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文化藏在高密半印半畫年畫里的故事之狸貓換太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狸貓換太子

故事傳說

《三俠五義》中的故事。

那是宋真宗第一個皇后死後的事情。

當時,劉妃和李妃都懷了孕,很顯然,誰生了兒子,誰就有可能立為正宮。

劉妃久懷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兒子被立為皇后,於是與宮中總管都堂郭槐定計,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時由於血暈而人事不知之機,將一狸貓剝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換走了剛出世的太子。

劉妃命宮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於心不忍,暗中將太子交付宦官陳琳,陳琳將太子裝在提盒中送至八賢王處撫養。

再說真宗看到被剝了皮的狸貓,以為李妃產下了一個妖物,乃將其貶入冷宮。

不久,劉妃臨產,生了個兒子,被立為太子,劉妃也被冊立為皇后。

誰知六年後,劉後之子病夭。

真宗再無子嗣,就將其皇兄八賢王之子(實為當年被換走的皇子)收為義子,並立為太子。

一日,太子在冷宮與生母李妃見了面,母子天性,兩人都面帶淚痕。

劉後得知後,拷問寇珠,寇珠觸階而死。

因此,劉後在真宗面前進讒言,真宗下旨將李妃賜死。

小太監余忠情願替李妃殉難,放出李妃。

另一太監秦鳳將李妃接出,送往陳州,秦鳳也自焚而死。

李妃在陳州無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窯、靠乞食為生。

幸虧包拯在陳州放糧,得知真情,與李妃假認作母子,將李妃帶回開封。

此時,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兒子已經做了皇帝,史稱宋仁宗。

包拯又趁進宮向仁宗狄皇后賀壽之機,將李妃帶進宮中,李妃才得以與自己的親生兒子仁宗見面,並道出了真相。

後來,包公又設計讓郭槐供出真相。

已做了太后的劉氏知道陰謀敗露,自盡而死。

由於包拯在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為首相。

史料記載

歷史上仁宗確有認母一事。

據歷史記載,宋仁宗既非皇后所生,也非皇妃之子,而是侍奉真宗劉德妃的宮女李氏所生。

仁宗生下後,劉德妃將其收為己子,親加撫養,後來在年幼時即繼了皇位。

這樣,劉德妃就成了皇太后。

由於仁宗年幼不能理政,乃由劉太后垂簾聽政。

仁宗並不知道自己生母是李氏,朝中大臣畏懼太后之威也不敢說。

但劉太后仁慈厚道,當仁宗生母李氏病重時,劉太后將其由宮女晉升為宸妃。

後來李氏病故,劉太后還以皇后之禮給予厚葬,這對一位宮女出身的人來說,也是備極哀榮了。

過了若干年,劉太后逝世後,仁宗左右有人奏明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於非命。

」言下之意,宸妃乃劉後所害。

究竟如何,仁宗自然要查清。

好在宸妃靈柩尚在,於是仁宗親看開啟宸妃之棺察視。

宸妃遺體由於有水銀保護,故其膚色就像活人一般,並非被人害死模樣。

再看她的冠服,確如皇后。

這就證明當初宸妃確實因病而死,劉太后也確實將宸妃按皇后禮安葬。

仁宗看到這一切,感慨地說道:「人言哪能相信啊!」由此可知,劉妃、李妃確有其人,但其事絕非傳說的那樣。

「仁宗認母」這一事件整個過程,也與包拯毫無關係。

這件事發生在仁宗親政之前,也就是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以前,而此時包拯還是一個布衣百姓。

直到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29歲的包拯才考中進士,本被派到建昌縣(今江西永修)任職,由於包拯為孝敬年事已高的雙親,請求回到家鄉附近任職,於是在和州(今安徽和縣)做官。

但由於還不在父母身邊,包拯又辭職回家,孝養雙親多年。

直到雙親去世,包拯守喪期滿,才在親友勸告下,離家去天長縣(今屬安徽)任職,而這時他已經40歲,步入中年了。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沒有去過京城,哪能幫助仁宗尋找生母呢!

關於趙禎的身世,有一種至今流傳的說法,這就是「狸貓換太子」的故事。

主人公的傳奇經歷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清末成書的小說《三俠五義》稱劉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時懷孕,為了爭當正宮娘娘,劉妃工於心計,將李氏所生之子換成了一隻剝了皮的狸貓,污衊李妃生下了妖孽。

真宗大怒,將李妃打入冷宮,而將劉妃立為皇后。

後來,天怒人怨,劉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嬰在經過波折後被立為太子,並登上皇位,這就是仁宗。

在包拯的幫助下,仁宗得知真相,並與已雙目失明的李妃相認,而已升為皇太后的劉氏則畏罪自縊而死。

自宋朝以來,由於小說、戲劇等各種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的演繹,仁宗生母之謎日益鮮活生動,備受世人關注。

儘管歷朝歷代增加、刪改了不少或虛假或真實的內容,而且,戲曲和小說中情節也不盡相同。

然而,這一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大案,仁宗究竟是真宗後劉氏之子,還是妃子李氏親生,無論是小說,還是戲曲,幾乎眾口一辭,認定仁宗是李妃所生,而非劉皇后之子。

事實也大體如此。

李氏本是劉後做妃子時的侍女,莊重寡言,後來被真宗看中,成為後宮嬪妃之一。

在李妃之前,真宗后妃曾經生過5個男孩,都先後夭折。

此時真宗正憂心如焚,處於無人繼承皇位的難堪之中。

據記載,李氏有身孕時,跟隨真宗出遊,不小心碰掉了玉釵。

真宗心中暗卜道:玉釵若是完好,當生男孩兒。

左右取來玉釵,果然完好如初。

這一傳說從側面反映出真宗求子若渴的迫切心態,也是真宗無奈之餘求助神靈降子的真實寫照。

雖然不盡可信,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氏後來的確產下一個男嬰。

真宗中年得子,自然喜出望外。

仁宗趙禎還未來得及睜開眼睛記住自己親生母親的容顏,便在父皇真宗的默許下,被一直未能生育的劉氏據為己子。

生母李氏懾於劉後的權勢,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被別人奪去,卻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滿情緒,否則不僅會危害自身,也會給親生兒子帶來災難。

乾興元年,13歲的仁宗即位,劉氏以皇太后身份垂簾聽政,權傾朝野。

後人或許是出於男權意識,或許是基於正統觀念,將劉後比作唐代的武則天,而對她當政非議甚多。

加上宋初有過兄終弟及的先例,而真宗又確有一個能幹的弟弟涇王趙元儼,便出現了許多傳聞,說劉後在真宗臨終時,以不正當手段排斥趙元儼,從而攫取了最高權力。

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稱,在真宗病逝前最後一刻,真宗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又伸出五指,再展三指,以示意叩榻問疾的諸大臣。

後有人臆測,當時真宗是想讓自己的弟弟,也即小說戲文中知名度極高的「八千歲」元儼攝政並輔佐趙禎。

但劉後於事後派人對大臣解釋說,官家所示,僅指三、五日病可稍退,別無他意。

元儼聞聽此事後,發現自己已成為劉後當權的障礙。

為了避免遭到劉後的殘酷政治打擊,他立即閉門謝客,不再參與朝中之事,直至劉後去世,仁宗親政。

然而,傳聞畢竟不是事實。

據可靠資料記載,真宗病危時,惟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年幼的兒子,生怕皇位落入他人之手。

他最後一次在寢殿召見了大臣們,宰相丁謂代表文武百官在真宗面前信誓旦旦地作出承諾,皇太子聰明睿智,已經作好了繼承大統的準備,臣等定會盡力輔佐。

更何況有皇后居中裁決軍國大事,天下太平,四方歸服。

臣等若敢有異議,便是危害江山社稷,罪當萬死。

這實際上是向真宗保證將全力輔佐新皇帝,決不容許有廢立之心。

真宗當時已經不能說話,只是點頭微笑,表示滿意。

事實上,真宗晚年,劉皇后的權勢越來越大,基本上控制了朝政,再加上宰相丁謂等人的附和,因而真宗的擔心並非毫無道理。

真宗留下遺詔,要「皇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相當於讓劉後掌握了最高權力。

這樣,仁宗就在養母的權力陰影下一天天長大。

劉太后在世時,他一直不知先皇嬪妃中的李順容就是自己的親生母親。

這大概與劉太后有直接關係,畢竟她在後宮及朝廷內外都能一手遮天。

在這種情況下,恐怕不會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告訴仁宗身世秘密的。

明道二年,劉太后病逝,仁宗剛剛親政,這個秘密也就逐漸公開了。

至於是誰最早告訴仁宗實情的,已很難弄清楚,凡是那些與劉太后不和的人均有可能向仁宗說明真相,但可能性最大的當是「八千歲」皇叔趙元儼和楊太妃。

趙元儼自真宗死後,過了10餘年的隱居生活,閉門謝客,不理朝政,在仁宗親政之際,趙元儼突然復出,告以真相,應該是情理之中。

楊太妃自仁宗幼年時期便一直照料其飲食起居,仁宗對她也極有感情,在宮中稱劉後為大娘娘,呼楊太妃則為小娘娘,楊太妃在那樣的政治環境中說出實情也是極有可能的。

無論如何,仁宗了解了自己的身世。

蒙受了20年的欺騙,生母也在明道元年不明不白地死去,當仁宗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其震驚無異於天崩地陷。

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傷,一面親自乘坐牛車趕赴安放李妃靈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圍了劉後的住宅,以便查清事實真相後作出處理。

此時的仁宗不僅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且聽說自己的親生母親竟死於非命,他一定要打開棺木查驗真相。

當棺木打開,只見以水銀浸泡、屍身不壞的李妃安詳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飾華麗,仁宗這才嘆道:「人言豈能信?」隨即下令遣散了包圍劉宅的兵士,並在劉太后遺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

」言外之意就是劉太后是清白無辜的,她並沒有謀害自己的母親。

李氏是在臨死時才被封為宸妃的,劉太后在李妃死後,最初是想秘而不宣,準備以一般宮人禮儀舉辦喪事。

但宰相呂夷簡力勸大權在握的劉太后,要想保全劉氏一門,就必須厚葬李妃,劉後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以高規格為李宸妃發喪。

生母雖然厚葬,但卻未能沖淡仁宗對李氏的無限愧疚,他一定要讓自己的母親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

經過朝廷上下一番激烈爭論,最終,將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於太廟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廟分別供奉劉氏、李氏的牌位。

劉氏被追諡為莊獻明肅皇太后,李氏被追諡為莊懿皇太后。

奉慈廟的建立,最終確立了仁宗生母的地位,同時也意味著年輕的仁宗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逐漸擺脫了劉太后的陰影。

史家詮釋

宋仁宗(1010~1063年),即趙禎,宋真宗之子。

5歲被封為壽郡王,8歲封升王,立為太子。

1022年即位稱帝。

在位期間,屢遭西夏侵襲,軍費開支龐大,國力不支。

後任范仲淹為相,整頓吏治,施新改革,旋又廢止。

劉德妃是宋朝時的太原人,後流落到蜀地,其父名叫劉通,曾任虎捷都指揮使、嘉州刺史,隨宋太祖征伐太原時死於途中。

起初她母親懷孕時夢見月亮入懷,不久生下了劉德妃。

她在十三四歲時,便出落得巧小玲瓏,纖秀媚,再加性情又聰明機警,對書畫文字、絲弦彈唱,一學便會,最擅長的是鞀鼓,這是一種古樂,久已失傳。

鞀本尋常小鼓,沒什麼可聽的,劉德妃資質聰明,能以自己的意思變化運用,使人聽了她的鞀鼓,越發覺得她麗質翩躚,嬌艷異常。

今天的打花鼓,就是她流傳下來的。

她少年時母親一病而亡,外 祖家中葉門庭衰弱、人丁稀少,最後只剩了劉德妃一個人無依無靠,朝暮為飲食發愁,好幾次要想懸樑自盡。

一天她無意中立在門前,一個相士走過見了德妃,便從上至下,看得發獃。

德妃見此不覺臉上一紅,對那相士說:「你不走路,向我看些什麼?」相士說:「我並非存什麼歹意,只因你的品貌大貴。

我一生相人甚多,今天遇見你這相貌,還是第一次。

」德妃正在窮極無聊的時候,聽了相士的話,心中不覺一動,便問他:「我是貧寒之人,沒有相金與你的,休要講謊話騙人了。

」相士說:「我並不要你的相金,請將手伸出與我一看,就可斷定。

」德妃被他打動了心,將一雙芊芊玉手伸出來。

相士一看,連連說:「后妃之相,后妃之相。

德妃想自己貧困到這般田地,又處在僻陋的鄉間,哪裡來的后妃呢?但是自從聽得相士的話以後,就把自盡的念頭打消了。

每到無路可走的時候,就把相士的話拿來寬解自己。

鄰舍家有個做銀匠的,名叫龔美,要到京師去做生意,德妃便去找著龔美,要與他一起結伴同行。

龔美不肯答應,德妃笑著說:「盤費,不用憂慮,我有隨身本領,到處都可以吃飯,決不拖累你;我們可以認作兄妹,沿路上有人查問,我自有話回答,必無意外之虞!」龔美沒法推辭,只得答應了,攜帶她一同上路。

德妃到了路上,便打起花鼓,看的人見她生得花容玉貌,唱得珠喉宛轉,花鼓又打得高下疾徐,別有節奏,格外多給銀錢。

起初德妃一個人打著唱著,後來龔美見打花鼓很可以賺錢,也制了一面小小的銅鑼,居然成了男女合演的花鼓戲。

一路之上,逢州過縣,鬨動了不少的人,收入的銀錢,不但德妃吃用不完,連龔美也沾了不少的光。

不日到了京師,龔美仍去做銀匠,德妃把沿路賺來的幾個錢用完了,只得又去賣藝。

京師比不得別的州郡,忽然來了個打花鼓的女子,大家都沒有瞧過這玩藝兒,爭著前來觀看。

內侍等遇閒暇,就相約去往聽鞀,漸漸的轟動都城。

此事漸漸地傳入宋真宗耳內。

真宗此時尚未被立為太子,年少好奇,便帶了幾個近侍,微服去看。

此時德妃只十五歲,真宗初見德妃的芳容,已目眩神迷,德妃也有意地目挑眉語暗暗傳情,惹得真宗意馬心猿,一刻也忍耐不住。

回至邸中,立時令內監把她召入,作為侍女。

德妃生性聰明,也樂得移篙近舵,真宗與她膠漆粘合,情投意和。

真宗即位,將德妃封為美人。

不久又封為修儀,進位德妃。

劉德妃性情極其靈變,在郭皇后面前,侍候得十分殷勤,就是於同列楊淑妃,也相處得很好,宮中盡皆稱她賢德,真宗越發寵幸。

楊淑妃生子也如此。

真宗望子心切,選納宰相沈倫孫女為才人。

沈女的父親曾任光祿卿,楊淑妃家世也有背景,只有德妃出身寒微。

郭后駕崩,這三位妃子都有繼位中宮的可能。

德妃表面雖然謙和,內里卻十分忌刻,只盼自己生一個皇子,皇后的位置就唾手可得了。

但她始終不能懷孕。

於是想出一個移花接木、李代桃僵的計策,暗令侍婢李氏侍候真宗。

李氏生得容貌婉麗,性情柔和,原是杭州人。

父親李仁德在吳越王時曾任左班殿值。

吳越歸於宋朝,李仁德遷徙汴京的途中染疫身亡。

繼母攜所生子改嫁,剩下李氏孤零零的無以為生,遂削髮為尼。

劉德妃偶至庵中禮佛,見李氏相貌嬌美,舉止從容,知是大家閨秀;與之談論,又知書識字,應答得體,德妃因與自己同病相憐,就將李氏帶出尼庵。

德妃因為自己沒有生育,思來想去,只有李氏是親手提拔起來的,而且性情柔順,膽量很小,不怕她爭嬌奪寵,倘若生下一子,自己取來撫養,只要事情做得秘密,也就與親生的一樣了,因此命李氏伺寢。

李氏的生死榮枯,都在德妃手裡,自然如命而行。

李氏嬌媚動人,婉轉柔順,竟在當晚珠胎孕結。

十月滿足,生了一子,就是後來的仁宗。

德妃從襁褓中,把孩子抱去,作為親生,她囑咐左右,以後只說皇子是自己親生,不得泄漏於外廷,一面暗求真宗,冊立為後。

哪知大臣多以為不可,翰林學士李迪諫阻說:「劉妃出身寒微,不足母儀天下。

」真宗立即變色。

參知政事趙安仁奏道:「陛下欲立繼後,莫如沈才人。

才人出自相門,足孚眾望。

」真宗說:「後不可以僭先,且劉妃才德兼全,不愧母儀。

朕意已決,卿勿多言。

」群臣不敢再諫。

真宗冊劉氏為皇后,並封楊氏為淑妃,才人沈氏為修儀,李氏為婉儀。

因自己母族無人, 雖然有個龔美,改為劉姓,但還是人丁過少,掙不來面子。

劉後的心事,雖然不曾出口,早有人窺測了內情,傳了出去,一時之間,就有成千上萬姓劉的都來認作劉後的本家親族。

劉後竟是來者不拒,全部地加以恩賞,凡汴京城內姓劉的,頓時成了大族。

劉後心性聰明,留心時事,本來知書識字,此時又旁覽經史,每當真宗退朝,展閱章奏時,劉後也陪著坐在一旁,得以預聞,一經過目,就不遺忘。

真宗有時不能記憶,或是有些狐疑的地方,向劉後詢問,她竟能原原本本的回答,且能援古證今,滔滔不絕,替真宗解決疑事,真宗凡事都和劉後商酌而行,因此劉後漸漸開始干預外政了。

天禧四年,真宗久病居宮中,事多決於後。

一次真宗環顧群臣說:「朕目中為何久不見寇準?」群臣方知以前的諭旨,都非真宗的意思,都是劉後與丁謂等勾結起來內外弄權。

尊劉後為皇太后;楊淑妃為皇太妃。

有大臣請求仿照東漢故例,劉後與皇帝五日一朝,劉後坐於皇帝的右首垂簾聽政。

仁宗即位數年,事無大小,悉由劉後裁決。

一天劉後問魯宗道:「唐武則天如何?」魯宗道說:「武后為唐室罪人。

」劉後問:「何以為唐室罪人?」宗道說:「幽嗣主,改國號,幾危社稷,故為罪人。

」劉後默不做聲。

內侍方仲弓請立劉氏七廟。

劉後以此事問輔臣,魯宗道奏道:「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劉氏立七廟,將何以處皇上?」劉後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仁宗二十多歲時,劉後還是臨朝聽政。

秘閣校理范仲淹,因皇帝年長,疏請劉後還政。

劉後反將范仲淹降官貶到通州。

翰林學士宋綬,奏請軍國大事由皇上稟請劉後裁奪,其餘讓皇帝自己決定。

大忤劉後之意,貶宋綬出任應天府。

可憐李氏,枉生了仁宗,混在先朝宮娥裡面,一聲也不敢言語,看著劉後的榮耀,心裡未免氣憤,所以疾病一天重似一天,直至臨終時,才有人奏知劉後,方進封宸妃。

冊寶送來,已是不省人事,當晚就死了。

劉後以為抱養仁宗的事,外廷無人知道,使命照宮人例殯殮李氏,移棺出外。

呂夷簡入奏說:「臣聞得有宮嬪病歿,如何不聞內旨治喪?」劉後聽了,勃然變色,知道語出有因,礙著仁宗在旁,不便追問,即便立起,引了仁宗入內。

不到一刻,重又出外,立在珠簾下,召夷簡問:「一宮人死,相公云云,何歟?」呂夷簡說:「臣待罪宰相,事無內外,無不當預。

」劉後將臉一沉道:「卿要離間我母子麼?」夷簡不慌不忙地奏道:「劉後不顧念劉氏,臣不敢多言。

若欲使劉氏久安,宸妃葬禮,萬難從輕。

」劉後心性本來靈敏,聽了不禁點頭,遂命重殮宸妃。

呂夷簡又對內侍羅崇勛說:「宸妃當以皇后禮服殮,用水銀實棺,以後別說我呂夷簡沒有提醒你。

」羅崇勛不明所以,只得到劉後跟前將呂夷簡的話逐一奏聞。

她低著頭想了一會兒,便命依了呂夷簡,用後服盛殮。

次年春季,劉後欲穿天子的袞冕入祭太廟。

之後臨朝辦事,也穿起袞冕,冠前後垂珠翠十旒。

許多善於趨奉的小人都疑心劉後要自己做皇帝。

小臣方仲弓上書,請依武后故事,立劉氏廟,三司使程琳畫了一幅《武后臨朝圖》給劉後以討好。

哪知劉後擲在地上:「吾不做此負祖宗事。

劉後忽感寒疾,病得十分沉重。

仁宗徵召天下名醫,詣京診治,始終無效。

劉後逾月而崩,葬於永定陵西北,時年六十五歲。

終太后世,仁宗不知自己為李宸妃所生。

旁人都畏懼劉後,沒有敢說的。

劉後臨死之時,口不能言,還用手牽扯衣服,好像有所囑託。

仁宗看了不免懷疑。

參政薛奎說:「太后想是穿了袞冕,不便見先帝於地下。

」仁宗恍然大悟,遂用後服殯殮。

元儼對仁宗說:「治天下莫如孝,皇上臨御十餘年,連本生母還沒有知道。

這也是我輩臣子不能盡職之過。

仁宗愈加驚疑,急問元儼原委。

元儼說:「陛下是李宸妃所生。

劉楊二後,不過代育。

仁宗不待說畢,便恨恨說:「皇叔何不早言?」

元儼說:「先帝在日,劉後已是用事。

至陛下登基,內蒙外蔽。

劉後又諱莫如深,不准宮廷泄漏機關。

臣早思舉發,惟恐一經出口,臣遭譴責,固不足惜,且與聖躬及宸妃有礙。

臣十年來杜門養晦,不預請謁,正欲為今日一明此事。

諒舉朝大臣,意亦相同。

只可憐宸妃誕生陛下,終身莫訴。

就是當日身死,也有人說是劉後暗中謀害。

仁宗聽到這裡,忍不住淚水流淌,大聲號痛,亟往宸妃殯所,親視遺骸。

諡曰章懿。

仁宗不視朝累日,下哀痛之詔自責。

又親自撫李宸妃的棺木慟哭。

他嫌棺木不好,另外備了楠木梓宮,開棺觀看,見李宸妃身上全是皇后冠服,棺中貯水銀,而容如生。

仁宗心中才略略寬慰,回到宮內,私自嘆息說:「人言究不可盡信。

」因此待劉氏恩禮如故。

高密半印半畫年畫

清嘉慶、道光年間,高密年畫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出現了半印半畫。

據傳,當時天津楊柳青畫店刻板的店小胡三,因生計所迫,從楊柳青輾轉到高密李家莊,投靠在「增順」胡玉顯門下,胡三師從胡玉顯後,融會貫能,很快把楊柳青年畫的長處揉進了撲灰年畫中,形成了高密半印半畫製作技術,擺脫了純手工繪製約束,大大提高了年畫生產效率,也促進了刻版業的發展。

到清中葉,全國出現「太平盛世」,半印半畫也發展到了它的成熟期,這時期湧現出了許多頗具規模的畫子店,如:增盛、立興、齊萬順、呂記畫莊。

畫子店的開張,引來了大批畫子客,特別是秋冬季節,他們爭相販運,半印半畫遠銷嶗山、臨沂、海陽、江蘇、東北、內蒙等地。

該時期的年畫題材品種也豐富多樣,不斷創新,風格迥異,許多藝人還兼畫撲灰年畫和木版年畫。

高密撲灰年畫和半印半畫相互滲透,互為促進,共同發展,迎來了高密年畫領域的鼎盛時期。

到清朝末年,北村的「同順堂」、「餘慶堂」、「齊萬順」等畫店,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又在撲灰年畫,半印半畫的基礎上,發展了全色套印方法,即木版年畫。


高密半印半畫年畫是以刻版印線稿、再進行手工填繪的一種民間畫種。

所刻線版大多沿用撲灰年畫原手描圖樣刻成,取代了撲灰年畫當中的「撲灰」、「勾線」等工序,填繪與撲灰年畫的畫法大同小異,它擺脫了純手工繪製的約束,大大提高了年畫的生產效率。


高密半印半畫年畫在藝術特徵上有獨到之處:造型上追求盡善盡美,畫面人物完整;畫中有意,多用隱喻象徵手法,如用飛舞的蝙蝠隱喻「福在眼前」;主要人物突出,次要人物較小,在畫面上大小對比強烈。

其創作題材廣泛,多用隱喻象徵手法,不僅表現日常生活的人和事,而且包括了神像類、戲曲人物類、人物傳說類、山鳥花卉類等多種題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深度揭秘大宋第一奇案

《狸貓換太子》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里的一個文學故事,清代末期,這個故事流傳到南方租借地上海,被改編成京劇搬上戲台,演出後轟動上海,後被改編成評劇、豫劇、黃梅戲、呂劇、湘劇、潮劇 等等各種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