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歷史發展順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220年~589年,一說184~589年),又稱三國兩晉十六國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350年中只有一段 大一統(西晉)而餘下 朝代替換很快並有多國並存的時代。

這個時期從220年曹丕稱帝到589年 隋朝滅 南朝陳而統一中國,共369年。

可分為 三國時期(曹魏、 蜀漢與東 吳並立)、 西晉時期、 東晉時期、 十六國時期、 南北朝時期( 南朝與 北朝對立時期,共150年)。

另外位於中國南部,全部建都在 建康(孫吳時為 建業,即今天的 南京)的東吳、東晉、劉宋、南齊、南梁、南陳等六個國家又統稱為 六朝。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 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

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嚴重的影響。

其突出表現則是 玄學的興起、道教的勃興及波斯、希臘文化的羼入。

在從前魏至隋的三百餘年間,以及在三十餘個大小王朝交替興滅過程中,上述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響,交相滲透的結果,使這一時期儒學的發展及 孔子的形象和歷史地位等問題也趨於複雜化。

1.政治

「魏晉南北朝」,它是幾個朝代統稱的複合詞,雖然只有五個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國家,可以多達幾十個。

我們不妨就先從「魏晉南北朝」一詞開始,「 魏」指的是三國里的 曹魏。

由於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曹丕繼位後受 漢室 禪讓,所以「魏」為正統,然而持續時間過短,而且繼少帝曹芳被廢之後,曹魏完全處於司馬家的挾持狀態。

而「晉」主要指的是 三國滅亡後,由司馬氏所建立的西晉王朝,與後來割據在南方維持 半壁江山的東晉王朝。

而此時,北方是「 五胡十六國」時代(不包含代國)。

「南北朝」則指東晉正式滅亡後,南北對峙形成的幾個朝代,南方包括宋、齊、梁、陳四朝,北方則有代國的後裔北魏、 東魏、 西魏、 北齊、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統一中國南北方後,自東漢滅亡後,長達近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才算正式結束。

除了魏晉南北朝一詞外,也有以「 六朝」來指稱這個時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東 吳、東晉、宋、齊、梁、陳,這幾個朝代的時間基本上與魏晉南北朝相當,它的特點是這六個朝代都立國於 江東地區,而且國都都在 建康(或稱 建業、 建鄴,即今日之南京)。

五胡十六國

匈奴人 劉淵建立漢政權(後劉曜改 國號曰趙,史稱 前趙),公元316年,劉淵族子 劉曜攻占長安,俘 晉愍帝,西晉亡國,共歷四帝、52年,北方從此進入所謂的「五胡十六國」時代。

五胡十六國,自公元304年劉淵稱王起,北方各民族紛紛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國,至439年北魏 拓跋燾(太武帝)滅 北涼為止,共歷135年。

在此期間,共有六個民族各自建立王國,包括 匈奴、鮮卑、氐、羌、羯;這些王國的統治區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帶,共計有成漢( 巴氐人 李氏)、夏(匈奴赫連氏)、前趙(匈奴劉氏)、 後趙(羯族石氏)、 前秦(氐族苻氏)、 後秦(羌族姚氏)、 西秦(鮮卑族乞伏氏)、 前燕(鮮卑族慕容氏)、 後燕(鮮卑族慕容氏)、 南燕(鮮卑族慕容氏)、 北燕(漢族馮氏)、 前涼(漢族張氏)、 後涼(氐族呂氏)、 西涼(漢族李氏)、 南涼(鮮卑族禿髮氏)、北涼( 匈奴族沮渠氏)等十六國。

但另外還有漢人 冉閔的魏、鮮卑族慕容氏的 西燕、及北魏前身的 代國等不被計算在內(因代國日後統一北方,是北魏的前身),此即史稱的「五胡十六國」時代。

這時諸國彼此混戰,僅有前秦 苻堅時,曾經一度統一北方,但為時不久。

世族關係

南朝各國皇族主要是漢族或次級世族,因為在東晉末期之後,軍職大多由漢族或次級世族等擔任。

由於執政者的努力,出現 元嘉之治與 永明之治等治世,使得國力富盛。

皇帝受獲聲譽深重的主流世族擁護,然而世族只想保有本身政治地位,並非全然支持皇室,皇帝也扶持寒門擔任軍職或次要官職以平衡政治勢力。

由於皇室內部也因為爭奪皇位的鬥爭,時常發生宗室血腥事件。

由於戰略運用錯誤與北朝的興起,使得南弱北強,疆域漸漸南移。

到南朝梁時為梁武帝改善,和北魏 六鎮之亂,使南朝國力逐漸追上北朝。

但在他晚年時,過度崇信佛教,國家離心力漸強,導致了很多原南朝權貴軍閥跟隨歸順 南梁的 侯景發動 侯景之亂,使南朝實力大減並四分五裂。

獨霸政局的僑姓世族也完全崩潰,由南方土著豪族取代。

最後到南朝陳的 陳文帝方完全統一南朝,但 南朝陳國力已衰,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

2.經濟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經濟的主要特點:

第一,南北經濟趨於平衡。

江南迅速開發,中原發展相對緩慢。

黃河流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心,秦漢時期,南北方經濟發展差距很大。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大規模的戰亂多發生在北方並且時間持續很長,使得北方經濟遭到嚴重破壞。

而南方則相對穩定,使得南方經濟得到迅速發展。

這樣南北經濟開始趨於平衡,以北方黃河流域為重心的經濟格局開始改變。

第二, 士族 莊園經濟和 寺院經濟占有重要地位。

由於士族制的發展和統治者 崇信佛教,導致地主莊園經濟和寺院經濟惡性膨脹,造成土地和勞動力的大量流失。

第三,商品經濟總體水平較低。

由於戰亂,不少城市遭到嚴重破壞,加上南方剛剛開發,商品經濟發展緩慢。

第四,各 民族經濟交流加強。

由於 民族融合的加強,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之間的聯繫密切,並逐漸融合為一體。

各族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同時也為 隋唐時期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3.文化

文化特點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的突出特點

⑴科學技術成就突出。

如 祖沖之的 圓周率的計算, 酈道元的《 水經注》等。

⑵思想界異常活躍。

道教系統化,佛教和反佛鬥爭激烈,佛儒道三教開始出現合流的跡象,文學、繪畫、 石窟藝術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⑶體現民族融合的特色。

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體現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風格。

⑷帶有分裂割據的烙印。

此時期中國社會處於分裂割據的狀態下,不同的 地域文化,帶有不同的特點,具有明顯的差別,尤其是南北文化差異很大,南北民歌風格迥異。

文化成就

中國古代小說有兩個系統,即 文言小說系統和 白話小說系統。

魏晉南北朝時期,只是文言小說。

這時的小說可以統稱之為筆記體小說,採用文言,篇幅短小,記敘社會上流傳的奇異故事,人物的逸聞軼事或其隻言片語。

在故事情節的敘述、人物性格的描寫等方面都已初具規模。

作品的數量也已相當可觀。

但就作者的主觀意圖而言,還只是當成真實的事情來寫,而缺少藝術的虛構。

它們還不是中國小說的成熟形態。

中國文言小說成熟的形態是 唐傳奇,白話小說成熟的形態是宋元話本。

從魏晉開始,歷經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是中國文學中古期的第一段。

綜觀這段文學,是以五七言古近體詩的興盛為標誌的。

五古在魏晉南北朝進入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體在唐代前期臻於鼎盛。

魏晉南北朝期間,文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文學的自覺和文學創作的個性化,在這些變化中是最有意義的,正是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其他的變化和發展。

這期間宮廷起著核心的作用,以宮廷為中心形成文學集團。

集團內部的趨同性,使文學在這一段時間內呈現出一種群體性的風格,另一段時間又呈現為另一種風格,從而使文學發展的階段性相當明顯。

文學集團內出現了一些傑出的作家,如 曹植、 阮籍、 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淵明卻不屬於任何集團,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於眾人之上。

魏晉南北朝文學對兩漢文學的繼承與演化,在五言古詩和辭賦方面痕跡最明顯。

文人在學習漢樂府的過程中將五言古詩推向高峰;抒情小賦的發展及其所採取的駢儷形式,使漢賦在新的條件下得到發展。

文學自覺的標誌從人物品評到文學品評從文體辨析到總集的編輯文學理論體系的建立新的文學思潮魏晉南北朝的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相對於文學創作異常地繁榮,(魏) 曹丕《 典論·論文》、(西晉) 陸機《 文賦》、(梁) 劉勰《 文心雕龍》、(梁) 鍾嶸《 詩品》等論著以及(梁) 蕭統《 文選》、(陳) 徐陵《 玉台新詠》等文學總集的出現,形成了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高峰。

魏晉南北朝

4歷史

漢魏之際

曹操崛起於北方,其所遵循的思想和採取的政治措施皆為名法之治而重道德名節,從而影響了整個時代。

在思想理論上,體現道法結合的刑名之學曾一度占據主導地位。

魏晉之際,道法的結合逐漸趨於破裂,以 道家思想為骨架的 玄學思潮開始摒棄魏晉早期的名法思想,轉而批評儒法之士。

這樣, 魏初在道法結合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玄學進一步得到強化。

西晉後期,玄學思潮同極端發展,至此,玄學所主張的放達,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行為上,都對封建政權構成破壞瓦解的作用,故引起玄學內部及儒家學者的不滿,從而掀起對道家和玄學的批判思潮。

東晉時期,佛教的流行,特別是般若學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藉助於道家、玄學的思想、語言及方法,故出現玄佛合流的趨向。

因此,這一時期的儒家學者,除繼續批判道家、玄學外,又以儒家的入世主義和人文傳統批評佛教。

他們站在維護儒家名教的立場上,分別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倫理等方面清算佛教的影響,力圖恢復儒學的正統地位,但都缺乏足夠的理論系統和創造性。

三國

三國包括了魏、蜀、吳,分別是曹丕、 劉備及 孫權所建立。

曹魏的年代始於公元220年, 曹丕篡漢,建都洛陽,史稱魏或曹魏。

統治範圍有整個黃河流域、淮河流域,以及長江中游的江北及甘肅、陝西、遼寧的大部分地區。

亡於公元265年,共歷 五帝、46年。

蜀漢為劉備所建立的國家,公元221年,劉備稱帝於成都, 國號曰漢,史稱蜀或蜀漢。

統治區域有今四川、雲南、貴州全部和陝西的一部分。

公元263年為曹魏所滅,共歷二帝、43年。

孫吳為孫權所建立的國家,公元222年孫權稱 吳王,229年稱帝,國號吳,建都於建業,史稱孫吳或 東吳。

統治區域有今長江中下游、浙江、福建和兩廣地區。

公元280年為晉朝所滅,共歷四帝、59年。

十六國時期

西晉與東晉

晉朝分為西晉與東晉。

公元265年 司馬炎代魏稱帝(晉武帝), 國號曰晉,建都洛陽,史稱 西晉。

公元280年

魏晉南北朝滅吳,統一全國, 秦漢以來的分裂,至此再度統一。

統治疆域東、南至海,西至 蔥嶺,南至越南,北至大漠,東至遼東。

但 晉武帝死後不久,宗室之間爆發「 八王之亂」,曹魏以來入徙塞內的 遊牧民族也乘機起兵稱帝,全國又陷入分裂混戰的局面。

公元317年,晉朝宗室 司馬睿在南方重建晉王朝,占有今長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於 建康,史稱東晉。

公元420年, 劉裕代晉,改 國號為宋,東晉亡,共歷十一帝、104年。

兩晉共歷十五帝,156年。

南朝

南朝分為宋、齊、梁、陳四代。

宋乃劉裕於公元420年奪取東晉政權後所建立, 國號曰宋,建都 建康,因皇室姓劉,故史稱 劉宋。

強盛時統治區域有今黃河以南、長江流域和 珠江流域,是南朝當中疆域最大者,後來河南、 淮北漸為北魏所

魏晉南北朝(4)奪。

公元479年為 蕭道成所篡,共歷八帝、60年。

齊,公元479年蕭道成所建,國號曰齊,建都建康,為了與北朝的北齊加以區別,史稱「 南齊」,也因皇室姓蕭而稱「 蕭齊」。

統治區域有今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各省, 東昏侯時國內大亂,公元502年為 蕭衍所篡,共歷七帝、24年。

梁,公元502年蕭衍所建, 國號曰梁,建都 建康,皇室姓蕭,故稱 蕭梁」。

梁武帝時國力頗盛,統治區域有今長江及珠江流域各地,曾一度取得淮北和漢中。

公元557年為陳霸先所奪,共歷八帝、56年。

陳,公元557年 陳霸先代梁稱帝,國號陳,建都建康。

統治區域有今長江、珠江流域各省,是南朝當中 版圖最小者,589年為隋所滅,共歷五帝、33年。

北朝

北朝主要為北魏、 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及隋朝。

魏晉南北朝

北魏乃鮮卑族拓跋部所建,其前身在十六國時代為 代國, 淝水之戰後拓跋圭重建代國,後改 國號曰魏,史稱北魏,或稱 後魏。

公元398年開始建都於 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9年改號稱帝,逐步并吞十六國中的夏、 北燕、 北涼諸國。

公元439年統一北方,統治區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東部,東北至遼西,南大致以淮河、 秦嶺為界,與南方的劉宋對峙。

北魏國力頗強盛, 孝文帝拓跋宏於公元493年遷都洛陽,進行一連串的漢化運動,但因種種因素,卻造成漢化與反漢化兩大陣營的對抗,引起「 六鎮之亂」,瓦解了 北魏王朝。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東魏與西魏,隔黃河而治,東魏後為北齊所代、西魏為北周所代。

從拓跋圭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歷十七帝、171年,是所有魏晉南北朝王國中立國最長久者。

東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權臣大將 高歡脅迫,逃往關中。

高歡另立 元善見為孝靜帝,遷都於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史稱東魏。

統治區域有原北魏領土洛陽以東的地區。

公元550年為高洋(高歡的兒子)所代,東魏共歷17年。

西魏,公元534年 北魏孝武帝西入關中,將領宇文泰迎之。

公元535年 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 元寶炬為魏文

魏晉南北朝(4)帝,定都長安,史稱西魏。

統治區域有今原北魏領土洛陽以西的地區及 益州、襄陽等地。

公元557年 宇文覺(宇文泰三子)所代,西魏共歷三帝、24年。

北齊,公元550年東魏大將高歡的兒子 高洋奪取東魏政權稱帝, 國號齊,建都於鄴,為與南朝的蕭齊區別,史稱北齊,因皇室姓高,故亦稱高齊,統治區域相當於東魏領土。

公元577年為北周所滅,共歷八帝、28年。

北周,公元557年,西魏大將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奪取西魏政權稱帝,建國號周,都於長安,史稱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也稱宇文周。

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中國北方,並繼續攻取江北、淮南,統治區域擴大到長江北岸。

公元581年為隋楊堅所代,共歷五帝、25年。

公元581年,北周大臣 楊堅受禪稱帝,國號大隋,公元583年建都 大興(今陝西西安),公元589年滅南方的 陳朝,結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全國再度統一。

東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萬四千八百一十五里。

歷代之盛,極於此矣。

5都城

中國古代3~6世紀分裂政權的政治中心。

這個時期曾先後出現過許多疆土大小懸殊、運祚長短不一的割據政權。

每個政權各有作為政治中心的都城。

由於政權紛立、更迭頻繁,所以都城的地域分布很廣,遷移變化也很大。

定都時間長

這個時期比較穩定,定都時間較長的都城有下列幾個:

建康

今南京。

東漢末,211年孫權自京城(今江蘇鎮江)遷治秣陵,次年改名建業。

除211年至229年,265年至267年初兩次徙都武昌(今湖北鄂城)外,建業始終是孫吳政權的首都,直至280年為西晉所滅。

西晉末因避愍帝司馬鄴諱,改名建康。

317年後又為東晉首都。

以後南朝的宋、齊、梁、陳,除梁元帝時首尾有三年(552~554)都江陵外,均以建康為首都。

自孫權至589年隋滅陳,建康(建業)為六朝首都前後約三百三十年。

長安

西漢舊都。

兩漢之際因戰亂已遭受嚴重破壞。

190年,董卓為亂,挾漢獻帝自洛陽遷長安,至196年獻帝東還洛陽,為東漢都城六年,其後長安再度遭受破壞。

西晉末,首都洛陽被漢劉曜攻占,懷帝被俘。

313年愍帝在長安即位,316年劉曜又圍攻長安,愍帝出降,西晉亡。

此後,十六國的前趙、前秦、後秦及北朝的西魏、北周先後以長安為首都共一百二十五年。

但有的政權為時甚短,如前趙僅存十一年,有的僅占關中部分地區,如前趙、後秦,故雖為都城,因戰亂不息,長安城始終未能恢復昔日繁榮。

今河北臨漳西南。

東漢末年冀州治所,為河北平原統治中心。

204年曹操破袁氏,攻下鄴城後,自領冀州,即以鄴為根據地經營河北。

繼而自署為丞相、封魏公,晉魏王。

此後東漢名義上的都城在許,實際上政權中心在冀州、丞相府、魏都所在的鄴。

曹丕代漢建魏後,鄴降為五都之一(曹魏以長安、譙、許昌、鄴和洛陽合稱五都)。

十六國時,335年至352年的後趙、冉魏,357年至370年的前燕,北朝時534年至577年的東魏、北齊相繼都鄴,共七十三年。

洛陽

東漢舊都。

190年董卓逼獻帝遷長安時,「悉燒宮廟官府居家」,洛陽慘遭毀滅性破壞。

六年後,獻帝東還時,「宮室燒盡,街陌荒蕪」。

同年,曹操迎帝都許(今河南許昌東)。

221年魏文帝曹丕才重新建都於此,重建宮室。

265年司馬炎代魏建晉,都洛不改。

直至311年劉曜攻占洛陽,懷帝被俘止。

魏晉兩代以洛陽為首都共九十年。

493年 北魏孝文帝定計自平城遷都洛陽,495年六宮及文武百官盡遷洛陽,至534年分東西魏,北魏都洛凡四十年。

成都

東漢末為益州治。

三國時為 蜀漢(221~263)、十六國時為 成漢(304~347)的首都,凡八十七年。

姑臧

今甘肅武威。

十六國時前涼於301~376年、後涼於389~403年,以及南涼於406~410年、北涼於412~439年均都此,凡一百二十四年。

平城

今山西大同東北。

398年北魏拓跋圭自盛樂遷都平城,至494年魏孝文帝元宏遷都 洛陽,凡九十六年。

建都的城市

山西省境內

①離石,304年匈奴左賢王劉淵在左國城(今離石北)起兵反晉,自稱大單于,遷都於此。

②左國城,劉淵旋即由離石遷都於此,建國號曰漢。

③黎亭(今長治南),305年因離石大飢,劉淵遷都於此。

④蒲子(今隰縣),308年劉淵遷都於此,並即帝位。

⑤平陽(今臨汾西南),309年劉淵因「蒲子崎嶇,難以久安」,遷都於此。

319年劉曙遷都長安,史稱前趙。

⑥長子(今長子東),西燕自385~394年的首都。

遼寧省境內

①大棘城(今義縣西北),294年鮮卑的慕容廆遷此。

337年廆子皝自稱燕王,建前燕。

②龍城(和龍,今朝陽),341年前燕慕容廆所築,並立宗廟、宮闕,名曰龍城。

次年自大棘城遷都於此。

350年遷都於薊,以此為留都。

397年北魏攻入後燕都城中山,慕容寶退保龍城,直至407年後燕亡。

407年高雲在龍城自稱燕王,史稱北燕,436年為北魏所滅。

龍城為前、後、北燕都城約五十年。

河北省和北京市境內

①襄國(今邢台),319年後趙石勒都此。

335年石虎遷都鄴。

349年冉閔滅石氏,350年石虎子只復稱帝於襄國,352年為冉閔所破。

襄國為後趙國都共十八年。

②中山(今定縣),後燕於386年至397年都此。

③薊(今北京城西南隅),350年前燕自龍城遷都於薊,357年遷都鄴。

今甘肅省境內

①勇士城(今榆中東北),385年,鮮卑乞伏國仁自稱大單于,築勇士城為都,建西秦。

②金城(今蘭州西北),388年苑川王乞伏乾歸自勇士城遷都於此。

③苑川城(在今榆中大營川地區,有東西兩城,相距七里,此為西苑城),400年西秦王乞伏乾歸自金城遷都於此。

④度堅山(今靖遠西),409年乞伏乾歸徙都度堅山。

410年復都苑川。

⑤譚郊(今臨夏西北),412年二月乞伏乾歸自苑川遷都於此。

⑥枹罕(今臨夏),412年六月乾歸子熾磐繼位,率文武及民兩萬餘戶遷於枹罕。

430年西秦為北涼所逼,東遷附魏,故地為吐谷渾所占。

⑦張掖,北涼於399年至412年都此。

⑧敦煌,西涼於400年至405年都此。

420年,西涼都城酒泉為北涼所破。

西涼李恂居敦煌,自稱涼州刺史,421年,被沮渠蒙遜所滅。

⑨酒泉,西涼於405年至420年都此。

今青海省境內

①廉川堡(今樂都東),395年河西鮮卑禿髮烏孤築廉川堡而都之。

②樂都,399年烏孤自廉川堡遷都於此。

同年其弟利鹿孤徙西平(今青海西寧)。

402年禿髮傉檀稱涼王,史稱南涼,徙都樂都。

406年徙都姑臧。

410年還都樂都,至414年為西秦所占。

③西平,南涼399年至402年所都。

今湖北省境內

①武昌(今湖北鄂城),三國孫吳自221年自建業遷都於鄂,改名武昌。

229年還都建業,以此為留都。

265年遷武昌,267年還都建業,都此凡十一年,

②江陵,南朝梁元帝蕭繹於552年至554年都此。

今山東省境內

廣固城(今益都西北),398年至410年南燕都城。

今內蒙古境內

②盛樂,故址有三:其一,今和林格爾北。

258年北魏先世拓跋力微「遷於定襄之盛樂」,即此。

313年代公猗盧築盛樂城為北都,以平城為南都。

340年代王什翼犍都雲中之盛樂,亦即此。

其二,新盛樂城在故城東南十里。

337年拓跋翳槐所築,一歲而崩。

其三,在盛樂故城南八里。

341年什翼犍所築。

398年遷都平城。

今江蘇省境內

京(京口),三國孫吳於209年自吳(今蘇州)遷此,211年徙都秣陵。

今陝西省境內

統萬城(今 靖邊縣城北58公里處的紅墩界鄉白城子村),413年至427年為夏都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