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走向成才成功之路,古今中外之通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自學歷來是人們求知成才的重要途徑,也是古今中外之通例。
名家說,自學是根本,可能不上大學而成才,也可能上了大學成不了才,關鍵在於自己對學習的態度。
數學家華羅庚說:「對一個人來說,一輩子自學是經常的,在學校學習是短暫的。
」華羅庚就是一個自學成才的例子。
他幼年時家貧,初中畢業後家裡無力供他續讀,只得輟學打工,但一直忘不了喜愛的數學,他的老師王維克借給他基本數學書:代數、解析幾何和微積分,華羅庚自學苦讀步入高等數學的大門。
後來,華羅庚染病臥床半年,左腳卻彎曲變形,落了個跛足的終身殘疾。
但他在貧病交加中從沒放棄自學,最終走上科學殿堂,成為世界著名的數學大師。
物理學家周培源說,自學成才是一條必由之路,不進學校必須自學,即使進了學校,教師也只能起指導、諮詢和輔助作用,學生成才也主要靠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有人做過這樣的統計,自學在一個人知識積累的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
一個人在小學階段獲得的知識,老師講授的是80%,自己學習的占20%。
到了中學,老師教和自己學各占50%。
到大學階段,自學則占80%。
參加工作後完全是自學。
所以,不會自學的人很難成才。
考進大學固然可以學到知識,但不能說不進大學就無法學到知識。
學習是自己的事,自己要學習,在任何環境裡都能自學。
魯迅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獎章,他拿到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
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
數十年里,他苦讀善讀,堅持不懈,成為著名文學家。
作家、教育家、出版家葉聖陶說:「我不是說進大學不管用,只是說進了大學,學習還得靠自己;畢了業還得努力自學,永不休歇。
在自學這個問題上,進不進大學並無不同」。
華羅庚還說:一個人即使讀到了大學畢業,甚至出國留學,拜過名師,得過博士,如果他沒有學會自己學習,自己鑽研,則一定還是在老師所劃定的圈子裡團團轉,知識領域不能擴大,更不要說在科學研究上有所發明創造了。
自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鍛鍊培養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是很寶貴的,有了它才能真正學到知識,掌握科學,不斷創新。
現如今時興網上遠程教學和學習,也同樣強調自學的重要性,甚至比過去的常規教學更強調自學,更加注重調動個人主觀能動性,更需要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更要具有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思辨力。
自學是通向成功之路,努力自學,堅持自學,你的成功誰也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