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蜀國的滅亡和人才有關係,為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維持一個大國對文臣的能力要求,是絕對要高於維持一個小國的,就這一點看,三國鼎立時期朝中大臣的能力絕對不在前期的文臣之下,否則也不能維繫幾十年的均衡狀態,如果能力不足就會像五代和三國早期那樣各種混戰和輪流坐莊。

將帥方面因為戰爭的減少或許質量確有不及,但從戰爭的規模來看,後期帶兵多的將軍也不少,也沒聽說誰逃兵或者治軍混亂什麼的,至少從軍事素養和前期比並無劣勢。

再結合三國志晉書和同時期其他歷史文獻看,後期列傳的人數和前期比不落下風,因此這個問題從論據上來說就是錯誤的。

在三國歷史上,大家耳熟能詳的幾個人物,比如曹操、諸葛亮、劉備、孫權、呂布、關羽、張飛、趙雲等等,基本上都存在於東漢末年和三國前中期。

但是,反觀三國後期,除了姜維、鄧艾等少數幾個比較出彩的歷史人物。

結合《三國志》、《晉書》等正史來理解的話,在三國後期,蜀國存在姜維、夏侯霸、王平、張嶷、廖化、傅檢等人才,曹魏和晉國這邊則有司馬昭、司馬師、鄧艾、鍾會、孫禮、羊祜、王睿、王渾、石苞、胡遵等出彩人物,而在東吳政權這邊,也存在陸抗、丁奉、全琮、全端、朱桓、徐盛、周魴等。

進一步來說,在筆者看來,三國後期可能沒有曹操、諸葛亮、關羽等相對逆天的人物,但是在數量和規模上,並不遜色於三國前期。

但在歷史上的蜀國後期,並沒有出現什麼大將,只有姜維勉強在支撐蜀國的隊伍,以至於後世笑稱「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雖然沒有多大建樹,但一直兢兢業業的廖化無辜躺槍,但這也間接說明蜀漢的人才隊伍逐漸凋零,已經沒有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這是為什麼呢?

在蜀國的歷史上,其實也出過不少將才、例如五虎將關羽、張飛、黃忠、趙雲、馬超,再往下也有王平、馬忠、鄧芝,但到了後期除了被諸葛亮一直雪藏的姜維,剩下能提的有誰?諸葛瞻,在綿竹戰死;閻宇,跑去救援成都結果把自己都丟了;張翼,阿斗投降後,被迫投降了鍾會。

面對著老將因年齡問題先後去世,蜀漢並沒有新鮮血液的誕生,最後導致蜀國都被打到城下了,滿朝文武都在思念五虎,完全沒有了主義,有一部分人都是提出了主張,直接投降。

有人把蜀漢人才凋零的原因歸咎於諸葛亮,諸葛亮一直北伐,沒有修生養息。

但是再回想一下當初六國之中秦國不是僻陋一方,才少上國?李斯的《諫逐客書》已經說得好清楚,《諫逐客書》譯文「我聽說官員們在商議驅逐客卿的事,臣私下認為這樣做錯了。

過去秦穆公求士,在西邊從戎那裡得到了由余,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在宋國迎來蹇叔,在晉國招來丕豹、公孫支。

這五個人,並不生長在秦國,可穆公重用他們,結果吞併了二十個小國,使秦稱霸西戎。

孝公推行商鞅的變法之策,改變了秦國落後的風俗,人民因此殷盛,國家因此富強,百姓甘心為國效力,諸侯各國歸附聽命;又大敗楚、魏兩國的軍隊,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還鞏固地統治著。

秦惠王採用張儀的連橫之計,攻占了洛陽一帶的地方;往西吞併了巴、蜀,往北獲取了上郡,往南奪取了漢中,并吞了九夷的土地,控制住楚地鄢、郢;往東占據險要的虎牢,占領了肥沃的土地。

於是瓦解了六國的合縱,使他們都向西事奉秦國,功效一直延續到今天。

昭王得到雎范,廢掉了穰侯,驅逐了華陽君,增強、鞏固了王室的權力,堵塞了權貴壟斷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諸侯,使秦成就帝業。

這四位國君,都是由於任用客卿而獲得成功的。

由此看來,客卿們有什麼對不起秦國的呢?假使這四位國君拒絕客卿、閉門不納,疏遠外來之土而不用,這就不會使秦得到富強,秦國也不會有強大的威名。

所以「僻陋一方,才少上國」不是人才少的原因,原因是因為當時三國人才流動少比不起當初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的文化思潮多樣化,有「諸子百家」之稱,儒墨並為顯學,道名互為辯駁,縱橫家烜赫一時,法家後期一枝獨秀,而儒家墨家兼人濟世,道家飄然出世,名家出於道家而自困於邏輯,所謂鑽牛角尖者也~最為功利的當屬縱橫家和法家。

亂世之中,以功利為先,故蘇張之輩並顯用於世,吳起商鞅並至宰相,如范睢李斯之輩,以策干秦,朝窮困而暮掌權柄,如此者多矣,是當時的文化氛圍使之然也。

劉備入蜀,龐統、法正共同舉薦他,劉備見他身高八尺,容貌英偉,便把他留在身邊做秘書。

彭羕從囚奴一躍成為一號首長秘書,行為變得張狂。

一向謹慎的諸葛亮 看不慣,向劉備進言說彭羕心大志高,不可重用。

劉備也深以為然,調任他為江陰太守。

彭羕不想到外地做官,到馬超處大罵劉備老痞。

馬超加入劉備集團後處處小心,彭羕這等離心離德的誑語自然被密保上去,彭羕被處死,時年37歲。

廖立三十歲升為長沙太守,少年得志。

關羽失荊州,廖立逃回。

劉備並未深究,任他為皇帝近侍。

後主繼位改任他為團級幹部,廖立不爽,認為自己應該當諸葛亮之副手、李嚴之上的大官,於是從劉備不取關中、關羽失荊州等處一一開罵。

至於其他官員,在他的眼中更為糞土。

眾官員告狀,後主將其廢官為民。

李嚴年輕時就以才幹出眾名揚天下,當過多處縣令,處處政績不凡。

劉備曾令他定製蜀漢法律,他在當郡守時平叛有功,治水、修路也是行家,所以劉備病重,請他與諸葛亮共同做輔政大臣。

李嚴自恃有才,看不起同僚,又勸諸葛亮效仿曹操 晉爵稱王,自己開始不想做事而貪圖 安逸,被諸葛亮上書廢官為民。

要說起來,劉備的政治才能的確跟曹操沒法比,但是在用人上我覺得劉備很有自己的一套,即便跟曹操比也不逞多讓!用關張以義,用趙雲以情,用馬超以冷,用黃忠以恩。

一個政權要想穩定,首先就要平衡好內部的各種利益關係。

關張從老劉出道開始就跟著他,幾十年來不離不棄,即便沒有功勞那苦勞也說不完,忠心耿耿,義薄雲天,幾度分散,但最後卻仍然聚合到一起,所以劉備動輒就跟二人同食同寢。

趙雲自從老劉在袁紹那跟隨他之後,就一直不離不棄,在劉備集團中也斷得上是除關張簡雍,孫乾之外的老人了,所以三國演義把趙雲說成是老劉的四弟,也不是沒道理的。

趙雲跟了老劉之後乾的就是領導的貼身保鏢,專門負責老劉和老劉老婆孩子的人身安全,若是不信任肯定不會把這麼重要的崗位交給他。

黃忠老卒一個,當了幾十年兵也沒混出個頭,可是老劉一稱漢中王,就立馬讓他當了後將軍,這可是跟關張一個待遇啊,要不關老二怎麼會那麼不滿意呢!

至於馬超,馬超雖然很牛,當時有說法是不亞於呂布,可是我認為馬超跟呂布差不多,反覆無常,只不過他跟呂布不同的是:呂布是把能幹的壞事都幹了,名都臭的沒法再臭,可是馬超是名將之後,有背著馬騰的血仇,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他的所作所為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但是兩人在本質上差不多,殘暴嗜血,刻薄寡恩,反覆無常,目中無人,如果說呂布是惡狼,那麼馬超就是還沒長大的小狼。

這樣的人要麼不用,可是馬超名滿天下,又幫劉備拿下了成都,與老劉有功,不用又不行,所以只能高官厚爵,但是沒有實權。

在諸葛亮主事後,由於人才的再生和培養,蜀漢又出現的人才的繁榮(尤其在內政人才上)並不象小說所說。

人才從此就枯竭了,這實際和劉備時代人才濟濟也有一定的關係.,第二代人才逐步開始成熟。

文臣:李嚴,楊儀,蔣琬,費禕,董允,張裔,何祇,董厥,樊建,鄧芝等。

武將:魏延,姜維,馬忠,王平,張嶷,向寵,張翼,吳懿等。

「蜀漢劉備時代」人才濟濟」到蜀漢後期」人才凋零」形成巨大的反差」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命題,不過「年齡問題」應該說只是一些表面現象而已。

蜀國之所以出現的現象我認為有幾點值得我們考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五虎將中,為什麼劉備不敢重用他?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五虎將指漢末三國時期,跟隨劉備建立蜀漢的五位將軍。分別為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在陳壽的的五位將軍。分別為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所以在民間留下了蜀漢五虎將的說法...

趣評三國九大猛將

受《三國演義》影響,人們往往對三國猛將很感興趣。民間廣為流傳的三國武將排名為: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夏九姜維。下面具體解析一下他們。NO.1 呂布

《三國》武力值排名,誰能獨霸第一

三國武將排座位,歷來是三國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個確實比較難排,讓人三國時代人才濟濟,猛將如雲呢。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魏九姜維。這是認可度比較高的一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