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曹操薄酒待劉備,卻重金收關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刻意用青梅解劉備之饞,以金銀襯關羽之義

《三國演義》中有兩個很有趣的情節:

第21回曹操以幾顆青澀的梅子宴請堂堂皇叔劉備,席間還一驚一乍地「煮酒論英雄」——吝嗇、暴烈;

第25回曹操以金銀、美女、赤兔馬款待淒淒降將關羽,十幾年如一日。

——慷慨、殷勤。

態度如此天壤之別,為什麼?

先不要急於弄清其中的原委,因為曹操實在太老謀深算,就像他自己說的,一會兒像潛龍藏形,一會兒像神龍飛天。

不妨轉而看看兩位客人的表現:儘管只有青梅下酒,劉備還是像當年「望梅止渴」的曹兵一樣,饞得津液直流,毫不客氣地與曹操「二人對坐,開懷暢飲。

酒至半酣……」

關羽則在臨走之前「掛印封金」,除了赤兔馬之外,所有禮物都原封不動還給了曹操(之前早已謝絕了美女)。

大概可以看出如下幾點:

其一曹操非常了解劉、關的性情,因人制宜給饞者解饞,給義者以拒賄成義的機會。

其二,曹操在滿足客人需求的同時,儘量降低成本。

他雖對關羽重金相授,但由於料想到關羽會物返原主,最終的支出還是很小。

其三曹操很注重自我形象的宣傳,以青梅引出自己「望梅止渴」的輝煌往事,又以「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向世人展現自己寬容大度的全新姿態。

需要解釋的是,《三國演義》中的「義」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物質層面的,即禮尚往來,以物償物;

第二層:是半物質半精神的,包括出於惜才而饋贈(如曹操對關公)、出於守義而拒收財賄(如關公對曹操);

第三層:是純精神的,即知恩報德,真誠賞識、幫助。

那麼,既然曹操很清楚劉備和關羽的個性,為什麼不投其所好,滿足他們最高境界的義、利需求呢?

比如,曹操若以金銀、酒宴和美女款待貪圖享樂的劉備,劉備定然會「樂不思蜀」,心甘情願待在獻帝和曹操身邊做「左將軍」。

反過來,曹操若將重義輕利的關羽視為知己,說:「今天下英雄,惟『關公』與操耳!」關羽也定然會「士為知己者死」,一心一意歸順曹操。

但曹操沒有這樣做,這又是為何呢?

曹操從「聞雷失箸」看透劉備的膽怯無能

原因就在於,曹操並不想長期挽留這兩位客人,還謀劃著要反向利用他們。

具體分析如下:

1、曹操清楚地知道劉備、關羽都不是凡夫俗子,劉備有天下無敵之仁,關羽有天下無敵之義、勇(此時第一勇將呂布已死)。

當初曹操就是依靠在十八路諸侯面前舉薦劉關張而聲名大振。

對於這樣的人才,曹操是不會將他們關在籠子裡的,必須放他們出去,繼續為我所用。

所以,曹操就故意讓他們討厭自己,繼而想著離開自己。

2、曹操策劃的反向利用之計非常精密,他要劉關在大處討厭自己,在小處又認可自己。

曹操知道劉備只是將物質享樂放在了第一位,心中仍存有「士為知己者死」的義(第二位),所以就將他抬舉成了與自己並列的大英雄。

他相信經過此番惺惺相惜,劉備必不會馬上背信棄義,反戈自己。

曹操這才將五萬兵馬交給了劉備兄弟,要求他們去徐州截擊袁術。

此時袁術正準備與兄弟袁紹會聚,這對曹操來說是個壞消息。

劉備果然不忘知遇之恩,幫助曹操消滅了袁術。

3、曹操通過提問「誰是英雄」,得知了劉備的戰略。

劉備當時回答的順序是袁術、袁紹、劉表、劉璋、孫策。

很明顯,這就是劉備希望從弱到強,依次消滅的順序,曹操是他最後最強的對手,所以始終沒有說出來,不想打草驚蛇。

此意當然瞞不過曹操,只是他不僅不生氣,反而以「英雄」勉勵劉備。

他看到了劉備與他有很多共同的敵人。

——這正是反向利用的先決條件。

由此也可見,劉備截擊袁術不完全是幫曹操,也是他自己的戰略步驟。

4、曹操發現劉備是個假英雄,空有英雄之志,沒有英雄之膽,自己完全有能力控制他。

——這又是實施反向利用的另一個必要條件。

很多讀者聽信劉備一面之詞,認為他用「聖人迅雷風烈必變」成功掩飾了自己「失箸」的窘態。

假如曹操是一介勇夫,我們也就不必探究了,問題是曹操文韜武略,飽讀聖賢詩書,遠在劉備之上。

他必然懂得《論語》中「迅雷風烈必變」的本意。

其本意是要求人們像聖人一樣對迅雷和烈風保持敬畏,聞之則正襟危坐,態度變得嚴肅,絕不是像劉備一樣變得驚慌失措,以至於將筷子掉落在地。

即便劉備不是怕雷,是怕被曹操識破、重視,也足見其膽怯無能。

一個經不起抬舉的人,一個不敢面對現實的人,一個遇事六神無主的人,無論如何都成不了大英雄。

而事後欲蓋彌彰的拙劣遮掩,更顯得淺薄無知。

對此,曹操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沒有戳穿劉備的假把式,讓他繼續自作聰明、沾沾自喜。

可見,曹操在許都放走劉備兄弟並非是草率之舉,他在事前已對劉備做了認真的研究和考察。

正因為胸有成竹,曹操才對謀士們的勸阻不理不睬,放任劉關張遠去。

此時的曹操確實比身邊任何一位謀士都更有戰略眼光。

曹操從「土城約三事」看出關羽喜好虛名虛銜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曹操從「青梅煮酒」只是驗證了劉備的低能,沒想到他還有一位智勇雙全的兄弟關羽。

就在劉備打敗袁術,曹操準備派車胄暗中除掉他們兄弟三人時,關羽心生一計,假扮曹軍大將張文遠騙開城門,割下了守城將車胄的首級。

這讓曹操大感意外。

從此,曹操開始惦記關羽。

很快,他就在土山收降了關羽。

就像通過「青梅煮酒」重新認識了劉備一樣,曹操也在長期相處的過程中徹底摸清了關羽的脾性(法家之曹操相信實證):

1、關公雖重義,卻又不完全輕利,他只是將利放在了第二位,尤其是名份、頭銜和行頭(如寶馬、征袍)。

起初在土山與曹操「約三事」(如「降漢不降曹」),爭的也是名份。

曹操便有的放矢,送給了關羽「美髯公」的稱號和赤兔馬。

既然接受了饋贈,就要報答(第一層次的「義」),關公只得違心地幫助曹操斬顏良。

此間,曹操為鼓勵關公繼續誅文丑,又加封他為「漢壽亭侯」。

白馬之圍得以徹解。

2、曹操發現關羽嗜好虛名之後,就不再畏懼他了,利令智昏,名亦然。

曹操決定將他放回劉備的身邊,讓他主觀幫劉備,客觀幫曹家打天下。

臨別之際,曹操又不露聲色給關公送上了錦袍與冤魂。

種種跡象表明,「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都是曹操幕後的安排。

譬如,當曹操的異姓兄弟夏侯惇擋住關公最後的去路時,有位使者及時送來了放行關文。

接著,關羽的好友張文遠又衝過來強行勸開了二人。

從使者和張遼的神秘現身可以推斷,曹操一直在派他們背後跟蹤,以防關羽錯殺自己的人。

既然有人跟蹤,那麼前面發生的事情就都不是偶然了……

曹操任由關公闖關斬將的用意在於:

一,讓關羽彰顯除義之外的智與勇,進一步驕其心。

二,讓關羽欠下一筆血債,待其日後償還。

三,借關羽之力暗中清剿異己,尤其是蔡陽,包括其外甥秦琪也一併斬草除根。

對照鮮明的是,在關公殺他倆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出來阻攔。

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曹操計劃趕不上變化,由於出現了諸葛亮等新人,反向利用之計中途折戟。

只是劉關終究沒有逃出曹操當初性格決定命運的判斷:劉備因為在成都小富即安、優柔寡斷(外因是被孔明腐蝕),所以沒有及時出兵支援關公北上(或採取其它行動),從此一蹶不振。

關公則在華容道為償還「過五關斬六將」的私債,置國家利益於不顧,放走了曹操。

後來又因沉醉於諸葛亮給予的各種榮譽而敗走麥城,失去荊州。

直到死後,他還在向呂蒙追魂說:「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

關羽沒想到真正打敗自己的不是呂蒙,不是毒箭,而是曹操和諸葛亮的糖衣炮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平生「最無計可施的一次」,嚇壞劉備

雖然三國時期已經過去接近2000年了,但三國時期的軍師,大將,我們都不會忘記,甚至成為三國迷們的精神糧食,其中諸葛亮恐怕是很多人的偶像。因為他的聰明,神機妙算,百般陣法,可謂是一個軍事全才,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