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跟隨曹操18年,存在感幾乎為零,但謀略卻不輸郭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眾所周知,曹操帳下有五大謀臣,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賈詡。

但是除了荀攸,其他四個人基本上都可以說是大放異彩,那麼為什麼荀攸在這五人當中是存在感最弱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說說這個問題。

從歷史上來說,這五個人裡面荀攸的個性是最弱的,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荀攸在朝期間,始終地位穩固,立於不敗之地。

他一生處世圓滑,大智若愚,並且最後得以善終。

其實,能在奸雄曹操手下得以善終的謀士並不多,而且他始終恭讓曹操、納智藏詘、心智深沉,這一點荀攸就比他叔叔荀彧要強一些。

之所以出現「存在感弱」的尷尬,其實是有原因的。

首先一點,就是曹操手下的英才實在太多,就算不提董昭、鍾繇等人,單說五大謀臣,也是各領風騷,各有千秋的。

荀攸的叔叔荀彧,雖然比荀攸還小了六歲,但跟隨曹操要早一些,他以獨具慧眼的戰略眼光名重一時,在戰術方面也是善用奇謀,被曹操敬稱為「吾之子房」。

而賈詡、程昱年齡要比荀攸大的多,在荀攸還是小孩的時候,這倆人就已經為朝廷效力了,程昱早期還曾抗擊過黃巾軍,算起來還是曹操的前輩呢。

最後再說郭嘉,他在這五人當中年齡最小,史書稱其「才策謀略,世之奇士」,一入曹營,就被曹操封為「軍師祭酒」,曹操對郭嘉的重視要遠勝於劉備對諸葛亮的。

而且,「做事低調」是荀攸的一大特點。

當初荀攸是帶著興復漢室的滿腔熱血投奔曹操的,在荀攸心裡,國家大事遠比個人名利重要的多,在他的隨軍幕僚的生涯中,從來只是高調做事,低調做人,不在意個人所謂的名分和得失。

比如,在曹操討伐呂布時,由於初戰失利,曹操萌生退意,眾謀士也是一籌莫展,在這個關鍵時刻,荀攸審時度勢,提出了獨到見解。

而他所提出的這個扭轉被動局面的計策,並非他自己當面提給曹操的,而是通過與郭嘉的談話側面提出來,相當於是直接把功勞給了郭嘉。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荀攸做事不貪功,並講究策略,這也是荀攸的性格特徵,是其大智慧之所在。

對於荀攸,曹操還說過「智可及,愚不可及」。

這句話很多人可能認為是貶義的,其實恰恰相反,這句話並不是在說荀攸愚蠢,反而是曹操在高度讚揚荀攸。

簡單理解就是說,荀攸聰明的一面大家可以通過學習趕得上,但是他大智若愚的一面則是大家學也學不來的。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諸多的史料當中,對荀攸的事跡是有所遺漏的。

荀攸所在的荀氏家族可以說是東漢的名門望族,據說在荀攸祖父那一代,被當時的人們稱為「一門八龍」。

可以說,朝廷對荀氏家族那是厚愛有加的,而且荀氏滿門對漢王朝也是忠心耿耿。

因為有這樣的血肉聯繫,後期註定了曹操與荀彧、荀攸叔侄兩人之間的矛盾。

這一點,作為政治家的曹操自己肯定也看出來了,而經歷了宦海沉浮,並且胸有大志的荀攸也不可能沒有察覺,但他依然對曹操心存幻想。

當魏國的雛形出現時,荀攸看到了荀氏在曹操集團中地位的下降,同時也看清了自己的理想和曹氏之間的矛盾,並且目睹了叔叔荀彧的死。

而此時的他,也只能用默不作聲來保住自己得到的功績了。

也正是這種帶有戲劇性的相愛相殺的關係,曹操對荀攸之才雖然也在用,但還是心存芥蒂的,不可能讓他有太大的影響,這也就使得荀攸後來的「十二奇策」投送無門,因此他的書留傳下來的也比較少。

所以他的事跡少為人知,也就很正常了。

但又話說回來,荀攸一生不爭功,不搶功,竭力輔佐曹氏,在曹操面前從不炫耀自己,就算是自己的功勞,也會主動歸給曹操,或者歸給其他四位謀臣。

他這麼做,看似功勞是曹操或者其他謀士的,但實際上這是保護了自己。

在奪嫡之爭中,侍奉曹操的謀臣,生死就在一瞬間,荀攸助其在外立業的同時,也耳濡了三公大臣趙溫被免,目染了荀彧的死,更加知道全身心為曹氏服務,乃是保護自己的生存之道。

小編結語:

經歷的事情多了便會看的遠,保自己全身而退,為後世留下更為長遠的路,又何嘗在乎一時存在感的強弱呢?荀攸從做人來說,是個好人,和其他人的關係也相處的十分融洽;從做事來說,他有團隊精神,不居功,功勞讓給領導,讓給同事;從做官來說,不奢華,獨善其身,值得世人學習。

如果您對歷史趣聞感興趣,那就關注小編吧,每天為您更新不一樣的精彩內容,歡迎您評論轉發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簡述曹魏五謀臣

曹魏五謀臣,指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五人。因為這五個人對曹魏勢力的成立與鞏固有巨大貢獻,所以,把他們叫做曹魏五謀臣。唐朝宰相朱敬則在《隋高祖論》里稱及:「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郭嘉,可謂...