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給吳晗著《朱元璋傳》提意見:不要寫得那麼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摘自《同舟共進》2015年03期,作者:楊建民,原題:《朱元璋傳》:一改再改的史著

寫作為解燃眉之急

1943年,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的吳晗應友人約請,僅以兩個月的時間,編寫出一本《由僧缽到皇權》(又名《明太祖》)的歷史通俗介紹小冊子。

編寫這冊書的目的,與作者當時的經濟狀況有很大關係。

當時吳晗在敘永分校,因來迴路費弄得幾乎傾家蕩產;家鄉淪陷,母親和妹妹衣物蕩然無存,而此時物價又天天上漲。

實在沒有法子支持下去時,友人來約稿,報酬不低,有一萬元,吳晗欣然同意了。

這筆錢先拿到手三千,吳晗立即寄兩千元回家,以解燃眉之急;餘下一千元,做了妻子的醫療費。

據吳晗後來在1964年的說法:寫作此書還有另一個原因:「由於當時對反動統治蔣介石集團的痛恨,以朱元璋影射蔣介石,雖然一方面不得不肯定歷史上朱元璋應有的地位,另一方面卻又指桑罵槐,給歷史上較為突出的封建帝王朱元璋以過分地斥責,不完全切合實際的評價。

」正是出於對經濟和政治兩方面因素的考慮,吳晗寫出了這樣一部書稿。

這本小冊子先後印成兩個本子:一為《由僧缽到皇權》,一為《明太祖》。

多出一次,稿酬可多得一些,這是當時無可迴避的現實。

《由僧缽到皇權》中,有明顯的借古諷今的內容。

書中第四章題為「恐怖政治」,吳晗從史料入手,討論了胡惟庸、藍玉等朱元璋一手製造的冤案,揭示了朱元璋大量誅殺臣屬的情形。

吳晗列舉出大量例子,對這種黑暗的統治方法及手段,給予了強烈批判。

他還揭示了朱元璋設立錦衣衛這樣的特務組織,鎮壓威懾各級官員及百姓——「在軍隊中,在學校中,在政府機關中,在民間,在集會場所,甚至交通孔道,大街小巷,處處都有這樣的人在活動」,與當時國民黨政府對國家的治理進行比照。

《由僧缽到皇權》寫於抗日戰爭的烽火中。

當時資料匱乏,有些基本的如《明太祖實錄》《高皇帝文集》等書也找不到,只好利用些更普通的書籍。

幸好吳晗作為專家,素有積存卡片的習慣,有一些重要資料還零星記在上面;更主要的,吳晗對明史相當熟悉,這使他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這部不失閱讀興味的小冊子。

儘管如此,吳晗畢竟是受過正規訓練的學者,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不久,他就對此書表示不滿了。

回到北平後,在史料充裕的情況下,他決定重寫此書。

1946年,清華大學遷返北平,第二年,吳晗便開始了對《由僧缽到皇權》的全面改造。

由於資料比之前要豐富,書的篇幅也增加了將近一倍。

為與前書區別,修訂本使用了《朱元璋傳》的書名。

毛澤東質疑「彭和尚」的結局

毛澤東與吳晗開始發生聯繫,正是因為《朱元璋傳》的修訂本。

1948年8月,此書初稿寫定。

就在這時,吳晗響應中共中央關於召開新政協的號召,從北平輾轉進入解放區。

對於文化人而言,著述也許是最為自珍的,所以《朱元璋傳》原稿也隨身攜帶。

當年11月,吳晗來到河北西柏坡,受到毛澤東與周恩來的接見。

大家都知道,毛澤東是博覽群書之人,會見中,他大約詢問起吳晗這位明史專家的著述,吳晗便將這部手稿交給毛澤東閱讀。

當全國即將解放,千軍萬馬在前線激戰正酣之際,領袖卻在百忙中抽暇開始閱讀這部書稿。

閱讀中有了感觸,還特別約吳晗談了一個晚上。

給吳晗深刻印象的,是毛澤東「除掉指示出書中許多不正確的觀點以外,特別指出彭和尚這一條……」顯然,這次約談對吳晗震動很大,以至於他在1950年2月發表的《我克服了「超階級」觀點》一文里認為:「(談話)給了我極深刻的階級教育,挖出了我思想中的毒瘤,建立了我為人民服務的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