已經有了一點君主立憲的味道,皇帝的權利收到很多約束。

所以說乾隆朝雖然頂著「康乾盛世」的光環,但實際上是中國衰落的開始。

---------------------------------------------------------------

十二位候選人都點評完了,相信讀者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筆者認為,綜合而言,千古一帝的稱號應屬漢光武帝劉秀!

毛澤東評價說:劉秀是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

南懷瑾先生評價說:在中國兩千年左右的歷史上,比較值得稱道,能夠做到齊家治國的榜樣,大概算來,只有東漢中興之主的光武帝劉秀一人。

關注微信公眾號【書阡陌】,隨時隨地和周圍的陌生人借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千古帝王,排名第一的他毫無懸念!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漫長帝制社會裡,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專制統治的象徵與代表。據統計,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